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电子鼻和电子舌,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对不同规格番茄酱的风味品质进行检测区分,定量辨别不同规格番茄酱之间的风味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规格番茄酱嗅觉、味觉指标丰富,热破番茄酱在短链烷烃类、醇醛醚酮等类和芳香成分、有机硫化物类物质成分上高于冷破番茄酱;味觉差异主要表现在酸味、苦味、咸味和鲜味指标上,冷破番茄酱酸味、咸味强于热破番茄酱,热破番茄酱苦味和鲜味均高于冷破番茄酱。  相似文献   

2.
试验主要对辣椒调味番茄酱和蒜蓉调味番茄酱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辣椒调味番茄酱的最佳配方为番茄酱61.2%、调味液12.3%、蔗糖1.6%、鲜椒24.5%、食盐0.4%;蒜蓉调味番茄酱的最佳配方为番茄酱65%、大蒜16%、调味液17%、蔗糖1.6%、食盐0.4%。  相似文献   

3.
科技大世界     
<正>新疆研发出检测番茄酱中主要微生物新方法由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研发出的番茄酱中微生物种类、分布及检测方法不仅可当天检测出番茄酱中主要微生物,缩短番茄酱储运时间,  相似文献   

4.
利用MCR101流变仪对进口(Masterfoods Tomato Sauce,MTS)和国产(亨氏)番茄酱样品的流变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和测定。结果表明,进口和国产番茄酱样品均符合非牛顿流体模型,呈现触变性和假塑性流动模式。在25℃时,进口和国产番茄酱的流动分别需克服15.94 Pa和47.61 Pa的屈服应力,但其流动活化能的差别不大。在黏弹性的动态测定过程中,两种番茄酱样品的动态贮藏模量(G′)和损失模量(G″)随着频率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增加而减小;动力学黏度η随振荡频率的增大而减小,表现为剪切变稀。与国产番茄酱样品相比,进口番茄酱样品的G′,G″,η均较小,表现出较低的黏稠性,这与进口番茄酱样品具有较低的固形物含量和较强的流动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选取3种包装的36%~38%冷破番茄酱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番茄酱产品出厂检验指标与存放1~2年后色差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220 L钢桶装和1 500 L铁箱装番茄酱产品在2年的保质期内,产品色差值下降分别为0.130和0.125;1 250 L木箱装番茄酱产品在2年的保质期内,产品色差值下降0.093。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冷破碎工艺和热破碎工艺对番茄酱贮藏期间非酶褐变的影响,将制备的番茄酱在20℃和35℃条件下进行12个月的贮藏。通过对番茄酱的褐变指数、还原糖、番茄红素、5-HMF、VC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pH变化的测定以及相关性分析得出美拉德反应与VC氧化分解反应是导致番茄酱在贮藏期间发生非酶褐变的主要原因,番茄红素不是引起番茄酱色泽变化的主要原因,美拉德反应的主要产物是5-HMF。经过液相色谱分析,番茄酱中糖类主要由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组成,冷破、热破番茄酱中的三种糖类含量有差异。通过模拟体系,进一步确定了美拉德反应是导致番茄酱在贮藏期间发生非酶褐变的根本原因,且糖是5-HMF生成的必要条件,5-HMF的产生主要由果糖决定,VC氧化分解反应对5-HMF的生成贡献微弱。因冷破碎工艺温度较低,产品果糖含量较多,更容易褐变,所以冷破番茄酱的贮藏环境应尽可能的保证低温。  相似文献   

7.
新疆加工番茄具有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化优势,但番茄酱产业存在品质不稳定及附加值低等问题,番茄酱出口面临贸易壁垒。因此,番茄酱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表明,建设番茄酱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提高产品品质,有效应对贸易壁垒,进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选用洋葱、番茄酱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确定洋葱番茄酱的最佳配方:洋葱浆与番茄酱质量比为15:85,调味液20%,糖4%,食盐0.7%。最终可以得到色香味俱佳、酸甜辣可口的洋葱番茄酱。  相似文献   

