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世界油气管道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世界油气管道建设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的技术现状,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油气管道技术存在的差距.从国际油气管道建设展望、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展望、世界油气管道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油气管道技术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对世界油气管道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未来十年我国管道工业的发展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家华 《油气储运》2005,24(11):1-4
对未来十年我国的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管道的建设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认为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和利用将得到迅速发展.对高等级管道钢的应用进行了重点研究与分析,认为经过优化设计,高等级管道钢可以应用于输气管道.在输油气管道的管理、老管道的维护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管理体制、采取有效维护手段和掌握国际竞争技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美国油气管道的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美国油气管道安全立法有几十年的历史,管道安全法载入联邦法典.2002年通过了增强管道安全性的法案,2006年又通过了管道检测、保护、强制执行和安全法案.美国运输部的管道安全办公室和国土安全部的运输安全管理局采用系列战略促进管道公司遵守安全标准,增强对油气管道防恐怖袭击的监管与指导.美国还通过建立统一呼叫系统、国家管道地图系统、公众教育机构等促进管道安全.从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立法、联邦机构对油气管道的管理模式及其活动以及各州对管道的管理等方面,研究了美国油气管道的安全管理体系,介绍了我国与管道安全有关的法规,指出我国可以从美国对油气管道的安全管理中得到启示,重视油气管道安全的立法,完善油气管道的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发展与建议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概述了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理念和最终目标,提出了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的设想,分析了当前开展管道完整性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指出推动我国该领域完整性管理体系建设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结合实例与统计数据,分别阐述了管道规模、管道技术和管道工艺的发展态势.从投资结构、运营方式及组织结构、管道企业绩效考核、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与管道完整性管理方面对比国内外油气管道运营管理的差异性,分析我国管道企业在管理上的不足,提出将来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油气管道安全保护的多维防护体系存在的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分析了美国和加拿大在油气管道安全保护方面的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及两国石油企业在管道安全保护的相关规定.指出我国标准在规范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介绍了美国和加拿大管道安全保护的实例和先进理念,结合国内当前在油气管道安全保卫的通常做法,对改进和加强我国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即从建立监管机构、明确分工职责、建设安全防护技术体系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我国油气长输管道的技术现状及差距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总结了我国在油气管道技术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将我国油气长输管道输送技术及管道保护与检测维修技术、运营管理技术与国外管道先进技术进行了对比,对存在的差距进行了分析,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道完整性管理是国外油气管道工业中一个迅速发展的重要领域。管道完整性管理是指对所有影响管道完整性的因素进行综合的、一体的管理。目前,我国正处在管道工业发展的高峰时期,多数新旧管道都尚未建立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给管道的安全运行管理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介绍了国外输油(液)管道和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的发展过程、规范内容及其区别,同时,针对我国管道完整性管理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管道完整性管理的若干建议,旨在为我国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法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海洋管道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良 《油气储运》1989,8(5):7-13
随着我国海上油气田的开发,海洋管道技术将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文中介绍了海洋管道的发展趋向和特点;对海洋管道的设计、施工、安装时的应力等方面作了较详细地分析。最后提出我国海洋管道当前值得研究的四个问题:①各种工况下海洋管道的受力分析;②铺设机具与方法;③管材;④制定我国海洋管道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相似文献   

10.
王永军  徐婷  刘春杨 《油气储运》2006,25(12):20-23
2004年俄罗斯原油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天然气储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能源出口是当前和今后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与研究了俄罗斯油气出口现状和出口战略,认为加强中俄能源合作并有效利用俄罗斯油气资源,对加快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和管道工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针对进口俄罗斯油气资源的技术问题,提出目前应从四个方面提前开展管道设计和施工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未来我国油气储运的科技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当前油气储运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工业发达国家油气储运领域主要技术门类的科技现状和发展动态,系统提出了我国油气储运界存在的科技问题以及科技发展的方向,为准确把握油气储运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尽早发现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加入WTO后 ,管道工业在发展中将面临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即中外合资兴建油气管道、螺旋缝埋弧焊管和直缝埋弧焊管的选用、我国当前长输管道的安全、国内三大石油集团的合作和国内管道设计与施工部门未来发展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油气管道工业的飞速发展,国内目前现行的管道缺陷评定技术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管道工业发展的需要,建立适用于管道行业的缺陷评定标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介绍了国外适用于油气管道缺陷评定的先进方法以及相应的标准规范,讨论了目前缺陷评定技术的最新发展,为建立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的油气管道缺陷评定规范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强油气管道风险防控,将完整性管理理念引入中国管道行业。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先进方法,结合中国油气管道实际情况进行再创新:制定了覆盖管道建设、运行、废弃处置全生命周期的“564”完整性管理工作流程,建立了包含管道完整性管理、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推广应用的全链条组织架构,形成了完备的完整性管理数据、标准、技术及人才保障体系。油气管道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提升了管道本质安全,取得了明显成效,探索实践中形成的模式、标准规范不仅确保了油气管道安全平稳运行,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15.
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维和 《油气储运》2012,31(6):411-415,487,488
油气储运作为能源保障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油气资源战略的实施,油气储运设施建设进入了新的大发展时期。通过回顾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的历史背景和现状,介绍了我国油气储运工业的发展历程。结合中国国情,概述了近年来我国油气储运在科技和管理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展望了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相似文献   

16.
我国油气管道技术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丁建林 《油气储运》2003,22(9):22-25
从含蜡原油加剂改性输送技术、大落差地段输油管道的运行控制技术、管道自动化控制技术、管道内检测技术、储气库调峰技术、定向钻穿越技术、管道机械化施工作业技术等方面总结了我国油气管道技术的发展状况,介绍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采用的新技术以及特殊原油的改性输送技术和在役管道寿命评价等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前十年我国管道工业发展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家华 《油气储运》2001,20(12):1-5
根据对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预计今后几十年我国管道工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其显标志是一系列油气输送管道的设计和建设,而油气输送管道的建设和发展也将拉动我国冶金业、制管业和机械加工制造业等相关工业的发展。同时,随着科技进步,油气管道诸多技术难题也将在本世纪前十年得到解决,我国将进入管道工业发达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18.
王震  董宣 《油气储运》2020,(1):9-1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区域,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油气合作的核心区,经过20多年的投资与合作,形成了集石油与天然气全产业链、油公司业务与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有机结合、中国能源企业国际化与当地化相融合的示范合作区。基于“一带一路”沿线油气合作必要性及其已取得成绩,重点研究了中国与中亚地区合作的潜力、面临的风险,建议政府持续优化“五通”政策,打造能源丝绸之路与能源区域命运共同体,能源企业要积极适应新变化、创新商业模式,不断提升国际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西部开发工程为我国的天然气管道和焊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西 东输的管网建设为制管行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概述了我国油气输送管道的发展前景及对各类管道的要求,指出了我国目前轧钢和制管行业与国差距,认为冶金企业和制管企业对应生产机组设备,工艺技术,检测手段和生产能力进行更新,以管理工程的要求,促进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