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本文以26个华山松全分布区种源对象,研究了1、2年生枝和叶的含水量,N、P、K、Ca,Mg等元素含蝗地理变异。结果表明:南、北种源含水量无明显差异,其它元素均存在显著差异,并有明显纬向渐规律。N、P、K、和Ca含量北方种源比南方种源高,Mg含量南方种源比北方种源高。1、2年生枝以K含量最高,叶中以N含量最大,各元素在不同组织中,除N、P含量一致,其它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香榧主产区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分别以15年生香榧正常树、黄化树的1年生、2年生枝叶为研究对象,测定枝叶的营养元素含量,探讨枝叶黄化与各营养元素丰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化枝的叶片N、Mn元素含量均高于正常枝,Ca、Mg元素含量均低于正常枝,随黄化程度加剧,Mn元素含量呈现上升趋势,Ca、Mg元素含量呈现下降趋势;黄化枝的枝条N、P、Mn元素含量水平高于正常枝,Fe元素含量水平低于正常枝,随黄化程度加剧,Mn元素含量呈现上升趋势,Fe元素含量呈现下降趋势。由此推断,香榧枝条黄化与Ca、Mg、Fe元素水平低下及N、Mn元素水平过高有一定关系,生产中可通过适量减少N肥施用量,增加Ca、Mg、Fe等元素的施用,同时结合土壤物理性质改良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3.
平欧榛子达维1年生枝条主要营养元素年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欧榛子达维为试材,测定1年生枝条生长发育期间N、P、K、Ca、Mg元素的含量,并分析其变化。达维1年生枝条内N、P、K含量以春季最高,7月下旬至11月下旬,N、P、K含量变化幅度不大,基本呈平稳态势。Ca、Mg含量以5月末至6月上旬为最高,在生长季内曲线总体呈双峰形。在生长季内,N元素在所测定元素中所占比例一直最高,K元素居第2位,Ca元素居第3位,P、Mg元素所居位置呈交替上升趋势,基本居于第4、5位。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玉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内不同林龄(15、30和45 a)云南松为对象,通过1 a的定位观测,对不同林龄云南松的养分回流及利用效率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深入揭示云南松养分自我保持机制及云南松林地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云南松针叶中养分元素含量夏秋季相对较高,而冬季相对较低,N元素含量随林龄增加而减少,其它元素则以45 a含量相对较高,30 a含量相对较低,总体上,各林龄养分元素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为Ca、N、K、Mg、P。(2)各林龄云南松针叶中N、P、K在不同季节中均有明显的回流,回流率随林龄及季节的变化而差异明显,大多在冬季的回流率相对较高;Ca元素则在各林龄各季中出现富集,富集率随林龄增加而增大;Mg元素除45 a在春秋冬季中有少量回流外,其它林龄及季节则均出现富集。(3)各林龄N、P、K的利用效率在冬季较高,而Ca、Mg的利用效率则在秋季较高,利用效率随林龄及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明显。结果显示,各林龄对养分元素的平均回流率从大到小为K、P、N、Mg、Ca,平均利用效率从高到低为P、K、Mg、N、Ca,养分元素的回流率及利用效率与养分元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云南松针叶对N、P、K保持较高的回流率和利用效率,表明云南松对贫瘠低磷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贫瘠低磷环境下造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5.
以佛奥、鄂植、柯基3个油橄榄品种为试验材料,3-10月测定其主要生长期叶内大量元素N、P、K、Ca和Mg的含量,分析叶片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树体营养诊断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油橄榄叶片中大量元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NCaKPMg。(2)油橄榄在不同生长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不尽相同,从开花授粉期到油脂积累期对N、P元素需求较大,开花授粉期和坐果期对Mg元素需求多,果核硬化期到成熟期对K元素消耗大,果实成熟期到采收期对Ca元素有一定需求。(3)除柯基品种N含量较其它2个品种有显著差异外,3个品种在其余大量元素差异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对红锥3个不同种源2 a生苗的叶片进行营养元素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大多数植物体内营养元素含量适宜范围相比,红锥叶片营养元素N、Ca、Mg、Zn、Fe、B含量在适宜范围之内;Cu的含量只有浦北种源在正常范围之内,博白和东兰种源处于缺乏状态;Mn含量处于安全水平之下;P和K的含量严重缺乏。常量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N,其次是Ca,最低的是Mg和P;微量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Fe,其次是Mn,最低的是Cu;叶片中N、P、Ca、Mg、Cu、Fe、Mn和B营养元素含量在不同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不同种源叶片内矿质元素含量变幅不同,变幅最大的是B,其次为P,再次为Cu,最小的是N、Zn和K;大部份元素之间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元素间存在着相互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油茶果实生长高峰期养分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年生油茶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油茶果实生长高峰期油茶各器官养分分配特征规律。结果表明:1)油茶N、P、K、Ca、Mg、Cu、Fe、Zn、Mn等元素含量均受不同器官和不同时间的影响,并呈现极显著(P <0.01)的差异。2)5月与8月油茶各器官的N、P、Ca含量均以叶片最高;5月K含量以叶片最高,8月则以果实最高;Mg的含量均以根最高。3)与5月相比,8月各器官P、K以及N(果、叶、枝、干)、Mg(果、叶、根)、Ca(干、根)含量减少了2.08%~59.58%,而根系的N含量、枝与干的Mg含量以及果、叶与枝的Ca含量则增加了3.19%~90.60%。4)Cu、Zn含量均以枝最高,Fe含量以根最高,Mn含量以叶最高。5)与5月相比,8月各器官Mn含量、叶Fe含量, Zn含量(枝、干、根)增加了1.36%~171.15%;而各器官Cu、Fe(果、根、枝、干)、Zn(果、叶)含量则下降了10.44%~88.99%。6)本研究发现在果实生长高峰期油茶叶片具有很高N∶P,各主要器官的N、P、K、Cu含量较大幅度降低,大量K向果实转移。  相似文献   

8.
