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中国南瓜材料自交系‘112-2’和"九江轿顶"为试材,通过测定2~4片真叶1心期的形态指标(叶长、叶宽、叶面积、茎长、茎粗)、叶绿素含量、气孔密度和病情指数,研究了南瓜不同的苗期性状与白粉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3片真叶1心期,中国南瓜自交系‘112-2’叶面积、叶长、叶宽和病情指数分别略低于"九江轿顶",而茎粗、茎长和气孔密度略高于"九江轿顶",均无显著差异,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九江轿顶";植株长至4叶1心期,2种南瓜材料各形态指标(除茎粗外)、叶绿素含量、气孔密度和病情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2~4叶1心期,自交系‘112-2’和"九江轿顶"材料分别与病情指数、气孔密度呈负相关,与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病情指数分别与叶绿素含量、气孔密度呈负相关。表明中国南瓜自交系‘112-2’的抗白粉病能力强于"九江轿顶",与叶绿素含量、气孔密度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于2012年10月在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中试基地,以经田间自然发病和苗期接种鉴定而来的抗病自交系“806”和感病自交系“810”为材料,配组杂交和F1代自交,获得正反交F1和F2种子,然后采用苗期接种鉴定法同时调查亲本、正反交F1、F2的发病情况,最后利用x2适合性检验分析抗性遗传规律,以选育抗白粉病密本南瓜新品种,解决生产中南瓜白粉病危害问题.结果表明:正反交F1代的病情指数均接近感病亲本“810”,而明显高于抗病亲本“806”;正反交F2代的抗感比例分别为1∶2.73和1∶2.72,x2检验均达显著水平,据此推定密本南瓜白粉病抗性符合单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3.
曹素芳  王玮  赵明新  曹刚  李红旭 《果树学报》2021,38(12):2148-2155
[目的]明确梨树对白粉病的抗性与叶片结构的关系.[方法]2018-2020年连续调查8个梨树品种田间白粉病的发生程度,室内观测各品种的叶片气孔和茸毛密度、蜡质含量、比叶重及横切面组织结构特征.[结果]不同梨树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抗性品种间叶片的气孔密度、比叶重差异不显著,与品种抗病性无关;不同抗感品种间蜡质含量不同,抗病品种叶片的蜡质含量显著高于感病品种,与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不同抗性品种间茸毛数量不同,抗性品种叶背面没有茸毛,感病品种没有茸毛的病情指数低,有茸毛的病情指数高,茸毛的数量与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叶片的显微结构特征差异显著.[结论]不同梨树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水平不同,梨树叶片蜡质含量及茸毛密度可以作为梨树白粉病抗性鉴定的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采集田间自然发病甜瓜白粉病病原菌孢子,利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法对海南常种植的甜瓜品种对白粉病抗性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7个品种中有金蜜六和金辉一号2个为中度抗病,其余均为高度抗病。接种后14d,发病率最低的是新红心脆,为68.8%;病情指数最低的是金蜜十,为13.95。  相似文献   

5.
采用苗期单一接种法和复合接种法对17份黄瓜高代自交系材料进行枯萎病、白粉病、褐斑病和黑星病多抗抗源鉴定、筛选。通过对单一接种法和复合接种法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2种方法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ra=0.995336,rb=0.995109,rc=0.989269,rd=0.987827),充分说明复合接种法是可行的,可以用于黄瓜种质资源对上述4种病害的多抗性筛选。在复合接种条件下,5份自交系高抗枯萎病,9份高抗白粉病,3份高抗褐斑病,1份高抗黑星病。其中Q6对4种病害均具有较好的多抗性,病情指数达到高度抗病级;XL6-1-2、66和A18-2-1可兼抗枯萎病、白粉病和褐斑病,与田间抗病性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6.
