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在大棚双季茭生产空闲期,通过设置栽培桩套种丝瓜,增加了一季丝瓜的收入,且丝瓜套种后能使8月高温期定植的茭白小苗得到很好的遮阴保护。利用独特的山地立体气候条件,在不同海拔区域种植茭白,供应夏秋蔬菜市场淡季,已成为浙江丽水传统优势蔬菜产业,2013年丽水市茭白种植面积0.57 万hm2(8.52万亩),产值3.9亿元。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深入发展,设施双季茭在丽水  相似文献   

2.
<正>巧妙利用不同海拔高度(海拔500800m为低山,800800m为低山,8001200m为二高山)的垂直式地理气候差异,生产错季节的优质蔬菜,可缓解淡季蔬菜供应矛盾,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山区可耕地的经济效益。黄瓜具有喜温、喜湿、喜肥和耐阴的特性,但又忌高温、忌渍涝。从播种到采收需有效积温8001200m为二高山)的垂直式地理气候差异,生产错季节的优质蔬菜,可缓解淡季蔬菜供应矛盾,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山区可耕地的经济效益。黄瓜具有喜温、喜湿、喜肥和耐阴的特性,但又忌高温、忌渍涝。从播种到采收需有效积温8001000℃。利用武穴市梅川镇、余川镇的一些海拔较高的低山、二高山地域,发展夏黄瓜生产,供应夏季蔬菜市场黄瓜产品,可提高生产效益。笔者经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摸索了一些经验,现将低山、二高山黄瓜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文成县蔬菜生产发展迅速,已从单纯满足数量供应的第一步,走到了数量足、品种多的第二步,下一步是如何发展文成县的蔬菜产业,实现蔬菜优质均衡供应,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1 文成县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1.1 自然资源优势 文成县发展蔬菜生产有两大气候资源优势。一是低谷平原优势。大镇、樟台、龙川等乡镇春天气温回升快,比邻县春天平均气温高2~3℃,是温州市独一无二的小盘地,发展春淡蔬菜极为有利。二是海拔在600米(m)以上的高山、南田镇、二源乡等地,高温季节平均日气温都在27℃左右,是山区独特的气候优势,是发展高山蔬菜的有…  相似文献   

4.
<正>1陕西高山菜产业发展现状高山菜是地处高海拔区域、气候冷凉、生态环境良好、能补充7—9月夏秋淡季供应的优质蔬菜。陕西高山菜主要分布在沿山地带和海拔较高的台塬地带,对陕西蔬菜周年均衡供应具有重要意义。部分县已经将高山菜发展成区域优势特色产业。1.1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初步形成四大产业带近年来,陕西高山蔬菜发展加快。截至2013年,全省高山菜面积已达到118.87万亩,总产  相似文献   

5.
董克锋  朱华路 《蔬菜》2007,(6):39-40
冬暖棚的快速发展对解决冬春季节的蔬菜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强光,高温暴雨等恶劣的条件,不利于番茄生长,导致番茄形成9-10月秋供应淡季。在淡季范围内上市量越多,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6.
熊飞 《蔬菜》2006,(8):36-36
低海拔秋延迟栽培的蔬菜,如芹菜、辣椒、茄子、番茄等,育苗时间正值盛夏高温季节,此时若就近育苗,由于温度高、光照强、温差小、病虫多,即使采取遮阳降温、防虫防病等措施,仍然难以培育出理想的壮苗。为解决此问题,笔者曾将育苗场地转至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进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夏播秋栽蔬菜在高山育苗,主要有以下好处:1.气温适宜、温差较大,适宜培育壮苗。据测定,盛夏高温季节,当低海拔地区平均气温高达35℃左右时,海拔1000~1500m处白天气温仅20~25℃,夜间温度一般在10~15℃,日夜温差达10℃以上,正适合茄果类蔬菜及芹菜等喜凉爽蔬菜幼…  相似文献   

