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通过4个剂量-反应试验,研究30~38周龄产蛋鸡对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色氨酸(Trp)和苏氨酸(Thr)4种必需氨基酸(AA)的需要量及其比例.每个试验均采用360只海兰灰产蛋鸡,设5个处理,分别采食5个AA梯度水平的试验饲粮,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采用蛋公鸡回肠食糜法测定饲料原料的标准回肠可消化(SID)值.试验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海兰灰产蛋鸡的产蛋率、蛋重、日产蛋量和料蛋比与SIDLys、SID Met、SID Trp和SID Thr的摄入水平均有较好的折线回归关系;以日产蛋量为自变量(x),AA摄入水平为依变量(Y)分别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SID Lys=51.60-0.041 6(682.5-x),R2=0.96;YsID Met=51.43-0.085(314.1-x),R2 =0.95;YSID Trp =51.17-0.155 4(163.0-x),R2=0.97;YsID Thr=52.85-0.057 6(499.5-x),R2=0.93.在饲粮粗蛋白质12.8%的条件下,以日产蛋量为参照指标确定的30 ~ 38周龄产蛋鸡的SID Lys、SID Met、SID Trp和SID Thr需要量分别为684、313、171和506 mg/(只·d).以日产蛋量为指标建立的30~38周龄产蛋鸡理想SID AA模式为:Lys:Met:Trp:Thr=100∶46∶24∶73.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理阶段犊牛赖、蛋、苏氨酸平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部分扣除饲粮氨基酸(AA)的氮平衡试验法研究了中国荷斯坦犊牛不同生理阶段(2~3周龄和5~6周龄)赖(Lys)、蛋(Met)、苏氨酸(Thr)平衡模式。每个阶段各用12头犊牛进行N平衡试验。每个N平衡试验均设4个处理组,即氨基酸相对平衡的代乳品(PC)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含量依次为2.34%、0.72%、1.80%)、在PC基础上轮流将赖、蛋、苏氨酸扣除30%的其它3种代乳品(分别为PC-Lys、PC-Met、PC-Thr)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所有代乳品等能(17.8MJ/kg)等蛋白(22%)。试验结果表明,按单位代谢体重的N沉积与氨基酸摄入量计算,中国荷斯坦犊牛2~3周龄日粮模式为代乳品时,Lys、Met、Thr的平衡比例100:29:70;5~6周龄日粮模式为代乳品、开食料和羊草时,平衡比例为100:30:60;两阶段3种氨基酸的限制性顺序均为Lys、Met、Thr。  相似文献   

3.
断奶羔羊4种必需氨基酸限制性顺序和需要量模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采用氨基酸部分扣除法研究断奶羔羊的4种必需氨基酸的限制性顺序和需要模型。选取50日龄断奶湖羊公羊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为氨基酸平衡(PC)组,饲喂氨基酸平衡的开食料,4个试验组开食料在PC组的基础上分别扣除赖氨酸(PD-Lys组)、蛋氨酸(PD-Met组)、苏氨酸(PD-Thr组)和色氨酸(PD-Trp组),其余氨基酸含量保持一致。预试期为10 d,正试期为60 d。于羔羊60、90和120日龄称量体重,在120日龄每组随机选取6只羔羊进行屠宰。结果表明:1)60~120日龄和90~120日龄,PD-M et组羔羊平均日增重(ADG)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转化率(F/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20日龄时,PD-Met组宰前活重、空体重、胴体重、眼肌面积、头重、蹄重及皮毛重均显著低于PC、PD-Thr和PD-Trp组(P0.05),但是5组间屠宰率(DP)、GR值和血液重差异不显著(P0.05)。2)以最佳ADG和F/G为评价指标时,60~90日龄和90~120日龄氨基酸限制性顺序为Met、Lys、Thr和Trp;而以最佳DP为评价指标时,120日龄氨基酸的限制性顺序为Trp、Thr、Lys、Met。3)以最佳ADG作为评价指标时,60~90日龄和90~120日龄Lys、M et、Thr和Trp的适宜比例分别为100∶44∶44∶8和100∶42∶38∶12;以最佳F/G作为评价指标时,60~90日龄和90~120日龄Lys、M et、Thr和Trp的适宜比例分别为100∶54∶45∶7和100∶47∶39∶12;以最佳DP为评价指标时,60~120日龄Lys、M et、Thr和Trp的适宜比例为100∶34∶38∶8。总之,饲粮必需氨基酸(Lys、Met、Thr和Trp)缺乏严重影响湖羊断奶羔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特别是Met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Lys,Thr和Trp影响较弱;不同评价指标(ADG、F/G和DP)和不同生长阶段得出的Lys、M et、Thr和Trp的限制性顺序和需要模型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何健  冯光德 《中国家禽》2004,26(4):13-15
试验比较了不同氨基酸模式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将320只1日龄的樱桃谷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80只,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公母各半,分别饲喂四种日粮(按四种氨基酸模式配制),试验期21天。结果表明:日粮的氨基酸模式为Lys∶Met∶Trp∶Thr=100∶45∶21∶62时,其2周和3周体重高于其它各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且F/G和血清尿酸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5.