雷竹林营养元素分配与积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不同年龄雷竹各器官的N、P、K、Ca、Mg 5种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竹不同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大小N、P、Ca、Mg均为叶>枝>秆,K为秆>叶>枝.各营养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叶:N>K>Ca>P>Mg;枝:K>N>P>Ca>Mg;秆:K>N>P>Mg>Ca.雷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为34 654.20kg·hm-2,5种营养元素贮藏总量为202.94kg·hm-2.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无翼坡垒Hopea exalata土壤、根系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以甘什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无翼坡垒群落为研究对象,根据物种胸径划分等级,选择幼树(2.5 cm≤DBH 7.5 cm)、小树(7.5 cm≤DBH 12.5 cm)和大树(17.5 cm≤DBH 22.5 cm)3个等级,比较其土壤-根-叶片元素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差异,探讨随林龄的变化及相互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C、N、P含量表现为叶片根系土壤,土壤全N、全P和全Ca含量以大树最高;随着等级的增长,根系C和Mg含量呈上升趋势,N、P和K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片C、P和K含量呈上升趋势,N、Ca和Mg含量呈小幅度下降趋势。2)不同等级土壤C/N、C/K比值以大树最高,叶片中C/N、C/K、Ca/K、Ca/Mg比值显著高于土壤和根系,根系和叶片的N/P、N/K、Ca/K和Ca/Mg均高于土壤。3)不同等级叶片N/P均大于16,表明无翼坡垒植物主要受P限制。PCA分析结果表明,土壤C、全P、全K、全Ca、根系K、Mg、C/K、K/Mg、叶片N、Mg、C/N、C/K、N/K、K/Mg为主要影响因子,土壤全Mg、根系P、Ca、N/P、K/P、叶片Ca、K/P和Ca/K为重要影响因子,反映了无翼坡垒土壤-根-叶C、N、P含量之间以及化学计量比之间也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毛白杨的根、干、枝、叶进行N、P、K、Si、Ca、Mg等矿质营养元素测定表明,矿质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根、枝、干,各器官内矿质元素含量与土壤类型及养分、树木生长均有一定的关系,其中N、P、K含量与毛白杨生长表现明显正相关。根据土壤养分和毛白杨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可通过施肥,达到调整和控制林木生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闽楠Phoebe bourne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在人工林结构调整上有重要的应用潜力。为将来应用闽楠进行大规模造林或杉木人工纯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对湖南永州金洞林场10年生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5种营养元素(N、P、K、Ca、Mg)的积累与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闽楠人工林乔木层不同器官养分元素含量以树叶最高(Ca除外),树干最低;各元素含量(g·kg-1)在乔木层的均值表现为K(5.85)N(4.78)Ca(1.35)P(0.76)Mg(0.19),在土壤层(0~60 cm)的均值表现为K(3.47)Ca(2.65)N(1.34)Mg(0.40)P(0.20),乔木层和土壤层中养分元素含量均以K最高;闽楠幼林人工林各器官N∶P表现为树皮(8.87)树叶(8.15)树枝(5.08)树根(4.87)树干(4.44),说明10年生闽楠人工林生长受到N元素的限制;N、P、K、Ca、Mg元素在植被层的积累量均表现为乔木层枯落物层林下植被层;土壤的N、P、Mg元素的储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K、Ca元素的储量随土层加深而增加;闽楠幼林生态系统养分总储量为60.549 t·hm-2,各元素储量(t·hm-2)排序为K(26.051)Ca(19.762)N(10.222)Mg(3.012)P(1.502),土壤层元素储量占森林生态系统总储量的97.2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马尾松根和叶片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马尾松根系和叶片养分(C、N、P、K、Ca、Mg)进行研究,探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根系和叶片的化学计量学特征和养分分配特征,以及根和叶片养分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分别在2014年7月和11月,利用土柱法采集根样和高枝剪采集枝条第二节上的健康叶样,然后再进行室内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非生长季与生长季相比,根C养分含量、C:N和N:P比值均下降,N、P、K、Ca、Mg养分含量含量均增加。(2)根C养分含量随直径增大而增加,N、P、K、Ca、Mg养分含量随直径增大而减小。(3)径级、取样时间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根系C、N、P、K、Ca、Mg养分含量和C、N、P养分化学计量比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同时取样时间对粗根C、N养分含量以及C:N比无显著影响。(4)细根(2 mm)C和N元素含量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N和P元素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C:N比值和N:P比值变异分别由各自两元素含量共同决定;粗根(2 3 mm)C、N计量比值和N:P比值变异分别主要由N元素含量和P元素含量决定;(5)从地上叶到地下根,C、N、P、K养分含量呈减少趋势,Ca、Mg养分含量呈增加趋势。同时,根和叶片养分含量相关性较弱,除C、K养分之外。[结论]马尾松根系养分含量与叶片养分的关系较弱,且分别对各养分的相对需求量不同;与生长季相比,非生长季马尾松根系N、P、K、Ca、Mg含量显著增加;C、N元素和N、P元素的耦合关系只出现在细根中。  相似文献   

