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免疫失败是指用某种疫苗免疫过的动物在免疫保护期内又发生该疫病的现象,即免疫没有起到保护动物抵抗该病的作用。目前动物抗体水平监测已逐步得到推广,并成为许多地方评定免疫效果的重要指标,在抗体水平监测中可能会出现免疫动物虽表现健康,但抗体水平监测不达标的现象,这也属  相似文献   

2.
对畜禽实施免疫,其目的是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然免疫后抗体水平不高导致动物依旧发病的现象屡屡发生,究其原因。除动物的免疫水平和应激状态的内在因素影响外,还存在疫苗保存不当、免疫操作不规范、免疫程序不合理、抗生素影响和因观念老化影响工作开展等问题。所以,提高抗体水平必须要思想重视、观念更新,程序合理、技术规范才能避免免疫失败,确保抗体水平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有效降低传染性疫病发生。  相似文献   

3.
1抓实免疫注射免疫注射是预防动物疫病核心、有效的方法。动物通过注射疫病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后,机体获得的免疫保护可抵抗该病原的攻击,在免疫期内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疫病。因动物疫病免疫保护时间有期限,所以疫苗首次注射免疫后,要在免疫保护期满之前再次注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任何饲养和经  相似文献   

4.
<正>在目前情况下,实施免疫是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手段,然免疫后抗体水平不高甚至导致动物发病的现象常有发生。消除不利因素影响,追求较高免疫抗体水平是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值得探讨的课题。作者通过对基层实际调查并结合理论知识发现,动物的免疫抗体水平高低与疫苗保存、免疫操作、免疫程序、动物机体本身的应答能力和错误观念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给动物进行疫苗免疫是预防动物传染病发生的重要而有效的防制措施,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消灭与否与免疫效果的好坏密切相关。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因种种原因造成动物疫苗免疫失败,大大制约了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从动物疫苗质量、免疫程序、操作技术、饲养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动物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加强对疫苗质量的监管,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加强技术培训,加强饲养管理,以期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我国当前动物疫病形势进行简单概括,重点探讨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并从抗原和抗体两个方面介绍免疫试纸检测技术的成果与应用,提出新型疫苗理念.指出建立和完善疫苗检测技术和免疫评价技术是解决当前动物疫病防控问题的重要途径;强调动物免疫潜力是有限的,应尽量少用或使用高效疫苗,确保用则有效.  相似文献   

7.
何建起 《北方牧业》2006,(23):16-16
<正>近几年来,国内外动物疫情不断发生,我国针对禽流感和口蹄疫等国家一类疫病实施了强制免疫,增加政府投入,组建了专业的协助防疫队伍,专门从事动物免疫工作。随着动物免疫的全面开展,提高了免疫密度,但是相对疫苗反应增多,有的群众有思想顾虑怕注射口蹄疫苗引起死亡或流产。基层防疫员不知道口蹄疫疫苗反应主要症状是什么,出现疫苗反应后应如何处理。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结合理论知识并总结近几年出现疫苗反应实际的情况,写出此文章供动物防疫同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疫病种类增多,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加大。动物免疫是控制动物疫病的重要的、有效的手段。我国动物疫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是疫苗免疫预防疫病的效果好,而且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二是因为病毒病病死率高,危害严重,一旦发生,没有有效药物可以治疗,只能靠提前免疫预防;三是疫苗免疫是消灭和扑灭疫病的重要工具,无疫区免疫隔离带的建设和发生疫情  相似文献   

9.
有效防控动物疫病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疫苗免疫接种是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广泛.但疫苗免疫过程中,易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制约,从而导致动物免疫效果低下.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动物疫苗免疫效果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旨在为同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有效提升动物疫苗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要加强培训,规范存储条件,科学接种免疫剂量,确保免疫质量。动物强制免疫疫苗是国家免费提供给养殖场户免疫用的疫苗。国家提供的强制免疫疫苗在近年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强制免疫疫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存在问题1.疫苗管理记录不规范。疫苗管理记录包括入库、出库、盘存、报废、储藏条件等。目前,各地有入库、出库、报废记录,没有盘存、储藏条件记录,有记录的也不太规范。入库记录有的未详细记录生产批号、有效  相似文献   

11.
《北方牧业》2007,(6):26-26
<正>动物免疫是目前控制动物疫病的最有效手段,那么在使用疫苗时应注意和采取何种措施,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真正起到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对武汉市6个新城区的17个种畜禽场进行了重大动物疫病的抗体监测,结果发现:全市高致病性禽流感与鸡新城疫免疫效果良好,整体抗体水平均保持在部颁标准(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大于70%)之上;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与牲畜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相对较差,且整体抗体水平表现不稳定。表明武汉市畜禽重大动物疫病整体免疫效果良好,但局部地区仍存在一定免疫漏洞。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已经实施多年,在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政府在疫苗采购方面缺乏透明度,疫苗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让这项政策饱受诟病。2012年5月份农业部发布了《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明确提出"完善强制免疫政策和疫苗招标采购制度,明确免疫责任主体,逐步建立强制免疫退出机制。"2013年,农业部在海南省和山东省试点取消疫苗招标,养殖场自主采购疫苗,政府按  相似文献   

