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河套灌区引水量限额后节水灌溉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黄河水资源日益短缺,河套灌区引黄水量限额配置调整等问题,对节水灌溉对策进行了分析,指出应改进,完善工程设施,进行以渠系防渗为中心的灌区技术改造,开发利用地下水,发展井灌,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合理确定作物种植比例和灌溉定额,以缓解引黄水量限额与农业生产需水量的矛盾,实现河套灌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考虑土壤水平衡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地下水埋深较浅且矿化度高及黄河水量逐年减少等因素导致的农业用水严重短缺问题,本研究以解放闸灌域玉米为研究对象,耦合Jensen模型与土壤水平衡模型构建灌区尺度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对不同的地下水埋深及土壤含水量情景下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进行研究,并利用Lingo软件编程求解模型。结果表明:当地下水埋深为2.5m时,引黄水量为3.85×10~8 m~3,可以达到5.55×10~8元的净经济效益;而土壤水含量为0.12~0.16时,净经济效益为[5.41,5.67]×108元。优化结果验证了模型在当地可行,并针对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的不同土壤含水量与地下水埋深情景分别提供14种配水方案。  相似文献   

3.
王琴  要红 《现代农业》2013,(9):81-81
整合规范引黄灌溉、提黄泵站灌溉、井灌域井渠双灌三种取水形式,与《黄河水量调度条例》接轨,实现统一调度。通过"三水"联调,达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近几年来,由于黄河水量有限,每年春季往往出现断流,特别是干旱缺雨年份,更是无水可引,严重制约了我省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此,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做好引黄灌溉工作已是当务之急。 一、兴建调节水库,以调剂丰枯。针对黄河年际特别是年内水量分配不均匀,我省又位居黄河下游的情况,为保持需水季节有水可用,使农业稳产高产,工业和城市用水持续不断,就必须修建大量的调节水库。工业区和城市引黄,有过经验教训,胜利油田位居河口,油田用水初期,没有水库调节,遇到黄河断  相似文献   

5.
以水资源分配的伦理经济和效益经济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基于不同目标的水资源分配模式,提出了兼顾伦理与效益的黄河水量分配的经济综合模式,构建了水资源分配的经济综合模型,并以2010水平年为例进行了黄河水量分配的模拟研究和实证分析,提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分配方案。该方案与国务院87分水方案相比,提高了流域的总福利水平,同时也维持了流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虑人类活动作用下的水资源演变背景,针对黄河以基于供需严重不平衡条件下的缺水配置和输沙要求,计算拟定了以维持河流健康生命、保持干流主要断面最小控制流量为特征描述的4种不同配置方案,即方案1:按流域内各省(区)缺水比例大致相当进行配置;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考虑了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的情况,适当减少了入海水量,相应增加了河道外可配置水量;方案3: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行了同比例折减;方案4:偏重于考虑目前实际耗用的黄河地表径流量情况,适当考虑了2020年水平年的需求预测,并对这4种方案进行评价。【方法】针对4种配置方案,建立了相对独立可行的指标体系,以流域水资源禀赋为先天条件,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为后天基础,运用投影寻踪分类评价模型,将高维数据转换到低维子空间,利用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对投影指标函数和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指标体系最佳投影方向即权重和投影值,从而揭示了高维数据的结构特征,并同时运用模糊物元、灰色关联方法和综合集结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考虑,以第2方案为优。【结论】该模型简单、高效、可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中对权重的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7.
河套灌区的节水灌溉与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慧  刘素琴 《现代农业》2006,(11):63-64
河套灌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型灌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引黄灌溉条件.被人俗称为“塞外江南”。但由于灌区年均蒸发量2200平方毫米远大于年均降雨量180平方毫米,传统的明渠输水近50%的水被渗漏蒸发,大部分地区仍采用大水漫灌.实际灌水量要比作物需水量多1—2倍。近年来,由于沿黄河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农业灌溉面积逐年扩大,用水量大增,黄河中下游缺水日益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故发展节水灌溉,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是解决河套灌区农业大旱缺水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河套灌区是一个具有悠久灌溉历史的大型灌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引黄灌溉条件,紊有“塞外江南”之称。但由于灌区年均蒸发量2200mm,远大于年均降雨量180mm,传统的明渠输水近50%的水被渗漏蒸发,大部分地区仍采用大水漫灌,实际灌水量要比作物需水量多1-2倍,近年来由于沿黄河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农业灌溉面积逐年扩大,用水量大增,黄河中下游缺水日益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故发展节水灌溉是解决河套灌区农业干旱缺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宁夏引扬黄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黄河来水量减少,我区新上的工业项目因水资源的限制而难以审批。本文通过对引扬黄灌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可行性分析,提出了调整农业种植和用水结构,减少和节约农业引用黄河水量,保障工业发展用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晓芳  朱姗姗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5):94-94,F0003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但目前由于引黄农业灌区水费征收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水费征收难度较大,导致许多引黄农业灌区经营管理不能良好运行。对引黄农业灌区水费征收难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剖析,并结合引黄灌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宁夏银北地区位于银川平原引黄灌区下游.由于黄河水量逐年减少,引黄灌溉已不能足量满足农业灌溉的需求.干渠平行排列,渠系过长,渠道分级不明显,不适应现代灌区管理和调度的要求.输水渗漏损失严重,导致引黄灌区下游灌期灌溉水量的严重短缺.银北地区为盆地地下水排泄区,地下水量丰富,但水质较差,矿化度(TDS)较高,不能单独用于农田灌溉.因此,合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确定他们合适的混合比例,以满足银北地区农田灌溉水的需求,意义重大.运用Phreeqc模型软件的Mix模块进行模拟,提出利用地表水(黄河水)、地下水,确定合理的混合比例,以满足银北地区灌水需求及适合农田灌溉的需要,又不引起土壤盐渍化,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2.
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现状与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是我国水资源最匮乏的省区,水资源的短缺已影响到回汉各族人民谋求生存与经济发展.通过引用大量的数据和实例,对宁夏水资源的特点进行了系统阐述,因为农业是宁夏水资源耗用的主体,特别是引黄灌区农业用水更为突出,农业节水是缓解宁夏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关健.重点对宁夏引黄灌区的农业节水潜力做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套适合宁夏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地区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持续变暖,低碳环保日益提上议程。发展低碳农业成为解决我国农业资源枯竭、遏制环境恶化、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009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低碳农业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主题。通过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结合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现状及低碳农业发展要求,提出了5个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孙金凤  周学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86-13488
综述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现状,指出金融机构曾推动了“三农”经济的发展,但由于资金紧张以及亏损等原因,营业网点较少,不能以更好地服务“三农”。介绍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村镇银行的必要性:一是村镇银行能以更灵活的体制和管理方式为“三农”服务;二是村镇银行能够更好地服务和支持“三农”中的弱势群体;三是村镇银行是黄河三角洲全面发展“三农”事业的有力补充;四是村镇银行在服务“三农”方面优势明显。从政策优势、环境优势、经济优势3个方面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村镇银行的可行性。探讨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一是村镇银行短期收益难以见效;二是村镇银行资本金数据较大;三是竞争和经营压力较大。提出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一是明确区域内村镇银行服务对象;二是以点带面,辐射发展;利用IT技术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  相似文献   

