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不同播种时期(8月15日、8月30日、9月15日、9月30日、10月15日和10月30日)的光叶紫花苕种子生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生育期影响明显,播种越早的其生育期越长。随着播期推迟,其种子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在9月15日播种种子产量最高,达1013.55kg/hm^2,10月30日播种种子产量最低,为292.2kg/hm^2。  相似文献   

2.
行距和播量对麦宾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上,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行距与播量对麦宾草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行距和播量对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影响显著,二者对种子产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0 cm行距的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都显著高于15cm行距,30 kg/hm2播量的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它播量处理(P<0.05),播量为15 kg/hm2的种子产量最高。以生产饲草为目的 ,麦宾草播种行距为30 cm、播量30 kg/hm2较为适宜;若收获种子,播量可减小到15 kg/hm2。  相似文献   

3.
西藏达孜箭筈豌豆西牧324播种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牧324为春箭筈豌豆晚熟品种,在西藏达孜县4月13日播种时,生育期约150 d;种子千粒重66.07 g;种子产量达到2442.1 kg/hm2,极显著高于其它播期(P<0.01)。4月20日以后播种,则不能开花或开花结荚后大部分籽粒不能成熟,种子产量急剧下降到795.2 kg/hm2以下。如果4月中旬作为西牧324的播期,稍早于当地油菜等作物的传统播期,所以出苗期极易受低温和晚霜的影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种子收获期的秸秆产量性状测定表明,试验设计范围的不同播期间株高随播期的延迟下降,但产量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播期和播量对橘园间作下山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橘园间作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经连续两年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对豆科绿肥山黧豆(Lath yrus sativus)鲜草产量、种子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期、播量对山黧豆鲜草和种子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播量影响大于播期;2)山黧豆的鲜草和种子产量随播期推迟显著降低(P<0.05),9月20日播种的鲜草产量最高,达29 406.0 kg·hm-2,种子产量则以9月30日播种的最高,为1 616.1 kg·hm-2.早播(9月播种)时,株高、单株分枝数、单株根瘤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均优于晚播(10月播种);3)播量为45.0 kg·hm-2时,其鲜草和种子产量均最高,拯种量过大对产量和农艺性状均有负向作用.综上,山黧豆在四川西充与橘园间作下的适宜播种期在9月,最佳播种量为45.0 kg·hm-2.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在高寒地区不同行距、播种量及施肥量对青稞种子产量的影响,试验测定了巴青1号青稞的生育期、株高、考种、种子产量等。结果表明:行距和播种量对青稞生育期影响不大;株高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减少,随行距的增加而增加;种子产量在行距为15 cm、播种量为22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242.5 kg/667 m2),故在生产上推荐采用中等播量、中等行距的栽培方式;当施肥量为60 kg/hm2时种子产量最高,达到3 856.5 kg/hm2。  相似文献   

6.
播种期对普那菊苣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普那菊苣的播期试验与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普那菊苣株高和产草量极显著下降,分别从202.1cm,64119.0kg/hm2下降到47cm,10552.5kg/hm2,降幅分别为0.4%~330.0%和50.12%~507.62%;播种期推迟,生育期明显缩短,从157d减少到135d,4月中旬以前播种能开花结实,但种子千粒质量和种子产量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而逐渐下降,5月3日以后播种不能完成整个生育周期,6月上旬以后播种不能正常抽苔拔节。故适当早播是提高普那菊苣产草量和种子产量的重要措施。结合贵州南部气候特点,其种植利用时间以2月中下旬播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青藏扁蓿豆在西宁地区生长良好,但播种当年不能形成种子,返青至成熟约需≥10℃积温3 520.8℃,生育期约167d,生长第二年地上生物量鲜草可达18 661.8 kg/hm2,干草达4 911 kg/hm2,种子产量为487.43 kg/hm2,叶、细枝丰富,茎叶比为1∶0.77。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箭筈豌豆在西藏高海拔河谷地带的种子生产技术,选择333/A、西牧333、西牧881和西牧324等4个箭筈豌豆品种,在达孜县于2010年4月7日—5月6日分5个播种期进行了结实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33/A和西牧333在5个播期的种子产量平均为1 746.18 kg/hm2和1 873.00 kg/hm2,其中4月20日和4月28日播期的产量最高,2个品种均可达到2 550kg/hm2以上;西牧881和西牧324在5个播期的种子产量平均为493.44kg/hm2和335.49kg/hm2,最高产量仅能达到804.81kg/hm2。4个品种各播期种子产量与其千粒重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西牧324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他品种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333/A和西牧333各播期种子产量与秸秆产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
试验开展了播种期与播种量对攀西蓝花子产种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播种期下,播种量为22.5kg/hm~2产种量15kg/hm~2产种量30kg/hm~2产种量;在同一播种量下,10月5日播种的产种量9月15日播种的产种量10月25日播种的产种量。本地区最佳播种期与播种量组合为10月上旬,播种量22.5kg/hm~2为宜,其产种量可达1 344.05kg/hm~2,显著高于其他水平。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燕麦在高寒牧区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澳大利亚燕麦品种天鹅的栽培措施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施肥量、播种量、行距对地上部分牧草产量、种子产量关系的函数模型。结果表明,高寒牧区澳大利亚燕麦天鹅产量的优良农艺措施为施肥量79~109 kg/hm2,播种量87~110 kg/hm2、播种行距22~27 cm;种子产量的最优农艺措施配置为施肥量95~118 kg/hm2、播种量81~117 kg/hm2、播种行距22~28 cm。  相似文献   

