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翻白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5个产地的翻白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有关黄酮类化合物的谱图分析,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二氢钠(体积比60 ∶ 40)、检测波长368 nm、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25 ℃.各材料的黄酮类化合物在此条件下有较好分离.通过对各材料的黄酮类化合物的谱图进行分析,发现有10个共有指纹峰,比较10个共有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值,发现都具有一定的差异,由此可知,不同的生长环境对翻白草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沙枣叶子HPLC色谱条件的选择和优化,确定了沙枣叶HPLC分析条件:流动相比例为乙腈∶水(7∶93v/v);流速:0.3ml/min;检测波长240nm;柱温:35℃;进样量为10ul;分析时间为80min。对主要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等色谱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相关指标符合HPLC指纹图谱的评价标准。为沙枣叶子的指纹图谱研究提供了参考,进一步为沙枣的种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该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浒苔代谢产物的提取方法。[方法]以浒苔为研究对象,用不同的细胞破碎方式、溶剂提取体系、料液比等对均一样本的代谢产物进行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代谢产物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的代谢提取体系进行评价。[结果]溶剂体系甲醇-三氯甲烷-水(7∶3∶3)和液氮处理-球磨破碎-超声波的破壁方法提取并鉴定出81种代谢产物,该方法具有高提取产率、高重现性、易操作和速度快等优点。[结论]溶剂体系甲醇-三氯甲烷-水(7∶3∶3)和液氮处理-球磨破碎-超声波破壁是适合浒苔代谢物提取的方法,该方法可为浒苔及大型绿藻的代谢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东北林蛙皮肤活性肽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东北林蛙皮肤抗菌肽反相高效液相纯化体系,将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皮肤分泌物冻干粉用0.1%TFA水溶液溶解,并对分析样品进行全波长扫描,确定检测波长,通过SunfireTM C18(5 μm,4.6 mm×150 mm)色谱分析柱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分泌物在216 nm和280 nm处均有明显的吸收峰;乙腈能使样品较早被洗脱,而甲醇则能延迟样品的洗脱;流速与样品保留时间、分离度成反相关.经试验证实,最佳液相色谱检测条件为:检测波长216 nm和280 nm;流动相为V(乙腈)∶V(甲醇)∶V(水/TFA)=9∶1∶90;流速0.5 mL/min;进样量20 μL.  相似文献   

5.
项萍  唐喆 《西北农业学报》2020,30(3):444-450
代谢指纹分析(Metabolic fingerprint analysis)是代谢组学研究的重要分析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类动植物体的非靶标的代谢产物的探索研究中,其在真菌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却很少。采用气质联用法(GC-MS)对衍生化后的禾谷镰刀菌样品进行指纹图谱分析,比较不同培养时间、培养环境、不同衍生化方法对代谢产物的影响,选择最佳条件,鉴定出63种代谢产物。这为真菌类物质的代谢组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磺基丙氨酸(CA)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并以CA为底物,评价不同海洋生物组织中半胱亚磺酸脱羧酶(CSD)的活性。[方法]以Agilent Eclipse XDB-C_(18)为色谱柱,采用邻苯二甲醛(OPA)进行柱前衍生,检测波长为315 nm,对衍生化过程及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当CA∶OPA(物质的摩尔比)=1∶2、衍生时间2 min、流动相甲醇∶乙酸钠=65∶35(V/V)、流速1 m L/min时,CA具有最优的检测效果。在该条件下,CA浓度在10~500μg/m 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平行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9%~8.6%,保留时间为1.4~1.5 min。不同海洋生物组织中CSD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在所选择的海洋贝类、头足类、鱼类中,贻贝、疣荔枝螺和大黄鱼均未检测到CSD活性;蛏子、血蛤、芝麻螺和鱿鱼中CSD活性较低。不同组织比较,海鲈鱼肝脏中CSD活性最高,达21.8 U/mg,而肉和鳃中则未检测到CSD活性。[结论]不同海洋生物体内牛磺酸的合成途径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测定酵母抽提物中谷氨酸的含量,以苯异硫氰酸作为柱前衍生试剂,在C18柱上,弱碱性条件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2~1.0mg/m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1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回收率在95%~110%,样品检测结果良好。该方法还可以用于其他氨基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代谢组学在农产品营养品质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检测和分析农产品营养品质对提升优质农产品的营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农产品中营养成分组成复杂,已有的分析方法只能针对已知营养素的浓度、功能等进行分析,无法对农产品中存在的大量其他功能性活性物质进行分析鉴定。代谢组学技术通过高通量化学分析技术对生物样品中的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具有特殊营养功能的小分子物质分析中具有突出优势。代谢组学技术的引入,为农产品营养成分表征及差异性分析,产地溯源及真伪鉴别,生长储藏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规律揭示,营养功能成分作用机制研究等提供了新方法,也为膳食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了新策略。本文对代谢组学研究方法的新进展,包括样品制备、代谢物分析鉴定以及数据分析等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代谢组学技术在农产品营养成分表征及差异性分析、产地溯源及真伪鉴别、生长储藏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规律以及营养功能成分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应用,旨在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在样品制备方法方面,首先通过快速改变样品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添加强酸、强碱或液氮冷冻等技术终止新陈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然后针对代谢物的极性,选择不同的提取溶剂,从而获得较高的提取率。在样品分析方法方面,核磁共振、色谱质谱和毛细管电泳质谱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中,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将色谱的有效分离和质谱的准确定量相结合,已经成为代谢组学中使用最广泛的分析技术。在数据处理及分析方面,无监督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和有监督分析中的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数据分析方法。通过通路分析软件的富集分析和拓扑分析,可以明确与代谢物差异相关性最高的代谢通路,对差异代谢产物的机制进行分析和解释。在农产品营养成分分析应用方面,通过对农产品中初生代谢产物及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全面表征,形成农产品独特的代谢指纹图谱,从而实现营养成分的差异性分析;通过非特定目标物的检测和无监督分析方法,实现不同产地农产品的组间差异鉴别和差异化合物筛选;通过农产品生长过程中关键成分的消长规律及合成机理分析,指导最佳收获期;通过体液代谢谱和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系统研究营养功能成分与生物体代谢之间的交互作用,为营养功能成分作用机制研究及膳食指导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建立草莓中典型杀菌剂的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经快速,简便,经济,高效,可靠和安全(Qu ECh ERS)的快速前处理方法处理后,经Waters BEH C18色谱柱分析,流动相为甲醇和水(含5 mmol·L-1甲酸铵溶液)(9∶1,V∶V),以0.25 m L·min-1的流速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化合物的调谐和分析。对建立的方法进行方法验证和实际样品分析,各杀菌剂在不同添加浓度下的样品回收率为80.9%~113.7%,在1~200 ng·m L-1进行线性拟合,R2均0.991 4,检出限为0.2~0.9 ng·m L-1。实际样品分析发现,草莓样品仍有杀菌剂检出。  相似文献   

10.
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代谢组学主要是以LC-MS、GC-MS和NMR为分析平台来进行相关的试验分析。代谢组学一般的试验流程包括前期试验方案设计、样品的前处理、仪器进样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阐释相关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