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四定:定质——饵料新鲜不变质。定位——定点投饵,便于检查和清理。定时——定时投饵,一日2—3次,上午9时,下午3时。定量——按鱼的各生长阶段适量投饵。四看:看季节——水温高的季节应多投饵。  相似文献   

2.
预防鱼病是渔业上常说的“四消”、“四定”和定期药物预防。“四消”即清塘消毒、鱼种消毒、饵料和食场消毒、环境和工具消毒;“四定”即投饵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相似文献   

3.
水温 饵料 投饵率对河蟹生长和饵料转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水温、饵料和投饵率对河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26℃水温范围内,河蟹对不同饵料的摄饵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与水温呈正相关关系;相比之下,用配饵投喂,河蟹对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但配饵的饲养效果明显次于螺蛳。随着水温的升高,当螺蛳的投饵率由半饱增至全饱时,河蟹的湿重生长率增长不明显,而体蛋白量则增加了13%~28%。在适温范围内,适当降低投饵率可提高饵料转化率和蛋白质利用率,可是蟹体蛋白量的增加则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中华绒螯蟹的摄食量和胃容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实验室水族箱控温条件下,以个体重3—50g的河蟹为试验对象,探讨了河蟹日摄饵率与不同饵料,水温和蟹体规格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测定了不同规格河蟹胃的物理最大容纳量(胃容量)。研究结果表明,在15—25℃范围内,河蟹的日摄饵率与水温呈指数式递增.25℃时,河蟹对小鱼、配合饵料和熟黄豆的日摄饵率分别是15℃时的1.77、1.68和2.33倍;而在同一水温条件下,河蟹对黄豆的摄饵率最低、小鱼最高,表现出对小鱼有较好的嗜食性。20℃条件下,河蟹的日摄饵率与规格呈负相关关系.统计结果表明,三种饵料中,不同规格的河蟹对配合饵料的摄食随意性较大;河蟹的胃容量与体重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合体重与摄饵率、胃容量之相关方程,推算了一定水温条件下不同规格河蟹的日投饵次数.  相似文献   

5.
投饵须知缝缩喜肥水,草纺吃草料。青鲤食螺规,按鱼食性喂。四看和四定,一定要做到。四看第一条,看季节投料。初春和晚秋,饵料要偏少。五到十月间,鱼儿要喂饱。冬季鱼保膘,还应喂点料。四看第二条,看天投饵料。天晴多投喂,阴雨宜减少。雨前闷热天,停饲要记牢。四看第三条,看水供鱼粮。水肥饵适当,水瘦肥料上。“老”水和“转”水,饵肥均少量。四看第四条,看鱼给口粮。鱼儿吃食旺,增加投饵量。鱼儿不正常,投料要下降。四定第一条,定质最重要。腐烂变质物,切勿往塘倒。鲜嫩净活适(适口),条条注意到。四定第二条,定量投饵料。一天不喂食,三天不…  相似文献   

6.
耿浩 《水产养殖》2016,(11):49-51
正近年来,大规格河蟹受到市场的热捧,价格也一路飙升。江苏省新沂市草桥镇示范户纪昌锋充分利用新沂市渔业科技入户这一平台,不断创新,大胆实践,采取种草投螺、选优蟹种、"四看""四定"投饵、泼洒生物制剂、微孔增氧、生态防病、捕捞暂养等技术措施,养出一池大规格高品质的河蟹。2015年他养殖的20×667 m~2河蟹池塘,共产出河蟹1 402 kg,总产值151 540元,亩利润4 318元/667  相似文献   

7.
<正>投饵技术是高效养鱼全过程中的关键措施,投饵应掌握"匀、足、好"基本原则,坚持"四定"、"四看"投喂法。合理降低饵料系数,促进鱼类快速生长,提高经济效益。因此,笔者在生产实际中总结了几条高效养鱼投饵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1掌握"匀、足、好"投饵基本原则"匀"是根据不同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鱼类摄食营养需要,每天均匀地投喂。正常情况下,前后两次的投饵量应相差不大,不能忽多忽少,以免鱼类时饱时饥,影响消化、吸收和生长;投饵要均匀,不但能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又能起到  相似文献   

