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地区油松毛虫寄生天敌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3~1985年,对北京地区油松毛虫卵、幼虫和蛹期的天敌进行调查,经鉴定寄生性天敌36种。卵期以松毛虫卵跳小蜂寄生率最高,平均为1.54%;幼虫期以松毛虫狭颊寄蝇寄生率最高,1984年平均为4.36%,1985年为1.2%;蛹期寄蝇类寄生率平均为9.1%,以松毛虫狭颊寄蝇为主;寄生蜂寄生率平均为0.68%,以喜玛拉雅聚瘤姬蜂为主。  相似文献   

2.
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Guenee)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我区主要为害石榴、桃、李、杏等果树。1988—1989年高粱田间偶见为害株。1990年在武都县河谷区2000亩高粱田普遍暴发,据在锦屏、城郊两乡的调查,紧穗高粱受害率为100%,虫口密度每株达2—12头,最高的达32头;散穗型高粱受害率也达10%以上。该虫以幼虫蛀食或  相似文献   

3.
油桐尺蠖为害柑桔,但过去从未暴发成灾。1984年以来在我省大田等县发现此虫危害柑桔严重。1987、1988年本所柑桔园和邻近乡果园相继暴发。1987年9月本所受害较重的北乾果园受害株率达80%;较轻的后山、下洋片株受害株率也达10—20%。虫口密度每株20—100头,1988年6月初北乾果园受害株率达100%,每株有虫300—500头,个别株达1000多头。  相似文献   

4.
美洲斑潜蝇发生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美洲斑潜蝇1993在海南三亚市首次发现,现已成为当地危害瓜菜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海南周年均可发生,年发生21~24世代,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以冬春季为害更重。瓜类受害重于豆类,豆类又重于叶菜类蔬菜。叶被害率一般为30%~40%,严重达80%以上。寄主有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茄科、旋花科、藜科、锦葵科、菊科、大戟科、苋科、百合科、伞形科、芸香科和车前科等14科69种植物。2龄幼虫高峰期或叶片受害率达10%~20%时为该虫防治适期,应用10%赛波凯乳剂3000倍液或40%氧乐果100mL/667m,加25%杀虫双25mL/667m和少量煤油,对水60kg喷雾,防效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棉铃虫齿唇姬蜂生物学特性及田间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齿唇姬蜂在河南新乡棉区年发生约8代,以6个世代发生在棉田,其中4个世代与棉铃虫低龄幼虫发生期吻合。田间出现4个寄生高峰,分别在5月中旬、6月中下旬,7月底至8月初,8月底至9月初,寄生率平均在19.2~42.9%,以一、二代棉铃虫期的寄生率较高,齿唇姬蜂对3龄前棉铃虫幼虫的总寄生率平均为23.7%,最高达40.0%,占整个世代总寄生数的71.3%。该蜂是豫北棉铃虫寄生性天敌中的优势种。成蜂对菊酯类农药敏感。  相似文献   

6.
棉盲蝽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棉盲蝽在郓城县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逐渐成为抗虫棉的常发性害虫。本县棉盲蝽主要包括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和中黑盲蝽 4种。其中绿盲蝽占比例较大,约占调查虫量的 70%左右。 2000年盲蝽大发生,全县发生面积 1 600 hm2,占棉花播种面积的 60%,平均百株虫 20~ 35头,最高达 60头,平均植株受害率 40%~ 60%,最高达 90%以上,叶片平均受害率 25%~ 30%,最高 60%以上,造成叶片大量破碎,严重影响叶片的功能,对抗虫棉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 1为害特点   以成虫、若虫刺吸为害,使子叶期棉苗顶芽焦枯变…  相似文献   

7.
甘蔗二点螟发生规律与防治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启灵 《植物保护》1986,12(4):51-51
甘蔗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 Snel len)原是南方甘蔗的主要害虫,1972年随蔗种带进我场,甘蔗受害逐年加重,平均螟害枯心苗率20.3%,螟害株率50.9%,最高达97.4%。  相似文献   

