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费起充 《蜜蜂杂志》2020,40(4):I0021-I0021
李紫剑先生是我未谋面的老朋友。先生曾赠我用于“蜂王产卵节制套”的镊子,做工精致灵巧。见物如见人,先生是个心灵手巧的能人,令我折服,所以《蜜蜂杂志》上凡有先生的文章,我必读。2019年第11期《蜜蜂杂志》刊登了先生《一插灵止盗器》一文,我曾发明过获4项专利的蜜蜂防盗器,对盗蜂也略知一二。对先生的文章很感兴趣,拜读再三。先生发明的防盗器实际上是2款:一插灵止盗器和防盗箱。  相似文献   

2.
钟立成 《蜜蜂杂志》2002,(11):13-13
读了贵刊第7期戴元高先生的文章《谈“中蜂十八逃”》,对文中的某些观点不能苟同。……  相似文献   

3.
承气汤是仲景《伤寒论》方,是从《内经》“因其重而减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热病“其满三日者可泻已”、“咸为涌泄为阴”等理论发展而来的,广泛运用于外感时病和内伤杂病的治疗。后世医家刘完素、张从正对承气汤用于下法有精辟论述,著名温病学家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深明下法奥义,将此方化裁更扩大了临床应用。祖国兽医学将承气汤化裁运用甚为广泛,《三农纪》有“结者散之,塞者通之。”《活兽慈舟》也有“……二便燥,俱用阴药  相似文献   

4.
2007年11月12日本刊记者与《时代名鸽》杂志社的特邀摄影黄广生先生共同前往上海采访了“谢氏家族”。笔者20多年前就已知晓谢国民詹森,但只是听说却没有见过,此次借采访之机终于可以大饱眼福啦!  相似文献   

5.
读了贵刊1990年第一期朱桂华等《对“两条龙针法……治疗家畜破伤风……”一文的商榷》后,与同道谈些个人浅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一、轻症有效,危重症不可用之。胡振纲先生两条龙针法和百会穴髓腔注射“精抗”,并  相似文献   

6.
本刊第9期“热点追踪”栏目刊登了农业部奶类项目办公室刘晓辉撰写的《乳品市场规范到底靠什么》一文,很多读者来电对“皮鞋奶”、“化学奶”等“假牛奶”现象表示无比的愤慨之情,纷纷询问这些造假者应受到哪些惩治。为此,特约请本刊法律顾问李亚军律师写了《生产假牛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中国翻译》上刊登了黄国文和金春笙先生对《天净沙.秋思》英译本的分析和研究。针对金先生和黄先生相驳的两种观点,文章首先从语言学角度审视了“形式对等”的真正内涵、实用性以及可接受性;然后从文学角度——音律、情感逻辑、意象虚实等来探讨《天净沙.秋思》的Schlepp和翁显良两种英译本孰优孰劣;最后建议运用语言学的分析方法来理性思考,结合文学的印象式、感悟式和经验式的翻译批评可以使得译文更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祖国医学历来就十分重视预防,如“既病防变”的预防思想就是其典型例证,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有:“……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记载。《丹溪心法》说:“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所谓“治未病”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未病先防,…  相似文献   

9.
杨多福先生穷自己 4 0余年的精力 ,呕心沥血 ,致力于蜜蜂饲养方法的探讨 ,总结出一套先进的蜜蜂饲养方法 ,这就是“数控养蜂法” ,为蜂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此 ,《蜜蜂杂志》编辑部于 1995年以《杨多福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汇编》 (以下简称《汇编》)将他在此前所发表的文章编辑 ,用增刊的形式出版 ,这在出版界里是不多见的 ,说明了他的养蜂方法不仅得到蜂界同仁的认同与推崇 ,也是出版界和学术界对他先进养蜂方法的重视、宣传与推广。杨多福先生不仅在养蜂中不断探索 ,总结并提出了蜜蜂饲养中存在的间虫律、伤力律、伤热律等 ,给广大养蜂者…  相似文献   

10.
杨多福先生在《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汇编》71页《大流蜜期中的数控管理》一文中指出“利用飞翔蜂组织采蜜群……采蜜蜂和内勤蜂的最佳比例……被破坏,造成窝工,就会降低应有的采蜜量。”  相似文献   

11.
王长春 《中国蜂业》2007,58(1):42-42
《中国养蜂》更名为《中国蜂业》已一年,这本凝聚着几代编辑人员心血的刊物,虽然只是“蜂业”与“养蜂”一字之改,却改出了蜂业人的心声。  相似文献   

12.
本刊在今年第14期曾转载《“正大”告诉中国什么》一文后,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为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健康地发展,在基于事实的前提下,为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方针,现将由外经贸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员马宇先生所著《“正大”告诉我们……》一文刊发,希望广大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从中有所领悟。  相似文献   