8.
孙骥 《科学养鱼》2002,(9):36-36
高温季节,是河蟹的吃食和旺长期,加强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其技术要点主要有:一、坚持科学投饵在7、8月份,应以投喂植物性饲料为主,辅以动物性饲料,特别应多投喂一些蔬菜、南瓜、山芋、西瓜皮、土豆等。动物性饵料可投喂螺蚬蚌肉,也可投小杂鱼、肉皮等。从9月初开始逐步加大动物性饲料的投喂量,并坚持“四定”投饵,投喂的饲料一定要新鲜、适口,不腐败变质。并且要根据河蟹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调节,不断增加投饵量。投喂的饲料要充足,让河蟹吃饱吃足。二、严格水质管理1.保持池塘水位高温季节,应保持池塘水位1…  相似文献   

9.
一、“三测”法养鱼技术  正确掌握投饵量、施肥量和调节水的酸碱度是养鱼技术中的关键性要素。不少人在养鱼过程中不是根据水的温度、透明度和酸碱度科学地投饵、施肥 ,而是盲目地投施 ,结果既导致鱼类死亡 ,又增加了养鱼成本。实践证明 ,采用“三测”法养鱼技术 ,是降低鱼类发病率、取得养鱼高产的有效措施。具体方法是 :1 .测水温定投饵量  对温水性鲤科鱼类来说 ,在 7~ 32℃的适温范围内 ,水温越高 ,鱼的摄食强度越大 ,投饵量也越大 ,但不是越多越好。如不适量 ,投饵越多 ,鱼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为此 ,必须根据全年水温的升降规…  相似文献   

10.
不知从何时起,“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即所谓的“四定”成了养鱼投饵必须严格遵循的“科学方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一名养了十几年鱼的专业人员,我的体会是:“四定”不完全符合养鱼实际,有的“定”是科学的、有益的,应该“定”下去;有的“定”是不科学的、有害而无益的,不应该再“定”下去。下面就我个人的理解,对“四定”分别作一浅议。   “定点”,就是投饵喂鱼要有固定的地点。一般选择池塘一边,池水深度适宜、堤岸行走方便的地方作为固定投饵点,最好再搭建一投料台,以扩大鱼食场,增加鱼群活动空…  相似文献   

11.
夏季是鱼类养殖生长最旺盛的季节,也是高效鱼塘管理的关键时期,特水鱼类养殖、鱼虾混养、鱼蟹混养等高密度、高效益鱼池的夏季管理应掌握以下几点: 1投饵施肥1.1投饵是提高养殖产量的物质基础。投饵要做到“四定”即“定质、定时、定位、定量”。投喂的饲料要新鲜适口,  相似文献   

12.
<正> 养鱼要致富,科技来帮助;紧扣投饵关,丰收夺高产。鱼类性情异,投饵应考虑;肥水与草料,螺蚬不可少。鲢鳙喜肥水,鳊草食草料;鲤青吃螺蚬,银鲫要配套。四定与四看,养殖须做到;早晚勤巡塘,无病预防好。  相似文献   

13.
丁常云 《水产养殖》2012,33(11):52-52
1 饵料投喂 秋季是河蟹育肥时期,要抓住时机投足、投好饵料、确保其快速生长,适当增加螺、蚌、动物下脚料以及杂鱼等高蛋白饵料,使含高蛋白的动物性饵料占投饵总量的70%,另外投喂植物性饵料如小麦、大豆、南瓜等.每日投喂2次,日投喂量占河蟹体重的8%~12%,其中傍晚投饵量占日投饵量的70%,饵料投放在有水草的浅水区,布点要均匀,残饵要及时捞出,以免败坏水质.随着温度的降低,投饵量也应相应减少,水温低于10℃时应停止投喂.  相似文献   