8.
陈慈相  刘海 《植物保护》1989,15(2):31-32
毛叶桑寄生(Loranthus yadorikiSieb)是长江中下游各省较常见的寄生性种子植物,寄生于栽培或野生的林木和果树。赣南某些山区柑桔受其为害,造成损失。信丰县古陂果园场温州蜜柑1977年开始有零星寄生,目前,全场1187株18年生蜜柑受害株率达10—25%,单株寄生枝在2—4枝以上,严重影响柑桔产量和品质。为此,我们对其发生和为害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金小蜂又叫黑青小蜂,是仓库中越冬红铃虫的一种外寄生蜂。我县1973年开始繁殖利用,1977年普及全县,现已连续四年实现全面放蜂。六年来调查棉仓,越冬红铃虫平均被寄生率达75.6%,最高达100%,加上红铃虫  相似文献   

10.
螟虫长距茧蜂生物学及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螟虫长距茧蜂是玉米螟幼虫的重要天敌,一年发生2—3代,以卵或低龄幼虫在寄主体内越冬。自然寄生率为30—40%,最高70%。该蜂为多胚生殖昆虫,主要寄生1—4龄玉米螟幼虫,以3龄寄生率为最高。一头玉米螟(3龄)可育蜂39.12头,一头雌蜂可寄生玉米螟11.7头,繁殖子代460.05头。试验证明:人工繁殖和释放可提高田间玉米螟寄生率。  相似文献   

11.
1992年棉铃虫在我市大发生,一类棉田一般百株累计卵、虫量1500—2000粒(头),高的达5000粒(头)以上,不仅为害棉花而且为害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笔者7月1-3日在丰县、铜山县等县调查,玉米百株平均有虫98.5头,受害株率90.4%。大豆百株平均有虫95.6头,受害株率88.7%。受害严重田  相似文献   

12.
玉米螟厉寄蝇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螟厉寄蝇Lydella grisescens Robineau-Desvoidy是玉米螟的主要天敌之一。几年来我们作了一些观察试验,现把结果报导如下。 (一) 寄生率调查根据几年来的观察,第一代玉米螟幼虫被寄生率一般为30—40%,个别地块达80%,平均寄生率第一代为42%,第二代28.7%(详见表1)。在玉米螟严重发生的年份和集中发生的地块,被寄生率则更高。  相似文献   

13.
刘德钧  龚德英 《植物保护学报》1989,16(2):124-124,144
螟虫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linearis(Nees))是玉米螟幼虫主要的寄生性天敌,繁殖能力较强,每头雌蜂的有效繁殖力平均约达60头幼虫(RH80%),寄生率达20—30%,最高可达50%以上。此蜂繁殖数量受虫口基数、农药使用水平、寄主卵块密度、寄主幼虫龄期、温度和雨量等因子影响。作者于1980—1984年进行了螟虫长距茧蜂发生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自1979年以来,对农业昆虫天敌种类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对优势种的利用开展了研究,现将稻螟赤眼蜂的观察结果报道于下: 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分布广,数量多,寄生率高,是自然控制二化螟种群数量消长的主要优势种。据弋阳县调查,该蜂在施用农药较少的稻区,对螟卵的寄生率高达100%,低的为7.14%,平均为53.80%,卵粒寄生率最高达94.44%,低的O.99%,平均为28.10%。在丰城荣塘,曾用人工繁殖稻螟赤眼蜂56万头,于第一、二代二  相似文献   

