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10%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粒剂对甘蓝甜菜夜蛾的防效,以1%甲维盐乳油和5%氟铃脲乳油为对照药剂,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粒剂150~450 g/hm2防治甘蓝甜菜夜蛾速效性较好且药效稳定,药后7 d防效达81.9%~90.5%,且均无药害现象发生。其中,10%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粒剂450 g/hm2田间防效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1%甲维盐乳油、5%氟铃脲乳油。综合考虑生产成本等因素,生产中10%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粒剂防治甘蓝甜菜夜蛾建议药剂用量为300~450 g/hm2,施药次数为1次。  相似文献   

2.
不同国内外新杀虫剂控制水稻二化螟药试验结果表明,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0%氟虫双酰胺·阿维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等4种酰胺类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具有持效性长、控害效果好的特点,保苗效果达87.9%~91.4%;24%氰氟虫腙悬浮剂速效性一般,持效性较长,保苗效果80.2%;这5种药剂均可作为水稻二化螟防治药剂应用于生产。10.5%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粒剂在试验的剂量下,控害保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3.5%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颗粒剂的配方。[方法]采用对比试验,以水分散剂的理化性能指标为评价依据,通过配方筛选研究13.5%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颗粒剂所需分散剂、润湿剂、填料的品种和用量。[结果]13.5%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颗粒剂配方为:甲维盐有效成分为6%,氟铃脲有效成分7.5%,1.0%VY-115,6.0%NNO,1.0%十二烷基硫酸钠,2.0%六偏磷酸钠,30.0%硫酸铵,玉米淀粉补齐。[结论]13.5%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颗粒剂配方可供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作者结合多年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实践经验,引进了2%甲维·氟铃脲微粒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多抗霉素水剂、80%多菌灵WP4种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日光温室黄瓜黑斑病试验.结果表明,80%多菌灵、2%甲维·氟铃脲、多抗霉素、10%苯醚甲环唑防治黄瓜黑斑病的防效在0.05水平上与对照CK达显著水平,在0.01水平上与对照CK达极显著水平,防治效果分别为35.39%、34.72%、33.45%、32.19%.  相似文献   

5.
作者结合多年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实践经验,引进了2%甲维.氟铃脲微粒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多抗霉素水剂、80%多菌灵WP4种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日光温室黄瓜黑斑病试验。结果表明,80%多菌灵、2%甲维.氟铃脲、多抗霉素、10%苯醚甲环唑防治黄瓜黑斑病的防效在0.05水平上与对照CK达显著水平,在0.01水平上与对照CK达极显著水平,防治效果分别为35.39%、34.72%、33.45%、32.19%。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斜纹夜蛾高效药荆,用4%甲维盐·氟铃脲乳油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W维盐·氟铃脲乳油对十字花科蔬菜斜纹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十字花科蔬菜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不同杀虫剂对东方蜜1抗性瓜蚜(黄蚜)的防治效果,开展了4种杀虫剂对东方蜜1号黄蚜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下,50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46%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40%氟虫·乙多素水分散粒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对东方蜜1号瓜蚜的防治效果在87%以上,都可做为东方蜜1号瓜蚜的防治药剂。其中50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46%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40%氟虫·乙多素水分散粒剂药后7d防效分别为95.73%±0.77、96.%±0.31、97.36%±1.27,防治效果出色。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斜纹夜蛾高效药荆,用4%甲维盐·氟铃脲乳油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W维盐·氟铃脲乳油对十字花科蔬菜斜纹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十字花科蔬菜安全。  相似文献   

9.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有一定防治效果,对天敌等非靶标生物影响不大;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20g/hm2和150g/hm2、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mL/hm2、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600mL/hm2、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50g/hm25个处理防效在90.30%~100.00%,防效较好;2.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750mL/hm2、20%甲维盐·毒死蜱可湿性粉剂900g/hm2、24%氰氟虫腙乳油450mL/hm2、5%丁烯氟虫腈乳油900mL/hm24个处理防效在80.33%~85.86%,防效中等;其他药剂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比较了0.3%印楝素乳油、5%阿维菌素微乳剂、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20%丙溴磷微乳剂、25%氟啶脲悬浮剂、10%多杀霉素水分散粒剂对甘蓝小菜蛾防治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药剂0.3%印楝素乳油与10%多杀霉素水分散粒剂防治小菜蛾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施药7天后,防治效果均大于98%以上,可以用来防治甘蓝小菜蛾。5%阿维菌素微乳剂、20%丙溴磷微乳剂施用7天后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均大于95%,可以作为甘蓝小菜蛾防治的轮换或替代药剂进行施用。  相似文献   

