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和牛是日本自己培育的专门肉用品种,目前已被国际社会公认是优良的肉用牛品种。在日本肉用牛品种中大部分是本国品种,占肉牛总量的67%,外来品种仅占33%。日本的主要肉牛品种有日本和牛和黑白花乳种肉牛。和牛包括:黑毛和牛、褐毛和牛、短角和牛、无角和牛。作者在日本进修过肉牛肥育技术(1983~1984),曾经亲自饲养过和牛,对和牛有一些了解,现介绍给同行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日本肉牛品种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肉牛品种介绍郑伟,翟景坤(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齐齐哈尔·161041)在日本词养的肉牛品种除有黑毛和牛、褐毛和牛、无角和牛、日本短角牛外,还有从国外引入的安格斯、海福特、夏洛来等.及近年来新育成品种见兰牛。下面就日本国内主要品种做一介绍。1黑毛和...  相似文献   

3.
日本肉牛主要是指日本和牛,日本人称为"和牛"的意思就是"本国牛",以示与国外品种相区别.日本和牛主要有三个类型,即黑毛和牛、褐毛和牛和无角和牛.实际上,这三种牛都是由日本的当地牛导入外血改良而来(有外血),只有一种叫"见岛牛"的品种,才算是真正的日本当地牛(可能是许多年前由中国引进的),其毛色和外观体型与渤海黑牛亦近似.  相似文献   

4.
日本牛的遗传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扼要回顾了日本牛种资源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日本牛的遗传资源状况和各主要牛种的特征特性;从日本牛的遗传可变性和遗传距离等方面分析了日本牛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并展望了日本黑毛和牛、日本褐牛、日本短角牛、日本无角牛、见岛牛、口子岛牛等日本牛种资源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扼要回顾了日本牛种资源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日本牛的遗传资源状况和各主要牛种的特征特性;从日本牛的遗传可变性和遗传距离等方面分析了日本牛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并展望了日本黑毛和牛、日本褐牛、日本短角牛、日本无角牛、见岛牛、口子岛牛等日本牛种资源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8个牛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与大理石花纹评分基因相关的7个微卫星位点结合DNA池分析技术,探讨微卫星DNA多态性与8个牛品种大理石花纹评分间的关系,并根据性状同质性原理预测品种组合,以加快生产出高端"雪花"牛肉。结果表明:日本和牛与荷斯坦牛、安格斯牛、渤海黑牛的相似性系数均超过0.8,而日本和牛与其他牛品种的的相似性系数均小于0.8。利用MEGA4软件采用邻接法进行聚类,利木赞牛与西门塔尔牛先聚合在一起,再与草原红牛聚合;渤海黑牛与鲁西黄牛2个地方良种聚合在一起,以上5个品种聚为第1大类。荷斯坦牛与日本和牛聚合,再与安格斯牛聚在一起,它们聚为第2大类。根据本研究结果和国外肉牛杂交生产实践,从牛肉大理石花纹性状的同质性出发,建议利用日本和牛、荷斯坦牛为亲本,杂交生产高档"雪花"牛肉,以解决我国的肉牛牛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7.
日本和牛品种形成、将征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日本和牛发展历史以及黑毛和牛、褐毛和牛、无角和牛、日本短角牛四个和牛品种分布、形成、外貌特征、生产性能及发展动向,并对此评价的同时指出了值得我国黄牛改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三、受体牛品种和双胎分娩率1983年到1986年,在福岛畜牧场进行了受体牛品种和双胎生产率关系的实验。从实验结果来看,日本改良黑牛作受体牛时,受胎率和双胎分娩率是25/112(22.3%)和3/22(13.6%),比荷斯坦牛的96/124(77.4%)和39/86(45.3%)低得多。这些实验结果表明,日本改良黑  相似文献   

9.
日本和牛以优良的品种,良好的肉质品质和闻名于世的“雪花肉”而受人们青睐,近几年来我地区引进优质的日本和牛冻精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培育出优秀的肉用商品牛,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去势是保证日本和牛杂交后代公牛肉质品质的重要技术环节,通过对706例日本和牛杂交后代公牛的去势,笔者认为应用传统皮筋套去势日本和牛疗效确实,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从公元6世纪佛教传入日本,直至19世纪西方文化进入,日本人的饮食习惯一直受佛教教义的支配,屠宰和食用牛、鸡等遭到禁止。那时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主要来源是鱼类和鹿、熊、雉、水禽等野生畜禽,养鸡主要是为了观赏和斗鸡。1868年明治时代起,现代鸡种随着欧美文化一起引入日本,与此同时,欧洲和中国烹食鸡肉的方法也传入日本。由于1300多年佛教的影响,日本人至今在烹饪鸡肉之前,仍要剔尽鸡骨,将肉切成小块,许多日  相似文献   

