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塑料薄膜小拱棚瓜菜间复套种高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适用小拱棚所需材料、结构及西瓜、甜椒、马铃薯栽培的温度控制.总结了小拱棚甜椒套种玉米,大小棚西瓜套种甜椒;小拱棚菜用马铃薯套种脱水番茄、玉米,复种大葱;小拱棚春胡萝卜套种脱水番茄,复种菜花、复种秋菜等高效栽培模式关键性指标.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适用小拱棚所需材料、结构及西瓜、甜椒、马铃薯栽培的温度控制。总结了小拱棚甜椒套种玉米,大小棚西瓜套种甜椒;小拱棚菜用马铃薯套种脱水番茄、玉米,复种大葱;小拱棚春胡萝卜套种脱水番茄,复种菜花、复种秋菜等高效栽培模式关键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宁夏银川平原种植西瓜复种大白菜历史悠久,以西瓜品质优、口感好、含糖量高而闻名,产品主要销往全区和内蒙古等周边地区.惠农区庙台乡李岗村每年西瓜种植面积在60 hm2左右,农户户均0.20hm2以上,个别达到0.66 hm2,为了提高西瓜复种大白菜的产量和产值,2005年,农技人员将传统覆盖地膜栽培技术改为专用膜(厚度0.03 mm)覆盖小拱棚育苗移栽技术,该技术较露地栽培提前上市10 d以上,西瓜产量可达36 405 kg/hm2,产值为43 686元/hm2;西瓜拉秧后,立即在西瓜穴位复种大白菜,大白菜不仅生长快,而且平均产量可达82 500kg/hm2,产值达33 000元/hm2,实现了瓜菜一膜两用、一年两收,2006年大面积推广该技术后,深受农民欢迎.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西瓜是静宁县重要的经济作物,年均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 500 hm2左右,年产量约7万t,产值2 100万元,为当地农民增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静宁县中南部仁大、李店、治平、余湾等乡(镇)的瓜农从抓西瓜早熟栽培、早上市,增加经济收入入手,探索总结出了适合当地生产的投资小、收益高、操作简单易行的小拱棚地膜西瓜栽培技术,并逐年扩大种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采用小拱棚加地膜栽培技术,在早春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地温,据测定,小拱棚地膜覆盖较普通地膜覆盖0~20 cm土层的地温提高1~3 ℃,而且在西瓜苗期具有增温、防止霜冻的作用,播期较普通地膜西瓜提前10~15 d,成熟期提前7~10 d.小拱棚地膜西瓜一般产量6万kg/hm2左右,较普通地膜西瓜售价提高0.2~0.4元/kg,增收1.80万~2.25万元/hm2,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截至2005年,全县小拱棚地膜西瓜种植面积达400 hm2,占全县西瓜种植面积的26.7%.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冬油菜收后复种大豆不仅能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有利于培肥地力.1997年环县冬油菜收后复种大豆133 hm2,平均产量948.0 kg/hm2,总产量126 t;1998年复种大豆133 hm2,平均产量1 105.5 kg/hm2,总产量147t,最高产量达1 851.0 kg/hm2;1999年复种大豆213hm2,平均产量936.0 kg/hm2,总产量199 t.3 a累计复种大豆479 hm2,总产量472 t.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1种植模式 春播胡萝卜的种植模式有:大棚地膜穴播种植模式,小拱棚地膜穴播种植模式和地膜穴播种植模式三种。胡萝卜收后再复种甘蓝、大白菜、大葱等作物。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东海县桃林镇近年来推广保温性良好的"四膜一苫"(地膜、大棚膜、小拱棚膜、畦上塑料膜、草苫)大棚西瓜新型高效种植技术,使大拱棚内温度提高3℃左右,西瓜提前育苗移栽,4月18日即可采收,比普通大拱棚西瓜提前15天上市.他们栽植的166.7hm2西瓜,每667m2平均产量达5 500kg,纯收入9 000~11000元.  相似文献   

8.
对灵台县旱塬区冬小麦收后直播复种与育苗移栽蔬菜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 ,采用育苗移栽复种蔬菜的产量明显高于麦后直播复种蔬菜的产量 ;其产值移栽大白菜为 12 876.0 0元 / hm2 ,比直播复种菠菜、冬萝卜、胡萝卜分别增加 915 9.0 0、815 1.0 0、5 5 65 .2 0元 / hm2 ;移栽甘蓝为 10 2 0 1.80元 / hm2 ,比直播复种菠菜、冬萝卜、胡萝卜分别增加 64 84.80、5 486.80、2 891.0 0元 / hm2。  相似文献   

9.
吴忠市区春夏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110—160d,初霜期在9月底至10月初,晚霜期在4月底至5月初,有利于优质西瓜的生产。小拱棚西瓜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深受农户的青睐。市区小拱棚西瓜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2万亩左右。小拱棚西瓜一般于3月下旬播种,5月上中旬撤棚转为大田管理。但由于近年来本地晚霜期推迟,2006年、2007年均发生于5月中旬,严重威胁小拱棚西瓜的生产。为了抵御霜冻的危害和引导瓜农排开种植,合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进一步增加瓜农收入,2008年示范推广了移动大棚西瓜复种黄瓜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陇东旱作条件下,通过对“庆甜1号”进行肥效、密度及分期栽培等试验,正常条件下施N105kg/hm2、P2O575kg/hm2是地膜覆盖种植“庆甜1号”经济合理的氮、磷施用量;45000kg/hm2农家肥和磷肥一次性基施、氮肥的2/3作种肥,1/3作追肥施用较为经济合理;最佳种植密度为67500株/hm2;早春小拱棚育苗移栽和油菜茬复种两种种植模式宜在当地大面积推广,麦茬复种适宜在当地南部川道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