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总目次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比较高原地区不同季节绵羊群体间的生理生化指标,以饲养于四川省红原县的白萨福克羊、白-藏羊和藏绵羊为研究对象,按季节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①白萨福克羊、白-藏羊和藏绵羊的四季体温变化范围为(38.96±0.23)~(40.80±0.74) ℃,呼吸变化范围为(27.20±7.73)~(74.56 ±10.91)次/min,心率变化范围为(83.10±2.42)~(106.25±7.07)次/min;②白-藏羊的四季血液生理指标主要介于白萨福克羊与藏绵羊之间或接近于藏绵羊,夏季的WBC、秋季的HGB和RDW-CV以及冬季的RDW-CV等指标接近于白萨福克羊;③血液生化指标主要以白-藏羊的指标介于白萨福克羊与藏绵羊之间或接近于藏绵羊,春季的ALB、夏季的AST、秋季的ALP和CHOL以及冬季的ALP等指标接近于白萨福克羊。在高原气候环境与饲养环境下,白-藏羊的生理生化适应性强于纯种白萨福克羊,趋向于藏绵羊。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高原地区不同季节绵羊群体间的生理生化指标,以饲养于四川省红原县的白萨福克羊、白-藏羊和藏绵羊为研究对象,按季节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白萨福克羊、白-藏羊和藏绵羊的四季体温变化范围为(38.96±0.23)~(40.80±0.74)℃,呼吸变化范围为(27.20±7.73)~(74.56±10.91)次/min,心率变化范围为(83.10±2.42)~(106.25±7.07)次/min;2白-藏羊的四季血液生理指标主要介于白萨福克羊与藏绵羊之间或接近于藏绵羊,夏季的WBC、秋季的HGB和RDW-CV以及冬季的RDW-CV等指标接近于白萨福克羊;3血液生化指标主要以白-藏羊的指标介于白萨福克羊与藏绵羊之间或接近于藏绵羊,春季的ALB、夏季的AST、秋季的ALP和CHOL以及冬季的ALP等指标接近于白萨福克羊。在高原气候环境与饲养环境下,白-藏羊的生理生化适应性强于纯种白萨福克羊,趋向于藏绵羊。  相似文献   

3.
白萨福克羊在河西走廊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入甘肃省永昌肉用种羊场的白萨福克羊进行适应性研究,包括行为学、抗病能力观察以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各季节反刍时间以冬春季最长,夏季最短.夏季睡眠和饮水时间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秋季为放牧采食阶段,其采食时间最长,静立时间和静卧时间最短.白萨福克公、母羊体温和呼吸频率夏季最高;血红蛋白含量除夏季比蒙古羊稍低外,其他季节含量均接近,表现出对高海拔地区有很强的适应性.淋巴细胞数均超过56%,比藏羊(53%)高,与该场饲养的波德代羊(60%)接近,说明该羊有较强的抗病力.白萨福克羔羊初生体重大,早期生长发育较快,6月龄公羔平均体重达42.60 kg,母羔也超过35 kg;羔羊保持快速生长发育的持续期较长,从母乳到饲草饲料过渡较好,断奶后适应性强;进场1年后,公、母羊体重分别为进场时的124.03%、112.48%,表现出对引入地饲草饲料有极强的适应性.白萨福克羊2006年产羔率为125%,气候条件的差异和饲养管理方式的变化并未影响白萨福克羊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在河西走廊地区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对引入甘肃省永昌肉用种羊场的白萨福克羊和特克塞尔羊进行了地区适应性比较,包括行为学和抗病能力观察,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羊只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2种羊24 h的活动节律相似,均以反刍时间最长,其次是睡眠时间,再次为采食时间、静立时间和静卧时间.秋季特克塞尔公、母羊的体温、呼吸频率和脉搏都高于白萨福克公、母羊,而白细胞数低于白萨福克公、母羊,其它季节相反.白萨福克羔羊保持快速生长发育的持续期较特克塞尔羔羊长;断奶对特克塞尔母羔的影响最大,白萨福克羔羊从母乳到饲草饲料过渡较好,断奶后适应性要好于特克塞尔羔羊.2种羊引入羊场当年的产羔率均较低,次年恢复正常繁殖性能;但特克塞尔羊连续2 a无双羔.2种羊抗病能力无明显差异,羊只在被引入时存在咳嗽症状,并出现肺炎,治疗后均全愈.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白萨福克羊在高原地区机体的适应性,试验以饲养在四川省红原地区的白萨福克羊为研究对象,按季度测定了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白萨福克羊四季的呼吸频率变化范围为(34.10±12.08)~(74.56±10.91)次/min,体温的变化范围为(38.96±0.23)~(40.80±0.74)℃,心率的变化范围为(83.10±9.40)~(97.56±12.06)次/min;2WBC、MCV、MCH和MCHC等指标以春、夏季极显著(P0.01)低于秋、冬季,RBC、HCT和RDW-CV等指标以春、夏季极显著(P0.01)高于秋、冬季,HGB在四季中无显著差异,PLT的变化范围为(161.44±143.47)×109~(348.25±182.97)×109/L;3ALT、AST、TP、GLO、LDH和CHOL等6项指标以夏、秋季高于冬、春季,ALB和GLU指标以春、秋季高于夏、冬季,PCHE指标以冬、春季高于夏、秋季,ALP和CA指标以秋、冬季高于春、夏季。  相似文献   

