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不同带宽对套作小麦产量及边际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内麦8号"为材料,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双六零"(带宽4 m)、"双三零"(带宽2 m)、"三五二五"(带宽2 m)、"三零二零"(带宽1.67 m)、"一二二二"(带宽1.13 m)5种不同带宽对小麦产量及边际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小麦有效穗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穗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有效穗与小麦播幅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还受边际效应的影响,边行经济性状在不同带宽间的变异小,而非边行的经济性状较边行显著变劣,中厢带植模式能兼顾穗数和边际效应的发挥而增产,是四川丘陵旱地套作小麦高产高效的适宜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一、玉米套种魔芋1.种植带的划分。旱地深翻、耙碎、整平,按宽度2.67米开厢,种魔芋的厢面宽2.27米,种玉米的厢沟宽、深为40和20厘米。2.播种。①魔芋: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所用的魔芋种应选择均重为200克左右的。播前在种植带上按窝距50厘米打窝4行,每亩约2000个窝,每窝施农家肥0.75千  相似文献   

3.
正豫审旱地新品种鹤麦801,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4014,品种来源为99-6/周麦18,适宜河南省丘陵及旱地麦区早中茬种植,经过河南省旱地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洛旱27号增长6.8%。产量构成三要素:亩穗数28万~33.9万,穗粒数31.9~38.3粒,千粒重35.8~41.4 g。其抗旱高产栽培技术如下。一、把握最佳时期播种旱地小麦生产受当地土壤墒情限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新麦28的推广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豫北地区采用裂区试验研究播期和播量对新麦2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探讨小麦新品种新麦28的配套栽培技术.[结果]播期及其与播量的互作对新麦28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播期对新麦28农艺性状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推迟播期后,新麦28的成穗数和产量均有所降低,而播量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显著.[结论]10月12日播种新麦28的最佳播量为150 kg/hm2,晚播(10月19日)的最佳播量为187.5 kg/hm2.  相似文献   

5.
【目的】西南冬麦区小麦主要分布于丘陵旱地并与玉米等作物间套种植,机械化程度低,种植效益差。测试以微耕机驱动的小型播种机播种性能与适应性,为提高播种立苗质量和效益奠定基础。【方法】2010—2011、2011—2012年在丘陵旱地不同土壤类型上进行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播种立苗、生长发育、产量建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设计处理包括:对照(旋耕整地+人工挖窝播种、施肥),2B-4机播(播前施肥旋耕+机械化播种),2BFS-4(旋耕整地+机械化一次性播种施肥)。【结果】处理之间立苗质量差异在播种阶段干旱较重的2010—2011年度表现最为明显,2B-4处理出苗较快较匀,生育前期、中期的个体与群体质量显著优于对照和2BFS-4处理,不同土壤类型上的表现趋势基本一致。2B-4、2BFS-4处理的播种效率显著高于对照,播种成本显著低于对照,其不同年份、不同土壤类型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2.7%和8.9%,平均年纯收益分别对照提高70.6%和50.6%。【结论】综合立苗质量、产量、效益及年份效应,2B-4型单播机是适宜丘陵旱地生产条件的成熟小麦播种机,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养麦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产量适中,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欢迎。养麦择土不严,在坡地、河滩和新垦地均可种植。一、适时播种秋荞麦一般只有70~80天生育期。实践证明.“立秋早、白露迟.处暑播种正当时”。“早播三天不结籽,迟播三天霜打死”,因为养麦喜温凉环境.播种过早,生育期易受高温影响;播种过迟,生育期又怕霜害。养麦子叶较大.根纤细,应在整碎地块耙平地面后播种经温水浸泡过的健  相似文献   

7.
油菜浙双758优化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浙双758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双低、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200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建德市种植,影响浙双758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播栽期,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虽然对产量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显著.最佳处理组合为9月15日播种、10月20日移栽,种植密度13.5万株/hm2,纯氮用量270 kg/hm2,产量为2.951t/hm2.  相似文献   

8.
鹤麦801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新麦9号为母本、周麦18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201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抗寒、抗旱、优质,产量结构佳,高产稳产,丰产潜力大,旱作适应性广,适宜在河南省丘陵及旱地麦区早中茬种植。在多年的品种抗旱高产机理研究、田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通过旱地精匀播种、肥料早深施等一系列技术,实现了鹤麦801在大群体基础上的穗粒数与千粒重的协调统一,达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9.
遵照毛主席关于“有比较,才能鉴别”的教导,为了提高二晚趸秧的产量,我们进行了二晚趸秧播种期试验。一、试验的基本情况供试品种为新选二号,武农早、嘉农14、农垦58。均于6月19日、6月26日、7月3日,分三期播种。种子用2%甲醛闷种4小对,摧芽播种,播种量每亩600斤。趸秧苗床为水田,于6月12日开沟作厢,厢宽5尺,厢沟1尺,排出厢面水,保留沟水,使厢面湿润,让杂草发芽,然后自然落干,使厢面晒硬(即部分发裂)。播种前一天,厢面灌跑马水润泥,厢沟中灌深水,使沟泥融活。播种当天下午6时左右,将厢面杂草除尽,厢沟中泥巴和烂,均匀铺在厢面,泥厚一寸,浇水(?)平,随即播种,播后塌谷,复盖麦  相似文献   

