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们在凫峰及流口等屯绿名茶区设计、施工了10多座长炒青绿茶初制厂通过茶机的安装试验中,和广大茶农的反映,深感老茶机更新、老茶厂改造十分必要。一、老茶厂存在问题及其改造内容徽州地区自六十年代以来,建立茶叶初制厂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长炒青绿茶初制加工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由于茶叶产量的急增,制茶机械总体布置的不合理及制茶工艺的杂乱等原因,致使制茶品质下降,对销量影响很大。要提高制茶质量,首当其冲的就是改造现有的老茶厂,改造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1、改集体传动为单机传动。目前还有部分老茶厂用一台柴油机经地沟轴传动,带动多台茶机,不但操作不安全,而且耗能大,若改为单机传动,不仅操作安全,而且工作可靠,并能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2.
茶叶品质的优劣,取决于鲜叶质量的高低和初制机械性能与技术是否合理。品质优良的炒青绿茶应具备:壮实、紧结、园直的外形;香高、(熟板粟香)味醇  相似文献   

3.
植入乌龙茶初制工艺改进夏秋名特绿茶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用夏秋季茶鲜叶加工的名特绿茶苦涩味重、收敛性强、香气清淡和综合品质较差的问题,开展了夏秋季毛峰茶加工技术研究。采用植入乌龙茶初制的部分工艺,改善了夏秋季毛峰茶品质。提出了夏秋季毛峰茶加工的技术指标和最佳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4.
滚筒杀青机是目前全国绿茶产区比较欢迎的杀青机种。滚筒杀青操作简便、适应性能良好,杀青叶品质比较稳定。但是有些茶叶初制厂对滚筒杀青的特点认识不足,片面追求台时产量,杀青温度、投叶量与失水率三者关系失调,降低了茶叶品质,未能充分发挥滚筒杀青应有的经济效益,失去了“清汤绿叶”、“香高味醇”的绿茶传统风格。现就如何正确使用滚筒杀青,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商榷。  相似文献   

5.
绿茶质变与贮藏保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幸育毅 《贵州茶叶》2005,33(1):8-10
由于绿茶具有“三增三抗”,即增力、增智、增美,抗衰老、抗辐射、抗癌症等药理保健功效,因而增强了人们对绿茶的消费意识和信心,许多发达国家开始关注绿茶,很多茶叶进口国正改变传统的饮茶习惯,尤其对名优绿茶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提高,推动了国内外绿茶销售量增加和价格上扬。既然绿茶深受世人喜爱,尤其是早春季节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好的时期,但由于绿茶的全年保鲜技术问题,难以确保绿茶一年四季都新鲜如初。特别是绿茶中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等物质形成的滋味鲜爽、  相似文献   

6.
浅谈杀青技术与绿茶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志刚  曹刚 《茶业通报》1996,18(3):36-37
浅谈杀青技术与绿茶品质的关系罗志刚,曹刚(安徽省池州供销学校邮编:247100)绿茶是我国的主要茶类之一,素以香高、味醇、色绿而著称,一直占领国际市场,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欢迎。但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色泽不正,香气不高甚至有焦糊味,...  相似文献   

7.
殺青     
嵊县是著名外销园茶产地,年产干毛茶45,000担。园茶特点是化工很大,技衍性高,一担干茶从肥培管理到采摘初制就要40工,加上采茶季季正是农忙,所以过去茶区流傅着“采得茶来秧已黄,种得田来茶又老”的农谚,由于劳力紧张,就造成了采摘粗放和粗制滥造的习惯,因而茶叶香气不高,汤色混浊。杀青,是决定绿茶品质优劣的首要关键  相似文献   

8.
论眉茶品质     
眉茶为珍眉绿茶简称,它条索紧秀,香气清高,气味浓醇,风格独特,是我国出口绿茶的主要种类,年输出量长期以来占世界绿茶贸易总量60~70%,换汇成本低,创汇价值高,以一九五○年出口换汇指数为100至一九八二年出口换汇指数达1,600对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对绿茶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作出了贡献。但十年浩劫以来,质量却逐年有所下降,货不对样,质次价高,国外客户反映强烈,而印度、印尼等产茶国乘机仿制我国眉茶争夺市场,来势日趋凶猛,事关我国眉茶产销、经营的生命线问题。应予重视。眉茶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应如何发挥制茶技术和品质风格的传统优势把质量搞上去。现着重从这方面加以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9.
我省炒青绿茶历史悠久,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实践,不断总结提高,创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初制技术。这是我省绿茶品质优良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对这套传统初制技术作了较大的改革,比较普遍采用的,大体上可分为“制茶坯”和“理茶”,也叫“再加工”两个阶段。“制茶坯”即鲜叶通过杀青、捻揉、干燥制成八、九成干的茶坯。“理茶”即对八、九成干的茶坯进行整理,一般把茶坯筛分成四段,即上段(四号筛面)、  相似文献   

10.
五峰选出的五峰212、五峰310茶树品种,于2004-2009年参加全国第三批茶树新品种区域试验,对移栽成活率、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全面鉴定。经6年的品种区试结果及观察表明:五峰212品种制烘青绿茶清香毫香,滋味清鲜,产量比对照增产9.7%,是一个早生、优质、高产量、适制绿茶的品种。五峰310品种制烘青绿茶外形细嫩显毫色深,滋味清爽,是一个早生、优质、抗旱、抗寒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发掘和利用青阳、泾县等地优异茶树资源,分别在青阳、泾县开展茶树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皖茶8号’(登记号为GPD茶树[2019]340005)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2天;产量超过福鼎大白茶,与高产型品种舒茶早相当或略高;品质优良,制绿茶品质评分超过舒茶早,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或略高,制红茶品质中等;抗逆性强;‘皖茶9号’(登记号为GPD茶树[2019]340006)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3天;产量超过福鼎大白茶,与高产型品种舒茶早相当;品质优良,制绿茶品质评分超过舒茶早,比福鼎大白茶稍低,制红茶品质中等;抗逆性强,尤其耐寒性强;2个新品种适宜安徽省江南茶区种植,江北茶区可少量引种试种。  相似文献   

