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甜玉米品种稳定性的AMMI模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方差分析和AMMI模型分析,对不同地点随机区组试验中甜玉米株高,穗长和产量的品种差异显著性。试验精确度和品种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年单点随机区组试验中除了呈贡和石林的穗长以外,其余各点性状的品种差异都是极显著的,同一性状不同地点的品种间差异表现不一致,这是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所致,石林点试验精确度最高,其余两点的次之,超甜20号在3个性状上的表现最稳定。黑甜糯产量最不稳定,白甜糯株高和穗长最不稳定。株高,穗长,产量的互作效应主成分(IPCA)的平方和分别占交互作用平方的93.2%,90.9%和80.3%。解释了大部分基因型与环境交互作用。由此计算获得的稳定性参数(Di)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模糊数学对江苏省2001—2002年度苏中片小麦品种区试进行了模糊综合分析;模糊综合分析比单一的产量方差分析可较详细地了解各参试品种的性状全貌;模糊综合分析还可预测当选品种在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本分析结果表明,Nb-3品种(系)的综合性状较明显地优于CK,而豫麦50等3品种(系)的品质有所欠缺,其它一般或较差;模糊综合分析的关键是合理确定各性状的权系数。  相似文献   

3.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国兰31个品种的数量性状特点及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23个数量性状在品种内的一致性、稳定性、差异性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筛选出具有应用价值的性状,以期为国兰品种分类提供理论依据。并对这23个数量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在F检验的基础上采用LSD最小显著差数法对其进行多重分析,分析不同性状在品种间的差异程度。通过Q聚类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在数量性状上的亲疏关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24份红小豆品种进行不同农艺性状方差分析,并对产量及不同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证明供试品种农艺性状均存在差异显著,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对红小豆单株产量的影响较大,分枝数、生育期、百粒重和株高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摘要:采用四元联系数多因素态势排序分析法对2020年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试验东北春谷区组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分析结果与方差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认为这种方法可综合考虑多个性状,对品种的评价更客观、合理与科学,建议在育种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作物新品种(系)区域试验的汇总材料,通常是对产量进行多点试验的联合方差分析,而对其它性状进行加权平均分析,在供试品系的评价上,由于丰产性与早熟性、抗逆性、经济性状协调性及稳产性等不完全一致,因而,最终往往只以产量的高低作为新品系评估的依据,而对其它性状则缺乏定量化的综合分析,因此,我们试图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引入区试品种(系)的汇总评价,为区试品种(系)的综合定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SPAD-502叶绿素读数仪对云南蔗区8个主栽甘蔗品种生长期叶片叶绿素SPAD值进行测定,并对不同甘蔗品种叶绿素SPAD值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及广义遗传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叶绿素SPAD值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德蔗09-78叶绿素SPAD最高,为53.40;云蔗01-1413叶绿素SPAD值最低,为29.78。对叶绿素SPAD值和甘蔗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显示,叶绿素SPAD值和甘蔗重力纯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09;与甘蔗纤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15。叶绿素SPAD值广义遗传力为88.4%,遗传特性稳定。鉴于不同甘蔗品种叶绿素SPAD存在显著差异,且与甘蔗品质性状存在显著相关性关系,因此,在甘蔗育种过程中可以利用叶绿素SPAD进行早期评价,同时结合其他性状对甘蔗进行早期选择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试验方法,在会泽县乐业镇务嘎村,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培育的两个辣椒新组合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组合10-43经济性状较好,增产效果明显,亩产量达到712.66 kg,比二金条(CK1)和本地主栽品种乐业辣椒(CK2)分别增产24.26%和8.91%,方差分析达到显著水平.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可作为酱制型辣椒品种在本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及其机理,选用8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在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两种水分环境下,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用方差分析、t测验、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小麦株高降低,单株产量和千粒重下降,单株穗数、总小穗数和穗粒数减少,穗长缩短,不育小穗数增多;各性状对干旱胁迫敏感程度都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除千粒重外,各性状的环境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品种与环境互作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各品种的抗旱指数差异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穗粒数〉单株穗数〉千粒重〉穗长〉不育小穗数〉总小穗数〉株高。干旱胁迫对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显著,晋麦47、新旱1号和洛旱3号对干旱胁迫的抗耐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攀西黄皮洋葱品种筛选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美国504、日本203等11个黄皮洋葱品种在西昌市高草乡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通过对单个鳞茎重、亩产量等10个重要性状的方差分析、F测验、SSR法多重比较等综合考查后初步认为:在攀西地区推广黄皮洋葱应以日本203为主,适当配搭美国504。  相似文献   

11.
