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小黑麦新品系P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该品系在甘肃省陇中冬小麦区的种子产量及产量稳定性,并分析了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穗粒数,穗粒质量,小穗数,穗长)与种子产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小黑麦新品系P1抗倒伏,生育期比2个对照缩短7~14d;除株高和小穗数外,小黑麦新品系P1的种子产量(4 464.49kg/hm2)、穗粒数(42.93个)、穗长(9.39cm)和穗粒质量(1.66g)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对照品种;3个试点中,临夏点小黑麦种质的平均种子产量最高(4 513.47kg/hm2),兰州点小黑麦的穗长最长(9.49cm)。综合分析显示,小黑麦新品系P1在3个试验点种子产量较稳定,在临夏点种子产量最高(5 280.70kg/hm2),为最适宜种植区。  相似文献   

2.
对青引1号燕麦(Avena sativa cv.Qingyin No.1)采用不同施钾处理,探讨不同施钾对其种子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并对产量性状和产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找出最佳的施钾量,为青海省燕麦种子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钾肥能显著提高青引1号燕麦各产量性状的增加。在施N54.75kg/hm2和施P2O551.75kg/hm2的基础上,当施K2O分别为10~20 kg/hm2、20~30kg/hm2、50kg/hm2、30~40kg/hm2、30kg/hm2和60kg/hm2时,青引1号燕麦小花数、单序籽粒数、单序籽粒重、粒长、粒宽、千粒重达到最大,分别为2.7个、86.7个、2.56 g、1.604 cm、0.318cm和33.50 g。青引1号燕麦在施K2O40kg/hm2时,种子产量及蛋白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6425.3kg/hm2和864.9kg/hm2,其种子产量与施K量间可用ys=5164.65+49.94 K-0.52 K2预计,蛋白产量与施K量间可用yp=618.29+7.00 K-0.050 K2预计。青引1号燕麦种子产量与各产量性状间的数量关系可用ys=-19268.1-519.2 Fs+780.6 Ns-219.1 Li-2035.1 Swi+665.5Lg+19047.6 Wg表示。小穗数、粒长、粒宽对种子产量的增加直接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3.
甘肃引黄灌区根据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通常在每年固定时期给水灌溉。本试验研究了甘肃引黄灌区不同灌溉次数(2,3,4次)和磷酸二铵施用量(0,180,360,540kg/hm2)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旨在寻找该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的合理灌溉次数和最佳施肥量。通过两年的研究发现,灌溉次数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灌溉次数增加反而降低种子产量,2次灌溉对紫花苜蓿种子生产较为适宜,两年的平均值分别为686和891kg/hm2;种子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施用360kg/hm2肥量条件产量最高,两年的平均值分别为631和786kg/hm2;灌溉次数和施肥量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在2次和3次灌溉条件下,施肥量增加显著提高种子产量;在4次灌溉条件下,随着施肥量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2013年,2次灌溉、360kg/hm2施肥量条件下的种子产量最高,为757kg/hm2;在2014年,2次灌溉、540kg/hm2施肥量条件下的种子产量最高,为1019kg/hm2;苜蓿种子产量与单位面积生殖枝数、结荚花序数呈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03和0.835;2次灌溉、360kg/hm2磷酸二铵施肥条件为该地区较为经济、高效的灌溉和施肥条件。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肥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N、P、K肥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N、P、K肥施用量不同,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施肥量为47 kg N/hm2、120 kg P2O5/hm2、30 kg K2O/hm2时,实际种子产量最高,达1256.42 kg/hm2.N、P、K肥主要通过提高籽粒数/豆荚(x4)、豆荚数/花序(x3)和花序数/枝条(x2)来提高种子产量,表现种子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68.194 14.213X3 27.024X4.  相似文献   

