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孵化期间乌骨鸡种蛋水钙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孵化期间,鸟骨鸡种蛋内蛋黄和蛋清的含水量变化呈互补性,即蛋黄含水多时.蛋清含水少,而胚胎的含水量是逐渐减少的。12日龄前,蛋壳、蛋清、蛋黄内钙含量变化相对较小,12日龄后,蛋壳内的钙比蛋清、蛋黄内的钙变化大,且成为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主要钙源。试验还发现,孵化前蛋黄内的水、钙含量和出壳时剩余蛋黄内的水、钙含量相差不大,但18日龄前后,蛋黄内的钙大幅度上升,证实蛋黄有富集钙的功能。鸟骨鸡胚胎的生长在9日龄前是缓慢的,9日龄以后是快速的,且胚胎的重量与孵化时问的关系呈指数式回归。  相似文献   

2.
孵化期间乌骨鸡种蛋水分和钙变化及胚胎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房兴堂  闫莉  石延玲  成洁  陶萍  姚利 《中国家禽》2002,24(11):10-12
孵化期间,乌骨鸡种蛋内蛋黄和蛋清的含水量变化呈互补性,即蛋黄含水多时,蛋清含水少,而胚胎的含水量是逐渐减少的。12日龄前,蛋壳,蛋肖,蛋黄中钙含量变化相对较小,12日龄后,蛋壳中的钙比蛋清,蛋黄中的钙变化大,且成为胚胎发育的主要钙源。试验还发现,孵化前蛋黄和出壳时剩余蛋黄内的水,钙含量相差不大,但18日龄前后,蛋黄内的钙大幅度上升,证实蛋黄有富集钙的功能,乌骨鸡胚胎的重量与孵化时间的关系呈指数式回归。  相似文献   

3.
通过原壳体外培养和抽蛋清的方法,就胚龄、蛋清抽取量对鸡胚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0日龄鸡胚抽取1mL、3mL和6mL蛋清后,其孵化率分别为38.6%,30.35%和8.6%。抽取蛋清1mL组(P<0.01)和3mL组种蛋(P<0.05)的孵化率明显优于抽取6mL组。②对3日龄鸡胚,抽取9mL蛋清后,鸡胚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其孵化率仅为33.3%,明显低于3mL和6mL组(P<0.01);而抽取3mL和6mL蛋清对3日龄鸡胚的影响较小,其孵化率仍高达74.3%和76.5%。③抽取6mL蛋清并在大头顶端开直径为1.0cm的圆孔进行鸡胚原壳体外培养获得成功,3日龄鸡胚的孵化率为18.5%。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3日龄种鸡胚蛋为实验材料,通过在小头抽取不同量的蛋清和在大头顶端开3种直径分别为0.5、1.0、1.5 cm圆孔的方法对3日龄鸡胚原壳体外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抽取9 ml蛋清后,鸡胚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孵化率为33.3%,明显低于3 ml和6 ml组(P<0.01);抽取3 ml和6 nd蛋清对3日龄鸡胚的影响较小(P>0.05).孵化率分别为74.3%和76.5%.(2)在小头抽垠6 ml蛋清后再在大头顶端开直径分别为0.5、1.0、1.5 cm的圆孔,以开孔直径为0.5 cm孵化率最高,随着开孔直径增大,鸡胚的孵化率呈现极显著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分析测定了不同日龄发育鸡胚淀粉酶Amy-1多态性及胚内蛋黄淀粉酶Amy-1多态性,结果显示鸡胚淀粉酶amy-1电泳区带在中期(天龄)开始即定下来;天龄鸡胚淀粉酶any-1分布处于Harar-Weinberg平衡,及天龄后鸡胚淀粉酶Amy-1分布则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结果初步说明蛋黄淀粉酶Amy-1与鸡胚淀粉酶Amy-1并不属同一淀粉酶。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3日龄种鸡胚蛋为实验材料,通过在小头抽取不同量的蛋清和在大头顶端开3种直径分别为0.5、1.0、1.5em圆孔的方法对3日龄鸡胚原壳体外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抽取9ml蛋清后,鸡胚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孵化率为33.3%,明显低于3“和6ml组(P〈0.01);抽取3ml和6ml蛋清对3日龄鸡胚的影响较小(P〉0.05),孵化率分别为74.3%和76.5%。(2)在小头抽取6ml蛋清后再在大头顶端开直径分别为0.5、1.0、1.5cm的圆孔,以开孔直径为0.5cm孵化率最高,随着开孔直径增大,鸡胚的孵化率呈现极显著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不同日龄发育鸡胚淀粉酶Amy—1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分析测定了不同日龄发育鸡胚淀粉酶Amy-1多态性及胚内蛋黄淀粉酶Amy-1多态性,结果显示鸡胚淀粉酶Amy-1电泳区带在中期(51/2天龄)开始即稳定下来;71/2 ̄171/2天龄鸡胚淀粉酶Amy-1分布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51/2、61/2及181/2天龄后鸡胚淀粉酶Amy-1分布则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结果初步说明蛋黄淀粉酶Amy-1与鸡胚淀粉酶Amy-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通过种蛋检测的方法监测SPF鸡群REV感染情况,运用已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攻毒母鸡种蛋中REV,并与血清REV水平进行比较。人工感染12月龄母鸡,从种蛋中提取蛋清,接种正常鸡胚成纤维细胞后传代一次,之后石蜡密封孵化至9日龄制成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蛋清,并和血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83份蛋清,3份REV阳性;46份CEF,2份REV阳性,均在攻毒后的11天、14天收集,阳性样品的蛋清和CEF呈对应关系,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与血清检测结果比较:阳性鸡蛋均在血清病毒血症持续的时间内采集,表明通过种蛋REV检测能反映SPF鸡的急性感染状态。本研究为通过种蛋抗原检测从而监测SPF鸡REV感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贵妃鸡蛋品质性状和营养成分含量,本试验对300日龄贵妃鸡所产的31枚新鲜鸡蛋进行蛋品质、营养成分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贵妃鸡300日龄平均蛋重为44.63±3.52g,蛋形指数为136.07±6.98、蛋比重为1.08±0.01、哈氏单位为75.03±7.41、蛋壳厚度为0.31±0.05cm、蛋壳强度为3.36±0.54kg/cm^2、蛋黄色泽为6.40±0.99、蛋黄比率为34.27±0.02%。相关性分析表明:蛋重与蛋清重、蛋黄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蛋黄色泽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蛋比重与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蛋黄色泽与蛋清重、蛋黄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营养成分分析表明:贵妃鸡鸡蛋中粗脂肪含量平均为8.46±0.036%,粗蛋白平均为11.01±0.034%.磷脂含量为8.15±0.221%、胆固醇含量为1026.24±110.9mg/100g。  相似文献   

