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双氢除虫菌素治疗和控制绵羊痒螨SollMDelal为评价全身性杀虫药双氢除虫菌素(ivermectin)抗绵羊痒螨野外爆发的效力,在南非进行了包括11266只绵羊的4个试验,间隔7天(0和7天),两次皮下注射约200μg/kg。因为绵羊螨病是南非的...  相似文献   

2.
当给猪按每kg体重300μg一次皮下注射双氢除虫菌素(伊维菌素)溶液(1%W/V)时,抗猪疥螨的疗效非常高。接受治疗的猪,在治疗后的56天,比未接受治疗的猪,每次计数,螨数的减少显著(P<0.05)。其结果表明,双氢除虫菌素是控制集约化猪场疥螨的一种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当给猪按每kg体重300μg一次皮下注射双氢除虫菌素(伊维菌素)溶液(1%W/V)时,抗猪疥螨的疗效非常高。接受治疗的猪,在治疗后的56天,比未接受治疗的猪,每次计数,螨数的减少显著(P<0.05)。其结果表明,双氢除虫菌素是控制集约化猪场疥螨的一种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黄厚才 《畜牧与兽医》1996,28(6):245-246
选择新西兰母兔10只,于交配前后及妊娠不同时期采血,测定LH、雌二醇(E2)、孕酮(P)浓度。结果显示:LH水平在交配前4小时为18.02±3.05ng/ml,交配后4小时达43.14±8.75ng/ml,交配后8小时达高峰水平165.12±26.43ng/ml,是交配前9倍,其后逐渐降至交配前水平。E2浓度在交配前5天时为42.5±10.1pg/ml,交配前4小时为68.7±12.1pg/ml,交配后4小时为113.1±13.7pg/ml,交配后8小时为118.5±15.4pg/ml,其后渐降。孕酮浓度在受孕后逐步升高,交配前4小时至交配后2天,孕酮水平在1.0ng/ml左右,交配后第2天时,P水平为1.12±0.53ng/ml,而在交配后第3~8天时,P水平达3.82±0.72~10.10±2.34ng/ml,是交配前后的3~10倍,交配后第21天,P水平为18.94±3.98ng/ml,交配后29天为4.02±1.05ng/ml。因此,家兔通过交配刺激排卵,也伴有LH峰值。交配3天后,P水平大幅度提高,表明家兔妊娠也需要高水平孕酮,同时也为通过测定P水平进行家兔早期妊娠诊断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二甲苯胺噻唑对绵羊血液及脑脊液中乙酰胆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方法研究了二甲苯胺噻唑(静松灵)对乙酰胆碱(ACH)的影响,肌注2.5mg/kg该药后,血液及脑脊液中ACH浓度呈上升趋势,于2.5小时达峰值,血液ACH由0时7.965±0.418ng/ml2.5小时的43.939±1.307ng/ml(n=5,P<0.01),ACH浓度增加了4.5倍,脑脊液ACH则由0时的12.722±1.347ng/ml增71、954±2.257ng/ml  相似文献   

6.
牦牛、半血野牦牛生长发育期若干激素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放射免疫技术对1~24月龄家牦牛、半血野牦牛血液中INS,GH,LH,T,P,17β-E_2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家牦牛、半血野牦牛INS均值分别为3.0827±1.9551μU/ml,3.1424±1.4668μU/ml;GH分别为3.5549±0.4624ng/ml,3.9048±0.6047ng/ml;LH分别为0.3822±0.0021ng/ml,0.4086±0.0649ng/ml;T分别为5.5621±2.5927ng/ml,11.0437±10.9508ng/ml;P_4分别为0.5729±0.5036ng/ml,0.3539±0.2033ng/ml;17β-E_2分别为26.3538±15.6464pg/ml,22.7021±6.9472pg/ml。经二因子无重复观察值的方差分析表明,家牦牛和半血野牦牛之间,各月龄之间INS,GH,LH,T,P_4,17β-E_2含量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17β—雌二醇主动免疫对公兔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7β-雌二醇-6-人血清白蛋白对新西兰公兔进行主动免疫,用RIA检测抗体滴度和17β-雌二醇及睾酮浓度,并检测睾丸重量和间质细胞面积,试验组各兔均不同程度地产生了17β-雌二醇抗体,其血浆17β-雌二醇浓度极显著的低于对照组〔(20.3±21.6)ng/L,(167.7±49.6)ng/L,P〈0.001〕,睾酮浓度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7.3±7.1)μg/L,(0.52±0.29)μg/L  相似文献   

