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异育银鲫"中科3号"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异育银鲫"中科3号"病害日趋增多,尤其是车轮虫的危害程度逐步加剧,及时做好病害防治,成为一项重要工作。车轮虫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一年四季均有发生,能够引起病鱼大  相似文献   

2.
贾景瑞 《河北渔业》2014,(10):33-33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遗传性状稳定;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生长速度快,比高背鲫生长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寄生于肝脏造成肝囊肿死亡的碘泡虫病发病率低。异育银鲫"中科3号"适宜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种可控水体内养殖。目前冀州湖养殖品种主要以鲤鱼、草鱼、鲢鱼为主,养殖模式陈旧,处亏损状态,渔民收益不佳。为增加效益,优化产品结构,今年引进了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3号"。  相似文献   

3.
袁圣 《海洋与渔业》2012,(10):60-61
近年来,江苏异育银鲫养殖主产区射阳县养殖的近20万亩异育银鲫屡屡遭到病害的侵袭,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败血症、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粘孢子虫病、肝胆综合症、鳃出血及大红鳃。目前,危害较大是鳃出血和大红鳃,本文就这两种病防控作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我国很多淡水养殖区域黏孢子虫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几乎各种鱼类均有感染,黏孢子虫病是该类疾病的总称。该病常表现为虫体侵袭鱼类的肠、肾、肝、脑、肌肉等组织,由于寄生的部位不同,表现的症状会有所差异,给鱼类造成的危害程度也有所不同。在异育银鲫"中科3号"黏孢子虫病中,危害最大的是黏孢子虫侵入鱼的口腔咽部软组织,其引起的死亡率高达30%~40%。异育银鲫"中科3号"自2009年引进我省以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主要的鲫鱼养殖品种,黏孢子  相似文献   

5.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经多年培育的异育银鲫新品种( GS01-002-2007),具有生长速度快、出苗率高、不易脱鳞、碘泡虫病发病率低等优势,已在湖北、江苏、广东等省得到推广应用.江都市水产管理站、江都市渌洋湖水产养殖场于2008年和2011年开展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半人工繁殖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为拓展本地区的养殖种类范围,河北省廊坊地区引入异育银鲫"中科3号"、长丰鲢淡水养殖新品种,开展试验性养殖,试验的养殖模式为主养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3号",搭配品种为草鱼、青鱼,长丰鲢。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长丰鲢在廊坊地区进行移植驯化,拓展了本地区的养殖种类范围。通过试验,该鱼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饲养成本低。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培育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长丰鲢是长江水产研究所采用人工雌核发育、分子标记辅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中科3号"异育银鲫池塘高效养殖技术,重点介绍了"中科3号"异育银鲫养殖的池塘选择条件、投苗前的准备、鱼种放养以及饲养管理等技术措施,通过加强管理,达到高效养殖目的,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站将异育银鲫"中科3号"引入河南,在郑州站几个示范片开展了池塘养殖试验。"中科3号"引进的第一年长势不好,一些养殖户不愿意进行饲养,从第二年开始,"中科3号"生长快、个体匀称、不繁殖的优点逐渐显现。尤其近两年鲤鱼价格持续低迷,坚持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养殖户得到了实惠。现将洛阳地区开展的"中科3号"高产、高收益养殖模式进  相似文献   

9.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历经多年选育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其遗传性状稳定,有不易脱鳞、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发病率低等优点。目前异育银鲫"中科3号"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养殖。2020年4月底,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济南综合试验站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乌仔40万尾,在高青县低洼盐碱地基地开展大规格苗种培育试验,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我们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后,为了保证亲本质量,克服单独进行异育银鲫"中科3号"亲本培育成本高,同时规避鳜鱼成鱼养殖风险,逐步探索出异育银鲫"中科3号"亲鱼和鳜鱼混养技术。一、养殖环境条件1.池塘条件池塘应选择东西向、长方形,通风、向阳、面积10~20亩为宜,池底平坦,塘埂无渗漏,池底淤泥  相似文献   

11.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桂建芳院士所在的鲫鱼育种团队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的第三代新品种,于2007年12月份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核。该品种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碘泡虫病发病率低,并且养殖技术简单易行,成活率高,适合在全国范围内的可控水体推广养殖,深受养殖户的喜爱,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具有不易脱磷、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成活率高等优点,深受养殖户的喜爱。本试验主要是2014年通过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普通鲫鱼的生长进行观察,总结其生长动态并分析比较,为异育银鲫"中科3号"在崇明地区养殖推广提供基础资料,本试验在崇明县绿华养殖场进行。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为一口面积  相似文献   

13.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我国科研人员从筛选出的少数银鲫优良个体经异精雌核发育增殖、多代生长对比养殖试验评价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2008年获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选育出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异育银鲫"中科3号"在全国各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很受欢迎的名优鲫鱼养殖品种,也是农业部公布的适宜推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银鲫鱼的养殖品质有所下降,并出现一些问题,另外银鲫鱼的养殖热度也有所下降,造成效益明显衰退,严重影响了很大一部分养殖户的养殖热情。2012年宁化县被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列为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宁化县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主推品种之一。异育银鲫中科3号肉质好,生长快,成活率高,市场广阔,适合大规模推广养殖。泉上镇有10户示范户养殖该品种,通过近几年来的养殖,现总结一套异育银鲫"中科3号"生态养殖技术,旨在为池塘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黄颡鱼集约化养殖的发展,黄颡鱼病害日趋增多,尤其是车轮虫的危害程度逐步加剧。去年,江苏涟水县养殖黄颡鱼苗种的个别塘口爆发大规模车轮虫病,给养殖户带来极大损失。车轮虫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80:20模式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技术。  相似文献   

17.
团头鲂车轮虫病防治方法及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在渔业科技入户工程过程中,我县许多养殖团头鲂苗种的塘口暴发大规模车轮虫病,给养殖户带来极大损失。车轮虫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引起大批死亡的主要是在4-7月。引起车轮虫病的病原约有10多种,以直接接触鱼体而传播。水浅、水质不良、食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阴雨天气等均容易引起车轮虫病的暴发。一、症状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盐碱池塘的利用率和农(渔)民的经济收益,在北方盐碱池塘进行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健康养殖试验。于2014年5月份放养15万尾夏花,经过4个多月的养殖,收获秋片8 200 kg,成活率达到85%以上,投入产出比1∶1.35。试验结果表明,异育银鲫"中科3号"能够适应盐碱池塘的养殖模式,可以在北方盐碱池塘广泛养殖。  相似文献   

19.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鳜鱼单独精养易发生鲫鱼鳃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鳜脾传染性肾坏死病等暴发性病害,为减少这两个品种在高密度单养池中养殖暴发性疾病的发生、死亡,提高池塘主养品种的成活率,2014年,我们将异育银鲫"中科3号"两龄鱼种和鳜鱼当年鱼种混养,并对放养模式、健康养殖技术进行了探索试验,利用两个品种的不同苗种放养时间和不同饲(饵)料品种,在成鱼养殖池中合理降低两个养殖品种的苗种放养数量,有效控制了异育银鲫  相似文献   

20.
正安徽小老海实业集团位于芜湖市,2015年与中国科学院桂建芳院士合作建立了"安徽省水产院士工作站";2019年获农业农村部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水产良种项目立项,通过种质资源场建设,培育异育银鲫"中科5号"。公司拥有养殖水面1500亩,工厂化室内循环水繁育车间22600米~2,孵化设备120套,一个批次可繁育异育银鲫"中科5号"水花鱼苗3.6亿尾,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重要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扩繁基地。到目前已生产异育银鲫"中科5号"水花鱼苗3个批次约10亿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