10.
观察成都白羽鸡不同胚龄的鸡胚胸腺,结果,鸡胚胸腺在受精卵孵化到第9天时才开始形成.14胚龄时,胸腺长度为20胚龄的50%.18胚龄时,胸腺重量为20胚龄的50%.鸡胚胸腺长度与胚龄关系呈逻辑斯蒂S曲线生长,胸腺的重量呈指数增长模型.两者与胚体的关系分别呈对数函数和幂函数增长.建议采用逻辑斯蒂S曲线生长和指数增长模型分别拟合胸腺的长度、重量与胚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1 雏鸭肝炎弱毒疫苗 本品用于预防雏鸭肝炎.采用雏鸭肝炎鸡胚化或鸭胚化弱毒株,接种12~14日龄鸭胚尿囊腔或9~10日龄鸡胚尿囊腔,收获48-96h内死亡胚的尿囊液,加入5%蔗糖脱脂乳,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呈乳白色海绵状疏松团块,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比较研究11日龄与0日龄的SPF鸡胚粉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选择济南赛斯家禽科技有限公司的11日龄与0日龄SPF鸡胚蛋,经蒸煮等前期处理后,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将SPF鸡胚蛋冷冻干燥后研磨成粉,利用凯氏定氮仪等仪器以及营养检测试剂盒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1日龄的SPF鸡胚粉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有变化,尤其牛磺酸、蛋白质、维生素E、钙、磷等营养成分显著优于0日龄SPF鸡胚粉,其中,牛磺酸提高为孵化前的10.1倍。本研究为SPF鸡胚粉研制以及进一步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Carnoy′s液固定,阿尔新蓝-藏红O复染(AB/SO)法与链霉亲和素复合物(SABC)法,对不同日龄鸡胚消化器官中肥大细胞(MCs)与类胰蛋白酶阳性细胞(TPCs)的形态、分布及出现时间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在14日龄鸡胚的胃、肠和肝脏中最早出现MCs。随着日龄的增加,MCs数量逐渐增多。14日龄鸡胚胃肠及16日龄鸡胚肝脏组织中最早观察到TPCs,且与MCs的形态与分布十分相似,说明16日龄以后的鸡胚消化器官中的MC内含有类胰蛋白酶,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MCs(CTMCs)中,类胰蛋白酶可以作为鉴定鸡胚MCs的特异性标志。  相似文献   

