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市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综合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庆市2006-2008年ADTD雷电监测资料和1999-2008年雷电灾害统计数据,选取雷击密度M、雷电灾害频数P、经济损失模数D和生命易损模数L作为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评估指标,计算出各区县雷灾易损性分析指标值,然后采用5级分区法对各指标进行分级并确定其分级标准,获得各区县的易损性等级值.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县易损性等级值进行累加,并取平均值为该区县易损性综合评估指标值,再采用5级分区法对重庆市雷电灾害综合易损性进行区划,同时结合风险区划结果对环境背景进行了分析,得到不同风险区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综合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重庆市2006-2008年ADTD雷电监测资料和1999-2008年雷电灾害统计数据,选取雷击密度M、雷电灾害频数P、经济损失模数D和生命易损模数L作为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评估指标,计算出各区县雷灾易损性分析指标值,然后采用5级分区法对各指标进行分级并确定其分级标准,获得各区县的易损性等级值.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县易损性等级值进行累加,并取平均值为该区县易损性综合评估指标值,再采用5级分区法对重庆市雷电灾害综合易损性进行区划,同时结合风险区划结果对环境背景进行了分析,得到不同风险区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利用内蒙古河套地区1974~2011年9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和2007~2011年雷电灾害统计数据,分析了河套地区雷暴日和雷电灾害频度特征,然后基于内蒙古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选取雷暴日数、生命易损模数和经济损失模数作为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评估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出各旗县雷灾易损性分析指标值,并采用5级分区法对各指标进行分级获得各旗县的易损性等级值,完成了对河套地区雷电灾害综合易损性区划。结果表明,巴彦淖尔市7个旗县均属于中易损区以上,其中临河区、五原和杭锦后旗的雷电灾害易损度极高,乌拉特前旗和乌拉特中旗的易损度较高,磴口和乌拉特后旗属于中易损度区。  相似文献   

4.
利用内蒙古地区1971 ~2011年118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和1998 ~2011年雷电灾害数据及内蒙古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选取雷暴日数、雷电灾害频度、生命易损模数和经济损失模数作为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评估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盟市雷灾易损性风险值,然后采用5级分区法对内蒙古地区雷电灾害综合易损性进行区划.结果表明,雷电灾害极高易损区集中在呼和浩特市,高易损区分布在包头和通辽地区,中易损区分布在呼伦贝尔、兴安盟、赤峰和乌兰察布市,低易损区分布在锡林郭勒、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和乌海市,阿拉善盟为极低易损区.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区域雷电灾害风险管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空间角度出发,首次考虑雷电流强度在区域雷灾风险中的重要影响,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与建筑结构相关的建筑质量、雷击大地密度以及雷电流幅值对雷灾风险具有较大的影响;结合闪电定位资料,基于GIS平台构建了简单易行的区域雷电风险评估模型,实现了对现有雷电灾害风险进行动态分析评价,有效地提高了雷电资料的利用效能.结果表明,江苏省南京市为雷电灾害高风险区,各地级市区域的雷灾风险较高,其他地区风险较低,与《全国雷电灾害汇编》中2007-2012年统计的雷电灾害事故结果大致相符.该方法能较好地表现区域雷电风险空间分布规律,实现了更快捷、合理地评价区域雷电灾害风险,对区域雷电灾害风险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濮阳市5个县市气象观测站观测的雷暴日(2001—2017年)数据、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2005—2017年),以及濮阳市雷击灾害频度、经济损失模数、生命损失模数作为濮阳市各县市区雷电灾害综合易损性评估评价指标,对濮阳市雷电灾害致灾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某一区域雷暴灾害的产生和带来的影响既与该区域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环境,以及该区域的人口密度、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密切相关。基于有关资料构建濮阳市雷电灾害评价指标,为该区域预防与降低雷电灾害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汨罗市1967—2013年雷暴日统计资料、雷电灾害统计及湖南省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应用google mapper和google earth等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汨罗市人口密度特征,选取雷击密度、雷电流幅值、生命易损模数作为汨罗市雷电灾害风险生命易损性评估指标,建立雷电灾害风险生命易损度评估模型,采用4级分区法对上述雷电灾害风险生命易损性评估指标进行分级。将汨罗市29个乡镇按照3个雷电灾害生命易损性评估指标的所属等级获取相应等级值,作为雷电灾害生命易损性评估的评价指数。最后根据适当的权重对评价指数归一化处理,形成汨罗市雷电灾害风险生命易损度区划图。结果表明,高家坊镇、沙溪镇、白塘乡、范家园镇、磊石乡、八景乡为低易损区域,新市镇、白水镇、川山坪镇、黄柏镇、红花乡、李家塅镇、天井乡、智峰乡、古仑乡为极高易损区,长乐镇、大荆镇、城郊乡、黄市乡、新塘乡为高易损区,其余乡镇为中易损区。  相似文献   

8.