新疆春小麦品种品质性状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选择不同筋力新疆自育和引进的春小麦品种,分析其磨粉品质、蛋白质品质性状和淀粉品质性状等指标,为育种家进一步开展品种选育和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30个春小麦品种,分析23个品种性状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把23个品质性状归于8个主成分,分别是淀粉糊化特性、粉质参数、蛋白质含量、降落数值、直链淀粉含量、面筋指数、峰值时间和Zeleny沉淀值,以品质因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经主成分分析,8个主成分其分别决定总变异量的44.00;、14.49;、8.52;、8.25;、5.46;、4.07;、3.30;和2.74;.把30个春小麦品种聚成4类:第一类小麦品种的面粉L*、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等粉质参数上表现突出,面筋指数和淀粉糊化特性表现较好,而籽粒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粉吸水率偏低.第二类小麦品种中的淀粉糊化特性好,湿面筋含量、籽粒蛋白质、面粉b*含量高,但面筋指数含量低.第三类小麦品种在面粉L*、面团稳定时间和评价值表现差.第四类小麦品种的灰分含量、面粉吸水率偏高,而形成时间较短,淀粉糊化特性表现较差.[结论]通过对新疆自育和引进的30个春小麦品种的23个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类分析,筛选出了影响春小麦品质的8个主成分,对这8个品质指标的选择有利于小麦品质育种和改良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湖北宣恩烤烟新品种筛选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适合宣恩地理环境的特色烤烟新品种。[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法对6个新品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方差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分析结果均表明,HB112、HB086和HB061这3个新品种在农艺性状、经济指标、化学指标三方面的表现较优。[结论]HB112、HB086和HB061这3个新品种综合表现较为优秀,可作为特色品种进一步筛选。  相似文献   

13.
棉花新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河南省2006及2007年15个春棉区试品种的植株、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共17个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前4个主成分对所考察性状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90.10%,根据各品种的主成分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将15个参试品种从产量和主要品质的相似度聚为5大类,并对聚类结果进行判别分析验证,误判率为13.3%。根据对各类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多元方差分析,进行了各类品种的综合评价与性状改良目标针对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香料烟区试品种灰色关联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云南保山引进香料烟新品种进行多性状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云香巴斯玛1号综合性状最好,综合评价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一致。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比单一性状的方差分析更为合理,可准确评价香料烟品种的优劣。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步骤和统计分析方法,用结构化BASIC语言及C—DBASEⅢ联合编程建立了区域试验计算机管理系统RVTMS(RegionalVarietyTestManagementSystem)。本系统能够对区域试验结果进行汇总制表,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品种稳定性适应性分析,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并能对品种进行多指标模糊评判,宏观调控灰色决策。经初步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使用该系统能从区域试验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定引种自日本的多花黑麦草标准品种DUS测试用性状的一致性和特异性状况,优化我国多花黑麦草DUS测试体系,进而更快速准确地鉴定多花黑麦草新品种(系)。