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珍珠菜,别名珍珠花菜、白花蒿、香菜、角菜、扯根菜、虎尾等。学名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绿清香的叶片为产品,全年可采摘嫩梢,嫩叶食用。可食部分含高钾低钠,各矿物质元素丰富,且是少病虫危害的佳菜良药。珍珠菜原产于我国广东省潮汕地区和台湾省的北部地区,分布于东北、华北、华南、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珍珠菜是潮州菜式中的必需品之一,用之作鸡蛋花汤、拌凉菜等。珍珠菜常生于荒地、山坡、草地、路边、田边和草木丛中。  相似文献   

2.
珍珠菜,别名珍珠花菜、白花蒿、香菜、角菜、扯根菜、虎尾等。为菊科艾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绿清香的叶片为产品,全年可采摘嫩梢、嫩叶食用。可食部分含高钾低钠,各矿物质元素丰富,且是少病虫为害的佳菜良药。珍珠菜原产于我国广东省潮汕地区和台湾省的北部地区,分布于东北、华北、华南、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珍珠菜是潮州菜式中的必备菜品之一,用之作蛋花汤、凉拌菜等。珍珠菜常生于荒地、山坡、草地、路边、田边和草木丛中。近年来,本所已成功开发并推广。  相似文献   

3.
珍珠菜,别名珍珠花菜、白花蒿、香菜、角菜、扯根菜、虎尾等。为菊科艾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绿清香的叶片为产品,全年可采摘嫩梢、嫩叶食用。可食部分含高钾低钠,各矿物质元素丰富,且是少病虫为害的佳菜良药。珍珠菜原产于我国广东省潮汕地区和台湾省的北部地区,分布于东北、华北、华南、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珍珠菜是潮州菜式中的必备菜品之一,用之作蛋花汤、凉拌菜等。珍珠菜常生于荒地、山坡、草地、路边、田边和草木丛中。近年来,本所已成功开发并推广。一、营养成分及药用价值1.营养成分珍珠菜营养丰富,极具开发价值。每100克珍珠…  相似文献   

4.
珍珠菜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珍珠菜引入上海驯化栽培后的生物学特性表现,离体快速繁殖和栽培技术,珍珠菜可以采用扦插繁殖或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技术获种苗,4月和9,10月份是扦插移栽的适宜季节,在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条件下产量高,品质好,生产上主要防治菌核病,蛴螬,蚂蚁等病虫害,年产量可达1.8万kg/hm^2,在珍珠菜的组织培养,引种驯化过程中出现了四种变异类型其中叶片肥大,植株矮生的类型食用品质好,选择育种工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珍珠菜引入上海驯化栽培后的生物学特性表现、离休快速繁殖和栽培技术。珍珠菜可以采用扦插繁殖或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获得种苗,4月和9、10月份是扦插移栽的适宜季节;在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条件下产量高、品质好,生产上主要防治菌核病、蛴螬、蚂蚁等病虫害,年产量可达1.8万kg/hm2。在珍珠菜的组织培养、引种驯化过程中出现了四种变异类型,其中叶片肥大、植株矮生的类型食用品质好,选择育种工作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6.
保健珍珠菜     
[品种介绍]珍珠菜,别名珍珠花菜、白花蒿、香菜等,为菊科蒿属草本植物,全年可采摘嫩梢、嫩叶食用。可食部分含高钾低  相似文献   

7.
珍珠菜     
珍珠菜又名白苞蒿 ,四季菜 ,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食嫩茎叶为主。茎叶有特殊的芳香 ,可凉拌 ,炒食 ,做汤 ,也可作馄饨、水饺、包子馅的配料。珍珠菜营养丰富 ,是叶菜中VB1、VB2 含量最高的蔬菜之一。珍珠菜的花似一串珍珠 ,艳丽美观。珍珠菜喜温暖湿润环境 ,能耐 - 5℃低温和 38℃高温 ,可耐水涝和盐碱 ,适于温室种植。一般采用扦插繁殖 ,育苗期 10~ 30天。定植株行距 2 0× 30cm ,栽后浇水 ,勤施肥 ,叶片成簇后长至 12cm以上时即可采收。收割时避免伤及分孽芽 ,割后施 0 .4 %的专用营养液。一般 2 0天左右可采收一次。缺水影响产…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科技》2006,(10):55-55
葛仙米古称天仙菜、珍珠菜,学名拟球状念珠藻(Nostoc sphaeroides),球状、无味、墨绿色,晶莹透亮,遇热呈绿色,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淡水经济蓝藻。据史料记载,东晋名医葛洪用葛仙米治愈了当朝皇太子身上之顽疾,获东晋皇帝赐名“葛仙米”。  相似文献   

9.
珍珠菜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珍珠菜的种子育苗及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珍珠菜为景天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1997年山东潍坊金冠食品研究所利用珍珠菜与三七嫁接研发出来的一种新的蔬菜品种。其外形与三七相近,但经过培育改良之后,叶片更厚实,更易栽培,除了具备景天科植物抗辐射等功能外,也具备了三七的药用价值,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特种营养保健蔬菜。  相似文献   