7.
高山蔬菜多熟制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山地较多,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可利用高山夏季凉爽的气候生产“淡季”蔬莱。1988年我所在菜办和蔬菜公司的指导下,在瓯海县海拔700~800米的五凤垟乡,进行了一年二熟及三熟大面积(173.75亩)试验,获得成功。一年二季安排4个蔬菜品种。总产量36.6万公斤,总产值16.9万元,亩均972.64元,比单种水稻或一季蔬菜的产值翻了一番。其中第一季豇豆116亩,亩产958公斤,亩产值574.83元;四季豆32.38亩;亩产703.4公斤,产值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丽水山区有高山茭白2666.7余hm2,按传统栽培方法,上市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提早,海拔800m左右种植,在7月中旬始收,由于其正逢夏季蔬菜的淡季,价格高;海拔500m左右地区种植,其始收期在8月中下旬,由于市场上蔬菜种类已较多,9月份后二季茭白也陆续上市,影响价格;在平原地区上市时间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唐山市每年番茄越夏栽培一万亩左右,单产3500公斤左右,保证了番茄八九月供应,基本上做到了淡季不淡。唐山地区7、8月份中午前后温度均高于30℃,中午最高温度达35℃以上,甚至40℃;光照强度7、8月晴天中午10~15时在8万米烛光左右,12~14时可达10万米烛光;7、8月正值雨季,两月降雨400~600毫米,土壤空气湿度过大,超过80%以上。这样,高温、沥涝、多湿、强光照造成生理病害而对病虫害减少抵抗力,再加上当时正是病虫害多发期,造成严重病虫  相似文献   

10.
浙西高海拔山地四季豆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高海拔山地较多。近年来,为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山地资源和高山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的特殊气候条件,我们在海拔500m以上的山地大力发展种植高山四季豆、小尖椒等蔬菜。在每年7~9月夏秋蔬菜供应淡季,为市场提供鲜嫩、优质四季豆等高山蔬菜,丰富了市场蔬菜品种,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已成为淳安发展山  相似文献   

11.
《蔬菜》1985,(4)
北京地区的夏季,高温多雨、风雹和病、虫等灾害也多,对各种夏播蔬菜生产非常不利,多年来8、9月份的蔬菜市场形成“淡季”。特别是茄果瓜豆类蔬菜的供应数量更少,如何改进淡季上市蔬菜的栽培技术,改善8、9月份市场蔬菜供应的被动局面,历来是我市各级领导、城乡人民和广大蔬菜科技人员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 1979~1981年,本市郊区在春菜上对30多种蔬菜进行了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示范和推广,到1981年春,地膜覆盖栽培面积已发展到2万多亩(1984年达7万多亩)。对8、9月淡季上市的夏播蔬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会不会同样获得增产、增收的效益和改善淡季市场供应呢?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山冷凉气候栽培番茄,可以弥补8月中旬~9月番茄供应缺口。杭州市高山蔬菜推广协作组,于1985~1987年在临安、富阳、桐庐、建德、淳安、余杭县累计推广种植高山番茄3628.24亩,并建立了高山蔬菜基地,产品除供应杭州、上海、南京等城市8000吨外,还出口香港600余吨,创汇20多万美元。其中18户示范户17.955亩调查统计,平均亩产3748.1公斤,亩值1185.94元,扣除生产成本,净收入每亩达1090.94元,为山区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为发展外向型农业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番茄脐腐病又称蒂腐病,是夏栽高山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高山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经济损失极大。1 症状番茄脐腐病通常在果实近拇指大小时发病,初在幼果脐部出现水渍状病斑,随着果实的膨大,病斑逐渐扩大至果实顶部凹陷,变褐,通常直径1~2厘米(cm),严重时扩展到半个果实,呈烂顶状;遇湿度大时腐生霉菌寄生其上,呈黑色霉状物,病果提早变红且多发生在同一穗果上。2 病因高山番茄多种植在海拔700~1000米(m)的高山坡地上,尤其是7~8月份,番茄进入盛果期常遇高温干旱或雷阵雨天气,土肥冲刷流失严重,致使果实在生育期间水分供应失常;同…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夏季高温,造成8~10月份上市的蔬菜品种单调,数量少,供不应求。这是全国城镇蔬菜供应中普遍存在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省山地较多,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可利用高山夏季凉爽的气候条件生产蔬菜,为城市建立第二蔬菜基地,是解决8~10月份淡季缺菜的有效办法之一。近年来我们与有关单位在金华北山、临安昌北、余姚四明山、磐安大盘山等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区试种高山蔬菜均获成功。总之,开发高山蔬菜,既可在淡季提供城市郊区蔬菜基地在该时不能生产的蔬菜品种,以利解决淡季吃菜问题,又能促进山区经济开发,在山区建立蔬菜生产第二基地,为城市(如杭州…  相似文献   

