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玉米叶片与穗部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998年对6个玉米品种的穗位叶叶长,穗粒叶及穗位叶上一、二叶、下一、二叶的茎叶夹角、叶形值,玉米果穗直径,穗轴直径,穗粒行数等性状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穗位叶叶长与果穗直径密切相关,其相关系数r=0.9561,即穗位叶长的品种表现为果穗粗。近穗位叶茎叶夹角平均值与穗轴直径、穗粒行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25和-0.9369。茎叶夹角大的品种穗轴直径小、穗粒行数少;茎叶夹角小的品种,穗轴直径大,穗粒行数多。叶形值平均值约为8时,穗粒行数、果穗及穗轴直径均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2.
玉米无叶舌种质及其杂种优势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10):1427-1432
试验以P178/lg无叶舌自交系为供体,昌7-2、郑58自交系为轮回亲本,进行多株杂交和连续多代回交,育成3个优良无叶舌自交系综58/lg、郑58/lg、昌7-2/lg。产量配合力测验结果表明,郑58/lg无叶舌自交系一般配合力高;组合郑58/lg×昌7-2、郑58×昌7-2/lg特殊配合力高。测交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父母本均为无叶舌自交系杂交,其杂交种叶片直立、抗倒性差、杂种优势弱;非无叶舌与无叶舌自交系杂交,其杂交种株型理想,穗上叶茎叶夹角和雄穗分枝夹角小、叶片直立、抗倒伏、杂种优势强、产量高。在杂种优势模式指导下,非无叶舌×无叶舌自交系是选育耐密玉米新品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玉米产量性状与株型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品种的小区产量与玉米株型性状、产量性状因素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各性状因素关联次序为:叶间距>行粒数>株高>单株穗粒重>茎粗>穗粗>穗长>穗位>叶片数>雄穗分枝数>茎叶夹角>叶面积>秃尖>穗行数.产量性状各因素与株型性状各因素的关联度分析中关联序各不相同,表现为复杂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4.
玉米产量与株型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小区产量与株型性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区产量与单株粒重的关联度最大,其次与叶间距、株高、叶片数等玉米株型性状因素关联紧密,说明玉米的产量变化是单株穗粒重与株型各性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玉米杂交选育中以杂交优势为基础结合株型育种,应注重叶间距、株高、叶片数、茎粗、茎叶夹角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2006,(1):17-18
一、玉米1.审定编号:蒙审玉2005001号品种名称:内早16选育单位:内蒙古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性状描述: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苗势强,叶片较宽,第1叶尖卵圆型,长5~6厘米,宽1.5~1.8厘米。植株:株型平展,株型清秀,茎秆“Z”型中,花青苷积累弱;叶片宽短,有波曲,穗上叶夹角30~35度;株高220~230厘米,穗位85~95厘米,茎粗2.2厘米,叶数16~17。雄穗:分枝数7~9个,外颖绿色,黄色花药,花粉量大,散粉畅。雌穗:花丝黄粉色,易吐丝;苞叶长度适中,花青苷积累弱;穗柄长13~15厘米,穗茎夹角35~40度;果穗长19~22厘米,穗粗5.1厘米左右,秃尖小;穗行数16~1…  相似文献   