15.
常规方法对区域农田灌溉短期用水量预测时易出现预测数据误差大,预测过程复杂等现象。设计基于SVM算法对区域农田灌溉短期用水量进行预测。以某沿黄区域位于全景属于黄河流域东南方向一区域农田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SVM算法选择用水量特征,选取一对一的构造方法将农田灌溉短期用水量数据分为两个类别。通过SVM算法中支持向量机分类功能将农田灌溉短期用水量特征子集进行获取,并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特征子集通过预测模型进行用水量预测。由于用水量序列波动性较强,将GM(1,N)模型与机器学习算法LSSVR模型相结合来进行用水量预测,并确定模型评价指标。结果证明基于SVM算法的区域农田灌溉短期用水量预测方法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且在农业中具有可使用性。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更精细尺度,以陕西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县级数据,从绿色发展、产品质量、产业效益、生产效率和规模经营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AHP-熵值组合赋权法、TOPSIS法和地理探测器,揭示其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结果 表明:1)2003-2017年陕西省黄河流域农业高...  相似文献   

17.
康巍  姜智 《新疆农业科学》2008,45(Z1):201-203
利用近三年来在天山北坡依连哈比尔尕山区奎屯河水系人工增水的实施资料,探讨分析奎屯河、古尔图人工增水潜力,通过实施资料表明:兵团农七师所管辖的奎屯河、古尔图河山区具有可观的云水资源,尤其在夏季6、78、月,只要抓住有利天气系统进行多点式流动人工增水作业,增加作业区降水量使河道径流量增多,下游水库蓄水量增加,基本满足下游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的目的,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宁夏引黄灌区干渠以下包括支、斗、农渠工程均由地方管理,在近2年推行的农业供水管理体制改革中,将原乡村集体管理的支斗渠交新组建成立的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进一步规范工程及灌溉管理工作.通过对宁夏引黄自流灌区典型渠道末级渠系供水成本的调查测算,对供水成本构成因素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提出改革末级渠系水价政策和加强末级渠水价管理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魏素娟  闵祥宇  张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92-13295
分析了水权转换是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以及建立水权有偿出让制度的必要性。甘肃省对于黄河水权转换的探索丰富了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容,榆钢水权转换项目验证了黄河灌区水权转换的节水效果,其综合效益说明水权转换在甘肃省可以达到灌区节水改造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引黄灌区泥沙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是我国乃至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分析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并提出引黄治理泥沙的对策,以保证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