14.
观察了在不同条件下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在鸡胚中的发育。用10~3子孢子经尿囊腔、蛋黄囊或绒毛尿囊膜(CAM)接种10日龄鸡胚,置41℃培养。仅从接种鸡胚的尿囊腔中发现了卵囊,接种后48小时在那里发现了第一代裂殖体,72小时发现了第二代裂殖体,144小时发现了配子和卵囊。许多卵囊在CAM和尿酸盐沉淀中,少数在尿囊液中。接种后7和8天观察鸡胚,卵囊的数量相似,这两天鸡胚中孢子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在接种的8和12日龄的鸡胚中,死亡率差异不显著,而在8日龄接种鸡胚得到的卵囊数最低。死亡率随接种量(在100和100,000之间)的增加而增加,卵囊数的增加与剂量(从63到10,000)的对数成比例。从试验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将1×10~3个子孢子经尿囊腔接种于9到12日龄鸡胚,然后在41℃孵育7—8天,可从CAM和尿酸盐中有效地获得卵囊。  相似文献   

15.
1流行病学 本病每年各季均可发生,各日龄段的鸡甚至鸡胚都可以感染,但以30~65日龄的雏鸡为多发阶段,地面和网上平养多发且严重。感染病鸡常呈慢性、局部病灶性过程,若出现败血症,可见急性死亡。  相似文献   

16.
禽流感H9亚型SD696株疫苗生产工艺改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10日龄和12日龄SPF鸡胚增殖禽流感H9亚型SD696株病毒,并改变后孵化温度,将死亡高峰期、最终死亡率、平均单胚收获量、尿囊液血凝价HA、病毒含量EID50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12日龄SPF鸡胚比用10日龄SPF鸡胚增殖禽流感H9亚型SD696株病毒,死亡高峰期推迟12-24 h,最终死亡率、尿囊液的HA和EID50无差异,平均单胚收获量提高了2-3mL。35℃培养比37℃培养鸡胚死亡高峰期延迟、最终死亡率降低、平均单胚收获量提高、尿囊液的血凝价HA及病毒含量EID50偏高。选择12日龄SPF鸡胚,35℃培养温度为生产工艺,既提高疫苗产量,降低成本,又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病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及变异株引起的鸡急性、高度接触呼吸道传染病。各种日龄的鸡均易感,42日龄以下的雏鸡易感,49日龄以后的鸡感染后很少表现明显症状。病鸡主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和发生气管锣音。雏鸡流鼻液,成年鸡除有呼吸道症状外,还表现产蛋减少,产薄壳蛋、砂壳蛋、褪色蛋,畸形蛋增多,蛋清稀薄与蛋黄分离。由于病毒侵害器官的差异,临床上常分为呼吸型、肾型、腺胃型和生殖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本文主要介绍一例呼吸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  相似文献   

18.
在种蛋大头开1.5 cm×1.0 cm椭圆形口的情况下,就翻蛋和码蛋方式对X期鸡胚体外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试验结果来看,(1)9日龄的存活率两组分别达73%和80%,表明0日龄种蛋在大头开孔后,0~8日龄小头向上翻蛋进行孵化是较为合适的。8日龄时码蛋方式的转变,即小头向上转变为大头向上,使鸡胚出现快速死亡,12日龄时两组鸡胚全部死亡。(2)对比6~9日龄的存活率,大头向上码蛋组从6日龄到9日龄存活率下降了7%,而横放码蛋组的存活率没有下降,因此,在8日龄码蛋方式发生改变后,两组存活率的下降并不明显(P0.05),但至12日龄时两组鸡胚均全部死亡。试验结果表明,8日龄时,码蛋方式由小头向上转变为大头向上或横放会加快鸡胚的死亡,尤其是转变为大头向上。  相似文献   

19.
1 雏鸭肝炎弱毒疫苗 用于预防雏鸭肝炎,采用雏鸭肝炎鸡胚化或鸭胚化弱毒株,接种12~14日龄鸭胚尿囊腔或9~10日龄鸡胚尿囊腔,收获48~96h内死亡胚的尿囊液,  相似文献   

20.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珍珠鸡及鸡胚 购自未进行传染性肠炎免疫、无传染性腹泻疫情的珍珠鸡种鸡场.鸡胚购自广州沙田鸡场的孵化至9日龄的非注射免疫莱航鸡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