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东海 《农家致富》2011,(22):36-37
一、根腐病1.发病特点病源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并可存活5~6年。在苗床内传播主要是带菌的土壤、肥料、农具和浇水等,病菌从幼苗伤口侵入,再借风、浇水传播,高温、高湿是此病发生、流行的关键。苗床连茬、地面积水、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地下害虫多、农事活动造成根部伤口多的地块发病较重。2.防治方法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浇灌苗床(每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根腐病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浇灌苗床.药液用量2-3公斤/平方米:或在移栽前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浸苗根:也可于移栽后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灌根。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14,(7):35-35
根腐病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浇灌苗床.药液用量2-3公斤/平方米:或在移栽前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浸苗根:也可于移栽后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灌根。  相似文献   

4.
正一、根腐病病菌从幼苗伤口侵入危害。高温高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关键。可采用药液浇灌苗床,或在移栽前用药液浸苗根、灌根等方法防治,可选药剂有7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等。二、灰霉病先从花序发病,后危害果实、茎秆,病部有灰色霉层。低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防治方法:控制温湿度,勤放风;蘸花时加0.3%扑海因悬浮剂;在花期喷40%施佳乐悬浮剂1000~1500倍液。  相似文献   

5.
陈东海 《当代农业》2011,(22):36-37
一、根腐病 1,发病特点病源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并可存活5-6年。在苗床内传播主要是带菌的土壤、肥料、农具和浇水等,病菌从幼苗伤口侵入。再借风、浇水传播,高温、高湿是此病发生、流行的关键。苗床连茬、地面积水、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地下害虫多、农事活动造成根部伤口多的地块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温室西红柿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重茬、连作、棚室管理不善等原因,病害的发生为害日趋加重,如根腐病、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叶霉病等.为保证西红柿的安全、高产、优质,现将温室西红柿病虫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西红柿病害发病特点 掌握病害的发病特点是正确防治病害的前提,根据症状确定蔬菜是否发病及其病害的类型,进而确定是哪一种病害,才能对症下药. 1、西红柿根腐病发病特点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5~6年.在苗床内主要通过带菌的土壤、肥料、农具和浇水等途径传播.病菌从幼苗伤口侵入,再借风、浇水传播.高温、高湿是此病发生、流行的关键.苗床连茬、地面积水、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地下害虫多、农事活动造成根部伤口多的地块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7.
根茎部病害是西红柿常见病害之一,不仅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严重的甚至导致整株死亡.对于发病初期的西红柿,常规的防治措施是对其茎基部进行清理,使根茎基部暴露,淋注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7~10 d涂抹1次,连涂2~3次,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但对于发病中期的西红柿,效果却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疫病①及时摘除病瓜,深埋处理。②预防用药,定植缓苗后用10%科佳悬浮剂2000~2500倍液,间隔7~14天,用2次。发病中心期用药,10%科佳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700倍液,7~10天1次,连用3~4次。  相似文献   

9.
齐艳利 《现代农业》2007,(11):20-20
一、根腐病病菌从幼苗伤口侵入危害。高温高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关键。可采用药液浇灌苗床,或在移栽前用药液浸苗根、灌根等方法防治,可选药剂有72.2%普力克水  相似文献   

10.
1、黄瓜猝倒病1.1发病特点:黄瓜猝倒病是黄瓜苗期主要病害,保护地育苗期最为常见,特别是在气温低、土壤湿度大时发病严重,可造成烂种、烂芽及幼苗猝倒。在低温、高湿,土壤中含有机质多,施用未腐熟的粪肥等均有利于发病。苗床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湿度偏大,不利于幼苗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易诱导猝倒病发生。1.2防治方法:发病初期,要立即拔除发病植株,并用72%普力克水剂500-800倍液,或38%恶霜嘧铜菌酯高科  相似文献   

