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了求出矩阵(包括稀疏矩阵)的秩并提取出矩阵的一个最大线性无关子块,根据线性相关性理论设计了两种算法.通过数值实验验算了所给出的两种算法的有效性,并对比了两种算法所需要的CPU运行时间.使用两种算法提取矩阵的最大无关子块,可清楚地看到矩阵内部的线性相关性.另外在使用基于恰当分裂的预条件QMR算法和预条件GMRES算法求...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大规模本体分块与映射系统中大多采用基于参考点的块映射策略,映射策略比较单一,块映射质量不高。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本体块结构的块映射策略,通过重建本体块结构图来获取块与块之间在结构上的相似度,并将其和基于参考点的策略相结合,通过加权求和得到总的相似度。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块映射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视频图像的运动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无回溯搜索的快速块匹配算法.算法基于快速模式匹配KMP算法思想,将图像中的块匹配转化为一个一维的串模式匹配.利用子块的自匹配特性,计算子块中每一个像素的next值.当模式中第j个像素与主块中的像素"失配"时,从子块的next数组中找到第r个像素继续比较,不需要回溯到开始匹配的位置.对具有不同复杂运动的视频图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搜索窗口大小为(-12,-12)×(12,12)的区域内,与六边形搜索算法相比,在运算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本算法可大幅度提高运动估计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在视频编码中使用基于零块判决的运动搜索算法已被公认为是一种能够加快编码速度的好方法,该算法的核心是确定一个恰当的零块判决阈值,从而使其在提高编码速度的同时不至于引起太多的图像质量下降和码率增加.在介绍H.264中的变换与量化运算的基础上,对H.264中零块判决阈值进行理论分析,得到了在H.264中可用的零块判决阈值范围,然后根据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在实际中可用的H.264中优化的零块判决阈值.
Abstract:
It is well-known that using motion search algorithm based on zero-block detection is a good method for accelerating video encoding. The critical technology of such methods is to select an appropriate threshold for zero-block detec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speed of video encoding without causing too much decrease in picture quality and increase in bit-rate. Based on an introduc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quantization in H. 264, the threshold for zero-block detection is theoretically analyzed and the range of threshold for zero-block detection is given. Then some experiments about the threshold are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By analyzing the experiment results, an emulated threshold which can be used for zero-block detection in H. 264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类并行的半光滑NewtonKrylovSchwarz算法来解决互补问题利用半光滑函数,通过解大规模稀疏非线性代数方程组,得到此类优化问题的数值解计算结果表明此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求解无约束极大极小问题的光滑化不精确牛顿算法.该算法利用光滑凝聚函数近似不可微的极大值函数,从而得到目标函数的光滑近似,进而再利用不精确牛顿法求解光滑化后的可微的无约束优化问题.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初步的数值实验表明,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借助稀疏表示具有能较好刻画样本之间相似度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近邻传播聚类算法.仿真 实验表明,本聚类算法较基于其它距离度量的算法能获得更好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Criminisi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修复算法。根据图像待修复点梯度的大小,在源区域中确定其匹配区域的范围,减少搜索次数;以到待修复点距离从小到大的方式搜索匹配块,应用最近最优匹配块对图像进行修复;提出新的置信度更新方法,使更新后的置信度与累积误差成反比。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图像修复算法具有较好的图象修复效果,并且计算复杂度低,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赤点石斑鱼皮肤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点石斑鱼为材料,无菌操作剥离皮肤,并剪成大小为O.5-1.O cm的外植块,于25℃进行体外培养.观察结果显示,赤点石斑鱼皮肤外植块在含20%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液中存在生长活性,3 d后长出上皮样细胞,6~7 d形成岛屿状细胞集落,12-14 d长满呈"铺路石"状.研究结果表明,皮肤外植块在体外维持生长状态达30 d以上,培养30 d的悬浮细胞存活率为5l.4%,提示皮肤上皮细胞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0.