6.
玉米无叶舌种质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以新发现的隐性X178/lg无叶舌自交系为供体,以昌7-2、郑58自交系为轮回亲本,进行多株杂交和连续多代饱和回交,在较短时间内育成综58/lg、郑58/lg、昌7-2/lg共3个优良无叶舌自交系。产量配合力测验结果表明,郑58/lg无叶舌自交系一般配合力较高,郑58/lg×昌7-2、郑58×昌7-2/lg这2个组合特殊配合力较高。测交种试验结果表明,父母本同为无叶舌自交系杂交的杂交种,叶片直立、抗倒性差,杂种优势弱;一个非无叶舌与一个无叶舌自交系杂交的杂交种,穗上叶茎叶夹角和雄穗分枝夹角小,株高、穗位高、雄穗分枝适中,叶片窄而直立,群体通风透光性好,抗倒伏,杂种优势强,产量高。因此,在杂种优势模式指导下,采用非无叶舌×无叶舌自交系杂交方法是利用无叶舌种质选育紧凑型、耐密植玉米新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低穗位无叶舌耐密玉米种质10H045的创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11):1737-1739
为快速创新玉米育种种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利用化学诱变剂EMS对使用范围广、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昌7-2进行了诱发变异。结果在田间发现了低穗位无叶舌的新种质,自交2代即稳定出圃,定名为10H045。该自交系和昌7-2相比,株高降低10 cm,穗位高降低10 cm,主茎叶片数减少1片,整株叶片无叶舌,穗上叶无夹角,包着茎秆生长,雄穗分枝减少60%。这些特性都为用其组配出株型更加紧凑、株高低、穗位低、雄穗小的杂交种提供了可能,从而为增加种植密度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水稻叶由叶片和叶鞘组成,连接叶片和叶鞘的叶枕上着生有叶舌、叶耳等结构。叶片是水稻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大小、形状和叶夹角是构成水稻株型的关键因素,对水稻叶片发育机制的阐释将有助于水稻株型改良和产量提高,而叶极性建立又与水稻叶片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对水稻叶极性建立相关基因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今后水稻株型改良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2005,(3):29-30
8郾品种审定编号:蒙审玉2004008号品种名称:内单402选育单位:内蒙古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特征特性:幼苗:苗色深绿,叶鞘紫色,苗势强,叶片细长上举;第1叶尖卵圆型,长5~5郾5厘米,宽1郾7~1郾9厘米。植株:株型半紧凑,花青苷积累弱;叶较宽,有波曲,穗上叶夹角35~40°;株高2郾65~2郾80厘米,穗位1郾05~1郾15厘米,茎粗2郾3~2郾5厘米,叶数22~23片。雄穗:雄穗分枝数15~17个,直立;外颖绿色,浅紫色花药,花粉量较大。雌穗:花丝黄绿色,易吐丝;穗柄长8~10厘米,穗茎夹角25~30°,苞叶长度适中,花青苷积累弱;果穗长18~21厘米,穗粗5郾0~5郾5厘米左右,秃…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2005,(6):4-4
二、水稻26、品种审定编号:蒙审稻2004001号品种名称:兴粳4号(新育9号)选育单位:兴安盟农业科学研究所特征特性:叶:苗期至拔节期叶片中绿,花青苷颜色均匀分布。抽穗前剑叶片长度中等,剑叶直立、叶鞘浅,株型紧凑。主茎叶片13片左右。外稃:花期外稃龙骨瓣的花青苷颜色中等。外稃顶的花青苷颜色中等。植株:茎厚度中等,茎长度中等。花序:主轴的弯曲度弱。穗:抽穗至开花期早,花期小穗柱头轻绿,成熟时间中等。籽粒:粒重26.4~28.0克,谷粒长度0.78厘米,宽0.36厘米,去皮谷粒长度0.53厘米,宽度0.32厘米,粒型为椭圆形,去皮谷粒为浅棕色,精米白心小,胚…  相似文献   

11.
玉米株型的划分标准及其剖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株型育种日益受到育种家的重视,农民也逐渐讲究选用紧凑型玉米,以获取高产。玉米的株型,按其紧凑的程度,有紧凑、松散和中间类型之分。这种划分试图从总体上反映叶片与茎秆之间夹角的大小、叶片的下披程度、叶片的长宽、茎秆的高度、雄穗的大小及其上述器官着生方位和相互配置疏紧的情况。但至今仍缺少一种严密的表达方法,没有量的指标。有时把涉及性状很多,内涵复杂的株型过分简化,仅仅以单个性状的特点加以概括。如把茎叶夹角小称之上冲(举),等同于紧凑型;把夹角大称之平展,表示松散型。即便如此,也没有夹角小到何种程度为紧凑型;夹角大到怎样才算  相似文献   

12.
对与小麦产量相关的几个性状进行了探讨。认为选育灌浆初期株型较为紧凑、叶片直立,随灌浆进行叶片夹角逐渐增大,灌浆后期株型较为松散、叶片趋向水平,株型叶型具有动态变化的品种,易获得高产稳产;现代品种改良需要在一定收获指数的基础上,注重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协同提高;单茎粒数叶比和单茎粒重叶比、单位面积粒数与群体产量有着很好的正相关;孕穗早期到开花期长短和绿叶面积持续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3.
以辽宁省不同年代直立穗型代表品种为材料,比较研究了直立穗型粳稻齐穗期株型相关性状的表现及差异。结果表明,直立穗型粳稻存在多种穗型类型;品种间水稻茎叶绿叶数、叶长配置不同,叶宽变异较大,造成绿叶叶面积差异;植株叶片挺立,剑叶、倒2叶叶基角小于14°,从倒3叶开始下部茎叶叶基角、披垂度变大;少分蘖品种下部茎叶披垂度相对较大,叶片叶绿素含量高,株间透光率高,因此具备较好的干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并且因品种及外界条件不同而有差别,变化较大.苗期症状多在4~5叶期以后开始显现出来,马秉元等将其归纳为六种类型:笋状型,茎扁、下宽上尖、竹笋状;矮缩丛生型、矮缩丛生、分蘖多;黄条形,叶上有纵行黄条;畸形茎扭形,株畸形、茎扭;叶片异常型,叶硬挺厚、叶色深、叶面不平;顶叶打卷型,雄穗抽不出、顶叶扭卷.苗期病状也表现出叶形异常,叶上有纵形黄条;在某些染病幼苗第四叶至第五叶片和沿中脉上出现褪绿小斑点,直径1~2mm,树木3、4个至数百个,叶硬挺厚、叶色深、叶面不平,雄穗抽不出、顶叶扭卷.  相似文献   

