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EM38在土壤盐渍化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渭干河-库车河绿洲地区典型样区为研究对象,电磁感应仪EM38检测与田间采样相结合,针对其存在的土壤盐渍障碍问题,分析土壤电导率的剖面分布特征,建立磁感应表现电导率与土壤电导率之间的回归模型,并对运用电磁感应仪EM38划分土壤盐渍剖面类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盐分具有较强的表聚性与变异强度,土壤电导率与磁感表观电导率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EMh对浅层土壤电导率的解译精度较高,而EMv对深层土壤电导率的解译精度要高于EMh。利用电磁感应仪EM38对研究区进行土壤盐渍剖面类型划分,表聚型与底聚型是研究区最主要的盐渍剖面类型。该结果对研究土壤盐渍化的发生机制、预测与评估该地区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盐分是获取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土壤盐分遥感监测中光谱特征指标选择、反演方法和反演模型适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指出,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技术在土壤盐分预测中应用前景广阔。土壤盐分遥感反演模型对土地覆盖/利用模式、土壤湿度、地下水埋深、土壤类型的适用性,光谱特征指标的选择,遥感和电磁感应技术相结合,国家甚至全球尺度监测模型的建立将是土壤盐分监测今后的发展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电磁感应仪EM38与传统采样测定方式,建立了磁感式表观电导率和土壤盐分之间的回归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新疆厅台县八户地水库大坝外侧的土壤盐分进行了预测,并利用Kriging插值方法,绘制了0~20、20~40、40~60、60~80cm各层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0~20、20~40、40~60、60~80cm土壤盐分预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2、0.73、0.76、0.82,可以看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拟合效果也越好;各层土壤含盐量在10g/kg以上的分布面积占调查区域的80%以上,属于盐土;土壤盐分在垂直方向上大致呈"反C"型分布,在20~60cm土层上有明显积聚;土壤盐分在空间上由南向北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水库大坝附近和靠近水渠方向的土壤含盐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土壤盐渍化问题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生长最主要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也是影响绿洲农业生产的障碍性问题。而将遥感与近感技术相结合,是当前评价、监测及预报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先进方法。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的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以遥感数据和解译后的电磁感应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利用解译后的数据结合GIS和地统计学知识以及野外实测所得到的土壤电导率和盐分资料,分别采用泛克里格(Universal Kriging)、光谱指数回归(Spectral Index Regression)和回归残差泛克里格(Regression-Universal Kriging)3种方法研究了该地区两个关键季节(干季和湿季)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壤浸提液电导率EC1:5和土壤盐分呈现显著相关,可以用EC1:5来代替土壤的全盐量进行分析;电磁感应仪(EM38)所测各季节土壤表观电导率与EC1:5的相关系数均达到1%显著水平,以表观电导率垂直读数(EMV) 和水平读数(EMH)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研究区各季节的表层土壤电导率的空间分布均表现为强相关性,说明土壤采样点间的内部结构性良好,采用能够充分考虑到干旱区表层土壤电导率空间变异的尺度依赖性的球状套合模型,能够更好的拟合土壤表观电导率的空间结构;经过精度比较,回归残差泛克里格法为最优预测方法,这表明将遥感和电磁感应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预测与评估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精度,为精确地进行土壤盐分预测以及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土壤电导率的快速测量(EM38)与数据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敏  李红  周连第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001-14004
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土壤环境监测分析至关重要,在土壤分析中含盐量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指标。而土壤电导率是以数字形式表示土壤溶液的导电能力,反映了土壤的水盐状况。利用大地电导率仪在野外原位测定土壤电磁感应电导率,是一种快速简便测定土壤含盐量的新方法。介绍了EM38大地电导仪的原理及使用,并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对EM38大地电导仪测得土壤电导率数据的研究应用进行了概括,并对其在未来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应用EM38电磁感应电导仪测量法调查了罗布泊“耳纹”地区盐壳电导值,对干盐湖沉积物采取不同尺度和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取样与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盐壳土壤EM38电导的各特征参数值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异性,“耳纹”的形成和电磁感应电导所表征的物理量存在较好相关性:“耳纹”黑色区域电导值较高,白色区域电导值较低。  相似文献   