黄瓜病害苗期多抗性鉴定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22份黄瓜高代自交系为试材,通过对单一接种法和复合接种法的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种方法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ra=0.99723,rb=0.998586,rc=0.99887,rd=0.99946).经双样本等方差分析,各种病害单接与复接病情指数在0.01水平差异均不显著,充分说明复合接种法是可行的,可以用于黄瓜种质资源该4种病害的多抗性筛选.在复合接种条件下,17份自交系抗枯萎病;18份抗白粉病;5份抗炭疽病;8份抗黑星病.Q6对4种病害均具有较好的多抗性;66可兼抗枯萎病、白粉病和炭疽病;R1和K25-4可兼抗枯萎病、白粉病和黑星病3种病害,与田间鉴定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20,(2):27-30
为了筛选抗白粉病强的华南型黄瓜种质资源,以17份华南型黄瓜自交系为材料进行白粉病喷雾接种,调查并测定了自交系材料的病情指数、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指标。结果表明,根据白粉病病情指数,自交系材料'C0503’和'C1216’属于高抗',15C-18’为抗病',01JM-1’为中抗,其他为高感或感病。这4份材料在发病后保持着较高的相对叶绿素含量(50%以上)和较高的光合速率(20μmol·m~(-2)·s~(-1)以上),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下降幅度较小。对白粉病抗性强的材料光合性能也强,自交系材料'C0503'’C1216'’15C-18’和'01JM-1’可以作为品种选育的抗病性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新疆吐鲁番地区甜瓜白粉病生理小种,试验采用离体叶片和活体植株2种接种方法,对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生理小种鉴定的13份鉴别寄主,即MR-1、WMR 29、Iran H、Vedrantais、Edisto 47、Topmark、Nantais Oblong、PMR6、PMR5、PMR45、PI124111、PI124112、PI414723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2种鉴定方法在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上有些差异,但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初步确定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甜瓜白粉病由Podosphaera xanthii的小种1所致。因此,离体叶片接种方法可用于甜瓜白粉病生理小种的鉴别和抗源鉴定。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市设施栽培条件下发生的甜瓜白粉病为材料,对其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鉴定,确定该白粉病病原物属单囊壳属单囊壳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同时,利用该白粉病病原对4个不同的甜瓜品种进行了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哈密瓜新品种东方蜜4号和东方蜜5号抗病性较强,尤其是东方蜜5号病情指数、黄化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0.
南瓜白粉病病原菌鉴定及抗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白粉病是黑龙江省南瓜3大病害之一,发病率高,发病面积大,严重影响了南瓜的品质和籽粒饱满,降低了南瓜的商品性,给种植户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明确引起黑龙江省南瓜白粉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出一套南瓜苗期白粉病抗病接种鉴定技术,对于病害的防治和抗源筛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试验结果表明:引起黑龙江省南瓜白粉病的主要病原菌是子囊菌亚门的单囊壳菌[Sphacelotheca fuliginea(Schlecht.ex Fr.)Poll]。抗性鉴定孢子悬浮液接种浓度应为2.5×105-5.0×105个/mL。对苗龄、遮阴、保湿时间经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表明,苗龄为2 片真叶、遮一层遮阳网、保湿48 h的处理组合是极显著优于其他组合的最优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11.
草莓抗白粉病的离体鉴定及农药的筛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将草莓白粉菌孢子抖落或喷雾接种在直径1 cm草莓叶盘上,放到铺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密封后在2ooc、光照3000 lx(16 h/d)的条件下培养7 d后进行鉴定。‘丰香’、‘章姬’、‘全明星’等草莓品种的离体鉴定结果与这些品种田问对白粉病抗性表现一致。离体筛选杀菌剂的结果表明,氟硅唑和腈菌唑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黄瓜白粉病抗性遗传分析与连锁标记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瓜高感、高抗白粉病自交系M12、M3为亲本组合得到的F2群体和BC1群体为试材,采用苗期接种鉴定,探讨了黄瓜白粉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结合BSA法和SSR技术,获得了与黄瓜白粉病抗性主效基因连锁的SSR标记。结果表明,供试亲本间白粉病抗性主要受一隐性单基因控制。对F2单株进行SSR分析,鉴定出1个与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连锁的标记SSR15592,该标记与抗性基因间的遗传距离为7.62 cM。  相似文献   

13.