11.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等3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水分散粒剂180 g/hm2、10.5%甲维.氟铃脲(龙歌)水分散粒剂180 g/hm2、2%阿维菌素(四门)乳油900 mL/hm2,防治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和杀虫防效都在85%以上,值得今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在室内测定了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氟啶脲2种单剂及其混配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力,并在田间进行了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和5%氟啶脲EC及其混用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甲维盐与氟啶脲配比为1∶10时,其共毒系数最大,为最佳配比;制剂量比为1∶2(有效成分比为1∶10)时,在田间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好、持效性好、保苗效果好的药剂,选择了8种试剂开展防治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施用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75~hm~2、4%甲维氟铃脲乳油600~hm~2,药后第7天、第14天的杀虫效果、保苗效果均较好,建议在水稻二化螟防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甘蓝小菜蛾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种甲维盐混剂2.8%甲维盐.三氟氯氰菊酯微乳剂和55.8%甲维盐.毒死蜱乳油药后10 d防效分别为:87.30%、91.24%;4个单剂40%毒死蜱乳油、0.5%甲维盐微乳剂、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药后10 d防效分别为:80.18%、85.60%、82.90%、81.76%。可见4个单剂对甘蓝小菜蛾防效和持效效果相当,甲维盐混合剂总体防效和持效好于单剂。  相似文献   

15.
7种药剂防治甘蓝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了7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防效均达96%以上,且持效性好,药后14 d防效仍保持77%以上,可作为防治甜菜夜蛾的首选药剂;20亿PIB/g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和20%甲维·虫酰肼的防效次之,但速效性较差,药后1d防效均在48%以下,应用时宜适当提前用药.150 g·L-1茚虫威悬浮剂、2%甲维盐乳油和16%甲维·氟铃脲乳油3种药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效稍差,在生产上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6.
何洁  梁霜  张国俊  赵致  李忠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8):2124-2132
【目的】明确贵州省施秉县太子参叶斑病的病原种类,并探究6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制活性,以期为太子参叶斑病田间药剂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对具有典型叶斑病症状的太子参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依据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结合形态学观察及多基因(ITS、tef1、LSU、SSU、GAPDH和rpb2)系统发育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常见杀菌剂(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30%苯甲丙环唑乳油)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引起贵州省施秉县太子参叶斑病的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aria tenuissima),菌株编号为TZSYB1。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6种杀菌剂对菌株TZSYB1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30%苯甲丙环唑乳油的抑制活性最强,对病原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10.81 μg/mL;其次为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和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EC50分别为21.31和27.31 μg/mL。【结论】引起贵州省施秉县太子参叶斑病的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可选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进一步开展田间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7.
斗夜通用名2.2%甲维盐·氟铃脲(即阿维菌素的衍生物和蜕皮激素复配剂),每667米2用30毫升在棉铃虫1~2龄幼虫高峰期防治棉铃虫防效显著,对高龄幼虫也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8.
玉米大喇叭口期至雌穗花期萎蔫期,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5%高氯氟·甲维盐水乳剂、44%高氯氟·毒死蜱水乳剂5种杀虫剂防治玉米穗虫。结果表明: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94.87%,比清水对照增产1 362.9 kg/hm2,增产率达18.38%。推荐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为目前防治玉米穗虫的最佳经济型药剂。  相似文献   

19.
杨凤丽  宓盛  马海荣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1):2295-2297
为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在玉米上为害,对市场上10种主流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 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 g·L-1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效较高,同时保苗效果也较好,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保苗效果在70%以上;10%虱螨脲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悬乳剂防治效果尚可接受,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50%虫螨腈水分散粒剂和5%甲维盐微乳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效果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20.
选用垄歌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3 000、4 00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以不用药为对照,比较供试药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用150 g/hm2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3 d、7 d防效分别达94.44%和100%,中等剂量112.5 g/hm2也达到94.44%和96.87%的显著防效.与其它农药品种比较,防效优、成本低,控虫时间在10 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