5.
新麦草种子产量的水肥耦合模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二因素五水平正交组合设计方案,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效应解析后表明,肥对新麦草种子产量的效应大于水;水对新麦草种子产量作用为负效应;但是水肥耦合对新麦草种子产量的效应为协同效应.按照新麦草种子生产水肥因子的等效点方程可调整水肥因子.新麦草种子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179.93 kg/hm2 (其中N:105.84 kg/hm2;P2O5:74.09 kg/hm2)~195.89 kg/hm2 (其中N:115.23 kg/hm2;P2O5:80.66 kg/hm2), 灌溉量为60.52~131.81 mm.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箭筈豌豆在西藏高海拔河谷地带的种子生产技术,选择333/A、西牧333、西牧881和西牧324等4个箭筈豌豆品种,在达孜县于2010年4月7日—5月6日分5个播种期进行了结实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33/A和西牧333在5个播期的种子产量平均为1 746.18 kg/hm2和1 873.00 kg/hm2,其中4月20日和4月28日播期的产量最高,2个品种均可达到2 550kg/hm2以上;西牧881和西牧324在5个播期的种子产量平均为493.44kg/hm2和335.49kg/hm2,最高产量仅能达到804.81kg/hm2。4个品种各播期种子产量与其千粒重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西牧324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他品种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333/A和西牧333各播期种子产量与秸秆产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7.
四份披碱草属牧草在同德地区生产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份披碱草属牧草材料为研究对象,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旱作条件下从生育期、产量、茎叶比等方面进行了生产性能评价,为其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种子生产方面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四份材料在同德地区均能安全越冬,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抗旱能力.各材料在生长第二年产量最大,青牧1号老芒麦和同德老芒麦在同德地区产量表现较高,其在第二年鲜草、干草和种子产量分别为36500.2 kg/hm2、44894.6 kg/hm2、908.7 kg/hm2和35500.2 kg/hm2、10924.0 kg/hm2、902.4 kg/hm2.且这两个品种叶量丰富,是饲喂家畜的优质牧草.四份披碱草属材料适宜在海拔3200m左右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2种生境条件下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四川省的丘陵区(洪雅)和中山地区(汉源)2种生境条件下的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两地的种子产量和质量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洪雅点种子产量为244.0 kg/hm2,汉源点的种子产量为532.8 kg/hm2.两样地的种子质量相比,汉源点的发芽势、发芽率、四唑染色数和四唑脱氢酶均高于洪雅点.两地的种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基本一致,均呈显著相关;相关性强弱依次为:每生殖枝种子数>生殖枝数>每生殖枝小花数>分蘖数>每生殖枝小穗数>千粒重.每生殖枝种子数对种子产量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引进的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品种在湖南邵阳地区进行引种栽培后发现,引进品种在鲜草及干草产量等特性上均显著优于对照品种,草产量最高的是安哥斯和MaxImus;鲜草产量分别为154375kg/hm2和149687.5kg/hm2,干草产量分别为25969.9kg/hm2和24290.7kg/hm2。综合各项指标得出安哥斯和MaxImus最适宜在邵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N、P肥对裸燕麦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研究了N、P用量及其配比对裸燕麦(4600)秸秆株高、秸秆产量和种子产量,以及小穗数、单株粒重、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株高外,施肥处理对裸燕麦各生产性能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施N量0~135 kg/hm2或施P量0~90 kg/hm2下,随施肥量增加,种子产量和秸秆产量均明显提高.在N90P90和N135P90时,裸燕麦种子和秸草产量最高,分别为3 400 kg/hm2和20 700 kg/hm2.种子产量与穗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和穗粒数间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或P<0.05).裸燕麦秸秆产量yg或种子产量ys(kg/hm2)可用其与N (kg/hm2)和P (P2O5,kg/hm2)肥间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yg=16 380.76 14.811xN 32.272xP-0.015xN2-0.114xP2 0.026xNxP(R2=0.886***)和ys=2 597.605 12.369xN 4.277xP-0.067xN2-0.006xP2-0.020xNxP(R2=0.959***)很好的估测.  相似文献   

