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油菜、生菜、茼蒿的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CuCl2溶液(0、40、80、120、160 mg/L)胁迫下3种蔬菜的生理生化指标(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CuCl2胁迫浓度的升高,3种蔬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活性变化主要由种间和CuC12胁迫引起;丙二醛(MDA)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含量变化主要由浓度引起;维生素C含量呈先降再升趋势,含量变化与种间和胁迫浓度都有关.试验推测,茼蒿的抗铜胁迫机制可能以SOD、POD活性平衡上升为主,油菜的抗铜胁迫机制可能与维生素C含量上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几种叶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红娟  陈丽 《北方园艺》2011,(24):52-54
以油菜、生菜、茼蒿的种子为试材,采用室内营养液栽培的方法,分别研究了0、40、80、120 mmol/L NaCl、KCl胁迫下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KCl胁迫下,随处理浓度的增加,油菜的SOD活性是先升后降,生菜与茼蒿的SOD活性均呈先降后升;POD活性茼蒿是先升后降,油菜与生菜均呈先降后升;MDA活性油菜呈先升后降,生菜呈先降后升.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对早开堇菜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法,对早开堇菜进行不同浓度NaC1溶液盐胁迫处理,测定盐胁迫下早开堇菜的生长及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以探讨其耐盐能力.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和盐胁迫时间的增加叶片萎蔫程度、黄化程度加剧;叶片中MDA含量和POD活性基本呈上升趋势,其中MDA缓慢上升;POD活性先缓慢上升、后大幅上升;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综合各观测指标认为,早开堇菜有较强的耐盐性,可在含盐量4 mg/g以下的土壤中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
锌胁迫对甜瓜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天国  沙伟  接晶 《北方园艺》2010,(16):51-53
试验研究了锌胁迫对甜瓜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锌浓度的增加,POD、SOD、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在Zn离子浓度较低时(50 mmol/L)对甜瓜的影响较少,与对照间无差异,而当Zn离子浓度大于100mmol/L时,Zn离子对甜瓜的毒害较大。  相似文献   

5.
NaCl胁迫对三色堇SOD、POD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色堇幼苗叶片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其SOD、POD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浓度(0、50、100、150、200、250mmol/L)的增加,SOD、POD活性的变化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SOD在NaCl胁迫浓度(100mmol/L)活性最高,活性值为105.41U/g FW,POD在NaCl胁迫浓度(150mmol/L)活性最高,活性值为624.00U/g FW;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绿素在NaCl胁迫浓度(100mmol/L)含量最高,值为1 929.99mg/g FW;在NaCl胁迫浓度为250mmol/L时,全株出现严重萎蔫,即该浓度为三色堇的致死浓度。  相似文献   

6.
以小油菜"五月慢"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SA浸种对盐胁迫下小油菜幼苗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质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指标的影响,探究外源水杨酸(SA)浸种对盐胁迫下小油菜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盐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外源SA浸种各指标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现象,其中以1.00 mmol·L-1的SA浸种缓解盐胁迫效果最佳。在同一浸种浓度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质量均呈减少趋势。POD、SOD活性则在50 mmol·L-1盐胁迫下显著升高,随后降低。说明一定浓度SA浸种可以缓解盐胁迫对小油菜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浓度氯化钙喷施番木瓜幼苗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台农2号"番木瓜幼苗为材料,分别用氯化钙100、200、300、400、500mg/L喷洒番木瓜幼苗,4℃低温胁迫4d,每天测定其第3片功能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施用外源氯化钙提高了幼苗叶片中SOD、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降低了MDA含量积累,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以氯化钙300mg/L处理的番木瓜叶片的抗寒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不同浓度Na Cl胁迫(0、30、60、90、120、150 mmol/L)对宿根福禄考幼苗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 Cl胁迫浓度的升高,宿根福禄考叶片P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SOD活性总体呈增加趋势;SOD活性的高低可作为宿根福禄考幼苗耐盐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对九粒白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与抗性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级九粒白"的实生幼苗为试材,采用砂培法研究了15、30、60、90、150和200mmol/L的NaCl胁迫下,植株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性生理(脯氨酸、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Na+胁迫浓度的升高,根系活力、SOD、POD的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分别于30、150、90mmol/L时达到最大值,是对照的112%、198%和219%。叶绿素a、b含量随Na+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而MDA、脯氨酸含量则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研究干旱胁迫对荆芥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培养皿育种和盆栽两种试验方法,研究了4个PEG-6000浓度(CK、0.05mol/L、0.1mol/L、0.2mol/L)胁迫下荆芥种子萌发、幼苗形态、SOD、POD、MDA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升高,荆芥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胚芽长和叶面积均显著降低;随着胁迫浓度增大和胁迫时间延长,荆芥幼苗叶片组织SOD活性整体呈上升趋势;POD活性迅速下降后上升之后又下降,而对照组POD活性则下降后趋于平稳,各胁迫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MDA积累量逐渐增加,在0.2mol/L浓度下胁迫20d时,MDA含量的增长量变化最大。说明荆芥对干旱胁迫能产生积极应对策略,对缺水环境有一定的耐受性。旨在为荆芥推广种植、规范栽培及用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芹菜品种文图拉(西芹)和结球莴苣品种铁人为试材,测定不同苗龄芹菜、结球莴苣幼苗的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研究芹菜和结球莴苣幼苗的生长规律及与有效积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芹菜幼苗前期生长缓慢,四叶期后生长速度加快;结球莴苣幼苗子叶期至四叶期快速生长,之后趋缓。芹菜幼苗的叶绿素SPAD值、POD活性呈持续增长的态势,根系活力、CAT活性生长后期趋于平稳;结球莴苣幼苗的叶绿素SPAD值、根系活力、POD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CAT活性先小幅下降、后持续增长,SOD活性出现两次高峰。芹菜育苗阶段的有效积温为949.0℃·d,子叶期和五叶期增幅较大;结球莴苣育苗阶段的有效积温为502.9℃·d,各时期增长平稳。综上,芹菜幼苗适宜的定植时期为四叶期,结球莴苣幼苗适宜的定植时期为五叶期。  相似文献   

