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用微量法测定35株次猪肺炎霉形体及猪鼻霉形体、猪滑液霉形体、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莱氏非固醇原体各一株的生长滴度,每株同时滴定2—3个样品,取其生长  相似文献   

2.
上海乳牛霉形体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海地区九个大型奶牛场中,共采集48个乳样,31个哺乳犊牛鼻拭子作霉形体(Mycoplasma)的分离培养。从有临床或隐性乳房炎母牛的乳样中分离到6株霉形体,从1~3月龄的犊牛上呼吸道分离到14株霉形体。经血清学鉴定,这些菌株分别属于牛霉形体(M.bovis)和牛鼻霉形体(M.bovirhinis)两个种。  相似文献   

3.
国内火鸡体内霉形体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北京和呼和浩特市4个火鸡场的95只火鸡、50只火鸡胚和42份精液样品中分离到15个分离物,用国际霉形体分类分会推荐的生化、遗传学和血清学方法证明其中有两个分离物是两种霉形体混合物,共17株霉形体。所有分离物在无抑菌剂的培养基上连续传代5次未出现细菌形态、对毛地黄皂苷敏感、不水解尿素、DNA的G C含量介于26-34mol%之间。生长抑制试验和间接表面免疫荧光技术的试验结果将其中的15个株分属于霉形体属的5个种,即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4株、滑液霉形体(M.synoviae)2株、衣阿华霉形体(M.iowae)1株、鸡霉形体(M.gallinarum)和雏鸡霉形体(M.pullorum)各4株。其余2株也属霉形体属,但尚未鉴定到种。  相似文献   

4.
麝地方流行性肺炎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5年以来,从麝地方流行性肺炎的33个病死麝肺中分离得到18株霉形体。菌体呈以环状为主的多形态;菌落无中心,经Dienes染色,菌落中心呈深蓝色;其生长需要胆固醇,能产生过氧化氢,分解葡萄糖,但不分解精氨酸和尿素,氯化四氮唑还原反应呈阳性。生长抑制试验证实,分离的霉形体其生长均能被其中的10号代表菌株抗体所抑制(表明为同种),但该抗体不能抑制猪肺炎霉形体Z、绵羊肺炎霉形体Y98、絮状霉形体、殊异霉形体、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C88、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C87、猪鼻霉形体BTS-7、禽败血霉形体S6和无乳霉形体(表明为异种)。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菌株对枝原净高度敏感,土霉素中度敏感,氯霉素低度敏感,红霉素和链霉素不敏感。研究证明,麝地方流行性肺炎的原发性病原为麝肺炎霉形体,继发病原为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该病用枝原净等治疗后X光胸透证明,治愈率达90%。  相似文献   

5.
从山羊分离出绵羊肺炎霉形体的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报道从辽宁、河北、甘肃等地区送检的13份疑似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料(肺、淋巴结、胸水)中,分离到13株霉形体,经鉴定12株为绵羊肺炎霉形体(M.ovipneumoniae)、1株为精氨酸霉形体(M.arginini)。从12株绵羊肺炎霉形体中选用辽宁源LG株、河北源HG株和甘肃源GG株进行了动物回归试验,结果人工感染的6只健康山羊肺部产生的病变与自然发病送检的病羊肺的病理变化一致,从病肺中均可重新分离到绵羊肺炎霉形体。证明上述地区山羊群或山羊和绵羊混合群中流行的肺炎是由绵羊肺炎霉形体所致。  相似文献   

6.
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SC型脂蛋白LppQ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基因库发表的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SC型(MmmSC)脂蛋白LppQ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对国内MmmSC分离株HVRI-X株的脂蛋白LppQ基因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与pMDl8-T载体连接并测序。核苷酸序列比较结果显示,HVRI-X株的LppQ基因序列与基因库发表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8%;由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3%。  相似文献   