6.
不同营养水平全混合日粮对育肥羔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对南非肉用‘美利奴’ב甘肃高山细毛羊’F1代羔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MR饲喂技术下,以0.8×NRC水平育肥南非肉用‘美利奴’ב甘肃高山细毛羊’F1代羔羊效果最好;试验羊体温、呼吸频率、脉搏等生理指标以及血液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胆碱酯酶等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P>0.05),但发现杂交羔羊母羊的平均体温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说明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肉羊TMR饲喂技术,用南非肉用‘美利奴’杂交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对海南黑山羊及其与萨能奶山羊F1代的主要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呼吸、体温、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蛋白、谷草转氨酶等指标都在正常范围,海南黑山羊公羊、海南黑山羊母羊、F1黑色母羊、F1白色母羊在海南适应性和生长发育表现良好。测定结果还能为海南黑山羊的饲养管理和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血液学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1.萨福克羊萨福克羊原产美国,属肉用品种,有白头、黑头两种。黑头萨福克羊公母羊均无角,头颈较长头、耳和四肢下部为黑色且无被毛覆盖,早熟性好,瘦肉率高,保姆性好;近几年又育成了具有白头、白体躯的白萨福克羊。成年公羊体重100 ̄120公斤,成年母羊体重70 ̄90公斤,成年羊剪毛量  相似文献   

9.
以12月龄的藏绵羊和白萨福克羊-藏羊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测定了其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密度。结果表明,白-藏羊和藏绵羊的公羊、母羊的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3个部位间的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密度等特性均差异不显著;藏绵羊公羊、母羊和白-藏羊公羊、母羊的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密度均差异不显著。白-藏羊公羊的臂三头肌肌纤维直径极显著高于藏绵羊母羊,白-藏羊母羊显著高于藏绵羊母羊,白-藏羊公羊、母羊肌纤维面积均极显著高于藏绵羊母羊,藏绵羊母羊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白-藏羊公羊、母羊,藏绵羊公羊显著高于白-藏羊母羊;白-藏羊公羊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显著高于藏绵羊母羊,白-藏羊公羊、母羊的肌纤维面积显著高于藏绵羊母羊,藏绵羊母羊的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白-藏羊母羊。  相似文献   

10.
贵德黑裘皮羊血液指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文辉  申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254-7255
[目的]为贵德黑裘皮羊的开发、利用及其疾病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青海省贵南县黑羊场15只成年健康贵德黑裘皮羊的血样,测定其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3分类18个血液指标。[结果]贵德黑裘皮羊的白细胞数为(7.52±2.72)×109个/L,红细胞数为(13.04±2.81)×1012个/L,血红蛋白含量为85.36±27.05g/L,红细胞平均容量为37.22±1.93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13.19±0.96pg,血小板数为(370.67±139.60)×109个/L,淋巴细胞绝对值为(14.11±9.36)×109/L,中间细胞绝对值为(0.79±0.46)×109个/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81±0.71)×109个/L。[结论]该研究为保护贵德黑裘皮羊以及发挥其优良生产性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柠檬酸、糖类、卵黄和甘油稀释液制作绵羊细管冻精,公羊选用杜泊羊、无角陶赛特羊、特克塞尔羊、黑萨福克羊和白萨福克羊。结果表明,细管冻精解冻后活率以黑萨福克羊活率最高,与杜泊羊和特克塞尔羊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它品种之间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后来发现绵羊冻精品质与其在当地的适应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两个微卫星标记OarFCB304和MCM53对陶赛特、德克赛尔和萨福克3个绵羊品种的等位基因频率、群体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微卫星位点OarFCB304和MCM53在3个绵羊品种中均具有高度多态性,可以用于绵羊遗传多样性的评估;位点OarFCB304比MCM53变异大;从不同品种来看,陶赛特绵羊的遗传变异程度较大,而德克赛尔羊的遗传变异程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根据牛AA-NAT基因DNA序列和绵羊该基因mRNA序列,设计5对引物(P1~P5),每对引物分别扩增随机选取的8只小尾寒羊,PCR产物克隆测序,序列拼接获得小尾寒羊AA-NAT的DNA序列,总长为2 138 bp。序列比对发现P3的扩增产物中存在C617T的沉默突变。根据获得的小尾寒羊AA-NAT基因的DNA序列设计引物P6,利用PCR-RFLP技术分别在常年发情绵羊品种(小尾寒羊、白杜泊)和季节性发情绵羊品种(滩羊、萨福克和特克塞尔)中检测该位点的多态性。结果发现引物P6扩增片段在滩羊、萨福克和特克塞尔中均检测到CC、CT和TT 3种基因型,在小尾寒羊和白杜泊中只检测到CC和CT 2种基因型;该突变位点不同基因型分布在常年发情绵羊品种和季节性发情绵羊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小尾寒羊CC和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4和0.76,CC型母羊平均产羔数比CT型多0.48只(P<0.01)。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AA-NAT基因617位点与绵羊的常年发情可能存在一定关联,C等位基因可能是提高绵羊产羔数的一个潜在有效的标记。  相似文献   