11.
8种药剂对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72.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50%安克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94.5%、89.4%、84.9%、80.5%,均在80.0%以上,以上4种药剂是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理想药剂,生产中可交替使用;7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5%奥菌克水剂1 600倍液、55%霜尽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效不理想,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一、猝倒病 1.症状。苗前发病烂种。幼苗发病茎基部有水浸状暗绿色病斑.绕茎扩展.使病部缢缩成线状。空气湿度大时,病部可出现白色绵毛状霉。 2.防治方法。选用多年不种黄瓜的地块作苗床地。土壤消毒用95%绿亨一号5克对水10公斤,喷洒在苗床上。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喷雾。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相似文献   

13.
正猝倒病猝倒病是菠菜苗期的主要病害,子叶展开后即见病害,幼苗茎基部呈浅褐色水渍状,后发生基腐,幼苗尚未凋萎已猝倒。湿度大时,病部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低温、湿度大扩展迅速。防治:可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喷雾。  相似文献   

14.
<正>手机尾号为0605的用户问:苗期的黄瓜苗变黄褐色,干枯缩为线状,小苗猝倒,这是猝倒病吗?专家解答:这是猝倒病的症状。可采取以下方法防治:(1)土壤消毒。(2)加强苗床管理,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3)及时通风,降温,严防瓜苗徒长染病。(4)初期喷淋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每平方米喷淋对好的药液2~3升。  相似文献   

15.
<正>前言:根据预防为主原则,结合栽培管理技术及物理防治,以选用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等综合技术进行防治,严格控制施药量及浓度,以绿色食品标准生产无公害蔬菜。1病毒病生长期发病用500倍液A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5天一次连喷3次。2疫病及时打掉病叶,摘除病果,严重时清除病株粉烧。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系列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1000  相似文献   

16.
一、主要病害的防治(一)番茄晚疫病农业防治主要应采用遮雨栽培,并控制好温湿度,降低叶片结露时间。若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集中用药。每667m2用45%百菌清烟剂熏烟或5%百菌清粉尘剂1kg喷粉。还可用72%杜邦克露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7d喷施1次,连喷3~4次。  相似文献   

17.
褐腐病是娃娃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往往使娃娃菜外叶基部感病,破坏叶肉,腐烂发黑,影响产量和品质。在永登县武胜驿镇向阳村开展了娃娃菜褐腐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72.2%普力克水剂150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药,间隔7~10 d喷第二次,效果较好,防效达92.9%。  相似文献   

18.
专家热线     
《农村新技术》2013,(2):63-64
广西读者陈劲松问:豆角根部腐烂且叶片生锈是什么病?答:豆角茎基部与根部发生腐烂表明患了豇豆基腐病,又称为立枯病,主要在苗期为害,引起苗前烂种和刚出土幼苗染病。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20%甲基立枯磷(利克菌)1200倍液,或10%立枯灵300倍液,或95%恶霉灵原药(绿亨1号)2000倍液,或80%新万生600倍液,或72.2%普力克800倍液,或  相似文献   

19.
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油菜霜霉病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茎和角果,致受害处变黄,长有白色霉状物。花梗染病顶部肿大弯曲,呈“龙头拐”状,花瓣肥厚变绿,不结实,上生白色霜霉状物。叶片染病初现浅绿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多角形的黄色斑块,叶背面长出白霉。 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2)提倡与大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进行2年轮作,可大大减少土壤中卵孢子数量,降低菌源。(3)用种子重量1%的35%瑞毒霉拌种。(4)加强田间管理,做到适期播种,不宜过早。根据土壤肥沃程度和品种特性,确定合理密度。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提高抗病力。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和淹苗。(5)当病株率达20%以上时,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36%露克星悬浮剂600-700倍液、40%百菌清悬乳剂600倍液,每亩喷兑好的药液60-70公斤,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相似文献   

20.
<正>一、辣椒苗期病虫草害防治1、种子处理。播种前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拌种灵可湿性粉剂+50%甲基立枯磷可湿性粉剂+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浸种,一般浸种30-50分钟,捞出用清水浸泡3-4小时催芽后播种。可有效减少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的发生。2、苗期病虫害防治(1)苗床育苗。辣椒出苗后至1叶1心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