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山县有水库37座,宜渔面积1700公顷。1992年全县水库成鱼产量突破百万公斤。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该县水库成鱼产量及经济效益的主要技术措施:开展水库水化学调查,全面推广库区网围培育鱼种技术,积极发展网箱养鱼,重点推广化肥养鱼和多渠道解决渔用饲料,增加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改进成鱼捕捞技术.  相似文献   

2.
水库网围培育鲢夏花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库网围培育鲢夏花试验潘富康张志芳葛兆明(江苏省铜山县水利局221112)魏天颂宗庆海张瑞雷(铜山县潘塘水库管理所)铜山县潘塘水库管理所管辖潘塘乡大龙口和六堡两座小(一)型平原型水库,养鱼面积分别为105.3hm2和102.1hm2。1989年,六堡...  相似文献   

3.
网拦库汊培育鱼种具有不占地,投资少、见效快,放养管理方便的优点,可充分利用库区水面资源,解决鱼种池不足的问题,为水库放养提供大批的大规格鱼种。1986年和1988年我们分别在两个水库进行了坝拦库汊与网拦库汊培养鱼种的对比试验,证明了网拦库汊比坝拦库汊有更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稻田饲养鱼种和成鱼,有条件的水库管理单位在需要和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和库区附近社队协作,利用稻田培育鱼种,为采集鱼种来源开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水库网围培育团头鲂鱼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库中用网围的形式培育团头鲂二龄鱼种,网围面积0.267ha,设封闭式底网。每公顷放养一龄团头鲂鱼种3480—3840kg,尾重38.5—41.7g,经7个半月饲养,养成尾重190—200g 的鱼种,每公顷均产16822.5kg,成活率94.9%,公斤鱼获纯利润2.73元,投入产出比为1:1.63。  相似文献   

6.
利用库湾,网拦培育鱼种。是针对生产条件差,苗种池少的小型水库。解决大鱼种缺乏的一条有效途径。1988年,宁乡县畜牧水产局在该县佛洞冲水库进行了网拦育种试验获成功,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在平原型水库网围1.8亩水面,投放647.5kg 鱼种,经过160天的饲养管理,共产成鱼2872.9kg,2龄鱼种61.1kg,折合平均亩产1630kg。平均饵料系数为精饵料(主要为小麦)1.242、水草64.782、陆生杂草8.747。我县平原湖泊型水库水面约3万多亩,其中水草资源相当丰富,长期以来,这些丰富的资源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同时由于年复一年的大量水草的沉积,影响了水库的调蓄能力。因此,探索有计划地合理开发利用平原湖泊型水库中的水草资源和溶氧资源的有效方式,对平原湖泊型水库渔业发展,保持水库调蓄能力及库区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为此,我们把湖泊网围养鱼的技术引进水库,在开敞水域网围1.8亩水面开展网围养鱼试验,获得了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8.
《水库渔业》1984,(1):16-17,25
新安江水库有养鱼水面60万亩,库区气候温和,水质肥沃,发展淡水渔业条件十分优越。水库建成后,我们充分利用了水库丰富的水产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开展渔业生产:1962年结合捕捞催产水库自然成熟的鲢、鳙、草鱼亲鱼成功,并逐步形成了新安江水库特有的鱼苗生产技术,年生产能力在一亿尾以上,鱼苗自给有余;采取土坝库湾培育鱼种,解决了山区地少,无法开挖内塘培育鱼种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内陆水产》1990,(2):30-30
网拦库汊培育鱼种是解决水库放养大规格鱼种,提高水库鱼产量的重要途径。其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土拦库汊培育鱼种是利用水库消落区内在一般水位时能蓄水的库汊,建筑堤坝,将库汊与水库主体部分隔开,在其中培育鱼种的方法。它既能充分利用库区水土资源,又解决挖池占地及鱼种不足的问题。库汊中培育鱼种不易发生鱼病及缺氧浮头现象,管理方便,节省劳力和资金,生产成本也较鱼种池培育鱼种为低。是提供水库放养所需的大规格鱼种、提高水库成鱼产量的途径之一。土拦库汊培育鱼种的技术要点如下。1.位置选择要选集雨区面积小、来水不大、不受洪水威胁的水域,水中含氧量在每升4毫克以  相似文献   

