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研究不同营养水平的代乳料对犊牦牛生长发育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研制出适合于犊牦牛正常生长发育的代乳粉产品。对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犊牦牛进行自制的代乳料饲喂试验。18头犊牦牛2月龄后被分成3组(MR1、MR2和MR3组),断母乳饲喂液态代乳料,6头犊牦牛作为对照组(CK组)随母牛哺乳放牧,6月龄屠宰采样时MR1组平均体质量增重率最高,为155%;CK组犊牦牛血清总蛋白显著低于饲喂代乳料的3组,与MR2和MR3组相比差异极显著,而MR1、MR2和MR3组间差异不显著。4组犊牦牛球蛋白含量和白蛋白与球蛋白含量比值的数据显示,CK组与其他3组差异极显著。4组尿素氮与胆固醇水平差异不显著,MR1组尿素氮平均值略高于其他各组,而CK组血清胆固醇水平相比最高。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4,(10):43-46
为研究不同食谱下白犀牛粪样菌群多样性变化,分别采集5头以青草为主食谱和以干草为主食谱的犀牛粪样,提取总细菌核酸,利用基于16S rRNA基因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进行菌群分析。结果表明:在2种食谱条件下,5头犀牛粪样细菌DGGE图谱均出现较多条带;同一食谱时,5头犀牛样品存在较多共有条带。相似性分析显示,所有犀牛样品间的相似性较高,大于55%。各个体间,犀牛B、C和E样品归于同一簇,相似性大于70%;更换食谱后,未出现样品归于同一簇规律。与夏季青草为主食谱相比,冬季更换以干草为主食谱后,5头犀牛粪样细菌菌群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不同季节更换食谱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犀牛粪样菌群区系。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代乳粉(主要含乳类制品)液态饲喂和代乳料(主要含植物类饲料等)干喂对荷斯坦奶公犊生产犊牛白肉的影响,试验选用20头健康无病、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荷斯坦奶公犊,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进行了120 d的生长育肥试验。Ⅰ组饲喂市售的代乳粉(粗蛋白质22%,粗脂肪16%);Ⅱ组饲喂配制的代乳料(粗蛋白质22%,消化能16 MJ/kg)。结果表明:①Ⅱ组犊牛0~90 d平均日增重高于Ⅰ组犊牛,91~120 d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Ⅰ组犊牛(P< 0.05),但两组犊牛0~120 d平均日增重和试验末重均无显著差异(P> 0.05)。②不同代乳品及饲喂方式对奶公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 0.05)。③Ⅰ组犊牛的胴体重、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Ⅱ组犊牛(P< 0.05),分别比Ⅱ组高11.88%、11.04%和8.12%,但两组间的胴体产肉率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犊牛背最长肌的pH、剪切力、蒸煮损失和肉色均无显著差异(P> 0.05),但Ⅰ组犊牛的失水率比Ⅱ组犊牛高20.83%(P< 0.01);Ⅰ组犊牛背最长肌中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Ⅱ组犊牛(P< 0.01),但两组犊牛背最长肌中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钙、磷和铁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 0.05)。④Ⅱ组犊牛的饲养成本比Ⅰ组降低45.38%。综上所述,饲喂代乳料的犊牛可获得与饲喂代乳粉犊牛相似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显著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代乳料对犊牦牛生产、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2月龄后断母乳的18头犊牦牛,分成3组(MR1、MR2、MR3组)饲喂液态代乳料,对照组6头犊牛随母牛哺乳放牧(CK组),6月龄时屠宰采样。屠宰时MR1组平均增重率最高,为155%,MR3组增重率仅为95%,MR2组和CK组分别为140%和136%居于中间;CK组犊牛血清总蛋白显著低于饲喂代乳料的3组(P0.05),且与MR2、MR3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MR1、MR2、MR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组犊牛血清白蛋白差异不显著(P0.05),但球蛋白含量、白蛋白与球蛋白含量的比值CK组与其他3组差异极显著(P0.01)。4组尿素氮与胆固醇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MR1组尿素氮平均值略高于其他各组,而CK组血清胆固醇水平相比最高。  相似文献   

