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侧耳与香菇属间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侧耳、香菇皆属四极性异宗结合食用菌,其异核双核菌丝体均具“锁状联合”形态标记。本研究以PEG-Ca~(++)为诱导剂,以紫孢侧耳和香菇Cr-20的原生质体再生单核体为亲株,进行侧耳与香菇的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结果从1022个融合再生体中镜检出16个具锁状联合遗传标记的融合株。对1~4号融合株与亲株进行的拮抗反应、双单交配、过氧化物同功酶谱分析及菇形特征对比皆证明融合株确具双亲杂合体特征。出菇验证表明,融合株菌丝体长速均快于亲株,出菇期早,菇产量近于或高于亲株侧耳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浓香乳菇原生质体再生及再生株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浓香乳菇[Lactarius camphoratus(Bull.)Fr.]香气浓郁、抗菌性强,是理想的食品风味剂和天然香料源,但难以人工栽培。本文探索了适于浓香乳菇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实验系统,但从随机挑选的120个再生株中未检测到单核体。研究表明,部分再生株的菌落形态及生长速度与亲株明显不同,且与亲株呈三种类型的拮抗反应,但再生株与亲株的酯酶同工酶及蛋白质电泳图谱完全一致。针对浓香乳菇再生株的多种特性,提出了几种可能的变异机理,并对原生质体单核化的可行性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 91H秋 - 2 1(矮脚黄 )不结球白菜为试材 ,研究了碘乙酰胺 (IOA)和罗丹明 (R 6G)对子叶原生质体线粒体失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0 .5mmol·L-1的IOA ,在 2 5℃条件下处理 2 0min(分 ) ,就能将植板率从 15 .0 %降到 6 .6 % ;1.0mmol·L-1的IOA ,在 2 5℃条件下处理 10min(分 )可使不结球白菜子叶原生质体失活。 40 μg·mL-1的R 6G ,在 2 5℃条件下处理 30min(分 ) ,可有效地抑制不结球白菜子叶原生质体的分裂和愈伤组织的形成。利用R 6G使原生质体线粒体失活 ,更有利于非对称细胞融合的进行  相似文献   

4.
侧耳与香菇原生质体无性再生株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11个菌株为材料,对原生质体无性再生株的单、双核比例、产菇优势及出菇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侧耳、香菇无性再生株以“锁状联合”的有无可区分为无锁状联合的单核株和有锁状联合的双核株,但其比例因菌株不同而迥异;(2)同一菌株的单、双核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出菇期及菇产量等性状有较大差异,双核株多优于单核株;但原生质体双核株与其亲株双核株相比,优劣因菌株而异;(3)无性单核株是进行细胞融合或常规杂交育种的理想材料,而原生质体双核株可用于选出优质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雷法  潘慧娟 《中国食用菌》2005,24(5):21-22,27
本实验首先确定潮霉素浓度对香菇和平菇菌丝和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其次进行了温度和时间对平菇原生质体灭活效果的研究:然后利用香菇和平菇再生原生质体对潮霉素抗潮霉素的差异,结合平菇原生质体灭活为融合子筛选依据,在融合荆诱导下获得4株融合子。  相似文献   

6.
《中国蔬菜》2002,1(6):62-62
●OguCMS(萝卜胞质雄性不育 )下胚轴原生质体核失活和保持系子叶原生质体线粒体失活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原生质体非对称电融合获得不结球白菜胞质杂种 ,该研究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对不结球白菜非对称细胞融合获得的再生植株后代ZS6(A) 10 的植株进行田间和实验室鉴定表明 ,该材料的不育率、不育度均为 10 0 % ,低温下苗期叶片不黄化 ,并有 4个较发达的蜜腺 ,自然条件下结实率与保持系相同 ,并极显著高于原不育材料 ;细胞核染色体为 2n =2 0 ,与保持系相同 ;胚根和子叶的POD同工酶与保持系和原不育系差异显著 ,EST同工…  相似文献   

7.
富硒香菇菌种原生质体诱变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邵伟  乐超银  李玲  熊泽  刘世玲 《食用菌》2004,26(2):12-13
以香菇SD03为出发菌株,制备原生质体,经紫外线诱变原生质体,筛选诱变株,最后得到一株具有稳定遗传性的富硒香菇菌株SD73,经摇瓶培养和栽培后,对子实体中的硒含量进行分析,其硒含量可达38.64μg/g。  相似文献   

8.
以黄色金针菇苏金6号为样本,通过在含有不同浓度结晶紫的PDA培养基培养后,采用菌丝尖端分离和原生质体再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提纯复壮。试验结果表明,含有20 mg/L结晶紫的PDA培养基,可以显著提高苏金6号的生活力和原生质体再生筛选效率。提纯复壮后筛选出的菌株,生长速度和木质素、纤维素酶活均有提高,锁状联合多且规则,产量增加,其中以再生菌株13B7产量最高,增产12.7%。另外,在生长速度相近的情况下,产量与木质素酶活、纤维素酶活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育种中的对称杂交和非对称杂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食用菌的杂交育种中,根据亲本细胞核和细胞质成分在后代中的组合和分配,可以分为对称杂交和非对称杂交两种方式。对称杂交主要指异宗结合食用菌的单孢杂交(或同宗结合食用菌的同核体杂交)和原生质体融合;非对称杂交则包括单双核杂交(布勒杂交)、失活原生质体融合和外源 DNA 导入等方式。  相似文献   