7.
根据已发表的丝状霉形体簇各成员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McF、McR和MmcF、MmcR,建立了可以鉴别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capri,Mmc)的巢式PCR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只能对Mmc扩增出195bp的片段,而对其他病原菌不能扩增出任何条带,它最低能够检测出10Pg的Mmc DNA,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很高的敏感性。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对4株霉形体分离株及其病料均可扩增出Mmc特异性片段,表明,该巢式PCR方法可用于Mmc快速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
羊肺炎霉形体病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980~1992年,从四川、云南两省6个种羊场的进口种羊和阿坝、凉山、甘孜州共10个县的本地绵羊和山羊病肺中分离出25株霉形体。经理化特性鉴定、药敏试验、致病性测定,并与绵羊肺炎霉形体国际参考株M·O·Y98用生长抑制试验定型,证明这25株霉形体均为绵羊肺炎霉形体(Mycoplasmaovipneumoniae)。用微量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M·O·Y98抗原与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C87、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C88、羊衣原体、布氏杆菌和羊副结核的抗体均无交叉反应。IHA对人工感染羊和有呼吸道症状的自然病例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5%和82.6%。试验表明,IHA是一种简易、快速而可靠的诊断方法,适用于本病的群体检疫。对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发病羔羊进行药物防治试验,证明枝原净效果最好,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22.5mg,可以抑制肺炎病变的发展。2个试验组的肺炎实变平均值为0.15±0.28和0.58±0.63,而2个对照组则高达11.90±14.04和14.50±12.64。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一群178头牛的82头中,在其262个眼拭子中的111个分离到霉形体。其中,64份分离物来自148头牛的角膜结膜炎病例,47份分离物来自114头的健康牛眼。42份分离物中的41份被鉴定为牛眼霉形体(Mycoplasma bovoculi),1份鉴定为莱氏霉形体(M.Laidlawii)。没有发现螺原体属(Spiroplasma)。  相似文献   

10.
斑点免疫结合试验在霉形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将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用于霉形体种的鉴定,细胞培养中霉形体感染的检测和鸡胚实验感染霉形体的检测,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应用DIBA对11种霉形体培养物和36个自感染细胞和污染疫苗中分离的霉形体的培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与直接分离培养物用生长抑制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应用口腔霉形体、猪鼻霉形体、精氨酸霉形体和莱氏无胆甾体等4种霉形体的抗血清以DIBA对36株细胞培养物进行检测的结果,证明其中15株感染口腔霉形体,1株感染莱氏无胆甾体,1株为口腔霉形体和莱氏无胆甾体的混合感染,与对照用的分离培养方法结果一致,还有1株用分离培养方法和DNA荧光染色证明有霉形体感染,经鉴定此株霉形体不属于此4种霉形体,故用DIBA未检出。以鸡毒霉形体和滑液霉形体实验感染鸡胚各18枚,以DIBA从这些鸡胚的卵黄液及尿囊液中可检出各自感染的霉形体种。结果说明,在霉形体研究中DIBA为一种快速、简便和特异的血清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绵羊肺炎在苏丹是一种重要的羊疾病,但这方面的工作做的很少。从患肺炎的绵羊肺脏中分离到霉形体在苏丹已有报道(Khan, 1960; Elmahi等人,1978;Harbi等人,1981),其中E Imahi等人(1978)共分离到11株霉形体,有3株被鉴定为精氨酸霉形体。本文将报告这些霉形体的特性。材料与方法 1978从患肺炎的绵羊肺脏分离的3株霉形体冻干物被送到设在丹麦阿尔胡斯大学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动物霉形体合作中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从40只患传染性窦炎的病鸭眶下窦中(其中4只未作病毒分离)分离到16株血凝性病毒,经血凝抑制试验(HI)及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鉴定,均为A型流感病毒(H_(11)-N_9);又分离到18株霉形体中,除2株未定种外,其余16株经生长抑制试验和间接表面免疫荧光试验鉴定均为鸭霉形体(Mycoplasma anatis)。同时分离到31株大肠杆菌,O抗原分属O_(15)、O_(70)、O_(138)三个血清型。将A型流感病毒(H_(11)N_9)、鸭霉形体和大肠杆菌(O_((?))和O_(138))分别经眶下窦接种1日龄雏鸭,并接种灭菌生理盐水作对照。结果,鸭霉形体的感染成功地复制出自然病例,表明鸭霉形体是鸭传染性窦炎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3.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绵羊肺炎霉形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参照基因库中已发表的绵羊肺炎霉形体Y98株的16SrDNA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建立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绵羊肺炎霉形体的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PCR能特异扩增绵羊肺炎霉形体的DNA,而对照的菌株均为阴性;其敏感性可达1Pg。经对绵羊肺炎霉形体分离株HD-1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与绵羊肺炎霉形体标准株Y98的16SrDNA序列进行比较,发现有6个碱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的生化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按Freund等方法,对贵州省分离的9株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体进行了生物化学方面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病原体生化反应与资料报道的国际模式株PG3相一致,初步鉴定为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  相似文献   

