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作物营养失衡会导致作物生长不良,严重者可导致作物失收或死亡,因此,做好作物营养失衡的诊断工作,对改善作物生长状况、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极为重要为了让广大农户更简单明白地了解如何做好作物的营养失衡诊断,撤可富公司用示意图的方式说明作物缺少不同营养元素时的不同症状。一般来说,缺氨、磷、钾、镁元素时主要表现在作物老叶片上:缺氯、硫、钙、硼、铁、铜、锌、锰、钼时表现在幼嫩叶片上。当然,若遇到作物复杂的营养失衡并发症,还是应当请教有经验的农技专家,并结合本文所介绍的内容对受害作物作出正确的判断。现将作物营养失衡诊断的简易示意图和说明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除草剂施用不当,对当季下茬或邻近作物都会造成药害。严重药害的作物在几小时或几天内叶片出现黄斑、卷曲、畸形、枯萎等症状;慢性型的,具有一定潜伏期,使作物生长发育受阻,产品质量下降。还有的药品有残留期,在下茬作物上影响发芽或生长。作物发生药害应立即采取以下对策,减缓药害:①喷清水清洗:喷洒过量或邻近作物受害的可连续在叶片上喷几遍清水,  相似文献   

3.
锌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锌影响到体内生长素的合成,作物缺锌对作物生长影响大,有些作物因缺锌不能授粉,不能结实而大大降低产量。作物缺锌在不同作物上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4.
除草剂施用不当,对当季下茬或邻近作物都会造成药害。作物遭受严重药害在几小时或几天内叶片出现黄斑、卷曲、畸形、枯萎等症状;慢性型的,具有一定潜伏期,使作物生长发育受阻,产品质量下降,还有的药品有残留期,在下茬作物上影响发芽或生长。作物发生药害应立即采取以下对策,减缓药害:  相似文献   

5.
平衡施肥对茎瘤芥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探索施用不同配比氮、磷、钾化学肥料对茎瘤芥(俗名榨菜)作物的影响,特别是钾肥在茎瘤芥作物上的效果.结果表明:平衡施用氮、磷、钾化学肥料,茎瘤芥能够获得较高产量和经济效益.钾肥对茎瘤芥作物影响很大,缺钾会造成茎瘤芥作物抗病性差,减产明显.在茎瘤芥作物施肥上,推荐配方比N:P2O5:K2O为25:10:15(kg/667m^2).  相似文献   

6.
作物模型是指通过数学方程把植物生长过程在计算机上表达出来,其可以帮助科学家概化和联系复杂的作物生长现象、理解耕作系统的过程、预测产量、预报气候变化对作物的影响,以及优化、利用、管理土地和水资源,是农业研究的强有力工具。但在实际模拟应用中作物模型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作物模型参数获取与校准难、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模型结构和模型输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等。该文简要地对作物模型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作物模型研究方面的不足,并对作物模型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今后的模型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豆是哈巴河县的主栽作物,但长期种植大豆、花芸豆、苜蓿、玉米、马铃薯等对钼敏感的作物。使母质含钼较低,土壤缺钼面积达100%,是造成作物产量偏低的主要原因。为此,选择天钼肥在大豆上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8.
应用奈安除草安全添加剂试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奈安除草安全添加剂可以修复除草剂残留危害,实现作物安全改茬,缩短除草剂对作物的抑制期,消减、缓解除草剂副作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作用,除草效果较好。产量表现上增产幅度在7.87—14.68之间,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经济效益上每亩增效达60.32—112.95元,经济效益显著。安全性上除草剂添加奈安除草安全添加剂没有发现对大豆药害症状,有效缓解了除草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蔬菜作物上喷施艾格里生物肥,对促进蔬菜作物光合作用,抑制病害,改善经济性状,提高产量效果明显,产出比大,经济效益好,在供试的几种蔬菜中,艾格里生物肥对叶菜类的增产效果比果菜类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产品特点具有非常好的渗透性,又有优异的内吸性,用到作物上后,可以很快被吸收,并通过作物的木质部在作物体内自下往上传导至各个部位及组织,全面保护作物。  相似文献   

