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是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逆境因子,农作物处于缺水环境下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其生长、发育、产量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玉米作物为例,对该类作物的抗旱性指标、研究进展以及防旱措施等内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呼伦贝尔市2006年气候条件对农业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生长季降水量阶段性偏少,对各种农作物播种期、生殖生长期造成威胁。然而营养生长期、成熟期,气候条件符合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阶段性干旱造成的损失。光照较弱,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及部分作物品质的形成造成影响。但是,供喜凉作物生长期、喜温作物生长旺盛期所需的热量资源较充足。整体上农业产值与历史均值持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生态农业领域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天气。气温、雨晴变化、强风、寒潮、干旱、冰雹等气象因素将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风调雨顺有利于农业丰收。频繁的洪水、寒流和冰雹会对农业造成致命的伤害,严重的还会导致农作物歉收。适当的风可以促进作物繁殖,但过多的风会对植物造成机械损伤。寒潮带来大面积降温,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冰雹和霜冻,在收获季节对农作物造成严重打击。连阴雨天气会导致马铃薯、花生、萝卜等地下作物大面积腐烂,严重影响农业收成。因此,有必要加强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的现代化,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预测和警告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以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维护中国农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文水县作为重要的平川县半山区,光热资源非常丰富,农作物生长周期较长,整体雨水灌溉条件较好。但比较严重的就是干旱问题,它会对小麦丰收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制约。需要注意的是夏季,如遇暴雨或大风天气,都会对作物造成倒伏及秋霜冻等影响。1.农作物栽培技术1.1轮作处理在农作物播种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相关的处理,这样会相对提高土壤的平整度和细碎效果,并且在开展栽培工作中,可以有效的依据实际地形控制灌溉和水处理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产量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东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以及主要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气候变暖给东北地区农业带来的影响利弊共存,主要表现为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生长季节温度升高、热量资源增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期延长、适种区域扩大,为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以及产量的提高提供了潜在的可能。但由于光照及水资源的限制以及CO2浓度的增加而引发的温室效应,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农作物生态环境恶化,干旱、洪涝、盐碱化速度加快,尤其是近几年受全球变暖的影响,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受干旱灾害的影响最为明显。降水总量减少和降水分布不均匀,使东北地区成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和脆弱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作物干旱复水补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建  冯娟  刘云飞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10-13,16
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干旱情况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许多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后复水作物会逐渐恢复至正常的生长状态,甚至加速作物生长,显现出补偿效应.但对作物的补偿作用程度以及如何根据补偿效应调整农业灌溉制度、减少干旱胁迫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还有待明确.通过总结干旱复水补偿效应对各种农作物的生理、形态和产量方面影响的...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在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等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逆境的胁迫和危害。逆境可造成农作物生长异常、发育受阻,轻者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变差,重者导致农作物死亡,甚至绝产绝收。逆境的种类多种多样,本文把各种逆境称为农作物致害因素(以下简称“致害因素”),即能导致农作物受到损害的因素。研究和分析农作物致害因素,对防止不良环境对作物的侵害,增强作物抗逆性,提高作物产量质量以及对农业生产事故进行鉴定,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属喜温作物,适应性强,种植区域广泛,是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但玉米怕旱又怕涝,在抗旱耐旱能力方面,玉米算是农作物当中受干旱影响最明显的一种。干旱分春旱、夏旱、伏旱,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非常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玉米绝收,已成为制约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干旱尤以夏旱影响严重,夏季温度高,农民俗称五天一小旱,十天一大旱,也正值玉米生长旺盛,需要的水分最多的时期,如果旱情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9.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生长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气候。在生产过程中,极端天气的发生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情况严重者还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现象的发生。基于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该密切做好气象灾害的研究。在气象灾害中,雷电灾害对农作物生长有着特殊的影响,一方面其能够促进作物生长,另一方面其释放强力电流会对农作物生长产生危害。因此,分析好雷电对农作物正反方面的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就雷电对农作物促进和危害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并提出了预防雷电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好促进农业生产稳定性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试论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因长期无雨或少雨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农作物一旦由于干旱引起严重缺水,就会影响正常发育而造成损害,长期大范围干旱形成旱灾,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1.
干旱环境对罗望子水分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是抗逆性较强的树种。适应于干热河谷生长。为了探讨其抗逆机理,研究了干旱环境对罗望子树体水分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植物在干旱季节,植物体内束缚水含量大干自由水含量导致植物代谢缓慢。同时,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升高。对植物起保护作用。研究还发现,植物体内水分下降。脯氨酸含量上升时期晚于大气干旱、土壤干旱时期。因此,在栽培管理方面,人工补灌的时间应与大气干旱的时间同步。以免造成土壤干旱,导致植物严重缺水而影响生长。  相似文献   