【方法】 选择在成都平原种植的7个引自日本的多花黑麦草标准品种,在每个标准品种群体中选取15株长势一致的材料,基于其DUS测试用性状数据对标准品种进行聚类分析,鉴定标准品种在成都平原DUS性状表达情况。通过计算供试材料单株的18个DUS测试用性状的变异系数和方差值,并对测试用性状进行嵌套方差分析,筛选出品种内一致性较高、品种群体间特异性明显的性状。对筛选出来的性状进行概率分级,基于该等级划分为参试国审品种和新品系进行聚类分析和品种鉴定,并对参试品种的测试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根据标准品种的18个DUS测试用性状的具体数值可以明确地将标准品种聚为7类,且DUS性状表达充分,能较为清晰地相互区分,可以进行后续的相关分析。品种内的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叶色程度、春化后生长习性、孕穗期株幅、孕穗期旗叶宽、孕穗期旗叶长宽比和外颖长在多个品种内部的一致性表现较差。在进行品种群体间特异性分析时发现,孕穗期株高、孕穗期旗叶长宽比和小穗密度在品种群体间的特异性较差,其中孕穗期旗叶长宽比的品种群体间方差分量为54.83%,群体内单株间方差分量为45.17%。对筛选出的10个数量性状进行K-S检验及χ2检验,仅有基部小穗长符合χ2检验。最终将10个数量性状划分为5个等级,基于此性状分级结果对参试的多花黑麦草国审品种及新品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能聚类为8个与品种相互对应的分组,证明了此性状分级对于多花黑麦草品种鉴定的可靠性。此外,基于参试品种性状表达级别绘制的热图结果表明,品种“特高德”在营养生长期的叶长明显区别于其他参试品种,表现为叶长较短;品种“川农2号”表现为春化后株高较高;品种“钻石T×长江2号”的穗下茎节长度明显短于其他参试品种;“达伯瑞”品种群体内一致性表现较差;“川农1号”“川农2号”品种群体内一致性表现较好。同时,筛选出的10个性状之间相关性较低,独立性较强,仅有3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5,可以作为DUS测试用性状。【结论】 基于日本标准品种建立的DUS测试用性状分级体系可以应用于我国多花黑麦草的品种鉴定和区分,研究结果为多花黑麦草品种DUS测试方法体系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因子分析法在玉米生产试验中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探讨生产试验结果更全面科学的评价方式,使优良品种投入更高效的大面积栽培和推广,本研究对2018年田丰玉米品种联合体生产试验(中海拔组)6个参试品种(含对照种)在保山试点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抗病性等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前2个公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73.33%,2个独立的公因子较真实地反映了所支配的7个性状及其相互关系。第一公因子主要包含生育期、灰斑病、穗腐病、小斑病和大斑病5个性状,称为生育期和抗病性因子;第二公因子主要支配了株高和穗位高,称为主要农艺性状因子。通过计算公因子得分,6个参试品种中,‘金禾880’综合得分最低,第一公因子得分最低,栽培生产中可适时早播;‘富华9号’综合因子得分最高,第二公因子得分最高,栽培生产中可适当降低株高穗位;‘金禾玉618’综合因子得分最佳,适宜在保山市中海拔区域大面积常规化种植和推广。因子分析法用于玉米生产试验的分析与评价是可行的,在栽培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因子得分对各玉米品种采取具体有效的栽培措施,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局势决策原理,利用目标赋权获得加权局势决策方法,分析1999~2000年云南省中北部粳稻区域试验中的13个农艺性状指标,对13个参试水稻品种的表现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灰色局势决策法是分析水稻品种的一种较为全面的量化分析方法,能对品种的优劣势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并且弥补了方差分析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小麦育成品种的加工品质特性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150份陕西省小麦育成品种重要加工品质指标:籽粒硬度、粗蛋白含量和全麦粉SDS-沉淀值,并根据该品质指标对供试品种的加工品质特性进行聚类分析.供试品种粗蛋白含量平均值为12.4%,变异系数8.9%,硬度与SDS-沉淀值变异较大,其平均值分别为46.1和45.2ml,变异系数分别为15.2%和23.4%.聚类分析结果,150个小麦品种被聚为Ⅵ大类.第Ⅱ类和第Ⅵ类品种3个加工品质指标综合平衡较好.第Ⅱ类包括10个品种,该类品种籽粒硬度大,粗蛋白含量高,沉淀值也高,其加工品质特性与面包小麦相似.第Ⅵ类有18个品种,其籽粒硬度小,粗蛋白含量低,沉淀值也低,其加工品质特性类似于饼干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