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玉米自交系对大斑病菌的抗性鉴定及抗性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斑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病害,在全国各地多有发生。通过筛选抗病玉米自交系,选育优良抗病品种可以有效防止大斑病的发生。试验于2017-2018年,用田间人工接种大斑病混合菌的方法,对185份玉米种质进行了玉米大斑病抗性鉴定与评价,筛选出高抗自交系16份,其中自选系7份,并对玉米自选系抗病性来源进行分析,发现Y6和J1577等品系抗病性强且可以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2.
迟莉 《中国种业》2014,(5):36-37
利用外引抗病自交系SPF-1、NX8008对本地区骨干自交系句11、Kl3、K10、444、PH6WC进行轮回选择,得到改良系甸11×SPF-1、m3×SPF-1、K10×SPF-1、444XSPF=1、PH6WC×SPF-1、甸11×NX8008、Kl3×NX8008、K10×NX8008、444×NX8008、PH6WC×NX8008。改良系对玉米大斑病的抗性较改良前原始系有明显提高。句11×SPF-1、444×SPF-1、PH6WC×SPF-1、甸11×NX8008、K10×NX8008、444×NXS008、PH6WC×NX8008较原始系的一般配合力也有显著提高;Kl3×SPF-1对丹340,K10×SPF-1、Kl3×NX8008对黄早四的特殊配合力有明显提高。K13×SPF-1、K10×SPF-1、Kl3×NX8008一般配合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玉米自交系资源对大斑病抗病性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了国内外自交系230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大斑病抗病性鉴定。其结果为高抗系、抗病系只占1%-11.7%感病系43.8%,高感系43.5%。  相似文献   

4.
孙冠中 《种子科技》2011,29(4):25-28
本文以自选系铁98033-1和其他8个国内常用的优良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4双列杂交模式设计,对其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铁98033-1具有明显的降低杂交组合株高的作用,所配组合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和抗病性(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铁98033-1与旅大红骨种质和唐四平头种质之间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而与瑞得种质、兰卡斯特种质及PN种质之间优势不大,可用来进行种质改良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32”自交系是由河南农科院粮作所从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引进的杂交玉米种中选育的一个二环系,属高配合力、紧凑型玉米自交系。目前在四川省正在示范和推广的杂交玉米新组合中,以“32”自交系作母本的有郑单9号(32×英12)、成单11号(32×材11—8)、成单14号(32×200)。“32”自交系的繁殖生产虽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掌握其生长规律和生理特点及相应的配套栽培措施,是可以夺得高产的。  相似文献   

6.
试验设在黑龙江省农科院试验农场玉米连作10年以上的病圃内,并连年用丝黑穗病菌土盖种和对植株进行人工接种大、小斑病菌。材料和方法以自育稳定自交系和国内外引入的优良稳定系2000余份,作为筛选抗源和高抗玉米大斑病及丝黑穗病的鉴定材料;用自选低代系和引入的非稳定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高寒山区积温少、无霜期短,无杂交玉米,从搜集超早熟玉米种质资源入手,利用超早熟、抗寒冷玉米珍贵种质资源“坝上火玉米”,导入高配合力、优良农艺性状遗传基因,选育出极早熟优良自交系“承18”,总结出选育一环系和二环系相结合的顶交玉米育种的新途径,并分析该系的特点和育成经验,可为今后选育极早熟玉米自交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高寒山区积温少,无霜期短,无杂交玉米,从搜集超早熟玉米种质资源入手,利用超早熟,抗寒冷玉米珍贵捉质资源“坝上火玉米”,导入高配合力,优良农艺性状遗传基因选育出极早熟优良自交系“承18”,总结出选育一环系和二环系相结合的顶交玉米育种的新途径,并分析该的特点和育成经验,可为今后选育极早熟玉米自交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几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是重要的遗传特性,选育具有高配合力的优良玉米自交系,是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的关键.近几年我所选育了几个抗病、抗倒、优质、株型较好的玉米自交系,如新 358、新 77、新 7(红)、新 4(白)、新北 542及新引进筛选的新 LY90ds和新 HC自交系.为测定其配合力,进而有目的地利用它们选育优良玉米杂交种,我们再次利用骨干系测交法和莫惠栋的 p× q模式 [1],对新选系进行了配合力测定.为进一步论证骨干系测交法的先进性与科学性,近几年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龙輻玉1号     
“龙辐玉1号”系黑龙江省农科院原子能所于1984年,以甸骨11A为母本,与辐746突变系为父本育成的玉米杂交种。 该杂交种生育日数110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346~2400℃。幼苗健壮,株高232~240厘米,穗位72~90厘米,粒行12~14行,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国内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狭窄、缺少优良抗性种质资源的状况,在500余份外引玉米材料中,鉴定筛选优良的抗病、抗逆基因,通过与国内骨干系杂交或组建抗病、抗逆群体,鉴别筛选含抗病、抗逆基因的材料回交纯合,再通过配合力测定,最终选育出新的优良自交系用于国内杂交种的选育,由此鉴定筛选出高抗锈病的材料25份、高抗大斑病10份、高抗穗腐病2份、高抗小斑病1份、高抗灰斑病2份、特早熟材料5份等,其中有现已标记定位出的不同抗大斑单基因的玉米材料8份,现已标记定位出的不同抗锈病基因的玉米材料25份,经进一步的遗传改良,获得超过35份抗病、抗逆自交系,利用新的抗逆自交系选育出特早熟玉米新品种植9831。  相似文献   