农村是雷电灾害的高发区域。本文分析了平凉市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并提出新时期农村雷电灾害的防御对策,以期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建设、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本文以菏泽市的历史气象数据和气象灾害灾情数据为基本资料,建立菏泽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菏泽市的气象灾害进行风险区划,以期达到趋利避害、防灾减灾的目的,为菏泽市气象灾害防御提供了科技支撑和理论支持。根据菏泽市7县2区1971~2016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菏泽市的气象灾害灾情数据,对菏泽市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发生强度及发生地点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考虑了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易损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等因素,结合GIS系统,得出菏泽市暴雨、高温、雷电、冰雹和大风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布图以及菏泽市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区划所使用的方法为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气象灾害风险指数法和加权综合评分法等。研究结果表明:菏泽市气象灾害综合风险程度较高的县区主要分布在牡丹区、巨野县;风险程度相对较小的县区主要分布在成武县、单县;其它县属于中等风险区。  相似文献   

10.
宋喃喃  刘邕 《安徽农业科学》2015,(4):206-208,311
根据天津地区2008~2012年闪电监测资料和雷电灾害统计资料,分析了天津地区闪电活动规律及雷电灾害分布特征.在未考虑下垫面的基础上,利用分级统计法对天津各行政区雷电风险进行区划,并用Ward's聚类分析进行对比验证,发现2种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蓟县雷电灾害风险极高,武清次之,其他区域雷电风险相对较小.通过对各行政区域雷电的综合分析,可为天津地区细化“雷电风险区域划分”及特定地点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参考,并为天津各行政区域未来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9—2021年的雷电灾害资料,对潮州地区的雷电活动特征及其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防御措施。结果表明:2019—2021年潮州市6—9月均有雷电灾害发生,月份分布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8月;夏季是雷电灾害多发期;雷电灾害与雷暴日数的时间分布大体一致;2019—2021年潮州市雷击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为0;雷击事故地区分布具有明显差异;在所有雷击事故类型中,电子电器设备占雷击事故总数的75%;农村是雷电防御薄弱区和雷电灾害多发区。针对雷电灾害事故,潮州市气象部门应科学指导大众采取有效的雷电防护措施;加强防雷安全检查工作;加强雷电灾害监测预警;提高雷电监测水平和雷电灾害的预警预报能力,从而更有效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雷电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2.
