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2008年纸坊沟流域农户调查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探讨纸坊沟流域商品型牛态农业建设过程中的驱动力,结果表明:社会经济条件是其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自然生态环境是影响纸坊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目前对其经济发展起支柱作用的是"果-农、草-牧"型发展模式.针对纸坊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及其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今后应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和干预,使农、林、牧各子系统内部的循环链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安塞县纸坊沟小流域通过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将农林牧用地比例由1983年的1:0.3:0.5调整到1990年的1:0.98:1.2,使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扭转了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年土壤侵蚀模数由1.4万t/km2减少为6500t/km~2,粮食产量达2175~3225kg/hm~2,人均产粮由420.2kg提高到601.5kg,1990年人均纯收入达667元。该文以纸坊沟为例,论述了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的意义、指导思想、结构和功能及实施途径,提出了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的三个阶段和每个阶段要求达到的指标,为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进一步治理开发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安塞县纸坊沟小流域草地资源的利用及改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调查和试验资料,论述了安塞县水土流失严重的纸坊沟小流域天然草地(牧荒坡)类型、分布特点、质量评价、利用现状、现实和潜在生产力,以及草地在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中的作用和目前草地管理、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该地区天然草地改良和人工草地建设上,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措施,以及适宜种植的草、灌植物种及其合理配置,为该类型区草业和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纸坊沟流域近50年水沙特性及其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探讨黄土高原沟壑地区小流域水沙运动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采用平凉市纸坊沟流域50 a的降水、径流、泥沙观测资料和成果,建立数据库,采取数理统计、矩阵计算、分段对比、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纸坊沟流域的水沙特性及水土流失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了流域降水、径流、泥沙基本特性及其变化特点,特别是三者的变化趋势及其成因,为相近小流域水沙分析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一些基础依据。本文从其研究成果中提炼出了纸坊沟流域的水沙特性及其变化趋势和变化成因,以与广大水土保持工作者进一步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5.
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能效及其提高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安塞纸坊沟流域为例,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中农田、人工林草地、畜牧业子系统能量投入与产出,指出提高本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能效的途径在于:1.加强水土流失综合,建立稳定的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2.改变广种薄收习惯,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3.合理增加投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6.
以渭北旱塬淳化县秦庄沟流域为例,分析了小流域系统内部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以水土保持为中心,以沼气池为纽带,生态、经济、社会治理目标为衡量依据,运用VENSIM软件构建SEE(社会-生态-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量化分析了生态、经济、社会3大子系统的综合治理效益,并对系统2011-2026年时间段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模拟。模拟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方案3(人均产粮目标为350 kg的自给型模式)为水土保持生态设计的优化方案。该模式从源头上改变了秦庄沟流域系统恶化的趋势,可使生态系统中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消除点源面源污染;使流域的生态农业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人均收入达到6 000元;可以在全流域实现饮水安全,出行便利和改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7.
以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所辖3个自然村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及模型对该流域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纸坊沟流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1999年)生态足迹0.9910hm2/cap,生态承载力0.8926hm2/cap,生态赤字0.0984hm2/cap;退耕还林工程一期结束后(2007年)生态足迹1.0188hm2/cap.生态承载力1.2703hm2/cap,生态盈余0.2515hm2/cap,说明退耕还林丁程的实施已见成效;同时退耕还林一期工程实施前后3个自然村生态足迹顺序并未发生变化,这与其区位特征一致。根据该流域及其3个自然村的发展特点,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应发展商品型生态农业,强化产业与资源的耦合。  相似文献   

8.