12.
玉米自交系资源,是玉米育种工作的主要物质基础。通过对自交系的鉴定可避免育种工作的盲目性,增强可靠性。我们从1980年开始到1985年,对535份国内外玉米自交系进行了特征、特性、农艺性状及对丝黑穗病和大斑病抗性的鉴定。并对本所育成的167份自交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黑龙江省重要的高产粮食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占粮食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总产量居各作物之首。玉米大斑病(Helmin thosporium Turcium)是黑龙江省玉米叶部的一个主要病害,流行年份一般减产2—3成,严重地块甚至绝产。鉴定玉米资源对大斑病的抗性,特别是亲本自交系的抗病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植株性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优良的玉米自交系,从而培育优良的玉米新品种,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11 份不同来源的玉米自交系的11 个植株性状进行分析,并与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先玉335’的亲本自交系进行比较,从而筛选性状优良的玉米自交系。结果表明,自交系间除第一层气生根数呈显著差异外,其余均为极显著差异;各植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较大,其中雄穗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7.99%,叶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6.04%;聚类分析将211 份自交系划分为9 个类群,G1~G4 类群包含192个自交系,占91%;与优良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先玉335’的亲本自交系进行比较,筛选出14 个植株性状优良的自交系。总之,本研究采用的211 份不同来源的玉米自交系材料之间遗传差异大,代表类型丰富,研究结果具有代表性。11 个植株性状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聚类分析筛选出14 个植株性状优良的自交系,可为优良植株性状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是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生育中后期发生的主要叶部病害。为了提高对这3种叶斑病的田间诊断和识别水平,对其发病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归纳总结出3种病害的症状特点,并对引起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3种叶斑病在发病时期、病斑形态、病斑大小、病状等方面区别明显;在供试的10种玉米自交系品种中,大斑病、小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存在明显的差异;分离到引起玉米叶斑病的真菌病原13种,其中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iria lunata(Walke)Boedijn、玉米大斑病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和玉米小斑病Bipolaris maydis(Nishik.et Miyake)Shoemaker分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8001”玉米自交系“8001”是我院玉米所用同源于8112×5003二环系的两个非姊妹系组配的一个姊妹种自交系。育成3年来,经我院玉米所和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地有关单位进行大面积试验,“8001”较“478”有三大突出优点:1制种...  相似文献   

17.
本刊声明     
鲁宁202是济宁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利用自交系Lx9801为母本,自选系N13为父本于2000年杂交育成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自交系Lx9801引自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N13为本院1992年冬在温室以从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引进的优良自交系齐319的变异杂株为母本,以自选的美国杂交种选系为父本杂交.经连续自交选择到7代选育而成的配合力高、农艺性状优良的玉米自交系。  相似文献   

18.
按照増广NCII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以4个目前市场上主推品种的父本系作测交系,对6份自选系的主要数量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共配制24个杂交组合。分析了6份玉米自交系在产量、果穗、植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与产量间的关系及各个组合产量的平均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L2170、L2188能降低穗位高,提高茎秆穿刺强度和茎秆直径,可用作矮秆抗倒育种材料;自交系L2177和L2188表现增产,增加穗行数和行粒数,而L2170、L2178、L2210表现相反。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L2177、L2178、L2188增大穗长、提高穗行数和行粒数,而L2210表现相反;自交系L2188、L2202表现增产,且L2202表现减少秃尖,提高容重。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总配合力与小区产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产量平均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L2177的杂种优势最强,平均杂种优势值为7.93;其次为自交系L2188,平均杂种优势值为6,筛选出L2188×甸49(29.33)、L2202×吉D43076(21.89)、L2202×甸49(19.08)、L2177×甸49(13.11)等...  相似文献   

19.
1994年从漯河农科所组建的二环系中选育出高产、高配合力、高抗性、株型紧凑、品质优良的玉米自交系漯12,1995年用其做母本,用不同类型的玉米骨干系对其进行配合力测定,1996年从大量测配组合中筛选出强优杂交种漯单6号(漯  相似文献   

20.
试验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以分属于5个杂种优势群的自交系吉853、S122、龙抗11、铁C 8605-2、丹599为测验种,与5个美国玉米种质改良系组配25个杂交组合,分析5个美国玉米种质改良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自交系WY1和WY3单株产量及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好,在玉米育种中有较大的利用潜力;组合WY 3×龙抗11、WY5×吉853、WY4×S122是产量及相关性状特殊配合力综合表现优良的前3个组合;WY3×S122、WY1×S122、WY1×丹599、WY4×S122、WY1×吉853是单株产量总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表现突出的组合;美国玉米种质改良自交系可与旅大红骨、塘四平头、温带Ⅰ群类群的玉米自交系杂交组配出强优势的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