13.
《广东饲料》2004年第3期文章“饲料企业如何选用人才”中我们谈到了饲料企业的选人之道。这一篇我们谈一谈饲料企业如何做事,即“做事之道”。选人和做事,相辅相承,缺一不可,只有两者有效结合,才会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自廖大昆、谭新民等蜂业界前辈和同仁倡议设立“中国蜜蜂节”及《蜜蜂杂志》评论员文章 :《养蜂人呼吁设立“中国蜜蜂节”》(《蜜蜂杂志》1997年第11期)发表以来 ,蜂业界同仁和广大读者要求设立蜜蜂节的呼声可谓一浪高过一浪。1999年11月 ,在中国养蜂学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 ,《蜜蜂杂志》两位主编甘家铭、罗辅林先生又再次向学会和与会代表发出倡议 ,把“蜜蜂节”的设立再向前推进了一步。综观我国蜂业的发展史和“蜜蜂精神” ,本人完全赞同设立“中国蜜蜂节”。其必要性和意义其他同志早已作了深刻阐述 ,无庸赘述。在…  相似文献   

15.
卢金波 《蜜蜂杂志》2001,(11):33-34
《蜜蜂杂志》 2 0 0 0年第 9期载张德志先生《以务实精神迎接WTO》的文章 ,其中谈到“收购部门曾以价格差距鼓励生产成熟蜜 ,但其价差往往是有限的 ,不足以鼓励人们尽力生产成熟蜜。”读此 ,本人也深有感触 ,就此发表一点个人看法。首先 ,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样的蜂蜜才是成熟蜜 ?但至今 ,还未看到对成熟蜜定义的界定标准。绝大多数人认为 ,只有天然的封盖蜜才是真正的成熟蜜 ,否则就称不上是成熟蜜。郭芳彬先生在《健康的保护神蜂蜜》一文中认为 :“蜂蜜的成熟度越高 ,蜜中的营养成分和具医疗保健作用的物质含量必然越丰富。”并认为 ,“成…  相似文献   

16.
大田诚彦先生自19岁起,对赛鸽文化发生了浓厚并兴趣进行研究,至今已48载。大田诚彦先生在荣誉与金钱,苦心搜集研究赛鸽起源与发展资料,在国际上奠定了大师级的崇高地位。大田诚彦先生赞赏《科学养鸽》杂志矢志推动赛鸽新文化的定位与努力,并将他在日本发表的《2001世界赛鸽文化》一书的系列文章,经中国台湾省赖铭涺竞翔集团编译后,授权《科学养鸽》连载出版,《科学养鸽》将精彩内容加以整理,陆续刊载于本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正>2024年到来之际,《中国蜂业》杂志也将迎来了九十岁生日,借此机会,编辑部多次拜访黄文诚老师(杂志创刊人黄子固之子),聆听其讲述家父创刊初心及发展历程。90年在历史长河中也许只是短暂一瞬,对《中国蜂业》杂志,却是厚重的积淀。荜路蓝缕,呕心沥血,几代编委始终遵循老先生“普及科学养蜂,提高蜜蜂饲养技术水平”初心,秉承“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万广洲先生,1899年出身于山东省曹县,今年84岁了。幼年时在“曹县师范讲习所”正科(二年制)毕业,曾做过曹县教育局委员,及小学校长、教员等职。1931年开始养蜂,初购蜂种只两群,不几年间繁殖到数十群。后来兼养中蜂,成绩更优于意蜂,他就改养中蜂了。他是曹县地区新法饲养蜜蜂的首倡人士。万先生学习养蜂,是在济南北极阁西旁的“育民蜂场”受业,当时有孟质民先生是他的同学。先生的著作,在养蜂方面的有《养蜂技术人员座谈会讲义》、及《养蜜蜂》和《蜜蜂四季管理法》等。发明蜂群原地越冬“半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 ,《四川畜牧兽医》期刊现已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并加入“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和“西部畜牧饲料兽药网”。本刊采用的稿件 (含广告 )已全文编入“中国期刊网络系统”、“万方数据系统”和“西部畜牧饲料兽药数据系统” ,并通过网络提供信息服务与交流。本刊所付作者稿酬已含作品入网稿酬 ,不再另付。凡有不同意文章上网者 ,请投稿时注明。本刊关于加入有关期刊网络系统的声明$《四川畜牧兽医》编辑部  相似文献   

20.
胡运芳 《饲料广角》2011,(24):48-50
最近研读黄铁鹰先生的《海底捞你学不会》,使我更进一步加深了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的理解,它把“人之初,性本善”的国粹,发挥到前无古人的人性管理高度.与其说是“人治”,不如说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德治。尤其是海底捞上海五店的员工夏鹏飞的“麻将精神”。更是把企业“无缝隙对接”的“无边界管理”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使我思绪万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