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正在自主研发和设计的三代压水堆核电站,稳压器安全阀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超压保护装置在各工况下保证系统压力不超过设计压力。该稳压器安全阀具有设计参数、鉴定要求和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本文针对先导式稳压器安全阀进行调研,对国外具有大量供货业绩的先导式安全阀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进行了描述,为该项目稳压器安全阀最终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压水堆核电厂正常运行时一回路压力为15.4MPa,组成一回路压力边界的主要设备为压水反应堆、蒸汽发生器、反应堆冷却剂泵、稳压器等部件组成,通过一回路压力边界内的设备运行将反应堆堆芯中核裂变反应产生的热量传送到蒸汽发生器,从而冷却堆芯,防止燃料元件烧毁,而蒸汽发生器供给汽轮发电机组(二回路)所必需的蒸汽。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组成的一回路压力边界内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保证反应堆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正常运行时,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维持168吨温度为310℃、压力为15.4MPa的欠饱和水,这些冷却剂在主冷却剂泵的驱动下,循环流动,流经反应堆堆芯,带出裂变反应产生的热量,在蒸汽发生器中,将这些热量传递到二回路给水,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当一回路压力边界失效,将无法维持稳定的一回路压力,一回路压力下降,将使得温度为310℃的过冷水变为饱和水,从而产生大量的蒸汽,进入堆芯的冷却剂将变为汽液两相流或过热蒸汽,传热效果大大下降,同时产生大量的蒸汽,流经主冷却剂泵,将导致主冷却剂泵叶轮发生汽蚀,流量下降,进一步恶化的反应堆堆芯的冷却。堆芯核裂变或核燃料衰变产生的大量热量如果不能及时导出,将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堆芯融化,从而造成重大的核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3.
蒸汽发生器是核电站一、二回路的枢纽,是一回路压力边界的关键设备之一,承担保持第二道安全屏障的完整性,其设备结构复杂,安全性极度重要。本文针对蒸汽发生器关键焊接工序,从设备监造的角度,对焊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后续蒸汽发生器设备监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稳压器电加热元件在核电站运行一段时间后,电加热元件包壳可能会出现贯穿性缺陷,引起电加热元件变形和肿胀,受包壳的影响电加热元件套管有可能发生机械失效,出现破口,导致反应堆冷却剂泄漏,故需对电加热元件及套管进行在役目视检验。针对稳压器电加热元件组件的丛林分布、层叠结构和在役检查时高放射性的特点,介绍流量分配孔的结构和多种检查思路,研究视距技术和周向覆盖技术,研制出一套稳压器电加热元件及套管的视频检验设备,对电加热元件及套管的外表面进行远程目视检验。通过在役检查期间的工程应用,研制的稳压器电加热元件及套管视频检验设备满足在役检查使用的技术要求。为稳压器维护提供依据,对预防电加热元件及套管的失效,保证稳压器的完整性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三代非能动核电站稳压器的压力控制,包括有稳压器本体、压力测量以及压力控制等几个方面。另外,对比二代加核电站稳压器压力控制方式,总结出了三代非能动核电站稳压器压力的控制特点,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0引言核电站反应堆控制棒位置传感器检测装置是反应堆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一旦出现故障将严重危及反应堆安全运行。国内一核电站控制棒位置传感器检测装置在反应堆运行时出现热态断路故障,为了准确找出位置传感器检测装置故障原因,以便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经过安全性、可行性、合理性多方面分析论证,决定设计一套工况模拟加热装置,进行温度自动控制试验研究,以满足系统的温升要求,并按要求进行热容试验、温度自动控制、模拟压力跟随控制试验,以修正实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华龙一号反应堆全范围工况下的超压保护,华龙一号对低温水密实超压保护方案进行了优化,在保留了余热排出系统的低温超压保护功能外,对稳压器安全阀的控制逻辑进行了优化设计,增加了稳压器安全阀在低温水密实工况下的保护功能。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应对水密实工况下可能出现的能量注入或质量注入导致的超压事件,可以保证RCS在低温水密实工况下的完整性,满足单一故障准则和保护多样性要求,大大减小RCS压力边界完整性受损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每台机组的反应堆管道和设备装有抗震液压阻尼器46个,它们用来在设备和管道受到地震和事故动载荷时,限制设备和管道的位移,液压阻尼监测系统实现了液压阻尼器的位移监测和备用油位的液位监测,用于在机组冷却、加热、正常运行和强度水压试验期间监测主管道、主泵、稳压器和蒸汽发生器的热位移,对其他核电站反应堆设备热位移的监测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核电站反应堆中的接管安全端焊缝,由于长期处于严峻工况中,为了保证其运行安全,对该对接焊缝进行了堆焊修复,修复层的结构和厚度与常规堆焊层有差异,因此通过探头研制,对比试块设计加工及扫查试验,开展了接管焊缝修复层超声检测技术研究。实现了该类修复层的超声检测。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自主知识产权华龙一号核电站设计中,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稳压器卸压箱参数变化很大,卸压箱爆破片作为卸压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卸压箱超压的重要安全装置。爆破片通过螺栓安装在卸压箱上、下人孔法兰之间,其安装螺栓的拧紧力矩必须经严格的计算并满足要求。对爆破片安装螺栓的拧紧力矩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提出螺栓的拧紧顺序与力矩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0概述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当前国际环境要求更多地使用清洁能源,核电这种清洁能源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在国内进入一个高发展期。核能发出的电力主要依靠电站变压器升高电压后才能输送到电网,因此变压器是核电站的最重要设备之一,该设备的性能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国内外核电站曾经多次出现由于变压器故障而导致的停堆事故,因此跟踪发现变压器的性能是否稳定、及时发现变压器的异常情况对核电站  相似文献   