13.
以7年生‘奥斯特’北美冬青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中N,P,K,Ca,Mg,Mn,Fe,Zn,Cu,B元素含量,分析叶片主要营养元素年动态变化规律,为树体营养诊断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高低为NKPCaMnMgZnFeBCu;(2)随着时间推移,叶片中各营养元素年动态变化出现规律性波动,其中N,P,K,Cu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Ca,Mg,Mn,Fe,Zn,B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初步认为:N,P,K,Ca,Mg,Zn,Fe,Cu元素营养诊断可在8月7日到8月26日期间进行,Mn,B元素可提前至6月26日到7月16日期间进行。  相似文献   

14.
贵州都匀马尾松种子园针叶DRIS营养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都匀1.5代无性系种子园20年生马尾松针叶中N、P、K、Ca、Mg、Cu、Zn、Fe、Mn、B等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的测定和分析,初步筛选出N/P、K/N、Ca/N、Mg/N、N/Cu、zn/N、N/Fe、K/P、Ca/P、P/Mg、P/Cu、P/Zn、Fe/P、K/Ca、K/Mg、K/Cu、K/Zn、Fe/K、Ca/Mg、Ca/Cu、Ca/Zn、Fe/Ca、MgJCu、Zn/Mg、Fe/Mg、Zn/Cu、Fe/Cu、Fe/Zn共28对元素比值为重要参数,对贵州都匀马尾松种子园针叶作DRIS营养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马尾松针叶内Mn含量过高,平均值为767.01mg/kg,而B含量较低,仅为12.95mg/kg,马尾松的需肥顺序为Cu〉P〉Zn〉Mg〉Ca〉N〉K〉Fe。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闽楠人工幼林生长状况及叶片N、P、K、Ca、Mg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在湖南攸县黄丰桥林场,选取了五块3年生闽楠幼林样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闽楠幼林苗高年度增加值为60.8 cm,地径年度增加值为7.35 mm,均表现为7-9月增长量最大。闽楠叶片各月N含量范围为16.84~19.54 g·kg~(-1)、P含量范围为1.28~1.49 g·kg~(-1)、K含量范围为2.56~5.47 g·kg~(-1)、Ca含量范围为7.94~9.92 g·kg~(-1)、Mg含量范围为0.82~1.05 g·kg~(-1),其中N、P、K元素含量均表现为春季最高,冬季最低。各元素含量年均值排序为N(18.13 g·kg~(-1))Ca(8.90 g·kg~(-1))K(4.36 g·kg~(-1))P(1.40 g·kg~(-1))Mg(0.96 g·kg~(-1))。季节变异特征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元素平均变异系数排序为K(30.67%)P(13.44%)Mg(9.87%)Ca(9.33%)N(5.89%),说明N、Ca、Mg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异较小,而K元素的季节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巨桉主要养分元素积累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a生5种密度巨桉林木器官主要养分元素(N、P、K、Ca、Mg)的含量、林分的养分元素积累量、林分养分元素年净积累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器官的养分元素含量各异,各器官中大量元素以K、Ca的含量最高,其次为N、Mg,最低的为P;单株木养分元素的积累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少;不同养分元素在单株木的积累量的规律不受密度的影响,依次为Ca>K>N>Mg>P;5种密度林分养分元素积累总量分别为415.1789,463.8882,477.6992,488.7749,475.2666kg·hm-2·a-1;造林密度宜控制在1665株·hm-2~1860株·hm-2才有利于维持巨桉林分的地力和获得较高的林分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第3代杉木种子园为对象,对母树叶片、枝和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母树叶片中大量元素含量大小为N>K>Ca>Mg>P,微量元素含量大小为Mn>Fe>Zn>Cu,叶片中N/P、N/K、N/Mg、N/Ca分别为9.75、1.57、9.72、1.87;枝中大量元素含量大小为Ca>K>N>Mg>P,微量元素含量大小为Fe>Mn>Zn>Cu,枝中N/P、N/K、N/Mg、N/Ca分别为4.80、0.91、3.46、0.89;0~6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为25.92 g.kg-1,大量元素含量大小为K>Mg>N>Ca>P,微量元素含量大小为Fe>Zn>Mn>Cu,0~20、20~40、40~60 cm土层中C/N比值分别为12.06、11.32、8.68。综合分析表明,N、P和Mn元素含量偏低,建议在经营过程中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18.
