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作为一名人民代表、村主任,顺应民意和呼声,通过林改,农民得到了实惠,我们村由负债村变成了富裕村。在我人生中圆了一个梦,为民办了一件大实事。”福建尤溪县西滨镇十一届人大代表、坂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道兵,见到笔者如是说。坂兜村是个有113户、502个农民,人均拥有林地面积18.91亩的林业村。全村山多耕地少,林业用地面积达9490多亩,每年砍伐林木几百亩,但村里依旧负债58万元。村无分文收入,谁来主政,都举步艰难。山区的农民,靠山吃山。坂兜村在1997年林业改革中,对集体山林实行了押金承包管护。由于改革不彻底,比农田多几倍的山…  相似文献   

2.
广德县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板栗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安徽省重点山区县,全县林业用地190万亩,有林地面积171万亩,森林覆盖率61%。2008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24.8亿元,林业GDP9.8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林业收入2356元,占38%。全县竹加工企业600多家,从业人员达3.5万人,千万元以上企业15家,5000万元企业4家;  相似文献   

3.
万乔娃圆了小康梦张加庆万乔娃是万泉乡万川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全家13口人,现有果园15亩,大型果品贮藏库一处,果窖一处,“果树药械咨询服务部”一所,粉条加工坊一处,年产果1万公斤,收入1.5万余元,其它经营项目年收入2.5万元,人均收入3千元,是...  相似文献   

4.
陈庄村位于河南省桐柏县淮源镇东北部,近年来,陈庄村立足山坡面积大的自然优势,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机遇,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创新机制,积极推行林地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借助外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使全村的荒山绿了起来,群众富了起来。截至目前,全村已出让荒山1.5万亩,引进来自郑州、舞钢、南阳等地方的客商8家,完成造林1万余亩,引进外资1680万元。全村有林地面积达到1.7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41%提高到67%,林业产值由180万元提高到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900元提高到1345元,每年村集体来自林业的收入达120万元,农民人均…  相似文献   

5.
国营六万林场冲破发展林业的传统框框,改变了以“原料型”发展林业的观念,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优势。林场经济总收入4581万元,分别比1991年和1992年增长84.6%和20.8%;多种经营、经济林、场办工业三项总收入3186万元,占全场总收入的69.5%,比上年提高9.5%;其中工业收入2438万元,比上年增长574%;人均年收入达到39423元,年人均利润13795元。  相似文献   

6.
桃源县是个低山丘陵区,有9个区,59个乡镇,96万多人。总面积666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98万亩。近几年来,我们从本地实际出发,狠抓丘岗山地开发,把实施“人平一亩经济林,加快农村奔小康”的致富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各区、乡镇实行了领导干部任期开发丘岗山地目标考核责任制。并制定开发丘岗山地总的目标,即;从1990年一1”9年新开发丘岗山地100万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四年来,共开发丘岗山地55万亩,预计这些林木受益后可创直接经济收入3亿多元。几年来,在抓丘岗山地开发,依靠林业致富农民,我们狠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娄底地区有土地总面积81.2万公顷,其中丘岗山地43.3万多公顷,占543%;拥有森林蓄积量达843万立方米,覆盖率达40.6%。今年已基本实现全面绿化,全区形成了“松、竹、果”三大资源优势。为了加快林业产业化建设,地委、行署已明确了全区“九·五”期间林业工作的重点,主要任务是“突出三个重点、抓好六大工程、做到四个突破”。三个重点是:突出丘岗山地开发这个重点,建好“千元山”。根据地区行署的总体规划,全区要逐步建成“千元山”8万公顷。在丘岗山地开发和“千元山”的建设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依托,以高效为目…  相似文献   

8.
赵玉福 《中国林业》2009,(23):36-37
本溪满族自治县地处辽东山区,是全省重点林业县之一。全县总面积为501.4万亩,林业用地41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8%,地貌特征为"八山一水一分田"。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涉林收入达到396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60%,  相似文献   

9.
浦北县六硍乡农民大力发展“五小场”式林业,目前全乡已办起小林场、小竹场、小果场、小茶场、小八角场2300多个,面积达7万多亩。六硍乡地处六万山区,全乡有山地面积19万亩。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根据这一优势,积极鼓励农民采取户办或联户办形式发展“五小场”式林业,先后投资和贷款60万  相似文献   

10.
开发信息     
衡阳加快林业产业发展近年来,衡阳市综合开发山区林业资源,充实了农民的“钱袋子”。1995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6.5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482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1.3%和40.6%。最近衡阳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一项旨在加快林业产业建设步伐,全面带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规划。一是立足第一产业,走基地化、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林业产业的新路子。“九五”期间,全市林业基地建设的重点是工业原料材、大径级速生丰产用材林、名特优新果木材。力争到2000年全市建成120万亩速生丰产辅竹林基地、200万亩工业原料林、150万亩速生丰…  相似文献   

11.
天水市秦城区非公有制林业经营户已达400多户,经营面积将近2万亩。其中经营面积在200亩以上的就有10多户。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在整个林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现状及问题80年代中期,秦城区李子乡的部分农民开始从事山地开...  相似文献   