7.
基于电磁感应仪的田间土壤盐渍度及其空间分布定量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空间变异特征,探讨利用电磁感应仪定量评估田间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分布。【方法】运用电磁感应仪(EM38和EM31)及其移动测定系统,结合GIS和地统计学方法, 研究了该地区典型地块土壤盐分与磁感表观电导率间的响应关系,分析了表观电导率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对土壤盐分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土壤表观电导率与盐分含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采用EM38h+EM31h的优化测定组合可以提高土壤盐分的解译精度;表观电导率EM38h、EM31h的空间变异结构都表现出复合的尺度效应,较好地符合球状套合模型;EM31h的空间自相关程度强于EM38h,短程变异是构成EM38h、EM31h空间异质性的最主要部分;结构性因素是主导土壤盐分空间分布格局的最直接因素,随机性因素是加快盐分分布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由盐渍化分级可知:研究区总体属于重度盐化土类型,且呈现一定的盐分表聚趋势;各土层中几乎不存在非盐化土,盐土与重度盐化土是最主要的土壤类型。【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不同尺度(从农田到区域)土壤属性调查与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农业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电磁感应热水器在寒冷地区水稻芽种生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磁感应加热作为一种环保节能加热技术备受世界瞩目,而电磁感应热水器以其安全、经济、环保和实用等特点,在各领域得以广泛推广应用。其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传递能量,避免了带电体与水的直接接触。电磁感应热水器在寒冷地区水稻芽种生产中的应用可使系统更安全、实用和耐用,提高系统的现代化和智能化程度,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运转费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半经典理论计算了由微波场驱动的三能级∧型原子系统中的电磁感应增益,讨论了电磁感应增益的振幅和相位控制.研究发现,当驱动场比较强而微波场拉比频率取合适大小时,电磁感应增益现象有振幅依赖性;考虑所加场的相对相位时,电磁感应增益呈现出明显的相位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正>一、美国的高级精准农业发展模式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与应用精准农业技术的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中,美国就进行了土壤结构密度传感技术、土壤传导性技术、电磁感应技术等农业工程领域的研究,这些技术现在已经陆续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对土壤元素测定、农作物产量监测、施肥变量反应等耕作技术起到实质性推动。美国精准农业发展模式其核心是技术层面,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农业技术与工程技术进行了有机的结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法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褐土和潮土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可行性,并与开氏法进行了比较,同时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了河北省不同肥力水平褐土和潮土麦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结果表明: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法,可使褐土和潮土浸提液中加入的有机态氮(尿素和EDTA)和铵态氮的回收率达95.33%~100%,与开氏法所测结果基本一致,相关系数达0.99.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得河北省2大土类不同肥力水平麦田土壤微生物量氮为1.80~66.76 mg/kg,其中褐土为6.39~66.76 mg/kg、潮土为1.80~20.98 mg/kg.  相似文献   

12.
提出近年来研究探讨面向环境的土壤磷素测定与表征方法日益受到重视 ,主要的研究工作集中在测定土壤中对藻类生长有效的磷的数量和评估磷在水土界面的化学行为方面。介绍并评述了目前常用的一些评价土壤磷素环境行为的参数主要包括易解吸磷、藻类有效磷、土壤最大吸磷量或磷吸持指数、磷零点吸持平衡浓度和磷吸持饱和度等。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耕地地力等级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归纳法和专家经验法,在全国耕地类型区框架下,立足于基础地力,将江西省耕地划分为4个类型亚区;通过土种资料整理和补充调查,对土种原始资料进行了修正,确定基础地力评价要素,建立了江西省土种数据库和江西省耕地地力等级评价体系。应用数值评价方法,将江西省耕地地力以土种为评价单元进行了等级划分和面积确定,摸清了我省耕地基础地力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电阻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测试技术,建立了一种可以获得可靠管材土壤腐蚀速率数据的测试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可以采用较大尺寸的腐蚀试样;能够在较短的试验期间内获得稳定的腐蚀速率,测试精度高,可以达到0.3 μm;对于管材的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均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大田条件下,设置5个试验处理,即: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各灌溉60 mm(W1);拔节期和开花期测定0~20 cm(W2)、0~40 cm(W3)和0~60 cm(W4)土层土壤含水量,并补灌至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全生育期不灌溉(W0);以此研究不同土层测墒补灌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贮水消耗量为W3W1W2、W4W0,60~140 cm土层贮水消耗量W3处理最高;W3的籽粒产量最高,其水分利用效率高于W0和W4处理。这表明依据0~40 cm土层含水量测墒补灌拔节期和开花期目标相对含水量为70%的W3处理达到节水高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土壤水分自动站土壤水分常数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山东省120个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所测定的土壤水文、物理特性测定值(简称土壤水分常数),采用ARCGIS技术、统计、成果参照对比等方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山东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的土壤质地壤土类居多,达75%;土壤水文、物理特性测定土壤容重0.95~1.93 g/cm3、田间持水量14.1%~40.8%、凋萎湿度1.1%~33.0%。部分台站测定的水分常数存在偏差,尤其凋萎湿度的误差最大,田间持水量误差较小,土壤容重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盐碱地改良的传统技术及新工艺,包括耐盐植物栽培技术集成、海水养殖废水利用、利用作物秸秆埋设隔层、DS土壤改良剂、喷滴共用灌溉技术、快速培肥等技术,阐述了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盐碱地改良领域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植物营养的物质基础。通过测定土壤养分含量,解决土壤与植物养分供求方面的矛盾,如何科学合理施肥,降低农业投入成本,获得高产,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土地环境,减少污染,倡导绿色植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e general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test a non-contact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probe to evaluate the soil and pasture variability in a precision agriculture project. Assessment of the variability of soil and vegetation in a permanent pasture is the basis for management of variable rate fertilization, which is the main instrument used by farmers for improvements in permanent pasture in Alentejo, Portugal.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of sampl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 soil is very demanding in terms of time, labour and reagents, and can derail a project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ajor steps followed by the authors to simplify the methodology of soil evaluation in a permanent pasture based on measuring the apparent soi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a parcel of approximately 6 ha, which was subdivided into 28 m × 28 m squares. The soil samples and the evaluation of apparen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ere geo-referenced with 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The geospatial data were processed by ArcGIS software 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values between apparen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altitude, soil pH and pasture dry matter yield.  相似文献   

20.
石灰氮在设施蔬菜土壤质量提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及设施土壤管理的盲目性,设施土壤出现土传病虫害加重、土壤酸化、土壤板结、土壤盐渍化、土壤有机质匮乏、土壤营养失衡等退化现象。为此,介绍石灰氮的特性、石灰氮在土壤中的转化,分析石灰氮在设施蔬菜土壤质量提升中的作用,如土壤消毒、土壤改良、提供氮钙营养、促进秸秆腐熟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施蔬菜生产中太阳能-石灰氮土壤消毒技术,制订了太阳能-石灰氮土壤消毒全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