5.
将12头犊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喂给常乳,试验组喂给代乳料,通过60d饲养试验,研究代乳料对奶公犊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牛60日龄平均体重分别为76.0、87.4kg;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67、0.84kg。平均管围分别为11.6、12.0cm;平均体斜长分别为81.4、83.0cm;平均体高为85.6、87.9cm。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每头牛的饲料成本比对照组低34.7%,差异极显著(377:577元/头,P<0.01)。从而认为,用人工代乳料可以代替母乳培育奶公犊,且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6,(2):336-342
为了研究不同营养水平代乳料对0~4月龄育肥奶公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40头健康无病、体质量和出生日期相近的荷斯坦奶公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并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代乳料,即代乳料Ⅰ组(22%CP,16.00 MJ/kg DE),代乳料Ⅱ组(20%CP,16.00 MJ/kg DE),代乳料Ⅲ组(22%CP,15.00 MJ/kg DE),代乳料Ⅳ组(20%CP,15.00 MJ/kg DE)。试验期120d。试验结果表明:代乳料蛋白质水平对奶公犊眼肌面积和宰前活重的影响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随蛋白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蛋白质水平为22%的代乳料组试验牛的眼肌面积和宰前活重20%代乳料组分别提高4.58%和1.19%(P0.05)。与15 MJ/kg能量水平代乳料组相比,16 MJ/kg能量水平代乳料组的净肉重达到70.09kg,提高了3.74%(P0.01),净肉率提高了3.25%(P0.01),胴体产肉率提高了2.29%(P0.05),并提高了牛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P0.05),而对牛肉的剪切力、肉色和蒸煮损失无影响。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随蛋白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与20%蛋白水平代乳料相比,22%蛋白水平代乳料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0.96%,降低了2.65%(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随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与15 MJ/kg能量水平代乳料组相比,16 MJ/kg能量水平代乳料组的MUFA和PUFA含量分别提高了3.46%(P0.05)和5.50%(P0.05)。在本试验中,Ⅰ组的净肉率和眼肌面积最高,牛肉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最高。综上所述,提高代乳料的能量和蛋白水平,可以提高奶公犊的屠宰性能,改善肉品质。建议0~4月龄育肥奶公犊用代乳料的适宜能量和蛋白水平为DE 16.00 MJ/kg,CP 22%。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5,(8):1232-1238
通过对比健康与腹泻成年川金丝猴粪便菌群,初步探讨腹泻对川金丝猴粪便细菌区系的影响。采集成年川金丝猴稀软粪样和正常粪样各7份,利用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技术分别定性和定量检测粪样菌群变化。结果表明,健康与腹泻粪样菌群DGGE指纹图谱形成2个聚类,相似性为0.78,细菌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健康成年川金丝猴粪样菌群以梭菌属(包括柔嫩梭菌、梭菌clusterⅪVa、梭菌clusterⅣ)、拟杆菌-普氏菌属为主要优势菌群;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指标B/E值为0.97;腹泻粪样中双歧杆菌数量(P0.01)、乳酸杆菌数量(P0.05)显著低于正常粪样,而梭菌clusterⅠ和肠杆菌显著(P0.05)高于正常粪样,其他菌群差异不显著,B/E值(P0.01)极显著降低。表明腹泻导致川金丝猴粪样菌群结构失调。  相似文献   