12.
核电厂电气贯穿件是安装在安全壳上用于电缆穿越安全壳的专用电气设备,作为安全壳的一部分,构成反应堆第3道安全屏障,在反应堆正常运行和事故条件下(包括地震和失水事故),维持安全壳压力边界的完整性和用电设备的电气连续性,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因此,电气贯穿件是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其密封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反应堆的安全性能。本文通过对电气贯穿件的密封性监测方法的介绍及分析,提出了优化建议,为今后电气贯穿件的密封性监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压水反应堆中采用硼酸(主要是10B)作为化学毒物进行反应性的化学补偿控制,为监测一回路系统中10B丰度的变化,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同位素丰度分析模式建立硼同位素丰度比测量方法。以硼同位素标准参考物质NIST SRM 951a配置系列浓度标准,对仪器工作条件进行优化,在优化的仪器条件下分别对1RCP、2RCP、3RCP、新硼样品进行测量,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最大为0.42%,测定结果精密度高、仪器稳定性好。此外对2RCP样品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扩展不确定度为0.24%,结果表明,四级杆ICP-MS测定硼同位素丰度结果稳定、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4.
稳压器是电站一回路重要设备,为保障其压力边界的完整性,需要保护设备的薄弱部位。为此稳压器筒体工艺接管焊接前,将接管以冷装工艺安装至筒体,以提供一定的拔脱力。安装过盈装配的过盈量直接关系到过盈装配的拔脱力,对于保护稳压器承压边界完整有重要意义,对冷装工艺下的接管过盈量计算进行了讨论,并对过盈量的设置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核电厂在役检查是核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手段,核安全法规、导则和标准规范对核安全设备役前和在役检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CPR1000核电站为对象,简要介绍了核电站主要系统构成,各主要设备及相关检查技术,在役检查法规、规范及在役检查能力验证情况。  相似文献   

16.
核电站反应堆功率能否稳定控制对于核电站的运行安全至关重要。本文从反应堆功率测量和校正原理出发,对核电站发生热功率漂移对核功率控制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设计改进措施,优化操纵员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含氢废气隔膜压缩机是核岛废气处理系统的主要设备,承担着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稳压器泄压箱、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的容控箱及反应堆冷却剂疏水箱的含氢废气压缩、输送任务。本文针对隔膜压缩机常见问题的检修方法进行了总结,并联系具体的故障事例进行了分析和反馈。  相似文献   

18.
到目前为止的压力管道事故当中,因为泄露而造成的事故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例,焊缝缺陷是其中的一个突出因素。焊缝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程度。本文主要从事故分析出发论述对焊接过程、焊接质量的控制,从而实现压力管道施工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刘飞洋  韩勇  游洲  李朋 《北方牧业》2014,(12):270-271
稳压器安全阀作为核电站一回路最重要的阀门之一,在维持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下为一回路系统提供了超压保护,在ACP1000与二代加压水堆核电站中,稳压器安全阀均采用先导式安全阀,由液压和电控两种方式可以控制阀门的开启,本文通过对比提出了ACP1000的控制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20.
稳压器安全阀作为核电站一回路最重要的阀门之一,在维持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下为一回路系统提供了超压保护,在ACP1000与二代加压水堆核电站中,稳压器安全阀均采用先导式安全阀,由液压和电控两种方式可以控制阀门的开启,本文通过对比提出了ACP1000的控制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