14.
The allelic frequency, the 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s (PIC),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alleles, the heterozygosity, and the genetic distances were studied in three imported meat sheep (Suffolk, Dorset, Texel) and their F1 crossbred obtained from those crossed with indigenous Small Tail Hun Sheep (Suffolk♂× Small Tail Hun Sheep, SH; Dorset ♂× Small Tail Han Sheep♂, DH; Texel♂× Small Tail Hart Sheep ♀, TH) using six microsatellite DNA loci. The perpormences of three-breed crossbred (Suffolk ♂× DH ♀, Suffolk ♂× TH ♀, Texel ♂× SH ♀, Texel ♂× DH ♀, Dorset ♂× TH ♀, and Dorset ♂× SH ♀ )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genetic polymorphisms at six microsatellite loci in six sheep populations. Six microsatellite loci could be used for genetic diversity evaluation in sheep populations. The order of three-breed heterosis by the analysis of genetic relationship from large to small was Texel ♂× DH ♀, Suffolk ♂× DH ♀, Suffolki ♂× TH ♀, Texel ♂× SH ♀, Dorset ♂×TH ♀, and Dorset ♂× SH ♀, which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sting results on actual heterosis.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prediction of the best three-breed hybridized combination among sheep breeds by microsatellite DNA polymorphism was feasible, which will have an important value on the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introduced meat sheep and sheep breeding in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5.
【目的】哺乳动物Y染色体雄性特异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与X染色体发生重组,遵循严格的父系遗传,是研究父系遗传多样性的重要遗传资源;此外绝大多数Y染色体基因主要或者特异性的在睾丸组织中表达,并在精子发生和雄性繁殖力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Y染色体测序极其困难,造成很多物种Y染色体序列很少。因此本文基于目前现有牛科动物Y染色体引物信息,旨在鉴定绵羊Y染色体特异性引物,比较绵羊Y染色体基因片段与岩羊、牛、山羊和牦牛Y染色体的差异,同时筛选不同绵羊品种在Y染色体基因片段内的SNPs,将找到的Y-SNPs和绵羊的睾丸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为鉴定绵羊Y染色体基因片段奠定基础,并为今后绵羊Y染色体单倍型的构建、绵羊胚胎性别早期鉴定和公绵羊繁殖力相关分子标记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目前文献公布的29对牛科动物Y染色体特异性引物序列,以母绵羊和水分别作阴性和空白对照,以公绵羊DNA为模板验证引物的雄性特异性;确定绵羊Y染色体特异引物后,利用DNA混合池测序结合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等技术在萨福克羊(n=146)、白萨福克羊(n=91)、东弗里升羊(n=6)、特克塞尔羊(n=72)、南非肉用美利奴羊(n=17)、杜泊羊(n=32)、湖羊(n=55)、藏羊(n=34)、滩羊(n=43)和岩羊(n=14)公羊群体中进行Y-SNPs扫描。用Chromas和DNASTAR等软件分析混合池测序的结果,利用DNAman软件将绵羊Y染色体基因片段与牦牛、山羊、黄牛和岩羊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测量萨福克羊、白萨福克羊、东弗里升羊、特克塞尔羊、南非肉用美利奴羊、杜泊羊周岁的阴囊围,利用SPSS19.0软件分析SNPs位点与公羊阴囊围的相关性。【结果】在分析的29对引物中,6对引物为绵羊Y染色体特异性引物,分别能扩增出ZFY3、SRY6、USP9Y、UTY、SRY11和ZFY6片段。17对引物未能出现扩增条带,6对引物在母羊DNA中出现扩增条带。通过比对发现绵羊6个基因片段与岩羊、牛、山羊、牦牛的同源性在81.51%—98.84%。此外,首次在萨福克和白萨福克羊群体的SRY11片段中鉴定得到一个GA的突变,通过Hpy188I酶切分析发现在萨福克羊、白萨福克羊中有2种基因型(AA、GG),在其他7个绵羊品种中只有GG基因型。在白萨福克羊群体中,GG基因型的频率为0.747,AA基因型的频率为0.253;在萨福克羊群体中GG基因型的频率为0.986,AA基因型的频率为0.014;说明在萨福克羊和白萨福克羊群体中,GG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关联分析显示在白萨福克羊群体中,GG基因型个体周岁的阴囊围显著的高于AA基因型(P=0.029)。【结论】鉴定得到6个绵羊Y染色体基因片段,它们与牛、山羊、牦牛和岩羊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表明Y染色体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首次在萨福克和白萨福克羊群体SRY11片段中找到一个Y-SNP(GA),其与白萨福克羊周岁的睾丸大小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6.
祁连山高寒牧区杂种羔羊生长及肉用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祁连山高寒牧区肉羊生产杂交模式,2008年-2010年连续3年以特克塞尔、白萨福克、邦德和澳洲美利奴4个引进品种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采用AI技术开展杂交试验。生长观测表明,特甘细羔羊断奶体重为27.71 kg,极显著高于其他组合;6月龄体重达到31.04 kg,比邦甘细、白萨甘细、澳甘细和对照组分别高出8.79%、14.15%、18.42%和33.97%。屠宰结果表明,特甘细的胴体重、屠宰率、胴体净肉率、骨重和眼肌面积均最大,骨肉比最小。同时,特克塞尔杂种羔羊肉的pH值、嫩度等肉品质指标较优。由此表明,"特克塞尔×甘肃高山细毛羊"是祁连山高寒牧区生产优质羔羊肉的最优杂交组合,特克塞尔是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最优父本。  相似文献   