1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小麦磷,钾营养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抗旱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缺磷缺钾土壤上,土壤水分胁迫时,施磷不仅有于作物对磷的吸收,必改善了作物的钾营养状况,因而提高了作物的抗旱性,促进了作物生长;施钾有助于小麦对钾的吸收,而对磷的吸收没有影响,钾肥对小麦抗旱性的影响依赖于植物的磷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系统研究了美洲斑潜蝇对豆科、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和菊科作物的选择性差异,对同科不同种作物的选择性差异,以及对豇豆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差异。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能够在所有供试作物上取食和产卵;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不仅可能存在科、属、种问差异,也可能存在变种和品种差异;美洲斑潜蝇对不同科作物的选择顺序为:豆科、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和菊科。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残茬覆盖防治农田土壤风蚀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覆盖农田地表的春小麦秸秆残茬为试验材料,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作物秸秆残茬的高度、覆盖度(密度)对防治农田土壤风蚀的效应;进一步分析了作物秸秆残茬的高度、覆盖度与农田地表粗糙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作物秸秆残茬高度和覆盖度的增加,作用在作物秸秆残茬上的剪切力增加,而作用在裸露地表上的剪切力减少。作物秸秆残茬的高度和覆盖度与农田地表粗糙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0.910,这说明作物秸秆残茬的高度和覆盖度对农田地表粗糙度均有影响,但程度不同。粗糙度与秸秆残茬高度和密度拟合的幂函数方程指数为1.59(均值),e的均值为1.17,可见相对于秸秆残茬的覆盖度而言,高度对粗糙度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农业科技》2014,(8):12-12
据介绍,“忌氯作物”概念在中国传播并延续多年,罪魁祸首是翻译的问题。外文资料中的“Clsensitivecrop”应该翻译成“对氯敏感作物”,而不是“忌氯作物”。由于翻译不准确,农民在烟草、马铃薯等作物施肥上谈“氯”色变,农业生产上对氯化钾的错误认识,更导致中国复合肥企业大量生产硫酸钾型复合肥。  相似文献   

15.
张梅 《世界农业》2002,(5):36-37
基因技术对农药生产和使用产生了重大影响和冲击,基因技术的最大成果是转基因作物的产生,它从一诞生就迅猛发展。而转基因抗病虫和耐除草剂作物的大量开发和使用将对农药的生产和应用产生重大影响。一、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现状1983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转基因作物,随后,人类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新型作物的热潮席卷全球。美国至今已批准进入大田试验的转基因作物就有近50种,其中包括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重要的粮、油和纤维作物,以及蔬菜、水果、牧草和花卉。在发达国家积极开展转基因作物培育的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开…  相似文献   

16.
作物耐低磷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综述了作物对低磷胁迫的可能适应机制,重点介绍了碳代谢的改变在作物适应低磷环境上的积极作用,力求为作物耐低磷基因资源筛选及磷高效作物品种改良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循环农业的几种生态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内循环模式 间套种 例如豆科作物和禾本科作物的间套种,就有不同物种间的养分交换,产生养分在作物间的循环。 秸秆还田 通常是上一茬的作物秸秆,通过秸秆还田成为下一茬作物的养分,也有通过堆肥成为下一茬作物的养分。  相似文献   

18.
多阳光和作用促长液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钛,不能被作物吸收,可自然分解。作物喷施后可使光合作用旺盛,改善生长发育,提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了对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009年对其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寄主作物对美洲斑潜蝇蛀食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斑潜蝇在寄主作物上的虫道呈蛇形,且主要分布在叶片正面,明显有另于豌豆彩潜蝇、番茄斑潜 虫在不同寄主作物上蛀食能力差异明显,丝瓜、茄子和豇豆上单个潜道面积分别为53.34、51.76、34.55mm^2。不同龄思期蛀食量差异在,其中以3龄幼虫为最大,约占蛀食量59.30-70.68%。在25℃下,卵厍期2.3-2.8d,寄 主作物对卵的发育影响不明显,对幼虫厍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系统分析法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全文分4个部分:1.系统分析法在作物产量损失计算上的应用;2.由作物产量损失评价农药效果;3.经济损失意义下药物效果评价;4.经济阈值向量的一种确定方法,防治适期预测等控制问题。文中方法从理论上讲,对种群结构较为复杂,一年多世代发生,世代重叠,不只一个虫态(龄)造成损害的情况具有更加特殊的重要性,对种群结构较为简单的情况亦适用。文中涉及的产量均指作物产量,试验中测出的生物产量损失用模拟方法折算为作物产量损失,或者直接用对照的方法测出模型中作物产量损失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