12.
夏宝龙 《中国林业》2009,(15):12-13
浙江是“七山-水两分田”的省份。全省土地总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占70%。林业用地面积10,020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4%。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60.5%,名列全国前茅。近年来,浙江省在基本完成集体林权主体改革任务的基础上,围绕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要求,积极调整林业生产关系,切实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加大配套改革力度,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有效调动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出现了资源增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良好态势。2008年全省共到位林业建设资金350多亿元,农民自筹资金60多亿元;全省新增林业就业人数265万;林业总产值达到14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58元,其中山区农民5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林业;全省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实现了“三增长”,森林生态效益达到2300亿元,生态公益林年蓄积量净增在1000万立方米以上。  相似文献   

13.
信阳县位于大别山和桐柏山结合部,总面积33.8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13.7万公顷,是一个“四山二水二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截止到九二年底,全县已发展板栗1.3万公顷,遍布26个乡镇,年产板栗375万公斤,实现产值1500万元以上;年加工板栗6万公斤,创收15万余元。有108个行政村因种植板栗脱了贫,有8000农户户均板栗收入1000元以上。出现了“板栗彩电村”、“板栗小康户”。板栗已成为我县农民脱贫致  相似文献   

14.
发展林业,是双柏县爱尼山区的一大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区的林业收入在农业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很低,农民至今还坐山受穷。全区9个乡,256个村(队),共2.789户,15.641人。从1981年到1983年,平均每人年纯收入才99元。农民中现在还欠贷款一百多万元,人均欠贷款74元。爱尼山区位于双柏县南部、哀牢山脉以东的高山峡谷之间,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全区总面积1.298,907亩,山林面积占97.4%,达1,265.31 9亩。其中,国有林地561.115亩,占山林面积的44.3%;集体林地704.204亩,占山林面积的55.6%,人均45亩。全县7个万亩以上的国营林场,有4个集中在爱尼山区。  相似文献   

15.
骆林 《河南林业》2000,(1):45-46
近年来,洛宁县以林业科技推广为突破口,着力实施“科技兴林”战略,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努力发展高效林业,极大地促进了该县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8年底,全县林业总值达到18712.4万元,果品总产量达到8711.9万公斤,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492.4元,全县有7个乡林果业收入占到财政收入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正>歙县是安徽省21个重点林区县之一,森林资源丰富,木本植物有104科,899种。林地面积18.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2.69%,发展林业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全县辖28个乡(镇),总人口4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3万人。据统计,2014年全县林业总产值1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0883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3989元,占农民人  相似文献   

17.
20 0 0年 ,汨罗市有庭院林业户 10 4万户 ,全市庭院林业收入达 1192 0 7万元 ,占林业总产值的 57 3 %。其中年收入在 1万元以上的农户有 3 0 0 0多户 ,年收入在 50 0万元以上的乡镇有 4个。庭院林业已经成为全市林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8.
无锡县安镇公社翠屏大队共有山地面积1259亩,占大队土地总面积的55.5%,是个山地面积比较多的大队.十多年来,他们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不断提高对发展林业重要性的认识,贯彻执行造管并举、封护结合的方针,坚持封山育林十二年,摸索出了在人多地少的地方如何封山育林的路子.用较少的投资,绿化了荒山.目前森林覆被率达71.6%,现有林木总蓄积量达1876.15立方米,人均2.1立方米.毛竹7093支,淡竹1.9万支.近二年来林产品收入达4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9.
西华县地处河南省东南部,黄泛区腹心。全县人均耕地1.44亩,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平原农业县。过去沙区生态状况差,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吃粮靠救济,花钱靠贷款。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县人民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锁住了风沙,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县林木总株数达3300万株,林木覆盖率21%,活立木蓄积量130.5万立方米,2003年林果业总产值2.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6%。近年来,在如何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解决林粮争地矛盾,既发展林业生产,又促进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村旁植树,形成环状林业西华县434个行政村,1099个自然村村旁闲置废地达8万多亩。过去种植农作物,亩均年产值200元左右。后来,农民在村旁栽植杨、桐等用材林,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而且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目前,8万多亩废闲地全部栽上了各种树木,杨树十年成材轮伐,亩均年产值440元左右;果树盛果期亩均年产值1200元左右年总产值达4300万元,相当于每年建一个巨大的绿色企业。二、路、沟、河旁植树,形成带状林业全县的省级公路、县乡公路、乡村道路、田间生产路全长1522公里...  相似文献   

20.
近日,杭州市林业水利局根据省委、省政府开展“万村整治工程”的要求和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环境立市、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加强农村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了“百村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百村园林绿化工程”将以“园林绿化村”建设为载体,通过大力推进森林进城和园林下乡,规划到2006年,全市建成100个以上绿化率在25%以上的园林绿化村,力争在全市农村形成四季常绿、季季有花、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绿色环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杭州市创建“园林绿化村“的具体标准是: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村内宜林道路绿化率达95%以上;村内河道沟渠绿化率达95%以上;村民人均绿地面积7平方米以上;村内至少有一个休闲小公园,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村内乔木树种5种以上;村内绿化树种混交模式6个以上,实现四季常绿;单位庭院、农民住宅有一定绿地,宜林地绿化率60%以上;林相整齐、美观,无严重病虫害,并有专人养护;村里有山地的,林分郁闭度达0.8以上。为此,提出了四项措施: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从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出发,加大创建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园林绿化村”创建活动,提高广大市民对“园林绿化村”建设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