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热量、光能、水分等因素上分析了云南利于种植早熟鲜食葡萄的农业气象条件;提出避开和防范葡萄生长期的灾害性天气。明确提出海拔1 000~1 500m,4、5月≥10℃的活动积温分别在600℃左右及700℃以上,年降雨量为600~900mm的地带为云南早熟鲜食葡萄的最适种植区,在其区内选择光照充足、有灌溉条件,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和沙壤土地段建立种植基地。通过采取品种选择、设施栽培、疏花疏果、应用乙烯利催熟、石灰氮打破休眠、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可在云南建立起大面积早熟鲜食葡萄的栽培基地。  相似文献   

2.
从热量、光能、水分等因素上分析了云南利于种植早熟鲜食葡萄的农业气象条件;提出避开和防范葡萄生长期的灾害性天气。明确提出海拔1000~1500m,4、5月≥10℃的活动积温分别在600℃左右及700℃以上年降雨量为600~900mm的地带为云南早熟鲜食葡萄最适种植区,在其区内选择光明光照充足,有灌溉条件,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段建立种植基地。通过采取品种选择、设施栽培、疏花疏果、惭烯利催熟  相似文献   

3.
弥勒葡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弥勒东风农场自1963年前后引种葡萄至今已有40年的种植历史。1990年以来,农场从自身实际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确立了加快葡萄产业发展、振兴农场经济的发展思路。1997年6月农场与山东省酿酒葡萄科学研究所合作,共同组建、成立了山东省酿酒葡萄科学研究所云南分所。之后,又与香港通恒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了云南高原葡萄酒有限公司,并投资1亿多元人民币对原农场葡萄酒厂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葡萄酒酿酒设备和专业技术人才,成功地研究和生产出“云南红”系列葡萄酒,很快走红大江南北。1998年以来,为了确保“云南红”酒厂…  相似文献   

4.
试验首次在张家口市葡萄种植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嗜热性侧孢霉生物菌肥,通过使用生物菌肥,可明显增加葡萄果树生长量,促进果实增加光泽度,提高固形物含量、增加硬度,提高果品质量,改良土壤,抑制病害,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土壤中化肥及农药残留和其它有害物质,改善了生态环境,是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理想用肥。  相似文献   

5.
白牛奶葡萄又称马奶子,是怀来盆地鲜食葡萄的主栽品种。它以粒大、皮薄、形美、肉脆、品质佳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随着绿色及无公害食品的兴起,我们对白牛奶葡萄采取标准化无公害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生产无公害果品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从大棚葡萄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温湿度控制、套袋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阐述了葡萄种植的关键技术,并简要论述了安溪县葡萄种植与旅游农业的结合推广,对安溪县日后发展葡萄产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葡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葡萄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至今已形成了一种产业。全省种植面积1983年为27hm^2,1985年为702hm^2,1991年为2300hm^2,1994年为3993hm^2,2001年为6200hm^2。全省葡萄总产量1994年为6.16万t,2001年为13.28万t。种植面积2001年全国第15位,南方第5位,次于四川I、江苏、广西、云南。葡萄总产量2001年全国第6位,南方居首位。葡萄667m^2产量1994  相似文献   

8.
正赤霞珠葡萄原产于法国波尔多,是全世界范围内最为广泛种植的红葡萄品种,也是著名的用于酿造葡萄酒的红葡萄品种之一。近年来,昌吉州大力发展酿酒葡萄栽培,本文介绍赤霞珠酿酒葡萄在昌吉州无公害栽培技术,以期为区域内农户酿酒葡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1建园准备新植园应选择地势高、气候燥、通风透光良好的沙壤土地块。建园前要将土地整平,合理规划。根据地势坡度,按南北行或东西行挖定植沟,沟宽上口  相似文献   

9.
马陆葡萄已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自1981年春,老所长单传伦在马陆园艺场亲手种下0.15hm2巨峰开始,葡萄便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从一棵小苗,成长为一个产业的传奇。至今,马陆葡萄经过了3个发展阶段,分别为80的年代的产量效益阶段,90年代的质量效益阶段和本世纪初开始的品牌效益阶段。2005年马陆葡萄公园开工建设,成为中国第一个集葡萄种植、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主题公园。  相似文献   