11.
黄南地区青引2号燕麦播种量对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南地区田间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对青引2号燕麦的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有显著影响。播种量为262.5kg/hm^2时,种子产量最高为3305kg/hm^2,播种量为300kg/hm^2时,于草产量最高为12901kg/hm^2。  相似文献   

12.
以3个抗寒性较强的燕麦品种华岭444,青永久409和陇燕2号为材料,研究了播种量和播种期交互作用对甘肃高寒牧区燕麦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播种量、播种期及其相互间的交互作用对燕麦的生产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燕麦品种的生育期有显著差异,播种量和播种期对3个燕麦品种的生育期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参试3个燕麦品种的株高差异较大,播种量和播种期,及其交互作用均对株高有显著影响,随着播种量增大,株高逐渐降低;品种与播种量的交互作用对干草产量影响不显著,而品种、播种量、播种期、品种(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期、品种×播种量×播种期)对燕麦干草产量均有显著影响。选择适宜品种为青永久409燕麦,进行合理密植(225kg/hm2)和适时播种(5月10日),是获得较高草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雨季造成的光照不足是西藏箭筈豌豆种子高产的制约因素之一。其种子田混播支撑作物,改善草层的通风透光性,是有效的增产措施。试验品种选择西牧324,支撑作物选择油菜,进行混播试验。结果表明,箭豆与油菜“间行播”处理的箭豆种子产量最高,达1844.00kg/hm2,与箭豆单播处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O.05)。在油菜混播量为0~8.3kg/hm2的范围内设5个水平的试验中,随油菜播量增加,西牧324种子产量随之增加。在西牧324不同行距条件下混播油菜的试验中,箭豆播种行距为20cm的种子产量(2386.39kg/hm2)显著高于行距为33.3cm的种子产量(1431.67kg/hm2)(P〈O.05)。分析西牧324种子产量与其秸秆产量和株高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种子产量与秸秆产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O.05),而与株高没有显著相关性。说明与支撑作物混播时,较高的箭筈豌豆光合器官量对于保证其种子高产有较大作用,而株高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冬季放牧和春季火烧对新麦草生长与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前一年冬季放牧和春季火烧对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 (Fisch.) Nevski)植株生长与种子增产效应,旨在提出新麦草种子高产的田间管理技术。结果表明:前一年冬季放牧和春季火烧处理均可明显促进新麦草种子田的生育进程,返青分别较对照提前23 d和19 d,以冬季放牧更为显著;两种处理可提高地上生物量、单位面积的平均分蘖数和分蘖株的大小,而且收获期基部功能叶的叶面积有所增加,均以冬季放牧最高,表明冬季放牧能够促进新麦草生殖生长,抑制营养生长;两种处理均可提高单位面积的生殖枝数,从而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的潜在种子产量、表现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均以冬季放牧最高,实际种子产量可达2303.9 kg/hm2,较春季火烧(1384.8 kg/hm2)和对照(928.4 kg/hm2)增产66%和148%;冬季放牧既可提高新麦草种子产量,又可充分利用种子田的饲草贮存,可作为重要的种子增产手段加以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5.
对果洛州玛沁县野生草种发草进行了驯化栽培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发草在海拔高度3800m左右的果洛地区人工栽培条件下第2年起能完成整个生育期,生育天数为130d;栽培当年生长缓慢,第2年起生长迅速,第3年长势达到高峰,株高可达81.6cm,盖度达到98.0%,越冬率达到99.0%,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分别为4426.2kg/hm^2和482.8 kg/hm^2,表现出了良好的生态性能和栽培性能;发草叶量丰富,适口性好,适合刈牧兼用,喜潮湿地带生长,可作为高寒草甸(尤其是高寒沼泽草甸)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良草种和先锋草种。  相似文献   

16.
采取撒播、条播、穴播和育苗移栽4种栽培模式种植黔引普那菊苣,观测其生育期、再生速度、产苹量。结果表明:黔引普那菊苣在黔南温热地区4种栽培模式上均能很好地完成生育期,不同栽培模式之间生育天数、生长天数以及再生速度差异不显著(P〉0.05)。4种栽培模式以穴播产量最高,撒播次之,育苗移栽最低,条播、撒播、穴播分别比育苗移栽提高8194、9134和10146kg/hm2,差异显著(P〈O.05)。建议田间规模种植时采取穴播。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绛三叶(Trifolium incarnatum)生长发育与不同播种期之间的关系,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对绛三叶越冬状况、花期、株高、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播期范围内,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绛三叶的出苗、开花时间也延长,但生育期缩短.10月22日之前播种,不仅可以确保绛三叶的高出...  相似文献   

18.
施肥及生长调节剂对高羊茅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地区研究氮肥、氯丁唑和调嘧啶对高羊茅种子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高羊茅的生殖生长和种子发育。施氮后种子产量较对照明显提高,其中以施氮量120kg/hm2(春季施氮量占总施肥量3/4),种子产量最高,可达2473kg/hm2。在抽穗初期使用调嘧啶可显著降低种子的落粒性,减轻收获风险。  相似文献   

19.
草坪型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兰剑  邵生荣 《草业科学》1999,16(5):51-54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施肥量和播利量及其组合对草坪型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处理间以N·P·K比例为80:30:30的种子产量最高;播种量对多年生黑麦草结实性能的种子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因此,在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生产中采用低播种量较好,对种子生产性能而言,施肥量效应与播种量效应间彼此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