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历程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仲华 《茶叶科学》2019,39(2):115-122
我国茶叶资源十分丰富,在传统茶叶出现产大于销的背景下,中低档茶和夏秋茶资源的利用率偏低,影响茶叶行业效益水平。茶叶深加工是提高茶资源利用率、茶产业规模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系统阐述了国际茶叶深加工产业概况,以及中国茶叶深加工产业与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了中国茶叶深加工技术与产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加强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促进茶产业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怡文  韩晶  梁月荣 《茶叶》2010,36(2):87-89
针对我国茶叶产业现状,分析茶叶深加工对茶叶产业的作用与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发展趋势。提出在深入开展茶叶深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的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茶叶深加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沈璇  胡迪钧  刁学刚 《茶叶》2011,37(1):1-2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茶叶深加工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的分析,提出发展茶叶深加工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的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茶叶深加工研究在过去的20年中取得了快速发展.茶叶深加工逐步形成产业,它对世界茶业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20世纪全球茶叶深加工的进展.人类已迈入新世纪的门槛,在新世纪,茶叶深加工将是带动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之一,多年来低档茶的低效益困扰着闽茶的进一步发展。而我省在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上基本是个空白点。作者从当今茶叶饮料发展趋势、世界两类饮茶文化人口比例与消费量的比较以及其它各种饮料对茶叶饮料的激烈竞争等方面分析。提出发展我省茶叶深加工的必要性,并提出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成果,以提高起点、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我省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途径,促进闽茶产销事业繁荣,提高闽茶综合利用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茶多酚在洗漱用品、护肤品、纺织品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促进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文章介绍了茶多酚在日化产品中的应用、相关功效,在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为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郑旭芝 《茶叶》2013,39(2):79-80
本文对泰顺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现状资源优势与存在的不足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泰顺茶叶深加工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茶叶深加工产品及其技术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随着回归自然热的兴起,加上茶叶具有多种对保健作用,茶叶深加工产品成为人们饮食的热点。如今,市场上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茶叶深加工产品,种类繁多,生产厂家也遍布全国。相应地,茶叶深加工技术也更新换代,发展迅速,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9.
茶饮料对我国茶叶产业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梁月荣  赵启泉  陆建良 《茶叶》2000,26(Z1):301-305
本文总结了我国茶叶生产的现状以及20世纪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的重要成就及其 对茶产业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茶饮料在主要生产国家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茶饮料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微生物在茶饮料、茶功能成分以及茶叶废弃物应用进行综述,并提出了微生物在茶叶深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石门茶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加快石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茶产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原因、治理机制与对策进行了研究。通过低水平均衡博弈模型的构建,透视了茶产业的责任缺失原因,划分了低水平均衡的三大阶段:形成阶段——量变因素的积累,加剧阶段——客观因素的催化,失衡阶段——质变因素的爆发。群体性的社会责任缺失给茶产业带来极大破坏力,需要积极打破以逐利为主要目的的"低水平均衡状态",通过构建"全主体+全过程+全方位"的茶产业社会责任缺失治理体系,以形成"诚信、透明、公开、公平"的高水平均衡博弈,促进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蔡元强  刘俊  李小嫄  李露 《中国茶叶》2021,(3):63-65,72
在总结当前宜宾市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产业规划、良种引育、栽培管理、产品开发、人才建设5个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效,针对产业存在的短板,从规划、品牌、主体、创新、融合5个关键环节提出工作建议,以期为宜宾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应发 《茶叶》2013,39(3):167-169
近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茶叶富含多种有益的成分,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伴随经济发展,茶叶消费日趋旺盛:在市场上,茶叶是一种快速消费品;在农业上,茶叶则是一种极宜作为产业发展的经济作物。宁强县是江北地区的一个产茶大县,其茶叶具有独特的品质特征。为明析该县茶叶生产现状,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对该县生态环境状况、茶叶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对茶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该县茶叶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湖南茶业发展曾一度滑坡,近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湖南茶业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文章分析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湖南茶业发展具有区位好、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茶叶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等有利条件以及茶文化开发氛围浓厚、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等机遇;同时指出目前湖南茶叶发展存在产业化水平低、缺少优势品牌、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湘茶产业化经营、加大投入、推进茶叶产业结构调整、强化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品牌与茶文化宣传等提高湖南茶业综合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简述永德县勐底农场茶叶产业沿革和现状,为做大、做强茶叶产业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茶叶科技创新与茶叶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贤强  王岳飞 《茶叶》2007,33(4):196-197,210
为使茶叶有效成分的研究与开发成为茶产业新的经济发展点,本文提出了三方面的科技创新:(1)在论证茶多酚作为高效低毒自由基清除剂的基础上,开发茶多酚及其功能性食品,加强研究与普及饮茶健康的知识,引导消费。(2)非有机溶剂法生产茶多酚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而木质纤维素分离法是一种较好的选择。(3)采用物理方法在瞬间相变过程中破碎叶细胞是一种创新的制茶工艺,并取得冷水泡茶的效果。上述科技创新,也许可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浉河区种茶历史悠久,是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主产区。近年来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该区茶树良种发展起步晚,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空间大。通过调研,本文分析了浉河区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的基本情况,对实行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笔者个人的建议,以进一步促进浉河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