11.
黑毛和牛是日本当地牛的主体,长期存栏占比达80%~90%,是和牛的代表种。其在1950年代尚属役用地方类群,但经过系统选育,现已成为一个专门化肉用型牛国际品种——跨洲繁育的品种,对国际牛肉生产形成了新的冲击,在肉牛育种科技进步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从日本养牛简史、和牛系统选育历程及经验方面试作分析,以期揭示其值得借鉴之处,如品族繁育和公牛"双测检验"就很有创造性。任何品种都并非十全十美,日本对和牛的系统选育还在持续而严格地进行着;针对和牛的科学研究,也已进入了国际上动物营养与遗传育种学一体化研究的前沿领域(RFI),并已取得成果,这对提高和牛选育效率是新的推动。诸多进展亦有很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品种与选牛。肉牛品种以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而且肉质好的高代改良品种为主,如大型肉用品种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德国黄牛杂交后代,小型肉牛品种意大利皮埃蒙特牛、安格斯牛与日本和牛杂交后代,后者肉质品质更加突出,是生产高档牛肉的理想品种。育肥牛选择年龄在12~18月龄,因身体各部器官未达成熟,生长发育潜力大,育肥效果较佳。性别以公牛或不孕母牛为好,少选或不选阉牛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外对各种牛血液理化性状及其与各种条件和生产性能的关系,开始作了一定的工作。秦川牛是国内外驰名的优良品种,但目前对该品种血液生化值测定的报道不多。本文报道了秦川育成牛血清蛋白、血糖、血钙、血磷等15项生化值,虽然各测值均在以前国内外对其它各品种牛的测值变动范围之内,但与其它品种牛比较,尤其与日本1975年组织的全国性的对各品种牛“血液理化性状的研究”相比较,秦川牛显示了总蛋白、白蛋白的高值(秦川牛8.16±0.99;日本各品种牛在5.2~7.8的范围内),秦川牛血清蛋白量与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也高于其它各品种牛,这一点可能表明秦川牛体格大,适应性强,发育快,肉味鲜美特点的代谢基础状况。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了秦川育成牛血液生化值与各条件之间的关系中,总蛋白量有季节性的显著变化;白蛋白、球蛋白、血钙、血磷等在育成阶段即表现了性别的差异,这与日本等所报导的荷兰牛(乳用、肉用),和牛(放牧、肉用)有所不同,可能是秦川牛早熟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喜好、观念都在逐渐发生变化,对高档牛肉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中高档肉牛生产走向规模化发展的道路。而中高档肉牛规模化生产的基础是品种的繁育,通过对日本和牛、安格斯牛、复州牛、沿江牛等高档肉牛品种分析,探讨辽育白牛繁育、夏杂牛和西杂牛繁育、日本黑牛和安格斯牛杂交繁育、利用黄牛地方良种牛组织中高档肉牛繁育等几种繁育方法,为中高档肉牛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研究了秦川牛、安格斯牛和日本和牛不同阶段生长性能指标之间的差异以及育肥开始月龄和育肥开始季节对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24月龄安格斯牛牛和日本和牛体重及各项体尺指标极显著高于秦川牛(P0.01);育肥开始月龄与育肥效果关系密切,犊牛6月龄开始转入育肥牛舍其肥育末期体重及各项体尺指标极显著高于犊牛4月龄转入的牛(P0.01),显著高于犊牛5月龄转入的牛(P0.05)。品种与肉牛生长性能关系密切,安格斯牛、日本和牛生长速度快于秦川牛。  相似文献   

16.
1977年以来,我区黄牛杂交改良曾引用内蒙古草原红牛(乳肉兼用型)、日本短角牛(肉用型)二个品种作父本。目前两类杂种肉牛分散各地,尤其南部山区数量较多。不少杂种均含上述二品种血统,吴忠种畜场的三元杂种(简称日×草×土)比较集中。“吴忠红牛”即在改良牛群的基础上用三品种杂交繁育。为了研究三元杂种肉牛的肥育效果和产肉性能,了解日本短角牛改良效果,给“吴忠红牛”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为了  相似文献   

17.
<正> 日本自明治时期(1868)起,在蚕和桑树品种的改良、养蚕方式的改良等一系列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蚕业急速地发展起来,通过生丝的输出而获得的外汇在日本的现代化、资本主义化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近20年来,在工业化的浪潮频频冲击传统农业的形势下,需劳力多、  相似文献   

18.
日本和牛     
日本和牛是日本民族推崇的国宝,是在以稻田耕作为主的农业生产中逐步培育出来的肉牛品种,历史上的和牛主要是以役用为主,和牛形成分为3个历史阶段,第1阶段在19世纪末,日本和牛是以田间耕作为主,役用性能非常好,第2阶段是在20世纪初,导入了部分欧洲牛的血统,向役乳兼用型发展,泌乳性能有所改善,第3阶段是二战结束后,国内肉禽品需求增加,农业逐步实现耕作机械化,需要培养本国肉用牛品种,经过导入欧,美等国肉牛的血梳,培育出今天的日本和牛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正本人有幸在日本琦玉县玉儿郡上里町的植井畜牧株式会社研修一年。该会社主要是从事和牛的饲养、屠宰、牛肉分割、销售及兼营进口牛、猪、鸡肉制品销售等业务。在研修期间,经历了该会社对日本和牛的独特饲养方法,现将他们的经验整理如下,和同仁们分享和探讨。日本和牛的品种主要包括黑毛和牛和褐毛和牛,而作为商品代的和牛则为腹下有少许白斑的黑毛和牛,商品代和牛是由雄性黑毛和牛与雌性褐毛和牛杂交取得受精卵,移植奶牛产下的。植井株式会社牧场常年有商品代和牛600头存栏,用于育肥饲养的主要是6月龄以上的  相似文献   

20.
延边黄牛是中国著名五大地方良种牛之一,已被国家农业部列为重点保护和开发品种。属役肉兼用型牛,除使役性能外,其产肉性能良好,肉质独特。成年牛肉质细嫩多汁、鲜美可口,风味可与韩国的韩牛、日本的和牛相媲美,在牛肉市场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