14.
从越冬条件、放养前的准备、人池、养殖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日本对虾成虾高密度越冬养殖的关键技术:放养前池底铺粒径0.4~1.0 mm的粗沙约20 cm厚,光照强度控制在200~300 lx;成虾应在养殖池自然水温降到16℃以下时入室,放养量控制在5 kg/m2左右;水温宜控制在8~15℃,溶氧量在5 mg/L以上,盐度在30左右,pH值7.8~9.0.日投饵量根据水温确定,一般前期水温在12~15℃,日投饵量控制在3%左右;中期水温在10~12℃,日投饵量2%左右;后期水温在8~10℃,日投饵量1%左右.  相似文献   

15.
当令幼鲍海上越冬的成败是关系养鲍业经济效益和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环节。1986至1987年间多数养鲍者的做法就其实质而言可称为“封存法”,即当水温降至6℃时(约在12月中旬前后)于养殖器内填满藻类饵料悬挂海中不再触动,直至翌年4月水温回升至4℃时才逐渐恢复投饵和涮筒。此种方法的效果往往  相似文献   

16.
<正> 把传统的施肥、投饵、调节水质和防病技术有机结合,并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提高综合防治鱼病的效果。1 改进投饵施肥技术 逐步推广冬季清塘、冬季投种、冬季施足基肥。在常规“四定”(定点、定时、定质、定量)投饵的同时,做到以草养鱼和推广配合饲料,以青代精,精粗结合。精饲料以饼、糠麸混合或交替使用,以饼类为主;青饲料以苏丹草、黑麦草为主。投饵方法实行“两头精、中间青”。精饲料为摄食性鱼体重的5%左右,青饲料为草鱼、团头  相似文献   

17.
<正> 秋末,当水温降到10℃下时,河蟹的摄食量大减或停止摄食;当水温降到5℃以下时,河蟹开始潜伏在池埂或池底的洞穴中,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待翌年春天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河蟹才出来活动。当年蟹苗养到秋末如未达到商品规格就需要继续越冬。在自然条件下越冬,如管理不好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因此要做好越冬管理。1 越冬前加强饲养管理 河蟹在越冬期尽管代谢水平很低,但仍要消耗一部分能量。其能量来源主要靠体内积蓄的脂肪和蛋白质。如果越冬前河蟹的  相似文献   

18.
鱼类在适宜的水温范围内(20~30℃),其温度越高 ,摄食量越大 ,生长增重速度越快。6~9月 ,水温正处于25~30℃之间 ,是鱼类大量摄食 ,迅速生长的旺期 ,在此期间 ,采取什么措施促进鱼类生长增重 ,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呢?1加强投饵施肥草食性鱼类必须供给数量足、质量优的饵料。日均投食量 :草料约为鱼体重的20%~30%,精料约占吃食鱼总体重的3 %~5%。滤食性鱼类应采取“三看施肥法”适时施加追肥 ,即“看天施肥、看水施肥、看鱼施肥”。天气好多施 ,阴雨天少施或不施 ;水质瘦多施 ,水质肥少施 ;鱼类吃食旺多施 ,鱼类吃食…  相似文献   

19.
浮桥河水库网箱养鳜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6—8月,养鳜网箱点水深10—15m、透明度100—120cm、溶氧量稳定在9—12mg/L、水温25—32℃。鳜鱼种按不同规格分三级入箱。当水温在10℃以下时,一个月投饵一次;水温20—25℃时,15天投饵一次。投饵量依两种方法计算。饵料为鲢、鳙鱼种。总结了网箱养鳜的日常管理工作和经济效益(生产公斤鳜可创利税12.22元),指出网箱养鳜生产周期短(100天),与水库鲢、鳙网箱配套,变低效为高效,前景美好。  相似文献   

20.
渔事提醒     
《海洋与渔业》2008,(6):48-49
本月气温、水温平均在30℃以上,阳光充足。鳗鱼在最适合的温度(26~28℃)条件下,摄食量增加,生长速度加快,必须勤于分养,更需适当控制摄食量,严格掌握“四定”投喂:即定质、定位、定量和定时。在生产中控制八分饱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