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省杭州市奶牛生产发展速度比较快。到1989年底止,全市奶牛总头数达到14456头,鲜奶总产量为4274.55万公斤,比1979年的4488头、1169.2万公斤,分别增加2.22倍和2.65倍。去年的奶牛生产形势更加好,全市奶牛总头数和鲜奶总产分别约比1989年增加344头和335万公斤。杭州市奶牛生产之所以能够稳定健康地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幅员辽阔,有草原1871万亩,年产野干草120万吨;有耕地3169万亩,年产可饲农副产品近100万吨,具有发展奶牛的优良条件。近10年来,在一系列农村经济政策的引导下,我市奶牛业大幅度迅速发展。到1990年末,全市奶牛达到14.7万头,比1979年的1.12万头增长13倍;1991年奶牛头数又比1990年增长22%,达到17.96万头。预计到1992年末,全市奶牛头数将突破20万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牛的数量已逾亿头(表1),其中黄牛最多,水牛次之,牦牛又次之,而奶牛头数最少.但从发展看,奶牛发展速度最快.建国初1949年全国仅有奶牛12万头,全年产奶21.7万吨,1991年已分别发展到294.6万头和524.3万吨,增长23.55倍和25.2倍. 表1 中国牛种组成现状(1991年)  相似文献   

4.
在一九八五年全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全国奶牛业也呈现出继续发展的势头。1985年全国奶牛总头数达到162.7万头,此1980年的64万头增加了98.7万头,五年期间增长了1.5倍;总产奶量达到249.9万吨,此1980年的114万吨增加135.9万吨,五年期间增长了1.2倍;并涌现出一批高产奶牛场和养牛户。随着养牛业的发展,中国奶牛协会和各地区奶牛协会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做了许多工作对我国奶牛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据荷兰CLM研究的最新研究数据,在过去的25年里,奶牛头数下降60%。1985年,荷兰有230万头奶牛,可到现在,荷兰的奶牛头数在110万头左右。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的奶牛从1949年的525头、年产奶总量31万公斤,发展到1989年底的15261头和年产奶总量3878.4万公斤,比1949年分别增长了29倍和125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是,由于奶业队伍中工人素质不高,科技人员出现知识老化现象,加上武汉高温高湿的地理环境,目前奶牛平均单产5000公斤的奶牛场或公司不多,还没有奶牛单产6000公斤的奶牛场。占全市奶牛总头数45.37%的奶牛场的产奶量,只有4000—5000公斤。产奶量在4000公斤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开以来,我国的奶产业有了很大发展,成为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中的一个热点、亮点。1999-2003年连续五年高速增长.良种及改良种奶牛头数由445万头增加到820万头(2003年预计数),奶类产量由807万吨,增加到1625万吨,翻了一番。与此同时,奶的消费也同步增长。从目前看,无论是奶牛头数、奶类总产、奶的消费仍呈增长的势头,发展形势很好。  相似文献   

8.
《当代畜牧》2012,(7):56
<正>单产——牛奶质量搞上去,奶牛头数稳下来。从需求看,目前,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只有32.4kg,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1/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加快,群众对奶类消费将呈刚性增长。据专家预测,如果每人每天奶类蛋白质的摄入量从目前的1.5g增加到推荐的15g,全国奶类需求量将增加10倍。从生产看,我国奶牛单产水平只有5.4t,过去牛奶总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奶牛数量的增长。1997年到2010年,我国牛奶产量从601万t增加到3575万t,同期奶牛存栏从442万头增加到1260万头,增加了818万头。这种靠增加奶牛饲养头数来提高牛奶总产量的路子已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奶业发展方式。目前我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的奶牛业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1989年奶牛头数从1978年的6.2万头发展到49.2万头,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总头数的22%。鲜奶产量87.2万吨,约占全国的23%。乳制品产量逾10万吨,约占全国的30%。  相似文献   

10.
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把奶牛业确定为:二十一世纪的“立市产业”,规划用6年的时间,全市奶牛饲养规模达到20万头,年产奶量达到70多万吨,今年将发展300个奶牛专业村,新增奶牛2.5万头,使全市奶牛总头数达到8万头,大力发展奶牛业。  相似文献   

11.
世界奶牛业正在并已经由数量发展向质量提高过渡。黑龙江牛奶产量由1978年8.7万吨到1991年增加到120万吨,提高13.8倍,奶牛头数上升到61.8万头,上升10倍,奶牛单产亦逐年提高。由于牛奶总产等于平均年饲养母牛数和单产两者之积,究竟两者的作用孰大孰小?是一个值得分析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因素指标体系计算方法,来准确地估计和分析黑龙江省构成奶牛总产量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八五四农场于1986年制定了《社会经济系统总体规划》。在发展畜牧业方面,提出以奶牛业为主,确定奶牛发展到6000头至8000头的规模为最佳设计方案。八五四农场1986年底奶牛存栏头数只有189头,1988年底已发展到1782头,到1990年奶牛头数预计可达到3000头。  相似文献   