12.
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的进步,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种植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尤其是干旱的影响。一旦发生干旱,农作物因长期缺水而造成粮食的减产和歉收,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旱情严重还可能引发作物种类减少和水土流失等灾害的出现。因此,对农业干旱的时空分布与演变特征进行科学细致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预防农业灾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温度、水、光照是必备的条件,另外还需要例如土壤性质、营养供给、风向风力等,这些条件中某个的变化,都会导致作物生长受到影响,造成减产减收。而气象灾害主要是由于气象条件的极端变化,导致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条件的变化,从而给作物生长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气灾害的种类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北方地区种植甘蔗的面积逐年扩大,杂草发生也相对较重,由于土壤类型、耕作管理、气候等因素的差异,其杂草发生的种类多,与其他作物稍有不同。春季北方多干旱少雨,杂草危害并不严重,但到了5~6月份甘蔗幼苗弱,杂草生长强,夏秋季节危害重,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甘蔗严重减产。采用化学除草比人工除草省工省时,节省成本。甘蔗田常用除草剂品种有:莠去津、敌草隆、  相似文献   

15.
<正>(续第1期第35页)干旱型农田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季节不能满足作物正常水分需要,但具备水源开发条件的这部分水田和旱地,其主导障碍因素是干旱缺水,同时因所处地形部位相对较高,土体厚度相对浅薄,土壤剖面形态发育不完全,耕作层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有酸化趋势。湖南省这类农田主要表现在7~9月高温季节缺水,轻的造成作物减产,重的可致失收。  相似文献   

16.
浅析干旱胁迫对作物生长机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影响作物生长及产量的最重要环境因素,全球气候变暖使部分地区的干旱趋势加重了,为了减少干对作物生长造成的影响。本文从干旱对作物生长、光合作用、气孔、渗透调节、抗氧化系统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作物抗旱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温度是影响农作物产量至关重要的气象因子,当温度下降到农作物生长适宜温度的下限时,就会对农作物造成生理胁迫,表现为延迟或停止生长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如果温度持续下降并维持一定时间,就会造成低温灾害,可能对农作物产生物理和形态损伤直至死亡。相关试验证明,作物施用"碧护"后,植物呼吸速率增强,并能够有效激活作物体内的甲壳素酶和蛋白酶,极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的生长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生长条件是否适应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对于农作物的产量都会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气象灾害就是气象条件的大幅度变化,会给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带来极大的波动,严重的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下面我们就对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一些应对方案,希望能够降低这些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然灾害的种类有很多,而气象干旱就是其中一项,迫使农作物中的水分一点点流失。桑树常年生长在干旱少雨地带,是其主要经济作物,该植物的抗旱能力较其它作物要强很多。然而桑树栽培目的是获取新鲜叶片,并且收集时间很关键,因此干旱问题是影响采集效果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武陵山区的第一大旱粮作物,针对每年夏秋季节性干旱对武陵山区的春玉米造成严重减产的情况。本人与刘宇知在2021年3月至10月在张家界市永定区茅岩河镇安坪村,展开夏秋季节性干旱对不同熟期玉米的灌浆至成熟期天数、秃顶率、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夏秋季节性干旱对武陵山区春玉米上要农艺影响是:迟熟>中熟>早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