11.
珍珠菜     
既可以泡来当茶,又可以上桌当菜,这样的药食兼用蔬菜,被称为菜里珍珠。【项目介绍】据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报道,新近开发出来的珍珠菜属金天科植物,具有抗高血压,高血脂,减缓衰老,抗癌治癌的功效,由于与田七嫁接,也具备了田七的一些药用功能。珍珠菜生长旺盛期可以长达十年,每年还可以根据需要,把老根分开,  相似文献   

12.
说起常德,就会让人联想到“洞庭珍珠”。是啊,该市珍珠产业发展之迅猛,无不令人咋舌。短短几年时间,全市珍珠养殖面积就已发展到1.5万公顷,建成了以鼎城区为中心的全国最大珍珠养殖基地,培育珍珠养殖大户有1.4万多户,其中资产100万元以上的养殖户就达200多户,每年为江苏、  相似文献   

13.
《天津农业科学》2015,(8):147-150
综述了近年来珍珠菜属植物在细胞学、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生理、园林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本属植物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8种珍珠菜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属植物根、茎、叶的碳、氮生态化学计量分布特征。[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测定碳、氮和碳氮比,分析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营养器官间的差异性及其相关性。[结果]在属级水平上,碳、氮生态化学计量在三大营养器官中总体分布为:叶碳含量根碳含量茎碳含量;叶氮含量茎氮含量根氮含量;根碳氮比茎碳氮比叶碳氮比。在物种水平上,8种珍珠菜属植物的叶碳含量均显著高于茎碳含量与根碳含量,除了疏头过路黄和轮叶过路黄的叶氮含量与茎和根的氮含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外,其他6种珍珠菜属植物叶氮含量也均显著高于茎氮含量与根氮含量,贯叶过路黄、过路黄、疏头过路黄与黑腺珍珠菜的叶碳氮比与茎碳氮比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两者均显著低于根碳氮比,星宿菜与矮桃的茎碳氮比与根碳氮比之间却无显著性差异,但两者均显著高于叶碳氮比,轮叶过路黄与繸瓣珍珠菜的叶、茎与根中的碳氮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叶氮含量和叶碳氮比与茎或根的碳含量、氮含量及碳氮比之间均表现为极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珍珠菜属植物根茎叶中的碳含量、氮含量与碳氮比具有物种特异性,变化是协同的。  相似文献   

15.
以珍珠菜种子为材料进行消毒及无菌苗培养,再以消毒后萌发的无菌苗的叶片、茎段和带叶腋茎为外植体,开展丛生芽的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移栽驯化技术研究。结果发现,珍珠菜种子最佳消毒方式为5%次氯酸钠消毒10 min,最适丛生芽诱导部位为叶片,丛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05 mg/L;其次为MS+6-BA 2.0 mg/L+NAA 0.05 mg/L。最适珍珠菜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其次为MS+6-BA 1.0mg/L+KT 2.0 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其次为1/2MS+NAA 1.0 mg/L。最适珍珠菜移栽驯化的方法为开瓶驯化5 d后种植于蛭石∶珍珠岩∶泥炭(1∶1∶1)基质中。本研究结果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实现珍珠菜快速繁殖和人工扩大栽培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沙拿利  张晓晖  罗慧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337-10340,10352
对采自江西九江的淡水有核珍珠与无核珍珠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结果表明淡水有核珍珠在珠核与珍珠层之间有中空夹层,中空夹层是产生“尾巴珠”的直接原因.结合偏光显微镜下薄片观察与阴极发光镜下特征,淡水有核养殖珍珠的结构可分为4部分:珠核、有机质层、中空夹层和珍珠层,无核珍珠分为中心有机质和珍珠层,在阴极发光镜下珠核不发光,有机质发红色荧光,珍珠层发黄绿色荧光.在扫描屯镜下有核珍珠中文石晶片大小一致,文石层排列紧密,无核珍珠中文石晶片大小有差异,文石层排列疏松,这是导致有核珍珠光泽强于无核珍珠光泽.通过对珠核的SEM观察发现珠核表面参差状断口和不规则层状结构,文石晶片形态和大小均相差悬殊,存在大量空洞和断裂,这是造成有核养殖珍珠在珠核与包裹其上的珍珠层间易于出现中空夹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菜里珍珠     
<正>珍珠菜是近两年新开发出来的药食兼用蔬菜,现在,吃健康、新鲜成为人们所追求的饮食目标。除外,经过改良后的珍珠2号,还可以用于园林、道路绿化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利用空气--乙炔炎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与马氏珍珠进行了13个元素的测定。结果表明优质珍珠与南珍珠主要在Zn、Mg、Cu、Mn、Pb、K、Cr、Sr等元素一方面有差异。珍珠在加工前兵变有大的是Zn、Mg、Cu、Mn、Cr、Sr是根据一些元素对珍珠显著影响,提出在尖注意对珍珠质量有利元素的加入和有损珍珠质量的元素的去除 。  相似文献   

19.
同样是搞珍珠养殖,为什么有的珍珠养得好,而有的出现异常珠或发生病害呢?江苏省姜堰市珍珠养殖大王沈宏亮道出了个中缘由,并自豪地谈起了自己养殖淡水珍珠的“八字”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热带农业》2008,(1):I0003-I0003
上世纪60年代初,一位伟人慧眼独识,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发现了一颗“珍珠”。从此,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主人为之辛勤劳作,精心雕琢,用心血和汗水将这颗珍珠培育成一颗温润隽永、瑰丽璀璨的明殊。她,就是“南国珍珠”—西联农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