基于水土保持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生态适宜型农村经济地域模式已在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许多村级小尺度单元获得了成功。为能将这种模式推广到更大的地域范围 ,以位于延安的燕儿沟中尺度流域为例 ,在较为系统地分析和总结该流域“九五”期间产业基础建设和大农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工作业绩的基础上 ,对燕儿沟流域进行了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评价 ,结果表明生态适宜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在中尺度条件下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从经济学、生态学、评价学的角度分析了抚顺市台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模型,定量评价了该流域2005—2016年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基于AHP法的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模型充分考虑了各指标因素对综合效益的影响作用,模型表现出较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评价结果能够反映流域内水土流失治理的实际情况;可为水土流失治理、综合管理以及政府制定相关制度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安全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近70年纸坊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为基础,利用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所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纸坊沟流域不同发展阶段标志年份的农业生态经济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得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1938、2000、2005年处于亚安全状态,1958、1975年处于极端不安全状态,1985、1990、1995年处于不安全状态。通过对农业生态经济安全变化驱动力的分析,预测了纸坊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安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黄土丘陵区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安全的策略:以培育主导产业为中心,完善农业系统循环链网,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熊炎林 《水土保持研究》2000,7(3):145-146,193
介绍了持续农业发展的内涵和水土保持在农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指出了当前大冶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条水土保持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量事实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充分说明了水土保持是黄土高原农业走持续发展道路的可靠保证,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并防止山区水旱灾害,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水土保持对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保持在小流域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融合土地生产潜力模型,改进广泛用于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生态足迹法,并将其应用于北京市房山区蒲洼小流域的水土保持贡献评估。结果表明,模型的改进有效地减小了传统比较分析中的偏差,在案例分析中取得了较为可靠的结论:蒲洼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使其生态承载力提高了30.9%,生态赤字减少了66.7%,从而显著改善了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浅析我国现阶段“三农”问题与农村水土保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国新世纪的主要问题,水土保持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分别从“三农”问题的内涵、其解决的背景以及水土保持现状进行阐述,指出农村生态环境退化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能有效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也可部分地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关键在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土壤侵蚀的严重性,阐明了持续农业的内在涵义,从农业土地和农业经济的损失两个方面,着重叙述了土壤侵蚀对我国持续农业的危害;系统分析了水土保持与发展我国持续农业的内在联系。最后,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了发展我国持续农业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丘陵区人工灌草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评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人工灌草复合植被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主要植被类型,在该区域水土保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定西市安定区为例,基于InVEST模型对该区人工灌草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功能进行定量化评估,以期为黄土高原丘陵区生态恢复与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支撑。评估结果为:(1)人工灌草地单位面积的水源涵养量为369.25 m~3/hm~2,是草地的90.5%、林地的134%和耕地的110%;该区的水源涵养总量为3 970.99×10~4 m~3,人工灌草地水源涵养量占该区总水源涵养量的29.9%。(2)人工灌草地单位面积的N保持量为2.4 kg/hm~2,净化率为72.21%,P保持量为0.12 kg/hm~2,净化率为71.07%。(3)人工灌草地单位面积的土壤保持量为308.76 t/hm~2,比草地、林地和耕地分别高1.88,1.44,6.01倍,该区的土壤保持总量为3 310.21×10~4 t,人工灌草地土壤保持量占总土壤保持量的54.82%。结果表明,人工灌草地的水源涵养能力仅次于草地,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但土壤保持能力是6种土地类型中最强的,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功能,是黄土高原丘陵区适宜的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7.
浅谈水土保持工作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阐述水土保持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认为水土保持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农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针对水土保持工作如何更好的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On the island of Lanzarote,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of aridity and water scarcity, a certain amount of rainfed agriculture has been possible due to the use of tephra mulching, a system known locally as arenados, which is a very effective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system. The natural arenados are associated to already present tephra from recent volcanic eruptions. In artificial arenados a 5 to 20 cm layer of pyroclasts is placed over the soil. Over the last decade, the availability of urban reclaimed water (RW) has allowed irrigation networks to be established in artificial arenados with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crop yields. In this work,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is new form of management was performed. Field plots irrigated with tertiary effluent for almost a decade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 with adjacent dry-farming fields, both cropped with sweet potatoes. In both cases, the soils had a covering of basaltic tephra mulch. The irrigation lines are placed on top of the mulch. Although this was not a controlled field experiment, since water and soil management was not exactly the same in the studied plots, some significant effects of RW irrigation on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identified. Crop yields in the irrigated fields can be up to three times the yields obtained under rainfed conditions. The RW quality posed some restrictions for irrigation, particularly as regards salinity, sodicity and boron, although their buildup in soils appears to have been reduced by the mulch effect. In some field plots, crop critical threshold values of soil salinity and boron were reached with no harmful consequences. This developing soil degradation suggests that the sustainability of arenados systems under RW irrigation would appear to be under threat in the mid- to long-term based on curr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on the salt and boron dynamics in this system, which is an example of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that also helps combat deser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四川省遂宁市百佛寺支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分析了该支流域在土地利用、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以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该支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的设计。设计中,将生态环境建设、流域经济发展和水土保持新技术的应用作为重要目标,发展立体农业,建立和完善坡面水系,开发绿色产业和近郊旅游作为设计的重要内容。此项设计力图为川中丘陵区类似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建立示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估算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价值,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促进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水土保持功能的定义,利用参照法、市场价值法和替代成本法等方法对庆阳市董志塬区土地的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估算。[结果]庆阳市董志塬区水土保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1.94×109元,每1m2的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价值为4.3元。其中,占总服务价值最大的是固碳释氧服务价值,为7.05×108元,其次为改善物种多样性功能的价值,为5.34×108元;最小的是保存土壤肥力功能价值,为3.37×107元。[结论]庆阳市董志塬区的水土保持措施具有较高的功能服务价值,未来应继续保持或完善相关水保措施,以发挥更大的功能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