不同饲养水平下灌注氨基酸对阉牛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 6头体重 5 0 0~ 6 0 0kg ,安装有瘤胃、十二指肠前端和回肠末端瘘管的阉牛 ,分 3期依次饲喂以玉米、棉粕和氨化稻草为原料配合的 3种不同饲养水平的日粮。每种饲养水平下 ,依次从十二指肠灌注 4种不同的氨基酸混合液 ,测定相应的氮平衡值、血清尿素和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其中 ,饲喂高水平日粮时 ,4种灌注处理分别为 :Lys+Met+Thr、Met+Thr、Lys+Thr和Lys+Met;饲喂中等水平和低水平日粮时 ,4种灌注处理分别为 :Lys+Met+Val、Met+Val、Lys+Val和Lys+Met。结果显示 ,3种饲养水平下 ,不同灌注处理对氮平衡值有显著影响 (P <0 0 5 )。在高水平日粮条件下 ,与Lys +Met+Thr处理相比 ,回撤Lys、Met和Thr时 ,氮平衡值分别减少了 10 2 3、8 83和 7 2 8g/d(P <0 0 5 ) ;在中等水平的日粮条件下 ,与Lys+Met+Val处理相比 ,回撤Lys、Met和Val时 ,氮平衡值分别减少了 5 4 1、3 4 1和 1 6 0 g/d(P <0 0 5 ) ;在低水平日粮条件下 ,与Lys +Met+Val处理相比 ,回撤Lys、Met和Val时 ,氮平衡值分别减少了 8 4 5、5 14和 2 78g/d(P <0 0 5 ) ,各种回撤处理间的氮平衡也差异显著 (P <0 0 5 )。 3种饲养水平下 ,血清尿素、血清总游离氨基酸和除被撤氨基酸外的各种游离氨基酸浓度随灌注处理不同而变化的趋势与氮平  相似文献   

6.
试验比较研究了平均体重(33.64±1.2)kg 的大白×长白生长猪与平均体重(32.5±0.8)kg 的雅南猪可消化赖、蛋 +胱、苏、色氨酸平衡模式。按照氨基酸(AA)部分扣除氮沉积比较法 ,分别用18头大长猪和18头雅南猪进行N平衡试验。每个N平衡试验均设6个处理组 ,即高蛋白基础饲粮组(BD)、低蛋白加合成氨基酸对照组(PC)、在PC基础上轮流将所研究的4种AA扣除25 %的其它4个试验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 ,每个重复1头猪。饲粮为玉米—豆粕—玉米蛋白粉型。所有饲粮等能(3.40McalDE/kg) ,基础饲粮CP与可消化Lys水平相应为161g/kg、5.28g/kg。试验期大长猪日喂料120g/kgW 0.75,雅南猪日喂料100g/kgW 0.75。试验结果表明 ,按单位代谢体重的N沉积与可消化AA摄入量计算 ,大长猪AA平衡比例为 :Lys100、Met +Cys49、Thr72、Trp19 ;雅南猪为 :Lys100、Met+Cys78、Thr76、Trp21。结果显示 ,饲粮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因猪的基因型不同而异。与外种猪比较 ,雅南猪需要比较高比例的蛋 +胱、苏氨酸和色氨酸。  相似文献   

7.