10.
宣化栽培葡萄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宣化葡萄大多至今还沿用古老的葡萄种植模式,而宣化传统葡萄种植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在现在和将来的葡萄生产中还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河西地区发展设施葡萄延后栽培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河西地区设施葡萄延后栽培的生产现状,分析了设施葡萄延后栽培在河西地区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确保河西地区设施葡萄延后栽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70个葡萄品种的引进,进行品种栽培比较试验,初步筛选出10余个优质丰产品种,详述了这些品种的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结实力等指标,以期为葡萄产业发展和品种区域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葡萄是喜光植物,设施葡萄栽培中最难克服的是光照不足问题。除改进农膜透光性之外,通过合理的架式,改善设施葡萄的光照条件成为设施葡萄栽培中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对改良式"V"形架不同叶幕层次、不同生育时期光照强度的测量和分析研究,以期探知最有利于葡萄生长发育的架式结构。试验结果表明,与直立篱架相比,改良式"V"形篱架能有效改善设施葡萄的光照条件,有利于设施葡萄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大棚葡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佳木斯市现代农业园区的大棚葡萄进行了调查,观察并进行了栽培与管理,从大棚葡萄的品种、土、肥、水管理、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一整套大棚葡萄综合管理技术措施,同时在栽培管理中发现了大棚葡萄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丰富昆明地区鲜食葡萄品种的栽培多样性,对17个引种无核葡萄品种在昆明地区的栽培特性和果实品质进行调查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根据17个品种的熟性可分为极早熟、早熟、中熟、晚熟和极晚熟5类,植株长势差异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蕴含着良好的选择潜力;(2)17个品种的形态指标变异系数介于13.43% ~43.49...  相似文献   

16.
薛文瑞 《甘肃林业科技》2010,35(3):58-61,93
经过4年对引进国外葡萄优良品种世纪(森田尼)无核在民勤荒漠区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外界最低气温-27.0℃以下,搭建"棚中棚"双层膜保护条件下最低气温在-8.0℃以上,葡萄植株可安全越冬。春季萌发时间晚于日光温室种植而早于露天种植,填补了温室种植和露天种植之间的葡萄成熟期时间空间,建立了"棚中棚"葡萄自有时空的市场域。同时,世纪无核品种"棚中棚"葡萄安全越冬保护性种植技术比常规单膜拱棚平均每年节约成本18%;该"棚中棚"和常规太阳能温室种植比较,可节约成本30%,比当地露天相同面积同龄葡萄园产值高6倍多,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在民勤荒漠绿洲区及同类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葡萄砧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葡萄产业的发展,葡萄嫁接苗与嫁接栽培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葡萄砧木品种的选育与研究也得到了重视.为更好地了解国内外葡萄砧木研究概况,该文对葡萄砧木选育情况,主要砧木品种的特性,及其对嫁接葡萄品种果实与所酿葡萄酒质量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京亚葡萄无核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京亚葡萄无核化栽培的药剂处理、果穗整理、肥水管理、负载量控制、整形修剪、生长季架面管理、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等技术和效益情况。  相似文献   

19.
葡萄是我国的重要水果之一,而套袋技术是其无公害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葡萄套袋技术对葡萄果实代谢、果实品质及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扩大利用葡萄套袋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宣化庭院漏斗架式葡萄栽培模式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化牛奶葡萄以庭院式栽培为主,目前仍大量沿用传统的漏斗式栽培模式。为了给这种传统葡萄栽培方式的传承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野外观测及农户调查等方法对漏斗葡萄栽培模式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葡萄产量为2.65万kg/hm2,经济收益可达18.38万元/hm2,宣化区总产量达到3 600多t,经济收入达到2 500万元;该栽培模式在庭院中创造了丰富的生态位,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调查的30个农户中,观察到87种植物,分属43科62属;漏斗葡萄地上部分碳贮量可以达到5.85t/hm2,而且由于寿命较长,葡萄植物体内存贮的碳能够得到长期固定;同时,漏斗葡萄造型优美,景观独特,具有突出的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