14.
畜禽免疫失败就是畜禽虽然已接种了某种疫苗,但在规定的免疫期内仍发生这种传染病或抗体监测时达不到应有的抗体水平。疫苗接种免疫是预防动物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免疫失败。本文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分析总结出动物免疫失败原因并提出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预防动物传染病,要用疫苗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在疫苗抗原的作用下,刺激机体的免疫器官,使其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并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保护机体在受到相应病原体的侵袭时不被感染或感染后不引起发病,达到预防疫病的发生和保护动物的作用。动物在注射疫苗后,产生抗体水平的高低和抗体维持时间长短,标志着动物机体抵抗力的高低。实践证明,动物体接受免疫的次数愈来愈多,  相似文献   

16.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有效途径之一,正确选择、保存、使用疫苗,是保证免疫效果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动物免疫后,抗体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存在免疫效果不佳或免疫失败的情况,导致动物发病,给养殖业带来损失.现对动物疫苗免疫效果不佳的原因做如下总结,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今后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兽医导刊》2013,(4):78
为准确掌握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的免疫效果,为养殖户提供优质疫苗,根据省重大动物疫病应急中心的工作安排,铁岭市疫苗免疫效果跟踪评估工作全面启动。此次免疫效果跟踪评估的疫苗品种有:内蒙金宇集团生产的猪O型口蹄疫疫苗、山东齐鲁药厂生产的猪蓝耳病活疫苗和哈药集团生产的高致病性禽流感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索小反刍兽疫疫苗和羊痘疫苗相互之间免疫效果的影响,选择90只参试羊采用单独免疫小反刍兽疫疫苗和羊痘疫苗以及两种疫苗联合免疫方式,并于免疫前及免疫后第7、14、21、28、90、210 d采集血液样本,通过阻断ELISA和间接ELISA检测其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两种疫苗单独免疫的抗体合格率到免疫后210 d时均在75%以上,达到国家规定标准(70%)。两种疫苗联合分点免疫情况下,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效果比单独免疫效果好,其抗体阳性率在免疫后第7、14 d时极显著高于单独免疫(P<0.01),21 d时显著高于单独免疫(P<0.05);羊痘疫苗免疫效果比单独免疫效果较差,其抗体阳性率在免疫后第7、14、21 d时极显著低于单独免疫(P<0.01),28 d时显著低于单独免疫(P<0.05),到免疫后210 d时抗体合格率仅为63.3%,未达到国家标准。研究表明,羊痘疫苗与小反刍兽疫疫苗联合免疫时,羊痘疫苗可以促进小反刍兽疫疫苗的免疫效果,而小反刍兽疫疫苗却抑制了羊痘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免疫接种是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动物防疫法》和《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的贯彻执行 ,动物强制免疫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实际实施中 ,动物被接种疫苗后 ,未达到预期目的或未取得满意的免疫效果的现象时有发生 ,究其失败的因素很多。笔者就影响免疫效果的几个关键因素分析如下。1 疫苗质量决定疫苗免疫效果的关键是其本身的质量。高质量的疫苗 ,不仅要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 ,还要有正确的运输、保存条件和使用方法。如果疫苗在运输、保存过程中反复冻融 ,或未避光避热、失去真空 ,或开启后未…  相似文献   

20.
免疫接种是规模化畜禽场健康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主要手段,几乎所有畜禽群都需进行免疫接种。但是,必须正视的现实是,免疫接种对防控动物疫病的发生也不是万能的。目前,动物免疫失败现象极为普遍,问题日益严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已引起各方的关注。专家强调指出,根据大量的临床调查和生产实际综合分析,免疫失败主要存在以下现象:动物经免疫接种后仍不能抵御相应疫病的流行;动物经免疫接种后,不能产生相应抗体或产生的抗体水平较低,群体或个体没有获得抵抗感染的足够保护力,发生亚临床型疾病,甚至临床型疾病;免疫效果监测结果显示,动物经务.癌棒种后.不能产生合理的抗体消长规律:动物经活疫苗免疫接种后,引起相应疫病的发生等?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动物肌体的免疫应答能力等许多内部因素。因此,疫苗要安全的发挥更大的效力,其正确的使用和饲料安全及完善的动物饲养管理等,每一个环节、细节都非常重要。只有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动物接种疫苗后才能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同时还要开展免疫监测,以便于各地相关职责部门及养殖企业能及时发现免疫中的问题,及时加以修正,争取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从而使养殖业得以安全生产。 专家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就动物免疫失败的现象、原因及防止对策作了充分的分析和阐述,以便为相关各级职能部门研究对策和广大养殖场(户)提高防疫效果提供专业操作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