9.
新疆加工番茄具有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化优势,但番茄酱产业存在品质不稳定及附加值低等问题,番茄酱出口面临贸易壁垒。因此,番茄酱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表明,建设番茄酱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提高产品品质,有效应对贸易壁垒,进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单纯形法的加工番茄种植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飞飞  姜波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5):256-260
为了解决加工番茄种植与订单生产之间需求不平衡的问题,本文运用单纯形法建立番茄种植面积与番茄酱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提出通过合理安排不同品种番茄种植比例,使番茄酱厂在现有条件下番茄酱加工实现产能、效率最大化。以新疆某番茄酱厂及当地番茄种植为例,通过将番茄酱实际产量和规划产量进行对比,提出种植计划建议。该方法在农产品种植规划方面具有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疆番茄酱的加工工艺及品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全球三大番茄加工主产区之一,番茄酱的产量约占世界番茄制品总量的25%。为了提高加工番茄的国际竞争力,为国际市场提供优质的番茄酱产品,必须从提高番茄酱的产品品质入手。从加工番茄的原料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品质控制措施及影响番茄酱品质的因素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新疆的出口番茄酱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大力发展这一资源优势,新疆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大力发展以番茄为代表的"红色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番茄种植和番茄酱的生产加工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经过20多年的培育,新疆番茄加工产业已初显雏形,已成为全国番茄加工业的重要力量,番茄酱成为新疆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新疆番茄产业经历了从粗加工到精细化深加工,再上升到一个高附加值的过程,番茄业已成为地域经济和万众关注的红色龙头产业。  相似文献   

13.
新疆番茄酱深加工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15年来,新疆番茄酱加工业发展迅猛.自1980年,新疆库尔勒地区首次生产出番茄酱420t之后,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加之新疆得天独厚的地理及番茄资源优势,使得新疆番茄酱加工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4.
正新疆番茄酱超八成出口俄罗斯、意大利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新疆番茄酱正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市场。目前,已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3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俄罗斯、意大利的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八成以上。番茄酱是新疆特色出口创汇产品之一,也是新疆"红色产业"的代表性产品。新疆企业研发生产的番茄丁、番茄粉等产  相似文献   

15.
利用番茄酱为原料生产果葡糖浆,将番茄酱经过稀释、离心、酶解澄清等工艺处理后,对其澄清汁透光率的变化进行研究,经过超滤、大孔树脂净化、浓缩,使之达到果葡糖浆的指标要求.试验确定了反应温度55 cC时,Pectimex CL酶对番茄酱澄清汁透光率影响较大,番茄酱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酶用量60 mL/m3,酶解时间2h,大孔树脂上样速度1.5 BV/h,最大上样量8.0 BV.结果表明,该工艺生产的果葡糖浆干物质≥77%,葡萄糖+果糖(占干物质)≥95%,产品无色透明,收率为91.2%~94.4%,符合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加入 WTO 以后,农产品出口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农药残留对许多国家来说是重要标准之一。例如,出口到德国的番茄酱要求检验杀灭菊酯、百菌清,功夫菊酯等符合欧盟标准农药残留的证明;出口到德国的脱水蔬菜要求出具化学残留物的证书;出口到沙特的番茄酱要求出具不含有机磷和有机氯的证书等等。因此,我们的农业生产及农药使用必须适应加入 WTO 后的市场要求,真正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只有符合国际标准,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疆番茄酱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对番茄酱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放射性元素及种子的非转基因等指标,各进口国都有明确的限量。其中农药残留量、重金属、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指标与番茄种植管理密切相关。例如,农户种植的番茄,红色素含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高,但如果在种植中不按种植合同规定的要求施用了高残留的农药,造成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超标,用这样的番茄制作的番茄酱就不符合质量要求。下面就加工番茄种植中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供广大农户参考1 选择适宜的品种农户应选择番茄酱生产…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疆玻璃罐装番茄酱(24°Brix)为原料,以亮度L*值、红值a*、黄值b*、色差值△E、褐变指数和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贮藏温度(10、25、35℃)对新疆玻璃罐装番茄酱色泽变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疆玻璃罐装番茄酱色泽变化动力学模型,以预测玻璃罐装番茄酱褐变程度。结果表明:玻璃罐装番茄酱的色泽参数L*值、a*值、b*值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色差值△E符合零级动力学反应,褐变指数和5-羟甲基糠醛含量变化在25℃和35℃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褐变指数、5-羟甲基糠醛含量、L*值、红值a*、黄值b*和色差值△E等各指标变化的活化能分别为74.30、65.22、45.46、55.72、102.26和64.21 kJ/mol。  相似文献   

19.
论新疆番茄酱生产中的“过度加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我国番茄加工产业有了迅猛的发展,其中尤以新疆番茄加工产业(番茄酱)的生产最为突出,这其中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番茄酱生产中的“过度加热”等,都有待食品方面的专业人士加以研究、探讨和解决。  相似文献   

20.
选取我国主要番茄产区12个220 L钢桶包装的28%~30%热破番茄酱样品,对比分析番茄酱产品出厂检验指标与存放1~2年后质量分数、黏度、pH值、色差指标变化。结果表明,220 L钢桶装28%~30%热破番茄酱产品在2年的保质期内,产品质量分数值上升0.075%,黏度值下降0.20 cm/(30 s),pH值下降0.017,色差值下降0.0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