15.
以7个优良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株高、穗位高、顶高、顶高/株高、穗上叶片数、雄穗长、雄穗分枝数、叶夹角、叶向值、叶面积、气生根层数、气生根数目、茎粗13个植株性状的表现、杂种优势及杂交种与双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杂交种和自交系间各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杂交种及不同性状的中亲优势(MH)和超高亲优势(HH)均存在差异,株高、穗位高、顶高、叶面积、雄穗长、茎粗、夹角、穗上叶片数、雄穗分枝数等杂种优势较大,顶高/株高、叶向值、气生根层数、气生根数等杂种优势较小;顶高、顶高/株高和穗上叶片数表现为杂交种与父本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雄穗长和叶面积表现为杂交种与母本呈显著正相关;顶高、雄穗分枝数、叶夹角和叶面积表现为杂交种与中亲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亚洲玉米螟是为害玉米的一种重要害虫,利用抗性品种是有效控制玉米螟为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2016年在安徽凤阳和海南乐东评价了1 463个普通玉米自交系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水平,并测量这些自交系的理化性状,包括株高、穗位高、叶片数、穗三叶长、穗三叶宽、穗三叶夹角、茎粗、叶片厚度、叶片硬度、蜡质含量、单宁、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理化性状,分析了理化性状与抗螟性的相关性。鉴定结果显示,高抗自交系142个,抗性自交系317个,中抗自交系322个,抗虫自交系占53.38%;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株高、穗位高、叶片数、叶长、叶宽、叶夹角、10 cm茎粗、叶片蜡质含量与其抗螟性无显著相关,而叶片厚度、叶片硬度、单宁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玉米抗螟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一、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并且因品种及外界条件不同而有差别,变化较大.苗期症状多在4-5叶期以后开始显现出来,马秉元等将其归纳为六种类型:笋状型,茎扁、下宽上尖、竹笋状;矮缩丛生型,矮缩丛生、分蘖多;黄条形,叶上有纵行黄条;畸形茎扭形,株畸形、茎扭;叶片异常型,叶硬挺厚、叶色深、叶面不平;顶叶打卷型,雄穗抽不出、顶叶扭卷.苗期病状也表现出叶形异常,叶上有纵形黄条;在某些染病幼苗第四叶至第五叶片和沿中脉上出现褪绿小斑点,直径1-2mm,树木3、4个至数百个,叶硬挺厚、叶色深、叶面不平,雄穗抽不出、顶叶扭卷.  相似文献   

18.
<正>"农科大8号"玉米春播生育期128天,夏播生育期100天。成株株高270~280厘米,穗位高95~100厘米,茎秆粗壮,叶片上挺,株型紧凑,叶色深绿,透光性好。成株20片叶,苞叶长度适中。雄花分枝3~5枝,花粉量大,雌雄花期相遇良好,成熟时茎叶绿色,活秆成熟,抗倒伏性好。果穗筒形,穗长20~25厘米,穗粗5.4厘米,穗轴白色,每穗18~20行,每行38~40粒,结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小麦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株型育种。在株型中,株高已进行了较充分的研究,而对籽粒灌浆有重要作用的旗叶性状、穗部绿色面积、穗下茎节长度及其与株高的比值,它们和穗粒性状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我们在1984、1986两年对小麦几个株型性状和穗粒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和通径分析,为小麦育种和提高栽培水平提供依据。一、试验材料及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培育适宜高密度种植和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株型,已成为当前玉米育种的需求.本研究以4个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为材料,以'郑单958'为对照.通过测量株高、穗位高、基部第三节间茎粗、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叶夹角,计算叶向值和叶面积,计算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结果表明,与双亲相比,'新单61'、'新单68'、'新单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