8.
小白牛肉规模化生产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100头3日龄荷斯坦奶牛公犊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全期用鲜奶饲喂,Ⅱ组以代乳粉和代乳料饲喂。通过6个月育肥试验,结果显示:在0~2个月体重显著(P<0.05)低于Ⅰ组,3~6个月体重与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胴体重、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P<0.05)低于Ⅰ组,分别比Ⅰ组低9.3%,6.4%,8.4%;但Ⅱ组饲料成本比Ⅰ组减少994元/头,降低34%,毛利比Ⅰ组多664元/头,提高62%;两组肉质均能满足市场要求。试验表明:Ⅱ组以代乳粉和代乳料饲喂犊牛可保证生长增重和肉品质量,在小白牛肉的规模化生产中可作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代乳粉对早期断奶乳公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日龄和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荷斯坦公犊18头,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3组,每组6头,对照组饲喂牛奶,试验1组饲喂国产代乳粉,试验2组饲喂进口代乳粉。结果表明:试验2组犊牛体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国产代乳粉组(P0.01),且进口代乳粉组的利润最高,试验1组次之,对照组最低,但3组犊牛体尺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进口代乳粉无论在犊牛生产性能方面还是经济效益方面都优于国产代乳粉和牛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6,(6):1036-1043
选用40头健康、体质量及出生日期相近的荷斯坦奶公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进行为期120d的生长育肥试验。不同处理组代乳料的营养水平为:Ⅰ组(22.00%CP,16.00 MJ/kg DE),Ⅱ组(20.00%CP,16.00 MJ/kg DE),Ⅲ组(22.00%CP,15.00 MJ/kg DE),Ⅳ组(20.00%CP,15.00 MJ/kg DE)。结果表明,Ⅰ组犊牛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3组,比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提高了11.63%(P0.01),6.67%(P0.01)和5.49%(P0.01)。代乳料的蛋白水平对犊牛试验末体质量和日增重影响显著,蛋白质水平为22.00%的代乳料组试验牛的试验末体质量和日增重比20.00%代乳料组分别提高了3.29%(P0.05)和5.62%(P0.01)。代乳料的消化能(DE)水平显著影响犊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随DE水平的提高而显著降低,与15 MJ/kg DE水平代乳料组相比,16 MJ/kg DE水平代乳料组犊牛的DMI降低了2.90%(P0.01);代乳料的蛋白水平对奶公犊60d和120d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蛋白质水平为22.00%的代乳料组犊牛60d和120d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比20.00%代乳料组分别提高了3.49%(P0.05)和4.57%(P0.05),粗脂肪的消化率分别提高了6.67%(P0.05)和3.80%(P0.05);蛋白质水平为22.00%的代乳料组试验牛120d血清中BUN、TP和T3的含量比20.00%代乳料组分别提高了21.61%(P0.05),4.36%(P0.05)和5.79%(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Ⅰ组犊牛的日增重、试验末体质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最高,建议0~4月龄奶公犊日粮适宜的DE为16.00 MJ/kg,CP为22.00%。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7,(7):32-36
通过饲喂赤大袋鼠不同模式日粮,运用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赤大袋鼠粪样菌群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选取圈养条件下的12只年龄相近、健康状态、营养状况良好的成年赤大袋鼠,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分别饲喂低多汁料低精料(A组)、中等多汁料精料(B组)和高多汁料高精料(C组),各处理组分别收集粪便用于Mi Seq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各处理组粪样细菌OTU数量相近;各组粪样中所含细菌的种类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在门水平上,各组粪样菌群中优势菌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变化不大,所呈现的变化趋势不显著(P0.05)。在属水平上,未分类瘤胃球菌科(uncultured Ruminococcaceae)和未分类普雷沃氏菌科(uncultured Prevotellaceae),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位优势菌属,其中处理组二的uncultured Ruminococcaceae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而uncultured Prevotellaceae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结果表明,不同日粮模式对赤大袋鼠粪样菌群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与其他哺乳类的食草动物一样,赤大袋鼠粪样中有非常丰富的微生物,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优势菌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健康牛和乳房炎患牛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差异性,本试验采用PCR-DGGE技术对采自内蒙古的10头健康牛及10头患病牛粪便中的细菌、乳杆菌属及纤毛虫进行分析。通过聚类分析、相似性分析及PLS-DA分析可知,健康牛和患乳房炎牛肠道微生物菌群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与健康牛相比,乳房炎患牛肠道中乳杆菌和纤毛虫多样性明显较低。PCR-DGGE技术直观全面地分析了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为后续益生菌治疗疾病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采用ERIC-PCR和PCR-DGGE方法研究肉鸡喂服枯草芽孢杆菌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选用15羽28日龄肉鸡,按2mL/kg BW喂服枯草芽孢杆菌悬液(10°CFU/mL).每天2次,连续3d,34日龄时,利用ERIC-PCR和PCR-DGGE方法分析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并对DGGE条带进行回收、测序.结果表明,肉鸡口服枯草芽孢杆菌后各肠段的条带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种方法检测结果相似,2组之间肠道总菌群相似性为53.2%;电泳指纹图谱和统计条带数量分析,PCR-DGGE明显优于ERIC-PCR;回收条带以乳杆菌属细菌为主.结果提示,34日龄肉鸡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乳杆菌为主要菌群,饲喂芽孢杆菌后能提高肉鸡肠道菌群的丰度和种群密度;PCR-DGGE检测方法明显优于ERIC-PCR.  相似文献   

14.
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比较了乳房炎和健康奶牛乳中微生物种群结构以及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纤毛虫属(Ciliates)菌群生物多样性差异,并对结果进行偏最小二乘法显著性分析(PLSDA)。结果表明,乳房炎患牛乳区细菌和纤毛虫菌群组成较健康奶牛复杂,而乳杆菌属菌群的DGGE图谱条带丰度、Shannon-Wiener指数却都显著低于健康奶牛;且乳房炎患牛乳区特异性菌种是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不能培养的链球菌(Uncultured Streptococcus),而健康奶牛乳区特异性菌种是乳杆菌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因此,可以推断出乳杆菌可能是抑制乳房炎病原菌感染的重要细菌类群。PLS-DA得分图也清晰地显示乳房炎患牛和健康奶牛乳区微生物区系结构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奥耐尔犊牛乳粉代替全乳饲喂荷斯坦母犊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次试验,试验和对照组母犊各54头,7天初乳期后用代乳粉0.75kg/日.头,替换了6kg/日.头全乳为试验组,其精料、粗料两组均相同,试验期分30、42、60和84天,两组牛加权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17和696g。试验组生长发育正常,饲料转化效率稍有提高,表明犊牛代乳粉的营养价值完善,可用来代替全乳饲养母犊,每头犊牛可节省饲养成本200余元。  相似文献   