15.
邢桃花 《蔬菜》1989,(2):33-35
夏播番茄是番茄栽培技术上的一项改革。它打破了常规栽培番茄的播种期、定植期、收获期,通过利用海拔垂直不同高度所产生气候差异优势,实行反季生产与供应,弥补了淡季市场对番茄的需求。我市每年种植面积在3000亩左右,平均亩产量3500——4000公斤,除供应本地市场外,主要供应京、津、内蒙古市场,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临目乡龙须山村是一个地处海拔 80 0m(米 )的偏远山村 ,有 70多户 ,32 6个人口。余百清户是本村有名的高山蔬菜种植、贩销大户。自 1992年龙须山村发展高山蔬菜成功以来 ,余百清怀着满腔热忱 ,刻苦钻研蔬菜实用栽培技术 ,同时走杭州跑上海 ,多方联系 ,走出了一条产销结合的好路子。据介绍 ,该户每年种菜均在 1334m2 (米2 )以上 ,收入超万元 ,年贩销高山蔬菜 10 0t(吨 )左右 ,获利不菲。 1998年余百清户实种高山番茄、四季豆、长瓜、茄子、茭白累计 2 2 0 1m2 ,纯收入高达 2 2万余元 ,并在高山蔬菜上市的 6 0余天时间里 ,为本村 2 0多户…  相似文献   

17.
王俊 《上海蔬菜》2008,(1):40-41
我国南方平原地区夏秋季由于温度过高(7-9月上旬平均温度超过28℃,极端温度可达40℃),除了少数耐热的蔬菜品种外,大多蔬菜品种不能生产。并且这季节南方平原地区蔬菜生产还受干旱、台风的影响,致使蔬菜产销市场出现蔬菜品种少、数量不足的淡季现象。我市充分利用山区高海拔夏秋季节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气候温和、受台风影响小的气候特点,生产高山反季节蔬菜,增加市场蔬菜供应的品种和数量,解决夏秋蔬菜供应淡季的难题。现将我市夏季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中成功的模式——反季节大白菜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低山秋延迟栽培辣椒、茄子、番茄、芹菜等蔬菜,在盛夏高温季节可以选择高山育苗。主要有以下好处:1)气温适宜,温差较大,利于培育壮苗。据测定,低山盛夏季节,气温高达35℃以上时,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气温仅20~25℃,且早晚温差达10~15℃,适合茄果类蔬菜幼苗及芹菜等喜冷凉蔬菜作物苗期生长,不必采取任何控温措施就能培育壮苗。2)日照适中,湿度较高,便于苗床管理。低山盛夏育苗,由于日照过强,每日失水量大,空气湿度过低,即使采取遮阳栽培,仍需大量浇水,不仅费工费时,劳动量大,而且土壤容易板结,秧苗生长不良,容易老化。而高山盛夏育苗,只要选…  相似文献   

19.
刘辉  张谊模 《西南园艺》2005,33(1):52-53
重庆夏秋季高温伏旱重,大春菜一般容易提早拉秧,秋淡现象较为明显。沙坪坝区有1333hm^2淡季蔬菜基地,设在中海拔地区(500~800m)。多年来,我们重视抓早秋蔬菜生产,丰富秋淡市场的蔬菜供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早秋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结球甘蓝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夏秋季高温多雨,无法生产喜冷凉的蔬菜,如大白菜、青花菜等,是蔬菜生产的淡季。但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海拔较高(1200m)、气温较低,可以种植结球甘蓝等蔬菜供应本地和景洪市场,缓解夏秋淡季吃菜难的问题。甘蓝是勐海县夏秋季节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但目前种植的甘蓝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影响了农户收入。为此,我们引进10个夏秋甘蓝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通过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在本地区夏秋季节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