11.
周鑫 《淡水渔业》1992,(3):36-38
将三种透水率有较大差异的材料拼接成新形式的网围进行鱼种培育,不仅可以解决网围培育鱼种时所不易解决的诸如风浪侵袭和饵料流失等问题,而且可获得相近于池塘的鱼种产量。本文对如何利用新型网围的特异性进行鱼种培育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淡水渔业》1976,(6):26-26
山东省莱芜县雪野水库是一座山区水库,库湾很多。为了满足水库大规格鱼种放养的需要,从1971年开始试行网拦库湾培育大规格鱼种。选择地点在水库西部石门库湾。该湾具有管理方便,口小、肚大、避风向阳、底部平坦、饵料丰富、水质较肥等优点。1971年网拦水面50亩,投入1—1.5寸鱼种40万尾,取得了初步的效果。1973年8月下旬对库湾清野除害后,安放拦网。  相似文献   

13.
从河口捕获的花鲈苗,通过水泥池驯养和分级培育,至体长达4~5cm后采取池塘网围分级培育。在26~40天的网围培育期内,经2~3次过筛分级,鱼种平均体长达7~12cm,成活率在80%以上,明显优于传统的鱼种培育法。  相似文献   

14.
大规格鱼种是保证大中小型水面养鱼高稳产的物质基础,但缺口很大,特别是中小型水库,库区的鱼种他很少,自有鱼种很难满足渔业生产的需要,为了探索出小型水库套养夏花的途径,我们于1991年和1992年两年在马鞍溪水库进行了试验,并收到较理想的结果。一、材料与方法(-)水库的自然条件。马鞍溪水库是58年修建,61年蓄水的一座以防洪灌溉养鱼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水库面积180亩,养殖面积137亩,平均水深1.6米,库区周围为黄土小山丘,植被很少,水库中野杂鱼类较少,库区有一养猪场,该库实行渔一牧一草综合生态养殖模式。(二)…  相似文献   

15.
孔祥峰  黄伯温 《淡水渔业》2000,30(10):21-22
目前 ,山东省网箱养殖建鲤 ,从尾重不小于 1g的寸片鱼种开始入箱 ,至主养成鱼的系列化配套技术已基本成熟。但库区多数养殖单位和个人缺少用于培育寸片鱼种的池塘 ,所需鱼种主要依靠外购。池塘中培育的鱼种入箱后 ,因不适应由池塘到网箱这一生态环境的突变 ,多集群顶网欲外游 ,往往因擦伤造成较高的死亡率。根据我所几年的养殖经验 ,入箱后驯化到适应新环境 ,死亡率一般要超过 30 %。为能直接由乌仔在网箱内培育成寸片鱼种 ,只要经济上划算 ,将会给无配套池塘的养殖者带来方便。 1 996年我们在水库中网箱养殖建鲤的生产中 ,进行了由乌仔培…  相似文献   

16.
网拦庫湾养鱼是指利用水库的库汊,用聚乙烯网片,把库汊与水库主体部份拦隔开,进行养鱼。它即不与农业争地,又能有效地提高整个水库的鱼产量,同时也能用来培育鱼种,进行水库放养,并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易起水等优点,是开发库区水资源,提高鱼产量的一个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7.
网拦库汊培育鱼种是一种不占地,投资少、见效快,放养管理方便的育种方式;是充分利用库区水土资源,解决鱼种池不足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多快好省地解决水库放养大规格鱼种,提高水库鱼产量的重要途径。 (一)网拦库汉的选择: 选择避风向阳的库汉;库汊集雨区面积要小;库汊底面较平坦,肚大口小,拦网距离较短;正常水位时水深不超过10米;最低不少于1.5米;库汊面积20~30亩为宜;水质符合养鱼用水标准;库汊  相似文献   

18.
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 Richardson)属鲤科、鳊亚科,鲂属,俗称三角鳊,为水体中下层的杂食性鱼类。笔者1989年从湖北金沙河水库引进三角鲂夏花鱼种,经池塘保种培育亲鱼,从1993年起进行规模人工繁殖,10年共培育苗种3200万尾,供应推广省内江河、水库、电站库区等大水域增殖效果良好。现将三角鲂人工繁殖育苗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淡水渔业》1976,(7):F002-F002
1974、1975年,泰安地区莱芜县雪野水库和大冶水库渔业队的贫下中农与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一起,开展了在水库中利用网箱培育大规格鱼种的实验。经过两年的实践,获得好成绩。在一个400平方米面积的网箱里,经86天的培育,获得1,300多斤鱼种。网箱培育鱼种不用饵料,  相似文献   

20.
《水库渔业》1981,(2):68-68
近年来,江苏省水库渔业日趋活跃。1980年大中型水库自繁鱼苗14,100万尾,比1979年增加近一倍;培育鱼种1,355万尾,比1979年增加43.2%,20座重点扶持的水库年产成鱼78.61万斤,比1979年增产25.5%。全省1980年还新增了一批鱼苗孵化设备,鱼种培育基地、防逃设施和船网工具,为今后鱼种自给,科学放养,和争取渔业高产稳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