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住宅人居微环境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类健康”和“绿色品质”的高度对住宅的人居的光环境、温热环境、声环境和空气品质环境进行研究,从而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摆脱病态设计对人类的危害,创造一个舒适健康并具有良性生态循环的住宅人居微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城市居住区的人居环境入手,充分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环境的设计手法,对居住区的整体绿色空间环境和住户内部的绿色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并且在当代现有住宅形式的基础上,对居住区和户型进行改进和创新,探索出一种更人性化的人居环境,目的就是营造既可居又可游的园林式的人居环境,让居民全方位地亲近自然,亲近绿色,提高城市居住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甘肃河西地区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整治现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人居环境起主要影响作用的因子进行处理,分析河西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所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生态环境、住房条件是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核心因子。针对河西地区农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土地利用整治、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整治、住宅建筑整治、农业环境卫生整治、环境综合整治五大整治机制,促进河西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4.
庆元县新农村人居环境存在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省庆元县20个村庄的农民住宅、环境状况、社会经济、人口、交通、给排水、电力通讯和防灾等方面的详细调研,分析了新农村在人居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人居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阚新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03-2703,2908
分析了庭园景观的定义与绿色人居环境设计的理念,阐述了庭园景观在构筑绿色人居环境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尤为重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有效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民群众广泛参与。基于P县村级治理实践的调研发现,不同因素不同强度的刺激下,村民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呈现出高低不同的参与程度。利益激励和制度公正共同作用,在不同强度的作用下村民呈现出驱利型、从众型、自主型的参与形态。利益激励因素由正向激励和反向惩罚决定,制度公正则由评定公正和机会公正构成。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只有不断健全利益激励机制,强化制度公正机制,才能推进村民有效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人居环境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结合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因地制宜,选取合适指标并分为5个准则层与21个指标层,构建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并从优化产业结构,坚持绿色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县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强化农民主体作用,各界协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三方面提出改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对策建议,实现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晓清 《农技服务》2008,25(3):94-95
从绿色住宅产生的时代背景着手,阐述了绿色住宅的内涵、特征,提出了做好绿色住宅环境绿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社区的绿色发展是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载体和必经之路.绿色社区不同于绿色建筑,其具有资源能源节约、人居环境舒适、社会人文气氛良好、绿色文明意识高的特征,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社区的绿色发展有助于保护资源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绿色文明意识和推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理念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书廷  尚世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74-20176
结合河南省人居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生态理念,本着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原则,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3个方面,研究了污水、垃圾、粪便等生活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以及饮水工程、基础设施、居民住宅、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的建设方法,以期能为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