12.
茶叶是我区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产量持续增长,1981年全区生产干茶37万担,农村社队产量占97%。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提高社队初制茶叶机械化水平,十分重要。当前,社队初制茶厂在机械上存在着茶机型号繁杂,性能落后,产量与机械加工能力不相配套,能源消耗大;在制茶方法上存在着制茶工艺不一,操作规程混乱,因而造成制茶质量下降,松、扁、碎现象严重,香低味淡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充分利用旧设备适当选用新机具为基础,并以提高社队茶厂的经济效果为目标,研制了《炒青绿茶初制生产线》,以下简称《生产线》。  相似文献   

13.
五峰107、108、210、211、212、310等6个茶树品种。于2001-2006年在湖北省果茶研究所、成宁市农科所进行了区域试验。对各品种的移栽成活率、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全面鉴定。在五峰本地进行了品种观察、品质审评、成活率的调查。经6年的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及观查表明:五峰212品种与福鼎大白茶品种相比物候期稍早2天,制绿茶栗香持久,此福鼎大白茶增产30.55%。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平均含量分别比CK种高1.13、6.98、和4.68个百分点、咖啡碱低于0.10个百分点。酚氨比7.03。适制绿茶。五峰310品种制绿茶外形深绿显毫;氨基酸含量是福鼎大白茶的1.1倍。属特异性品种。  相似文献   

14.
闽东,现有茶园面积五十六万亩,年收购达二十一万担,占全省的40%多,茶类以烘青绿茶为主,初制是高耗能商品,而且需燃质高,据调查生产一公斤绿毛茶需投入能量四万三千多大卡,折标准煤2.4公斤,比生产一公斤钢,平均耗能折合标准煤1.6公斤还多50%。闽东制茶燃料,当前仍以薪柴为主,随着茶叶生产的迅速发展,制茶能源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虽然近几年闽东地区在节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形势的发展还是不相适应。笔者就结合闽东能源结构和情况,谈谈今后解决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茶叶研究所引进"中茶302"、"中茶108"、"龙井43"等9个无性系茶树品种,在日照市进行区域栽培试验,观测比较各品种的生育特性、产量、品质等要素,研究分析其适应性、适制性和经济效益。结果显示,"中茶302"、"中茶108"的综合性状优异,表现为移栽成活率高、长势旺盛、产量高,制绿茶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宜在日照及山东名优绿茶生产地区推广种植。通过引种栽培试验,也为制订《山东日照无性系茶树栽培管理技术规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临安县横湖公社红伟茶厂的动力是水轮机,制茶机械是去年试验的一套58型绿茶初制机械,是社办的设备较好的初制厂。1958年8月份开始建厂,在县、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农、商、学校等单位协助下,广大社员日夜苦干,顺利完成建厂工作。于4月24日正式投入春茶生产,一年来制茶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7.
黔湄809在广东英德五年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三至四龄茶园年鲜叶平均产量437.3kg/667m2,比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增产37.2%;制绿茶汤色嫩黄明亮,香气浓纯,滋味醇正,绿茶品质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相当;制红茶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厚,滋味浓爽,达二套样水平,红茶综合品质与对照品种黔湄419相当。黔湄809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高产优质性状,是红绿茶兼制的无性系优良品种,适宜广乐红、绿茶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硒是茶叶中微量元素之一,对茶叶的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实验以安徽省富硒地区石台县茶鲜叶为原料加工成绿茶,分别设置了不同的鲜叶摊放时间、杀青程度、杀青方式、投叶量和揉捻时间等参数,研究加工工艺对绿茶主要理化成分特别是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杀青程度加重、揉捻压力加重,绿茶酚氨比降低,但同时会造成硒含量、水浸出物含量降低;随着摊放时间延长,绿茶酚氨比降低、水浸出物含量上升,但硒含量降低;采用滚筒杀青的绿茶比微波杀青的酚氨比低、硒含量高,但水浸出物含量低;揉捻中度投叶量(8kg)的绿茶酚氨比低、硒含量较高、水浸出物含量高,揉捻较长时间(30min)的绿茶酚氨比较低、硒含量高、水浸出物含量高。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改变摊放时间、杀青程度、揉捻投叶量、揉捻时间、揉捻压力等工艺,可以有效增加绿茶中的硒含量,  相似文献   

19.
部分武夷名丛叶片解剖结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比分析10份武夷名丛茶树种质资源的叶片解剖结构,对10份名丛资源的产量指标、抗逆性和适制性等进行间接鉴定。结果表明:所选10份武夷名丛的产量均为中等水平,其中JM024产量性状最好,抗性强;JM065和JM051产量相对较高,JM042的抗寒性较强,抗旱性强的是JM024;JM042抗病虫性较强;制绿茶或红绿茶兼制品质最好的是JM051,多数适制乌龙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浙江省农业厅(特产处)、商业厅(土产处)、农学院(茶叶系、闲林农场)、杭州茶厂、以及商业部茶业局派员组成了“浙江省绿茶初制机械试验组”,1958年5—9月,在浙江农学院闲林农场进行了整套绿茶(眉茶)初制机械的设计试制和试验工作;同时进行了用机械初制眉茶,探求其相应的工艺技术措施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