15.
鸡胚制活病毒疫苗中霉形体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32个鸡胚,80组(每20个鸡胚液混合物为一组)未加抗生素的新城疫疫苗半成品和14批成品疫苗(其中冻干苗12批和液体苗2批)的样品进行了霉形体污染的检查。结果从一个接种了新城疫病毒 LaSota 弱毒株的鸡胚中,9批半成品疫苗中和10批成品疫苗的样品中分离出了霉形体。共20个分离物,对其中12个进行了种属鉴定,12个分离物中有4个含有两种霉形体,因此共含有16株霉形体,即鸡毒霉形体8株,滑液霉形体7株和一株不属于这两种的霉形体。随机选出3个分离物进行了链霉素敏感性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这些菌株的抗药性大为增强,链霉素的最小抑制量为对照株的几十百倍,因而能抵抗疫苗中链霉素的作用而污染了疫苗。建议在产品检验中增加霉形体检测项目。在未能使用 SPF 鸡胚生产疫苗以前应尽速进行消灭污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疆地区羊传染性无乳症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疆地区患乳房炎的山羊、绵羊乳汁中分离到9株霉形体,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血清学反应等均与无乳霉形体国际模式株 PG_2一致,为无乳霉形体(Magalactiae)。  相似文献   

17.
<正>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种鸡群中都没有鸡毒霉形体(MG)和滑液囊霉形体存在,但在商品蛋鸡中霉形体仍然是个主要问题。鸡滑液囊霉形体病最普遍,许多鸡群受到感染,但影响不显著。不同的滑液囊霉形体分离株,其致病力也不一样。有的株不致病,有的因致滑液囊炎而引起跛行,还有一些可引起产蛋下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感染鸡毒霉形体的产蛋鸡遭受的损失比感染鸡滑液囊霉形体病严  相似文献   

18.
洗涤后的丝状霉形体悬浮液能氧化葡萄糖和丙酮酸盐.在含有蛋白胨、酵母浸出液,血清的生长培养基中加入丙酮酸盐,霉形体的产量与加入葡萄糖的不相上下,这提示我们,丙酮酸盐能充当能量来源。无乳霉形体和 F38霉形体不能氧化葡萄糖,说  相似文献   

19.
脂蛋白LPPQ是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SC型(MmmSC)非洲株、欧洲株和疫苗株所特有的。LPPQ N末端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在牛体内可诱导产生强大、特异、早期、持续的免疫反应。本研究根据已发表的LPPQ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Pyrobest^TM高保真DNA聚合酶从MmmSC HVRI X株中扩增出了LPPQ N末端基因序列,并进行了克隆与序列测定。核苷酸序列比较结果显示,HVRI X株的LPPQ N末端基因序列与国外发表的序列同源性为99.7%,由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1%,为脂蛋白LPPQ N末端基因体外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常用的14种国产药物的纸片,对上海奶牛场分离到的5株牛霉形体、5株牛鼻霉形体和从组织培养及小牛血清中分离到的3株精氨酸霉形体,以及定型菌种牛鼻霉形体、猪肺炎霉形体和猪鼻霉形体进行了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示出影响菌体蛋白合成的呋喃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氨基苷类药物对霉形体有抑菌作用,一般在同一霉形体种中,有相似的药物敏感范围,但这些药物对不同种霉形体的抑制作用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