8.
半胱胺对奶牛产奶量及血浆生长抑素、生长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选用10 头处于泌乳中期的荷斯坦牛进行自身对照试验。对照期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半胱胺。每隔5 天一次,剂量为100mg/kg 体重,共喂3 次。结果表明,试验期奶牛日产奶量比对照期提高7 .6 % ( 对照期14 .5 ±3 .9kg/ 头,试验期15 .6 ±4 .3kg/ 头P< 0 .05) ;奶牛采食量无明显变化,试验期饲料转化率比对照期明显提高( 对照期0 .32 ±0 .01 ,试验期0 .30 ±0 .02 ,P< 0 .01) ;与对照期相比,试验期奶牛血浆生长抑素(SS) 水平明显下降( 对照期1 .21 ±0 .34ng/ml,试验期0 .14 ±0 .05ng/ml,P( < 0 .01) ,生长激素含量显著提高( 对照期1 .33 ±0 .26ng/ml,试验期1 .77 ±0 .29ng/ml,P< 0 .05) ;半胱胺对牛乳脂率无明显影响( 对照期2 .16 ±0 .58 ,试验期2 .53 ±0 .06) 。以上结果表明,半胱胺能明显提高奶牛产奶量,而抑制体内生长抑素,提高内源性生长激素水平,可能为其主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给绵羊肌注二甲苯胺噻唑(2.5mg/kg)用内标气相色谱法测出其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药动学分析结果表明,血药经时特征主要符合一级吸收单室开放模型,部分符合一级吸收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吸收半衰期为9.282±2.579min,消除半衰期为81.069±30.631min,达峰时间为29.120±5.771min,峰浓度为0.2705±0.1309μg/ml,药时曲线下面积为30.532±11.5008μg/ml·min.  相似文献   

10.
在SD大鼠孕后第7-15天,每天一次皮下注射促排卵素2号,剂量分别为2000μg/kg,500μg/kg和10μg/kg。另设阴性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5ml/只。结果表明:高,中,低剂量均不引起胎鼠的骨骼,内脏和外观畸形。中剂量给药仅降低胎鼠的存活率。高剂量给药可降低孕鼠的妊娠率和胎鼠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莲花县白鹅排卵周期外周血浆中LH、17β-E2和P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正常产蛋母鹅在排卵周期中均出现三个峰值,LH峰值出现在排卵前10h左右,比17β-E2和P峰值提前16h左右,而其它两次峰三者同步,血浆各激素的平均值分别是2.924±0.232ng/ml,27.337±24.318pg/ml和164.748±23.981Pg/ml。但生软壳蛋母鹅在排卵前4h左右见有一峰院,并以LH和17β-E2明显,其血浆中三种激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15±0.657ng/ml,27.312±21.859pg/ml和211.657±104.375pg/ml,除17β—E2外,均高于正常产蛋母鹅的水平,但差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对丙硫苯咪唑控释装置及其在山体内的释药过程和药效进行研究。筛选出丙硫苯咪唑释放率为19±1mg/day的基质(B57)。本控释装置适用于20~30kg山羊,在奶山羊体内能持续稳定释药61±3days。类血浆中未能测出丙硫苯咪唑原药,只能测到其代谢产物丙硫苯咪唑亚砜和砜,其浓度分别为13±3ng/ml和12±6ng/ml。本装置对广东放牧的雷州山羊进行驱虫试验,结果试验组(剂量为0.76mg/  相似文献   

13.
二磷酸组织胺对奶牛血浆内毒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采用动物实验方法,给8头健康奶牛颈部皮下注射二磷酸组织胺,剂量为150μg/kg体重。于给药前、给药后2小时和12小时分别采取血样,采用试验法测定血浆内毒素含量,结果表明,给药前血浆内毒素含量平均为0.39Eu/ml,给药后2小时和12小时分别为0.71Eu/ml和0.83Eu/m;。与给药前相比,给药后12小时,血浆内毒素含量极显著升高(P〈0.005)。文章首次报道了组织胺对血浆内毒含量的  相似文献   

14.
多拉菌素,25-环已烷基-5-0-去甲基-25-去(1-甲丙基)阿维菌素A(1a),被认为是采用突变生物合成的新型阿维菌素族中最优秀的驱虫药。最早发现它的驱杀寄生虫的能力是在驱鼠继代的蛇形毛圆线虫和杀兔的痒螨的动物模型中。任何一种新的阿维菌素都是靠脱氢阿维菌素B(1a)(主要成份为伊维菌素)起作用的。使用多拉菌素的微胶囊注射液在牛显示出极佳的效果,皮下注射200μg/kg体重对奥氏奥斯特线虫,肿孔古柏线虫和胎生网尾线虫有很高的驱虫效果。牛经静脉注射后其血浆半衰期是89小时;皮下注射微型胶液400μg/kg体重对牛的肿孔古柏线虫和奥氏奥斯特线虫的有效持续杀虫能力分别可达8天和12天。  相似文献   