10.
松茸与香菇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获得利于半人工或人工栽培优良松茸菌株为目的,利用松茸与香菇分离纯化的再生原生质体对潮霉素自然抗药性的差异,结合原生质体灭活为融合子筛选的依据。在PEG、Ca^2 系统中以30%PEG4000,30℃处理25min,诱导松茸与香菇良用菌原生质体融合,获融合子5株,融合率0.45%。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中遗传标记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迎捷  陈明杰 《食用菌》1991,13(1):11-12
原生质体融合是生物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上的重要应用,由于这一技术能打破由性不亲和性造成的遗传障碍,从而为进行种属间的远缘杂交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是在原生质体融合中必须对亲株进行遗传标记,这不仅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物力,而且在高等担子菌中有一些遗传标记,如营养缺陷型和代谢缺陷型在遗传上往往是不稳定的,经过几代后便会发生回复突变,而失去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传统上这些遗传标记的筛选主要是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的诱变处理,经这些方法处理后,由于基因突变,虽然能得到一些营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原生质体分离、菌丝尖端分离和组织分离3种方法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As2796的退化菌株进行分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分离株的农艺性状,筛选综合性状优于As2796退化菌株的提纯复壮菌株.结果表明,3种分离方法均能获得提纯复壮的菌株,其中原生质体分离株P28的提纯复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松茸与香菇原生质体融合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获得利于半人工或人工栽培优良松茸菌株为目的,利用松茸与香菇分离纯化的再生原生质体[1]对潮霉素自然抗药性的差异,结合原生质体灭活为融合子筛选的依据,在PEG、Ca^2 系统中以30%PEG4000、30℃处理25分钟,诱导松茸与香菇两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获融合子5株(F1-5)[2],对融合子进行了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4.
毛木耳与黑木耳的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毛木耳(A. polyiricha)与黑未耳(A.auricula)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研究结果。制备毛木耳与黑木耳营养缺陷型单倍体的原生质体。通过电融合及再生筛选,获得了8株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野生型融合子。这一结果对探讨远缘杂交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崔晓  丛倩倩  王庆武 《食用菌》2021,(2):21-23,26
为探索原生质体再生法对秀珍菇菌株提纯复壮的效果,对已经退化的秀珍菇菌株秀-T进行复壮.通过原生质体再生技术得到35株秀-T再生菌株,进一步筛选得到的5株再生菌株各级菌种长势、长速、出菇时间、胞外酶活力及农艺性状较退化菌株均有所提高.其中以再生菌株Re-2复壮效果最为显著,与退化菌株相比,现原基时间提前3d,子实体形成时...  相似文献   

16.
原生质体融合选育富硒高产灵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株不同性状的灵芝菌株为亲本,采用化学融合方法对其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选育,筛选与亲本酯酶同工酶酶谱存在显著差异和拮抗试验呈阳性的融合菌株,并分别以液体发酵菌丝生物量、富硒液体培养菌丝体中硒含量和固体栽培时子实体生物转化率和灵芝菌株的富硒能力为初筛和复筛标准,经遗传稳定性试验验证,筛选到了一株灵芝高产菌株RG1108,编号为YG1,其灵芝子实体生物转化率、固体富硒栽培灵芝子实体和孢子粉中的硒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8.48%、21.78%、16.19%,遗传性状稳定。结果表明:原生质体融合选育富硒高产灵芝是一种比较成功的灵芝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17.
白色金针菇原生质体单核菌系的建立及其遗传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原生质体技术获得的白色金针菇原生质体再生菌株,根据细胞核的分布与数目以及锁状联合的有无,选出25株单核菌株,对峙试验表明,这些单核株分为核基因型不同的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单核株和始发双核菌株的菌落形态、生长速度、胞外漆酶活性和药物抗性等性状指标均有明显差异,表明生成原生质体的过程中,所再生的单核株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8.
王谦  巩竞  杨栋慧  金黎明  王蕾 《食用菌》2009,31(1):12-14
通过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紫外诱变技术对1株具有较强的秸秆降解能力的糙皮侧耳菌株金凤9301进行菌种选育工作。得到1株木质素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均高产的菌株08P217。其木质索降解率,纤维素降解率,半纤维素降解率分别为出发菌株的1.75,1.71,3.22倍。经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试验所筛选的菌株已不同程度的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不同于原来的出发菌株。说明采用原生质体诱变育种是获得高效秸秆分解菌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原生质体技术获得的白色金针菇原生质体再生菌株,根据细胞核的分布与数目以及锁状联合的有无,选出25株单核菌株,对峙试验表明,这些单核株分为核基因型不同的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单核株和始发双核菌株的菌落形态、生长速度、胞体漆酶活性和药物抗性等性状指标均有明显差异,表明生成原生质体的过程中,所再生的单核株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0.
双孢蘑菇原生质体杂交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孢蘑菇的常规杂交育种由于次级同宗结合而变得困难。本文研究了蘑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从异核菌丝出发,制备与再生原生质体。根据自然性状,推定同核化再生株,栽培验证同核株,并根据配对行为确证同核株并分离异核化杂交种。本文认为原生质体杂交系统比常规杂交育种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