10.
播期及种植密度对国审周麦2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国审小麦新品种周麦28的配套栽培技术,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周麦2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种植密度及其互作对周麦28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播期和种植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周麦28的适宜播期在10月10~15日内,周麦28的最佳播量在270万/hm2左右,但可根据地力条件和整地质量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1.
播期与密度对襄麦D5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小麦新品种襄麦D51的适宜播期与密度组合,于2016—2017年在襄阳市农业科学院以襄麦D51为材料进行了播期与密度的裂区二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处理条件下,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差异不显著,每穗粒数和平均产量随播期推迟显著提高,千粒重随播期推迟显著下降;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有效穗数、千粒重和平均产量差异均不显著,每穗粒数随密度增加显著下降。平均产量的播期与密度互作效应显著,最佳播期为11月4日、播种密度为每公顷315万基本苗。  相似文献   

12.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旱地攸麦的生育过程、经济性状及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适期播种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和自然降水,减轻生产前期低温干旱的危害,植侏生长发育良好,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西南旱地小麦机播技术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西南地区以旱地小麦为主,受生产生态条件限制,该区机械化水平低,播种质量差,产量不高不稳。旱地小麦机播技术适应性研究表明,2BJ-2型播种机和2B-4、2B-5型播种机体型小、重量轻,由人力或微耕机驱动,方便在丘陵旱地转运和作业。与传统播种技术稀大窝处理相比,机械播种的效率大幅提高,播种成本降低50%以上,产量提高4.8%~45.0%。小型播种机尤其是2B-4、2B-5型播种机在西南丘陵旱地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裂区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播期和播量对皖麦50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迟,皖麦50主要经济性状差异显著变化,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播期*密度互作对产量影响显著,10月18日播种240~330万株/hm2和10月22日播种330万株/hm2苗产量都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陕麦159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方法]采用2个重复5×5播期播量设计,研究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陕麦159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在10月上旬播种,播种量115.5 kg/hm2时,陕麦159产量可以达到7 500 kg/hm2。播期播量对陕麦159成穗数的影响最大,穗粒数次之,千粒重最小。[结论]合理的播种期和种植密度有助于挖掘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该研究可为实现该品种在生产上高产稳产提供科学的栽培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快速培育并推广种植适宜湖北省麦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开展了应用单倍体技术选育小麦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襄阳市农业科学院采用单倍体技术育成了小麦新品种襄麦D31,该品种2017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于2015年秋开展了播期与密度二因素裂区试验,以探索襄麦D31适宜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播期显著影响襄麦D31的子粒产量和品质,密度的影响则较小;鄂北地区襄麦D31适宜的播期与密度为10月底稀播180万苗/hm2,但密播并不影响产量;单倍体技术育种是值得推广的高效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江西红壤旱地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秋芝麻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芝麻株高、主茎果轴长和单株干物质重有显著的影响,其中7月1日播种的株高最高,单株干物质重最重;种植密度对始蒴部位和主茎果轴长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始蒴部位有升高的趋势,而主茎果轴长有缩短的趋势;播期对芝麻单株蒴果数和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提早播种有利于单株蒴果数和产量的提高;密度和播期对芝麻含油量的影响不显著;最适宜的播期和密度组合为7月10日播种、种植密度45.0万株/hm2,在此条件下,芝麻产量最高,达1147.5kg/hm2。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与密度对江西秋芝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西红壤旱地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秋芝麻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芝麻株高、主茎果轴长和单株干物质重有显著的影响,其中7月1日播种的株高最高,单株干物质重最重;种植密度对始蒴部位和主茎果轴长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始蒴部位有升高的趋势,而主茎果轴长有缩短的趋势;播期对芝麻单株蒴果数和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提早播种有利于单株蒴果数和产量的提高;密度和播期对芝麻含油量的影响不显著;最适宜的播期和密度组合为7月10日播种、种植密度45.0万株/hm2,在此条件下,芝麻产量最高,达1147.5kg/hm2。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小麦新品种"淮麦44"在江苏省淮北地区生产上的适宜播期与播种密度,特进行了不同播期和播种密度对"淮麦44"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淮麦44"在淮北地区的最佳播期为10月15日—25日,且以每667 m~2基本苗数为21万苗时,小麦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20.
充分利用我省川南地区晚秋光热资源,将传统的"双三○"(1尺=33cm,下同)麦/玉/苕旱地种植模式改进为新型的"双一八"麦/粱一粱(即小麦/高梁-再生高粱)种植,既可增加复种指数,改善作物群体结构,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又可"提早头季高粱的播栽时间,达到趋利避害和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