16.
奥耐尔犊牛代乳粉代替全乳饲喂荷斯坦母犊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6次试验,试验和对照组母犊各54头,7天初乳期后用代乳粉075kg/日·头,替换了6kg/日·头全乳为试验组,其精料、粗料两组均相同,试验期分30、42、60和84天,两组牛加权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17和696g(P>005)。试验组生长发育正常,饲料转化效率稍有提高,表明犊牛代乳粉的营养价值完善,可用来代替全乳饲养母犊,每头犊牛可节省饲养成本200余元。  相似文献   

17.
正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分组。选取健康、无病的20头饲喂完初乳(7天)的荷斯坦奶牛公犊。将犊牛按体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犊牛10头,其中试验组饲喂代乳粉,对照组饲喂全乳,2组间犊牛的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参照NRC(2001)给出的小白牛肉饲养标准计算犊牛的全乳、代乳粉饲喂量。2.试验日粮。全乳使用试验所在牛场生产的鲜牛奶。代乳粉为市售犊牛代乳粉。全乳饲喂时,将牛奶加热38℃,即刻饲喂;代乳粉饲喂时,用38℃温水按7∶1的比例将代乳粉冲调并充分搅拌均匀(调和乳)。犊牛代乳粉原料成分主要包括奶粉、乳清粉、大豆浓缩蛋白、复合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其他营养成分(由北京农大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3.饲养管理。犊牛全部饲养在围栏里,每天3次定时饲喂牛奶或代乳粉。4周龄以前定时让犊牛出去晒太阳。及时清扫圈舍、定期消毒,保证犊牛舍的环境干净、卫生,预防疾病。犊牛出现腹泻及时治疗。全乳奶与调和乳均用奶桶进行饲喂。4.屠宰试验。宰前12小时禁食,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添加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试验选用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135头,按随机区组设计分成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2.0%的中草药提取物,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mg/kg硫酸粘杆菌素和100mg/kg杆菌肽锌,研究中草药复方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草药组的腹泻率比对照组分别降低47.6%、51.2%和45.2%(P0.05),与抗生素组无显著差异(P0.05)。肠道菌群DGGE图谱显示,中草药组仔猪直肠粪样相似性指数大于60%,0.5%中草药组微生物多样性最高;DGGE图谱中3条特异条带的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相关序列的相似性都大于90%。  相似文献   

19.
在两个奶牛农场共进行两次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母犊各30头,试验组母犊饲喂5天初乳期后改用代乳粉,其精料、粗料两组均相同,试验期分33天和77天。试验组喂代乳粉期间生长发育正常,饲料转化效率有所提高,断奶后试验组的日增重反而比对照组高。表明犊牛代乳粉的营养价值完善,不但完全可用来代替全乳饲养母犊,而且还可以促进犊牛的早期生长发育,为培育高产奶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每头犊牛还可节省饲养成本210元左右(饲喂到断奶)。  相似文献   

20.
<正>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分组。选取健康、无病的20头饲喂完初乳(7天)的荷斯坦奶牛公犊。将犊牛按体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犊牛10头,其中试验组饲喂代乳粉,对照组饲喂全乳,2组间犊牛的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参照NRC(2001)给出的小白牛肉饲养标准计算犊牛的全乳、代乳粉饲喂量。2.试验日粮。全乳使用试验所在牛场生产的鲜牛奶。代乳粉为市售犊牛代乳粉。全乳饲喂时,将牛奶加热38℃,即刻饲喂;代乳粉饲喂时,用38℃温水按7∶1的比例将代乳粉冲调并充分搅拌均匀(调和乳)。犊牛代乳粉原料成分主要包括奶粉、乳清粉、大豆浓缩蛋白、复合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其他营养成分(由北京农大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3.饲养管理。犊牛全部饲养在围栏里,每天3次定时饲喂牛奶或代乳粉。4周龄以前定时让犊牛出去晒太阳。及时清扫圈舍、定期消毒,保证犊牛舍的环境干净、卫生,预防疾病。犊牛出现腹泻及时治疗。全乳奶与调和乳均用奶桶进行饲喂。4.屠宰试验。宰前12小时禁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