17.
在规模化羊场舍饲条件下,对9个品系的绵羊、山羊的饲养繁育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全舍饲条件下饲养管理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夏洛来羊在所研究品种中初生重最大达(456±030)kg;3月龄体重达(2234±125)kg;从初生到3月龄的生长速度,无角陶赛特表现最快。研究组中山羊出生重最重的是安哥拉山羊,为(237±025)kg;对胸围、臀围等体尺进行的测量表明,其中夏洛来为最大,中卫山羊在山羊组中最大;血红蛋白的常规指标测定结果为,蒙古羊和中卫山羊基本表现正常,其他品种则表现较低,白细胞数量在所有品种中表现正常;采食行为中采食时间夏洛来、无角陶塞特、萨福克羊较其他品种短而反刍时间则较长;性成熟时间山羊晚于绵羊,舍饲绵羊、山羊在生产质量方面明显优于放牧羊。  相似文献   

18.
波德代、陶赛特与蒙古羊的高代杂种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波德代、陶赛特与蒙古羊的高代杂种5个品种12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5个品种血清钙含量依次为蒙古羊(M)(2.58±0.98)mmol/L,陶赛特×蒙古羊杂种二代(DMF2)(1.95±0.24)mmol/L,波德代×蒙古羊杂种二代(BMF2)(1.99±0.17)mmol/L,陶赛特×蒙古羊杂种三代(DMF3)(1.84±0.21)mmol/L,波德代×蒙古羊杂种三代(BMF3)(1.89±0.32)mmol/L,均低于正常值(3.91±0.17)mmol/L;血清磷含量依次为M(1.83±0.70)mmol/L,DMF2(3.28±0.96)mmol/L,BMF2(2.73±1.01)mmol/L,DMF3(2.64±0.85)mmol/L,BMF3(3.01±0.56)mmol/L,均高于正常值(1.16±0.28)mmol/L,其它生化指标都在正常值范围内或与正常值相近.而与生产性能有关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钠含量高代杂交羊均高于当地蒙古羊,表明高代杂交羊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有较好的适应性,能较好地发挥其肉用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19.
绵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GDF9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与绵羊产羔数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根据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GDF9基因突变位点的多态性,研究不同基因型和小尾寒羊产羔数间的相关性.检测结果表明:小尾寒羊、白萨福克和特克赛尔绵羊都检测出AA、AB和BB 3种基因型,而在藏羊中只检测到AA、AB 2种基因型.测序结果表明,BB型为突变纯合型,其外显子2的75个碱基发生了C→T的突变(G2突变),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为沉默突变.小尾寒羊产羔数的最小二乘均值关系为AB>AA>BB,但3种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GDF9基因的G2突变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