11.
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82年创刊以来106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该刊共载文2 987篇,篇均页码为1.93,作者总人次6 396,作者合作度2.20,单位代替个人署名论文9篇,2单位以上合著论文169篇,占17.4%,跨省单位合著论文17篇,占1.75%,作者分布在全国28个省339个单位,第一作者中级职称占33.13%,年龄在31~40岁之间的占25.49%,基金论文占试验研究栏目的31.37%,篇均引文1.35,引文类型多样,数量适中,质量高,结论,从上述3方面看该刊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优秀的编辑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三种锦鸡儿属植物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用数量统计的方法对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的31份材料的10项形态指标进行了研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这10个性状在材料间表现出显著差异;聚类分析把这3种植物的31份材料分为2组;主成分分析表明种子长和宽、千粒重、荚果长和宽等是造成这3种植物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了地理生态因子对这3种植物的表型性状变异有较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鲁西牛生长发育规律及体重与各体尺间的内在联系。[方法]研究利用SPSS 26.0软件,分析鲁西牛体重与各体尺性状间的相关性,建立各体尺性状对体重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结果显示鲁西牛群体I中所有体尺性状均与体重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腹围(X5)、体高(X1)和胸围(X3)通过较强的直接作用影响体重(Y)。鲁西牛体尺(X)对体重(Y)的最优回归模型为:Y=2.374X1+2.455X3+2.721X5-923.527 (R=0.955,P<0.01)。根据最优回归模型,对鲁西牛群体II的体重数据进行预测,并将群体I和群体II进行合并为群体III,分析鲁西牛群体III体重与体高(X1)、胸围(X3)和腹围(X5)的相关性,并对相关系数进行分解。结果显示,体重(Y)相关程度最高的胸围(X3)性状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P=0.939),与体重间相关系数最小的体高(X1)则是通过较强的间接作用影响体重。[结论]综上,体高、胸围和腹围可作为3个重要参考指标,为后续合理评估鲁西牛生长发育性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寒地区紫花苜蓿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多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份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质的8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形成关系进行多重分析.结果表明:①紫花苜蓿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达15.08%~38.76%,且茎粗(0.8538)、单株分支数(0.8432)、主枝侧枝数(0.6341)、节间长(0.9259)、茎叶比(0.6848)和株高(0.5952)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②通径分析显示:8个农艺性状对产量直接作用大小的顺序依次为:单株分支数>主枝侧枝数>节间数>叶长宽比>茎粗>节间长>株高>茎叶比.③主成分与回归分析显示,单株分支数、主枝侧枝数、节间数和叶长宽比4个农艺性状对产量形成的贡献最大,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④筛选评比发现,普拉蒂尼、三得利和游客这3种紫花苜蓿在天祝高寒地区适应性强,草产量高,适合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82年创刊以来106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该刊共载文2 987篇,篇均页码为1.93,作者总人次6396,作者合作度2.20,单位代替个人署名论文9篇,2单位以上合著论文169篇,占17.4%,跨省单位合著论文17篇,占1.75%,作者分布在全国28个省339个单位,第一作者中级职称占33.13%,年龄在31~40岁之间的占25.49%,基金论文占试验研究栏目的31.37%,篇均引文1.35,引文类型多样,数量适中,质量高,结论,从上述3方面看该刊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优秀的编辑质量。  相似文献   

16.
无芒雀麦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多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遗传参数估算、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无芒雀麦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芒雀麦各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介于7.75%~19.15%之间;茎节数、基部茎长、花序长、小穗数、旗叶宽、旗叶叶鞘长、倒二叶长、倒二叶宽和倒二叶叶鞘长遗传力达65%以上,遗传进度达15%以上,遗传稳定性较高,在育种选择中应用效果较好;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茎节数、基部茎长、穗下茎长、倒二叶长和倒二叶叶鞘长对干草产量具有较高的直接效应,小穗数、旗叶宽、倒二叶长、花序长和倒二叶宽对种子产量具有较高的直接效应;主成分分析筛选出Q2、Q4、Q6和Q8共4份高产种质材料,4份材料的平均干草产量达13.06t/hm 2,种子产量达1.62t/hm 2。综合分析表明,茎节数、基部茎长、花序长、小穗数、旗叶宽、倒二叶长、倒二叶宽和倒二叶叶鞘长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与无芒雀麦产量形成关系密切,可作为筛选高产无芒雀麦种质材料的鉴定性状;材料Q2、Q4、Q6和Q8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培育优良品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兰州大尾羊体重与各体尺间的最优回归方程,利用SPSS 22.0软件对116只兰州大尾羊体重与体尺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并对其相关系数进行分解,获取体重与体尺之间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体斜长(X1)、胸宽(X2)和体高(X3)这3个体尺性状与兰州大尾羊体重(Y)之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  相似文献   

18.
滩羊、寒羊、蒙古羊品种间遗传距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集了4、5岁滩羊、寒羊、蒙古羊血样各80、38、82个,测定血清中12项生化指标,经方差分析,除血清胆红素(BIL)外,其他11项血液生化指标品种间差异显著。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这11项血液生化指标计算上述3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并依据遗传距离作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可以用本研究所选的11项血液生化指标来计算绵羊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同时指出,寒羊与蒙古羊的遗传距离较近,滩羊与寒羊和蒙古羊的遗传距离较远。本文还应用聚类分析法对主成分分析法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一致的基础上,用Fisher判别法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动物性状中的多重共线性现象,共线性对回归分析的影响、检出和判断,以及多重共线性补救方法.目的在于使研究者采用正确的回归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Five levels of lime, five levels of P and a constant level of K were applied to soil in pots to create a range of soil conditions. Factor analysis was used to relate a number of soil test variables to a few factors. Seventeen of the eighteen recorded soil variables we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six factors. The six factors described gradients of (1) lime, (2) P, (3) effective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and Mn saturation, (4) Fe and Mn, (5) Zn, and (6) K. Lucerne plants were established in pots with similar soil conditions and their production was related to the soil gradients. Leaf production responded linearly to the lime gradient and root production to the ECEC/Mn saturation gradient. Stem production responded non‐linearly to the phosphate gradient, a peak observed around 27 mg kg?1 P in the soil. The production of nodules was not related to any of the soil grad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