15.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湖羊和考力代羊公羔从初生到180日龄垂体内LH总量,血浆LH和睾酮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湖羊从初生到90日龄垂体内LH总量迅速上升(P<0.01),以后呈下降趋势;血浆LH浓度0~20日龄较低(0.89~1.03mIu/ml),30日龄开始上升,90日龄达到峰值(2.34mIU/ml),以后呈下降趋势。血浆睾酮从40日龄起迅速上升,120日龄达到2.73ng/ml,以后维持于高水平(2.34~4.44ng/ml)。考力代羊0~180日龄垂体内LH总量呈持续上升趋势(P<0.01),血浆LH水平0~80日龄维持较低水平(0.52±0.99mIu/ml),以后呈上升趋势;血浆睾酮水平0~130日龄很低(0.19~1.13ng/ml),140日龄开始上升。两品种比较,0~90日龄湖羊垂体内的LH总量,血浆LH及睾酮水平均高于考力代羊。提示湖羊公羔性成熟早与其生后早期垂体合成和释放LH水平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锥-46的耕牛血药浓度反相HPLC测定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惠普HP1050四元泵、HP1040M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色谱柱EconosphereC(18)(250×4.6mm,5μ)探索了锥-46的耕牛血药浓度测定条件。检测波长252±2nm,参比波长550±2n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重蒸水=20:25:55(V/V),每300ml加入二乙胺1000μl,用磷酸调节至pH3.5,流速0.6ml/分。血浆中的锥-46用磷酸酸化至pH2.4的甲醇溶液提取,平均提取效率达99.33±2.28%。提取物在60℃下减压浓缩。平均回收率为99.46±6.07%。本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1μg/ml。在锥-46浓度为0.1~1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峰面积=0.6928+1.581×锥-46ng数)。锥-46基本上能与血浆中的杂质成分完全分离。已应用于耕牛体锥-46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846复合麻醉剂对家兔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5只家兔以高,中,低3个剂量组进行846麻醉,观察发现846复合麻醉剂以家兔有良好的镇静,镇痛,肌松作用,最佳剂量为0.1~0.2ml/kg肌肉注射,家兔卧地时间为(4.01±1.83)min,麻醉维持时间为(79.33±21.20)min。  相似文献   

18.
选用3头雄性中国海仔水牛,观察了去势及去势后注射睾酮对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结果去势后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下降(501.00±37.20vs,433.6±103.4pg/ml,P<0.05),去势后水牛注射睾酮(200μg/kgBW·d,持续12d)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上升(408.1±64.5vs,519.8±34.4pg/ml,p<0.05)。表明睾酮影响反刍动物胃泌素分泌。  相似文献   

19.
采用低硒日粮(0.021μg/g)饲喂1日龄蛋用雏鸡至12~14日龄(血硒降至0.0232±0.0110μg/ml),按单剂量0.526mg/kgBW口服亚硒酸钠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硒浓度。应用MCPKP药动学程序自动拟合处理血硒浓度——时间数据并求出药动学参数。血硒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最佳药时方程为:Ci=0.09590(e-0.00619t-e-0.09410t)。主要药动学参数:t12Ka为2.03h,t12K为112.02h,tp为11.98h,Cmax为0.08738μg/ml,AUC为15.211mg/l·h。根据单剂量药动学参数,计算出多剂量给药参数:τ为120h,C为0.12676μg/ml,D*为0.7081mg/kgBW,D0为0.3712mg/kgBW,R为1.9076。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建立了用反相HPLC同时进行猪血浆中隐丹参酮(CT)及其活性代谢物丹参酮ⅡA(Ts-ⅡA)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采用YWGC18键合相柱作为分析柱,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二苄基为内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CT:88.09%,Ts-ⅡA:88.51%;原药及代谢物的检测限为10ng,血浆中最低检出浓度为16ng/ml。日内、日间的变异系数为1.54%~6.28%,血浆浓度0.04~2.5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14(CT)及0.9988(Ts-ⅡA)。用此法对5头猪进行了ivCT后的CT及Ts-ⅡA的血浆浓度测定,得出了药时曲线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