中农20号是以优质、丰产、抗病自交系02484为母本,以优质、耐热自交系0246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黄瓜一代杂种。瓜皮深绿色,有光泽,腰瓜长30~35 cm,瓜把长小于瓜条长的1/8,〖JP+3〗商品瓜率高,口感脆甜,尤其适宜超市销售。高抗西葫芦花叶病毒(ZYMV)、西瓜花叶病毒(WMY),抗角斑病、霜霉病、白粉病,中抗枯萎病、黄瓜花叶病毒(CMV),早春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10 000 kg以上,适宜春、夏秋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新蜜42号是以自交系2001-7-5为母本、自交系2001-30-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哈密瓜一代杂种。中熟,生育期90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较强,坐果整齐。果实长椭圆形,果形指数1.6,皮色黄,网纹较密,肉色浅橘红,肉质松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以上,平均单瓜质量3.5kg左右,露地栽培每667m2产量2800kg左右。田间表现对白粉病抗性强。适于我国哈密瓜产区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陇葫1号是以MF07为母本、以MF1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西葫芦一代杂种。短蔓,长势强,田间表现对白粉病和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绿波。具有瓜条匀称美观,商品率高,连续坐果能力强,瓜条生长速度快,形成产量迅速集中等特点。果实圆筒形,果色白绿,瓜条长20 cm左右,直径5.0~6.0 cm,瓜条整齐度好。一般667 m2产量4 400~5 000 kg,适合甘肃各地及气候条件近似的地区春露地、夏复种茬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6.
早熟大白菜新品种津秋65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津秋65是由自交不亲和系H38和H218配制而成的秋早熟包头型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65 d(天)左右,株高45 cm, 开展度55 cm,球高37 cm,横径14 cm,单株质量2.5 kg左右。株型紧凑,叶深绿色,叶纹适中,叶球帮色浅绿,球顶叠抱。 品质优良,对霜霉病、软腐病和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秋绿60。每667 m2净菜产量4 000 kg左右,适宜河北、河南、山东、 山西、辽宁、内蒙古、陕西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以4个番茄品种为材料,通过人工接种番茄白粉菌,研究感病后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番茄植株感病后的叶绿素含量均下降,与健康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以及不同生育期植株感病后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不同.其中,“露佳”苗期植株感病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6.484 spad,而“露佳”在花期和果期感病后下降幅度最小,分别下降了0.05 spad和0.9 spad.  相似文献   

18.
秋延后栽培黄瓜新品种——中农10 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农10 号’黄瓜母本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7925G 与国外引进的抗源材料359 经杂交、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的抗病新雌性系94261G, 父本为本所育成的优质抗病自交系273。该杂种一代具有长势强, 抗病, 抗逆, 丰产等优良特性, 适于秋露地及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19.
新黄瓜3号是以Y99-2-58-6自交系为母本,以Y99-5-61-8自交系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健壮,不易徒长,熟性早,从播种到始收60~65d(天),主蔓结瓜为主,结回头瓜能力较强。第1雌花着生在第5节左右,以后每隔2~3节着生1雌花,瓜条发育快、深绿色,刺较密,白刺,外观好。瓜把短,腰瓜长32cm左右,粗约3.5cm,平均单瓜质量200g,每667m2产量可达7000kg以上。田间调查抗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和白粉病能力强于对照冬冠先锋。适合温室、大棚、小拱棚等保护地栽培。在新疆已推广种植50hm2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东农804是利用优势育种法选育的水果型黄瓜一代杂种。母本D0420是强雌性自交系,父本D0202是高代稳 定自交系。植株长势强,叶片深绿色,茎秆粗壮,分枝少、主蔓结瓜,节成性好,第7~8节以上每节有瓜,高抗 细菌性角斑病和枯萎病,抗霜霉病、白粉病。瓜长22~24 cm,瓜粗3 cm左右,单瓜质量150~180 g,标准瓜率大于 85 %。果实深绿色,有光泽,瓜腔小于瓜横径1/2,每667 m2产量3 800~4 300 kg。适宜在华北、东北地区春秋保 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