聊城市雷电活动规律及灾害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聊城市近30年雷暴资料(雷暴日数、雷电发生频率、雷电灾害时间分布)的统计分析,得出聊城市雷电活动的一般规律及雷电灾害分布特点,同时提出了雷电灾害的防御措施,以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林金旭 《现代农业科技》2013,(15):265-266,268
利用乐清市1960—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数据和近10年全市雷击事故资料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对该地区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灾害特点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御雷电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提高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科技水平为目标,分析了湖南省雷电灾害发生规律,创建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关键技术指标及综合防御技术方法,研制发布了国家强制性标准,成功开展了雷电灾害综合防御技术应用与示范。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①确定了农村民居防雷建筑物的雷击次数下限值的国家标准以及相应的设计施工技术要点;②提出了对称不等间距四极法为测量土壤电阻率的首选方法并申请了专利,更能反映自然土壤实际分层情况,更具稳定性,准确性更高;③绘制了长沙市大区域土壤电阻率分布,研发了分析软件,分析得出土壤电阻率值与降水量呈明显正相关;④运用仿真树、应急避难场所、单栋农村民居防雷设施等综合防雷设施建设技术,创建了雷暴路径拦截的区域性防护体系,创立了湖南省农村全方位、立体式区域防雷减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重庆34个国家气象站1961-2009年的冰雹灾害及相关社会经济和地理信息数据,运用自然灾害评价理论和方法,借助GIS平台对重庆市冰雹灾害进行了风险区划.选取冰雹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指标,按照风险评估理论将4个指标综合计算,得到重庆市冰雹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重庆冰雹灾害可划分为5级风险区,重庆东北部和东南部冰雹灾害风险度较高,而中西部冰雹灾害风险度较低,西部大部分地区为低风险区,中部大部分地区为次低风险区.这为制定社会发展规划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重庆34个国家气象站1961-2009年的冰雹灾害及相关社会经济和地理信息数据,运用自然灾害评价 理论和方法,借助 GIS平台对重庆市冰雹灾害进行了风险区划.选取冰雹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 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指标,按照风险评估理论将4个指标综合计算,得到重庆市冰雹灾害综合风 险区划图.重庆冰雹灾害可划分为5级风险区,重庆东北部和东南部冰雹灾害风险度较高,而中西部冰雹灾害风险 度较低,西部大部分地区为低风险区,中部大部分地区为次低风险区.这为制定社会发展规划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 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1965—2013年宜昌市雷暴气象资料,分析了宜昌市雷暴气候特征,计算了雷电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并结合人口密度、GDP密度、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从承灾体的暴露度与易损性方面研究了雷电灾害特征,探讨了宜昌市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方法,绘制了宜昌市雷电灾害风险综合区划分布图。结果表明:宜昌市雷暴天气年、月、季差异大,雷暴日数夏季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全年每月都有雷暴天气发生,月平均雷暴日数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7月;空间分布特点是雷暴天气在五峰、长阳和城区西南山区、丘陵多,枝江和当阳东部平原少;各县(市)雷电灾害风险差异较大,市区、各县城城区、乡镇人口及建筑密集区雷电灾害风险高,乡村风险低。  相似文献   

18.
关中西部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旱灾是影响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灾害之一,加强农业旱灾脆弱性研究对于减轻干旱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熵值法,以关中西部地区的宝鸡市为例,选取易损性和适应性12项指标,对该区域2001-2012年的农业旱灾脆弱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宝鸡地区农业旱灾易损性呈现出不稳定的波动状态;区域的农业旱灾适应性能力逐年提升;宝鸡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呈现出不稳定的下降趋势,农业的抗旱能力逐年上升。通过对农业旱灾脆弱性进行分析评价,可以有效地为关中西部地区开展农业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定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抚顺地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对策,以期为农村开展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旨在提高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科学水平,有效防范自然灾害风险。利用宣城市雷电灾害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 对宣城市农村雷电灾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电灾害人员伤亡主要发生在农村,占比89.3%,建筑物受损全部发 生在农村。对2010~2020 年宣城市闪电定位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合孕灾环境,利用ArcGIS 绘制宣城市雷电致灾危 险性分区图,结果表明,雷电灾害人员伤亡都分布在雷电致灾高危险区和较高危险区。选取1 个雷击村,根据其地形、 地质、土壤、环境和雷电活动规律等,结合区域雷电致灾危险性等级,采取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