13.
我国奶牛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奶牛业是畜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奶牛业有了较快发展。牛奶总产量持续增长。1997年达到663万吨,为1980年的5-8倍。但由于起步晚,基础比较薄弱,目前在畜牧业中奶牛业是一个滞后产业,需加快发展。1 基本情况1.1 存栏情况及分布 据1996年末统计,共有奶牛和改良种奶牛447万头,其中能繁殖母牛218-47万头。牧区饲养数量较多,其中内蒙古为87-37万头,新疆78-28万头。农区和农牧结合地区为主产区,饲养数量超过总头数的一半。其中饲养量10万头以上的省、区有黑龙江97…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奶牛业迅猛发展,奶牛头数从2000年的488.7万头增加到2004年的1102万头,牛奶产量从827.4万吨增加到2248.5万吨,分别提高了125.5%和171.7%。然而奶牛业的发展不应仅仅表现在奶牛饲养头数的增长上,还应该显示在奶牛单产水平的提高上.同时更应体现在奶农收入的增加上。以往的经验和事实证明,没有利润空间的畜牧业是难以维持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在1976/7和1986/7年间,英国奶牛业的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把荷兰牛引入黑白花奶牛群,进行胚胎移植,实行电子饲养制度,发展青贮玉米和添加剂等等,使奶牛头年均产奶量从1976/7年的4350升/头增加到5000升/头。与此同时,奶牛产业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平均饲养规模从48头增加到68头。1984年前,全国奶牛饲养头数相对稳定的保持在270万头;1984年实行配额制度后,全国奶牛饲养头数下降到250万头左右。小规模企业特别是40头以下的企业显著下降,奶牛在全国畜群中的比例从53%下降到36%。奶牛业正从小规模经营向大规模经营特别是向70头以上的经营规模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93年11月,笔者在上海市农学会、日本农林交流协会和日本野泽组株式社及其上海办事处的组织和安排下考察了日本奶牛业,拜访日本农林水产省、野泽组公司总部和家畜改良事业团,参观了前桥种公牛中心、家畜改良技术研究所、含贺野奶牛场和关东制酪株式会社,对日本奶牛业的生产现状、技术研究、乳品加工、长远目标和有关政策有了初步了解。由于日本的人口密度、自然资源和人民的饮食习惯与我国或上海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将日本的奶牛业情况作一较详细介绍,这对发展我国和上海的奶牛业会有借鉴作用。一、日本奶牛业的发展和1992年饲养头数在近20年内,日本的奶牛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奶牛饲养头数从1975年的181.1万头发展到1992年的206.8万头,啬加14.2%。与此同时,生产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成乳牛平均单产从4464kg提高到6326kg,提高41.7%(见表1)。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通榆县有40余万公顷草原.是全省发展草地牧业的重点县之一。多年来.由于坚持城乡结合、产销结合、牧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充分发挥草地资源优势.奶牛生产快速、协调、稳步发展。全县1995年和1998年相比.奶牛头数增加了两倍.产奶量翻了三番.产值和人均收入提高两倍多。这个县现有奶牛360)头.产奶量6500吨.销商品奶3400吨.产值达650万元、县奶品厂和饲料厂年利税达百万元.养奶牛户人均收入超双千元。现在该县呈现肉牛奶牛齐发展;城乡奶牛齐发展;国营、集体、个人奶牛齐发展的好形势。干部和群众都高兴地说;“草原地…  相似文献   

18.
多少年来,美国政府一直重视发展反刍家畜,是养牛业先进的国家之一。到1945年,奶牛饲养量达到了顶点,全国有奶牛2503万头,平均每头产奶量2171公斤,总产5435万吨。此后,他们在提高牛奶产量上做工作,使牛奶单产逐年增加,饲养头数逐年减少,到1983年,全国饲养奶牛仅1112万头,牛奶总产6348.9万吨,平均每头产奶5709公斤,与1945年比较,饲养头数减少55.6%,总产增加16.8%,单产提高163%,年人均占有牛奶257公斤(见表一)。饲养肉牛是美国养牛业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9.
<正>近20年来,我国的奶牛业有了蓬勃发展,饲养头数从1992年的294万头增加到2012年的1 450万头,几乎翻倍增加。在全国各省市中,唯独上海的奶牛生产没有发展,甚至有所减少,从1992年的7.4万头减少至6万头(不包括上海市在外省的奶牛场头数)。这与上海城市的发展和郊区的城镇化建设有关,也与农村耕地数量的减少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有关。10多年来,本市有一批奶牛场迁至江苏、浙江、安徽等省  相似文献   

20.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南京市个体养奶牛的数量不断增加、比重逐年提高。全市牛群中国营、集体、个体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69%,31%,0%,改变为1987年年底的34.36%,44%,和21.55%,实现了国营、集体、个体,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到1987年年底为止、全市已有个体养牛户768家,饲养奶牛1866头,交售鲜奶422万公斤,分别比1981年同期的39家、饲养奶牛59头,交售鲜奶9.4万公斤增长19.7倍,31.6倍和45倍。目前南京市个体养牛的发展势头有增无减。特别是近几年来,个体养奶牛农户又有向大户发展的趋势。据统计10头左右的大户、1982年只有1户,1984年发展到8户、1985年增加到13户,到1987年已有16户,拥有奶牛310头,占个体养奶牛头数的1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