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4,(5):65-69
在总施尿素量600 kg/hm2条件下,研究了氮肥运筹方式对超级稻扬两优6号及新两优6号茎蘖动态、后期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部作基肥相比,重施分蘖肥(基肥、分蘖肥各占50%)使分蘖期延长,无效分蘖增加,每穗粒数及粒重下降,产量降低;适当减少分蘖肥、增加穂粒肥,使分蘖期缩短,无效分蘖减少,后期光合性能提高,每穗粒数、粒重增加,产量提高。其中,以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粒肥用量比为1∶1∶0∶0∶0的处理产量最低,较对照(全部作基肥)分别减产7.69%和6.32%,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粒肥用量比为3∶1∶1∶1∶0的处理产量最高,较对照分别增产22.86%和27.15%。  相似文献   

2.
在湘西北旱地烟区,进行了烤烟施用烟草专用高分子聚合物试验,结果表明:每株烤烟施用4.5g烟草专用高分子聚合物,能促进烟株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烟叶产量15.4%,增加产值3345元/hm^2;烟草专用高分子聚合物与基肥一起混合施用的效果明显优于与追肥一起混合施用的效果,烟叶产量增加9.5%,产值增加2550元/hm^2。烟草专用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能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和肥料的利用率。60%常规施肥量结合施用烟草专用高分子聚合物,土壤碱解N、速效P和速效K等有效养分含量略高于常规施肥量处理,烟叶产量和产值也接近或略高于不施烟草专用高分子聚合物的常规施肥量处理。  相似文献   

3.
为给冀西北高原饲用青莜麦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追氮对青莜麦生物产量和秸秆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氮可显著提高青莜麦生物产量和秸秆的蛋白质含量。沙地追氮69kg/hm^2时增产显著,青莜麦生物产量达6023.4kg/hm^2;此水平下,滩地青莜麦的生物产量最高,生物产量达9013.4k/hm^2。追氮69kg/hm^2时,沙地青莜麦秸秆中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分别为12.09%和7.45%,比对照提高了6.81和3.61个百分点,追氮量每增加69kg/hm^2,青莜麦秸秆中粗蛋白质和真蛋白的增幅均显著下降趋势。追氮对滩地青莜麦秸秆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滩地追氮69kg/hm^2时,青莜麦秸秆中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分别达10.34%和5.75%,分别比对照增加1.89和0.2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二棱青稞在藏区的应用潜力及关键栽培技术,以二棱型青稞品系14-3492为材料,以六棱品种藏青3000为对照,设置不同种植密度、肥料运筹处理,研究了种植密度和肥料运筹对青稞秸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在不同材料间差异显著;六棱品种藏青3000秸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受密度影响较大,二棱品系14-3492的秸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受肥料运筹影响较大。施用拔节肥青稞秸秆蛋白质含量最高,穗肥次之;相同施肥量,施用拔节肥+穗肥处理的秸秆产量显著高于单次施肥处理。从协同秸秆产量与蛋白质含量角度,低密度时,基肥+拔节肥的施肥模式可以同时提高分蘖成穗数及穗粒数;高密度时,基肥+拔节肥+穗肥的施肥模式可以保证青稞的稳健生长;二棱青稞品系14-3492的秸秆产量和品质总体优于六棱品种藏青3000。  相似文献   

5.
双季超级稻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超级早稻和晚稻的产量构成和氮磷钾吸收的基因型差异,2007年在湖南省衡阳市、益阳市和岳阳市进行了不同品种的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地点间和品种间的产量差异显著,其中:地点间产量以岳阳点较高,平均产量早稻为7.95t/hm^2。晚稻为7.86t/hm^2;品种间产量早稻以陆两优996和中嘉早32最高,平均产量分别为8.03和7.91t/hm^2,晚稻以钱优1号和天优华占产量较高,产量分别达到7.69和7.55t/hm^2。成熟期植株NPK含量和吸收量的品种间差异显著,但与产量的高低不相关。单位产量(1000kg稻谷)的NPK养分需要量分别为15.0~18.9,3.29~5.17和13.6~16.49kg。  相似文献   

6.
早稻机插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浙江省乐清市开展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机械插秧比常规育秧人工手插增产4.0%-10.9%,其主要原因为机插秧比常规手插秧密度高、落田苗数足、有效穗多;而且早中熟品种应用机插秧的增产效果比迟熟品种更好。早稻机插秧在栽培技术上应适当早播,乐清市以3月下旬前播种较好,由于机插秧大田生育期相对较长,每667m^2大田纯氮用量应保证在11.0kg以上,施肥方法在施足基肥(氮肥占大田总用肥量的50%-60%)的前提下,重视穗肥的施用,分蘖肥与促花肥以5:3的比例较好。  相似文献   

7.
2004年在长沙研究了超级杂交水稻品种两优293在纯有机肥栽培下的产量形成及植株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施用足够量的有机肥栽培条件下,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产量达到8568kg/hm^2,接近该品种当地的生产潜力。与常规施肥相比产量仅下降1.7%。后发分蘖比例大,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显著下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原因。生育后期有机肥区群体不早衰、叶面积指数、剑叶叶绿索含量高及千粒质量增加是有机肥栽培的优势。认为在一定范围为进行稻米的有机生产是可行的.大幅度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比例对于稻田生态恢复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稻田Cd污染是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之一。为探讨稻米降镉技术,本试验以海藻液硅为肥料,系统研究了硅肥施用对早稻两优1号群体生产力和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海藻液硅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与CK相比,分蘖数和白根数分别增加了44.5%和22.6%,产量和实粒数分别增加了11.7%和5.4%。同时,喷施海藻液硅处理可以显著阻控稻谷和稻米的镉吸收量,与CK相比,海藻液硅处理中稻谷和稻米中Cd含量分别下降了27.6%和32.4%。  相似文献   

9.
氮肥用量及前氮后移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方超级稻沈农265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氮肥用量及前氮后移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纯氮210kg/hm^2,磬蘖肥与穗粒肥比为6:4时,齐穗后30d,对倒1叶的叶绿素SPAD值有促进作用,还会显著增加倒2叶、倒3叶的叶绿索SPAD值;成熟期穗重占有优势,产量最高,达8364.0kg/hm^2。增施氮肥和前氮后移模式虽能增加沈农265的稻米蛋白质含量,但同时也使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0.
齐穗期施肥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在齐穗期施肥对水稻Cd积累的影响,完善对镉的防控技术,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齐穗前施肥量(基肥、分蘖肥和穗肥)一致条件下,设4个粒肥水平(T1,齐穗期施用尿素77.59kg/hm2;T2,齐穗期施用尿素116.39kg/hm2;T3,齐穗期施用尿素155.18kg/hm2;T4,齐穗期施用尿素193.75kg/hm2),在水稻成熟后采集植株样品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施用粒肥均可提高水稻产量,增加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玉针香和湘晚籼12号均在T4处理下增产效果最佳,较CK(全生育期不施氮肥)分别增产18.66%、34.59%。不同处理对水稻Cd积累存在显著差异,2个品种的根系和茎秆Cd含量在T1处理下最低,且与T4处理和CK差异显著,T4处理下最高;2个品种的糙米Cd含量均以T1处理最低,但玉针香以T4处理最高,而湘晚籼12号以T3处理最高,湘晚籼12号糙米Cd含量T1处理显著低于CK。从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安全综合来看,建议大田生产中,粒肥施用量以77.59kg/h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