15.
人工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2015年,于贵州省都匀市组织开展不同释放高度和不同放蜂点密度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应用试验及示范。结果表明,稻田人工释放稻螟赤眼蜂对稻纵卷叶螟卵粒具有明显的寄生作用,蜂卡置于稻株上部叶片内、距顶端10 cm,每667 m~2设置8个放蜂点,每次放蜂10 000头/667m~2,间隔5 d连续放蜂3次,对稻纵卷叶螟卵平均校正寄生率达40.88%,平均防治效果为64.29%;大田示范释放稻螟赤眼蜂,对稻纵卷叶螟卵寄生率最高达69.20%,相对防治效果最高达67.09%,表现出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棉铃虫在鲁西北地区一年发生4代,一代主要在小麦上发生为害,一般每平方米有虫0.1—1.0头,形不成明显的为害,1992年大暴发,一般每平方米有虫10—15头,多的50头以上,小麦受害减产5%左右。二代主要在春棉上,百株累计落卵6000—10000粒,(往年500—700粒),多的达15000粒以上,寄主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为害程度之重,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棉花、玉米、大豆、花生、蔬菜、苹果、枣、梧桐、西瓜等均受为害,棉花顶心受害率86%-95%,有的拔了棉苗改种玉米等其他作物;玉米受害株率95.6%,大豆受害株率92.3%;苹果顶梢受害率90.2%;枣果受害率20%左右,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定点调查橡胶盔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和寄生蜂种群消长动态及农药影响橡胶盔蚧寄生蜂寄生率的试验,分析评价寄生蜂在控制橡胶盔蚧上的可利用性及探讨橡胶盔蚧的综合防治技术。结果表明:寄生蜂种群消长变化趋势与橡胶盔蚧基本一致。橡胶盔蚧成虫和若虫的发生以及寄生蜂种群寄生率周年均出现3个高峰,成虫的寄生率高峰期出现在4月上旬、6月中旬和11月下旬,最高达33.48%,平均寄生率为21.48%;而若虫寄生率的高峰期为5月中旬、8月上旬和次年1月中旬,最高达87.29%,平均寄生率为28.92%。在寄生蜂存在的时间内优雅岐脉跳小蜂是绝对优势种,平均所占比例达59.04%。施用农药防治后,若虫和成虫的平均寄生率仅为2.40%和10.90%,而不防治区寄生率是化防区的15倍和2倍。在寄生蜂发生盛期,应注意保护利用,对橡胶盔蚧实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胶东半岛绿盲蝽为害果树严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盲蝽(Lygus lucorum)是山东棉区重要害虫之一,非棉区也常见于田间、路边、沟旁。近年来,严重为害果树,并逐年加重,尤其是胶东沿海某些果园,1991年5月下旬在乳山、文登、海阳、莱阳等地调查:苹果新梢受害率达84.5%、巴梨幼果受害率达80.2%、桃幼果受害率达63.3%。 该虫在胶东年发生4—5代,以卵在果树的顶芽鳞片内越冬,果树花序分离期越冬卵  相似文献   

19.
多胚跳小蜂在江苏沿海一年发生5—6代,在27℃时完成一代约需28天。此蜂为跨卵、幼虫寄生,能行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和多胚生殖。对为害香料作物的银纹夜蛾幼虫有很强的寄生力,每头雌蜂平均产卵26次,在寄主体内能繁殖1000头以上的蜂。7—8月间的寄生率达50~90%,以后田间很难找到银纹夜蛾。  相似文献   

20.
棉铃虫在安阳市果树上属于偶发性次要害虫。然而近年来对局部苹果的为害趋于严重。 1995年在安阳县安丰乡渔洋村调查,幼果受害率高达 32%; 1998年在滑县四间房乡南湖村调查,幼果平均受害率为 12.7%,最高达到 35%,平均每株有虫 32头,单株最高达 127头。年均为害面积 3 500 hm2以上,占苹果种植总面积的 10%左右。1为害习性  棉铃虫在本市 1 a发生 4代,个别年份有少量的第五代发生。 5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开始为害苹果的幼果, 6~ 8月进入为害盛期,主害代为第二代和第三代。据调查,棉铃虫在苹果树上的为害有趋幼嫩组织的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