运动估计块匹配算法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频序列图像存在很强的相关性,采用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技术可以消除时间冗余以提高编码效率,本文介绍了运动估计的原理以及一些常用的块匹配算法,并对这些算法的优劣性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Soria证明了Hilbert变换H在Hardy型块空间B~0_q (R)上的有界性,陆善镇对有δ标准核的Caldero''n-Zygmund算子T,建立了此有界性在加权情形中的拓广,本短文就更加广泛的ω(t)型和(Log,ω(t))型的Caldero''n-Zygmund算子,也建立了这种有界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的点方向初始值算法.该算法根据像素点在不同方向上的曲率变化确定该点的初始方向值,并明确提出了点方向的概念.提出了一种点方向图的新算法并研究了相应的快速算法.基于块划分的传统块方向图有时是不连续的.与块方向图相比,点方向图保留了块方向图的统计特性,又克服了块方向图的缺陷,不需要先进行背景分离,点方向计算与背景分离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3.
利用Moreau-Yosida正则化技术和非单调线搜索技术,设计了一种针对大规模非光滑优化问题的修正Hestenes-Stiefel共轭梯度算法.该算法的搜索方向不仅自动满足充分下降条件,而且属于信赖域.在适当条件下,新算法全局收敛.初步的数值实验也表明新算法对于求解大规模非光滑无约束凸优化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块-Toeplitz矩阵的一种快速QR分解及算法实现。将一般的Toeplitz矩阵的快速QR分解方法推广到块-Toeplitz矩阵的情形,通过Cholesky方法计算QR分解中的上三角矩阵,并给出了其实现算法。  相似文献   

15.
在大数据背景下,本体所包含的概念越来越多,其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这要求其对应的本体算法能高效地降低计算的维度,进而减少计算复杂度.将原有的本体稀疏向量学习模型进行扩展,提出本体稀疏矩阵学习模型.通过矩阵导数计算设计一种迭代算法来获取逼近最优解.实验表明新算法在特定的本体应用领域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新章 《农技服务》1994,(4):31-31
<正> 1、选料:选个大、薯块饱满、外表光滑的马铃薯为原料。2、造型制坯:用清水冲洗薯块外面的泥土,去掉薯皮,洗净。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的果坯。3、灰浸、水漂:将坯放进容器内,倒入0.6%的石灰水。浸泡16个小时取出,放入清水中漂洗4次,每次漂2小时。洗  相似文献   

17.
压缩传感理论是一种充分利用信号稀疏性或者可压缩性的全新信号采样理论。该理论表明,通过采集少量的信号测量值就能够实现可稀疏信号的精确重构。本文在研究现有经典重构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结合图像分块思想和回溯思想的分块子空间追踪算法(Block Subspace Pursuit, B_SP)用于压缩传感信号的重构。该算法以块结构获取图像,利用回溯过程实现支撑集的自适应筛选,最终实现图像信号的精确重构。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测试条件下,该算法的重构效果无论从主观视觉上还是客观数据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研究新疆地区切碎棉秆压缩成型块的松弛密度和抗变形、抗跌碎、抗渗水性能.加载压力是影响压缩成型块品质的重要因数之一.研究发现随着压力的增大压缩成型块的松驰密度、抗跌碎性逐渐变大,抗渗水性、抗变形性变小,压力在140KN以上时,对成型块的抗变形、抗跌碎、抗渗水性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正>1.退菌症状。菌种块萌发正常,吃料较正常偏慢,种块处呈放射线状生长,当菌丝长度在4~5厘米时,从种块开始菌丝逐渐稀疏,尖端菌丝较为浓密、浓白并继续发展,后边的随之淡化、稀疏,最后整个菌袋表面呈略灰白甚至无菌丝状。播种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任务联合稀疏表示的水稻叶片病害自动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Oryza sativa L.)病害自动识别技术中,针对不同种类病害在抽取到相似特征的情况下,病害难于区分,甚至做出错误判断,从而降低识别率的问题,提出了多任务联合稀疏表示的水稻叶片病害自动识别算法.该算法将单一病害特征的识别过程看作"任务",要求这些"任务"特征在同一个训练数据集合的对应特征字典下能够稀疏表示,同时不同"任务"的稀疏表示系数向量具有相似的结构,从而实现了利用不同"任务"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判断的准确率.同时这种算法使得病害的识别通过一次处理完成,避免了传统方法多次判断所引入的误差.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充分挖掘不同特征类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了识别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