京北山区板栗林生态系统养分元素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北京北部山区板栗林生态系统5种主要养分元素N、P、K、Ca和Mg的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地上各部分中不同养分元素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特点各不相同;但在根系中含量特征相同,即不同养分元素的含量均随着根系直径的增大而降低,且在根干中的含量最低。板栗林现存生物量5种养分元素贮存量为315.38kg/hm^2,在干中的贮存量最大,占养分总贮存量的36.75%,各器官中养分元素贮存量排序是干>枝>根>叶>花>果苞>果。5种养分元素中以Ca的贮存量最大,占总养分贮存量的33.45%,各元素贮存量排序为Ca>N>K>Mg>P。  相似文献   

19.
对福建省永安市不同年龄毛竹营养器官N、P、K、Ca、Mg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竹不同部位的营养元素含量不同,N、P、Ca、Mg元素平均含量顺序为叶>枝>秆>根;K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为叶>根>枝>秆。叶、枝、秆中主要营养元素的排列顺序为N>K>Mg>Ca>P;根中主要营养元素的排列顺序为K>N>Mg>Ca> P。不同营养器官养分元素含量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不同,N、P、Ca、Mg在竹秆与竹根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竹枝中呈降-升-降的趋势,竹叶中呈"W"型变化,K元素除2年生竹秆中含量较高外,在竹秆、竹根、竹枝中呈下降的趋势。毛竹各器官中有14对元素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与N元素相关的有8对,与K元素相关的有8对,P元素相关的9对。土壤中有机质、N、P、K的含量对竹秆、竹枝、竹叶中N素含量有重要影响,毛竹营养器官中P、K元素浓度与土壤的主要化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在土壤养分充足的条件下,竹叶器官中的养分浓度主要由其本身的生理特性决定,与土壤养分浓度相关性不显著。竹叶N、P含量与磷酸酶活性显著相关,与过氧化氢酶极显著相关,土壤酶对土壤中所进行的生物及生物化学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壤中N、P、K等元素在转化为毛竹可吸收过程中有多种酶的参与。竹秆N与土壤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极显著相关,与其他的土壤物理指标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立地条件对青檀檀皮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在安徽省境内调查的 33块标准地资料为基础 ,探讨了成土母质对青檀檀皮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土壤pH值对檀皮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及青檀地上部分各组分矿质元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在砂岩发育土壤上生长的青檀人工林 ,其檀皮中N、P含量最高 ,檀皮中K含量以生长在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上最高 ,但在同一母岩发育的土壤上不同年龄段檀皮中N、P、K含量的大小为 1a生 >2a生 >3a生。 3a生檀皮中Ca、Mg含量均为生长在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上最高 ,其中Ca含量达 17 3g·kg- 1 ,分别是生长在千枚岩和板岩发育土壤上檀皮的 1 4 8和 1 6 8倍。随着萌条年龄增大 ,檀皮中含量逐渐提高 ,3a生檀皮中Ca含量约为 1a生檀皮中的 2倍。Cu、Zn元素以生长在石灰岩土壤上的檀皮中含量最高 ,Mo和B则以生长在板岩发育土壤上的檀皮中含量最高 ,而Mn元素是生长在千枚岩土壤上的檀皮中含量最高。土壤pH值对檀皮中矿质元素含量有较大影响 ,檀皮中Ca、Mg、B和Cu含量为碱性土 (pH7.5~ 8 5 ) >中性土 (pH6 .5~ 7 5 ) >酸性土 (pH5 .5~ 6 5 ) ,Mo和Zn含量为中性土 >碱性土 >酸性土 ,Mn含量为酸性土 >中性土 >碱性土。青檀地上部分各组分矿质元素间的相互关系较为复杂 ,但檀皮中Ca、Mg含量与木质部中Ca、Mg含量呈明显正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