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筛选适合桐庐县耕作制度、生态条件的优质油菜新品种,加速优质油菜推广步伐,我站于2005-2006年度引进多个双低油菜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史力丰”油菜是我省沿江地区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为明确其最佳施肥量和移栽密度,为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3.
青海早熟油菜"131"是一个早熟优质高产甘兰型油菜新品种,为摸索其在我地晚稻收割后的最适播种密度,及其适应性,特进行本次试验.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新品种更新步伐,比较部分油菜品种在本地的适应性和丰产性,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我们进行了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双低油菜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经方差分析、t测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凉山州种植的双低油菜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西引油6号”、“西引油4号”、“西引油2号”是产量高、经济性状好、抗病性强的双低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沪油16”系上海农科院培育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我镇于2004年秋播引进,并进行示范试验,2005年秋播大面积推广,据种植农户抽样调查,平均亩产达220kg。我镇农户刘元章试种了1000mz油菜套种棉花模式,2m组合种植2行油菜,宽窄行种植,油菜大行间套棉花,由于“沪油16”茎杆矮壮,不倒伏,移栽棉花方便,获得了油菜、棉花双丰收,每亩油菜实收250kg,皮棉实收105kg。实践表明,“沪油16”既可纯作,又可替代蚕豆与棉花间套作,油菜亩产值是蚕豆的2倍以上,为农民增收增加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鉴定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的综合性状,筛选出适宜我市种植的优良品种,我们于2003-2004年度在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了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品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鉴定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的综合性状,筛选出适宜我市种植的优良品种,我们于2003~2004年度在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了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品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优质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更好地发展我市优质油菜产业,加快品种更新步伐,特进行优质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0.
罗平县3年共组织实施油菜高产创建样板8 690 hm2,增收油菜籽2 867.628 t,增效1 310万元。根据油菜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结果,介绍了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过程,总结了油菜高产创建样板主要技术措施,并分析了其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结合安宁油菜生产实际,引进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进行试验,筛选适宜安宁市种植的杂交油莱新品种,确保油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油菜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沪油16”是采用品种(系)间杂交方法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种子含油率41.22%、芥酸含量为0.71%、硫苷含量为20.62μmol/g。该新品种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菜籽产量达2387.3kg/hm^2,比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2”增产11.4%。沪油16适应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秦优7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1998年选育的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2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品种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株高适中,分枝较多、角多,耐菌核病能力较强,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低芥酸、低硫苷)、含油量高(40%以上)。本市2003年开始引进试种,2004、2005年参加品比、示范试验,单产均居参试品种第二位,大面积种植表现较好。2005年进行大面积种植,平均单产居应用品种首位,已成为本市油菜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14.
对8个油菜新品种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镇安县种植的油菜新品种。结果表明:全泊杂2009、秦油3号两个油菜新品种适合在镇安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合桐庐县耕作制度、生态条件的优质油菜新品种,加速优质油菜推广步伐,我站于2005~2006年度引进多个双低油菜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自80年代初开始进行甘蓝型油菜品质育种研究工作,在先后育成低芥酸油菜品种“申优青”和“沪秀青”,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2、14”和“沪油15”的基础上,又育成高产、适应性广、较抗(耐)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6”。  相似文献   

17.
廖先梅  郭永生  顾纪云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263-264,212
油菜是霍邱县重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为3万hm2,为了提高油菜单产水平,推广应用高产优质的油菜新品种,2008年在霍邱县龙潭镇进行了油菜新品种的对比试验,筛选出较适宜我县种植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史力丰"油菜是江苏省育成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集抗病、高产、优质于一体的油菜新品种;2002年通过国家油菜新品种审定,其高产水平位居全国油菜品种榜首;我县2002年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平均亩产228kg,比面上其它品种亩增83kg,增产增效十分显著.为了大力发展冬季高效农业,全面推广种植"史力丰"油菜,在其保优栽培过程中必须把好"五关".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农科院育成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5",品质好,抗病性强,高产稳产,获得称赞,产量超历史性突破,亩产最高达266kg.同年我们进行了"沪油15"不同氮肥量和移栽密度组合试验,为实现我区油菜生产优质、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油菜是霍邱县重要油料作物,为了提高油菜单产水平,推广应用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2007年在霍邱县龙潭镇进行了油菜新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秦油10号、秦油8号、华皖油3号、皖油27、中油杂9号5个适宜种植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