将80头生长猪(29.49±1.8kg)按照来源不同、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进不同的圈,每处理4圈,每圈4头。试猪均为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试期6周。应用人工合成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苏氨酸(Thr)和色氨酸(Trp)来平衡日粮氨基酸之间的相对比例。试验日粮共分5种即16CP%(对照),14CP+Lys(处理1),14%CP+Lys+Met(处理2),14%CP+Lys+Met+Thr(处理3)和14%CP+Lys+Met+Thr+Trp(处理4)。准确测定试猪体重和饲料消耗以计算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在3周末每圈取2头进行前腔静脉采血以测定血清尿素氮含量。结果表明各处理间采食量无明显差异。在低蛋白日粮中随着Lys、Met、Thr和Trp的依次添加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线性改进(P<0.01),血清尿素氮含量线性下降(P<0.01)。其中处理3和处理4两组猪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提高63.75和113.75g。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分析湖南省6种不同地区菜籽粕的18种氨基酸含量,测定14和28日龄肉仔鸡对6种不同地区菜籽粕中氨基酸的标准回肠消化率,并建立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及苏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预测方程。试验共选取700羽体重和健康状况一致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根据日龄分别进行2个阶段的试验。第1阶段(7~14日龄):将420羽肉仔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6羽;第2阶段(21~28日龄):将280羽肉仔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4羽。2个阶段中的7个处理分别为6个不同地区的菜籽粕采用全替代法设计的试验饲粮组和1个无氮饲粮组。分别在14和28日龄收集试验鸡回肠食糜用于测定菜籽粕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方程。结果显示:14和28日龄肉仔鸡对菜籽粕中18种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平均值波动范围分别为63.26%~79.58%和66.22%~80. 34%。14日龄肉仔鸡对菜籽粕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预测方程分别为Lys=-90.81+4.562CP(R~2=0. 792,P 0. 05)、Met=110.644-2.810CF(R~2=0.845,P0.05)、Trp=106.834-0.725NDF(R~2=0.989,P 0.05)和Thr=-79.357+4.284CP(R~2=0.715,P0.05); 28日龄肉仔鸡对菜籽粕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预测方程分别为Lys=161.02-2.002NDF(R~2=0. 957,P 0. 05)、Met=144.269-1.521NDF(R~2=0.831,P0.05)、Trp=112.053-0.824NDF(R~2=0.999,P0.05)和Thr=99.983-2.566CF(R~2=0.712,P0.05)。上述预测方程中:Lys为赖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 Met为蛋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 Trp为色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 Thr为苏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 CP为粗蛋白质含量; CF为粗纤维含量; NDF为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本试验通过分析粗蛋白质、粗纤维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与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相关关系,建立了14和28日龄肉仔鸡对湖南省菜籽粕中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预测方程,可为菜籽粕在肉仔鸡饲粮中的高效利用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9.
试验通过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 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尿素氮的影响,以建立生长猪日增重和料重比对日粮可消化氨基酸的回归模型.选取体重30 kg的三元(杜×长×大)杂交生长猪68头,随机分为17个处理,每个处理4头猪,运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1/2实施),研究得出日增重和料重比对日粮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 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的回归方程.生长猪日增重(Y1,g)对日粮可消化赖氨酸(X1,%)、蛋氨酸 胱氨酸(X2,%)、苏氨酸(X2,%)和色氨酸(X4,%)水平的回归方程为:Y1=-5.568 0 7.587 8X1 3.045 2X2 9.183 5X3 4.226 9X4 5.200 4X1 X2-1.905 6X1X3 2.233 4X1X4-6.005X12-7.3694X22-7.5432X32-22.073242=(R2:0.964 0,P<0.05);生长猪料重比(Y2,g)对日粮可消化赖氨酸(X1,%)、蛋氨酸 胱氨酸(X2,%)、苏氨酸(X3,%)和色氨酸(X4,%)水平的回归方程为:Y2=12.176 0-9.843 6X1-19.043 2X2-2.486 7X3-11.733 0X4-1.875 0X1 X2-6.875 0X1 X3 1.562 5X1X4 8.986 6X12 23.274 5X22 7.968 4X32 33.470 5X42(R2=0.921 3,P<0.01);日增重达到最大值(0.775 kg)时,日粮的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 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78%、0.48%、0.51%和0.14%.相应的氨基酸比例为Lys:(Met Cys):Thr:Trp=100:61:64:18.料重比最小(2.69)时,对应的日粮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 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77%、0.44%、0.49%和0.16%.氨基酸比例为Lys:(Met Cys):Thr:Trp=100:57:64:21.对日增重和料重比进行综合考虑,获得最佳生产性能的可消化氨基酸的比例范围为Lys:(Met Cys):Thr:Trp=100:(57~61):64:(18~21).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赖氨酸(Lys)和蛋氨酸(Met)水平对鲤鱼生长性能和不同部位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211.5±10.3) g的鲤鱼为研究对象,采用3×5双因素试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Lys(0、0.47%和0.70%)和Met(0、0.15%、0.30%、0.45%和0.60%),配制成15种试验饲料。2 640尾鱼随机分为1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4尾鱼,养殖周期8周。结果表明:1)饲料Lys与Met水平对鲤鱼生长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饲料Lys水平为0.47%和0.70%时,鲤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较未添加时有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饲料Met水平为0.15%、0.30%、0.45%和0.60%时,鲤鱼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特定生长率均较未添加时有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2)饲料中Lys和Met水平对鲤鱼肌肉中除亮氨酸和天冬氨酸外的氨基酸含量均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饲料Lys水平对肌肉中16种氨基酸含量都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Met水平对肌肉中7种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3)饲料中Lys和Met水平对鲤鱼内脏团16种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饲料Lys水平对内脏团的7种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Met水平对内脏团的10种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4)饲料中Lys和Met水平对全鱼16种氨基酸中5种氨基酸含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饲料Lys水平对全鱼11种氨基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Met水平对全鱼9种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以上结果表明,饲料中Lys和Met水平对鲤鱼有促生长作用,但鲤鱼对这2种氨基酸的添加水平变化不敏感。饲料中Lys更多用于机体的组织合成,而Met更多用于营养素的储备,从而说明Lys为本试验饲料配方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