12.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叶用莴苣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叶用莴苣台湾绣球生菜为试材,探讨水杨酸对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幼苗生长受抑制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预处理可以增加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叶用莴苣幼苗株高、叶面积、根长及根表面积,有效缓解盐胁迫对其生长的抑制程度;明显提高根系中CAT和APX活性,减少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降低相对电导率,增强幼苗根系细胞质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通过测定稻草、油菜秸秆、紫云英及紫云英+油菜浸提液对莴苣种子发
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秸秆及绿肥浸提液对莴苣种子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各秸秆及绿肥浸提液处
理均会延迟莴苣种子的发芽速度,且高浓度抑制种子萌发;各浸提液处理对莴苣幼苗苗高表现为低促高
抑,而对根长表现为抑制;莴苣幼苗鲜质量及干质量均随各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其中稻草、
油菜秸秆、紫云英及紫云英+油菜浸提液对幼苗鲜质量的最大促进作用分别为27.33%、27.52%、1.28%、
19.24%;不同浓度下,稻草、紫云英浸提液对莴苣的化感综合效应为抑制,油菜秸秆及紫云英+油菜为低
促高抑;紫云英与油菜混合可作为改善紫云英、油菜单独使用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2013—2016年辽宁省蔬菜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航 《蔬菜》2017,(10):64-68
根据2013—2016年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的蔬菜样品合格率、蔬菜种类和超标农药种类等数据,分析得出:蔬菜样品合格率(后10名)由高到低排序为辣椒、大白菜、叶用莴苣、普通白菜、茼蒿、苦苣、菠菜、芹菜、韭菜、豇豆;从蔬菜样品合格率的变化趋势来看,番茄、黄瓜、茄子属于稳定型,芹菜属于增长型,辣椒、韭菜、普通白菜、叶用莴苣、茼蒿属于离散型.农药超标位于前10名的农药由高到低排序为克百威、毒死蜱、氧乐果、腐霉利、氟虫氰、吡虫啉、三唑磷、辛硫磷、多菌灵和水胺硫磷;从农药超标比率变化趋势来看,克百威、水胺硫磷、腐霉利、多菌灵属于下降型,氟虫氰、吡虫啉、氧乐果属于先升后降型,辛硫磷、三唑磷、毒死蜱属于先降后升型.同一蔬菜品种中容易超标的农药分别是:芹菜中毒死蜱、甲拌磷、克百威、辛硫磷易超标;韭菜中腐霉利、毒死蜱、克百威易超标;普通白菜中克百威、毒死蜱、多菌灵、涕灭威易超标;叶用莴苣中吡虫啉、啶虫脒、氧乐果易超标;茼蒿中克百威、毒死蜱、氯氰菊酯易超标.  相似文献   

15.
NaCl胁迫对黑果枸杞幼苗生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果枸杞幼苗为试验材料,将幼苗在0、50、100、200 mmol·L-1 NaCl条件下处理10 d后,分析了主根伸长量、叶片花青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探究其适应盐生环境可能的机制,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黑果枸杞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经0、50、100、200 mmol·L-1NaCl处理后,黑果枸杞幼苗主根生长未受抑制,0~100 mmol·L-1 NaCl处理时,叶片花青素含量变化不显著,200 mmol·L-1 NaCl处理后,花青素含量显著升高;0~100 mmol·L-1 NaCl处理时,幼苗中游离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变化不显著,200 mmol·L-1 NaCl处理后以上物质均显著升高;经0~200 mmol·L-1 NaCl处理,黑果枸杞幼苗中SOD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表达稳定,变化不显著;POD活性先升后降,100 mmol·L-1 NaCl胁迫时活性最强,为1 065.9 U·g-1·min-1,且同工酶POD 1、POD 2与黑果枸杞幼苗响应盐胁迫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6.
NaCl胁迫对莴笋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NaCl胁迫对2个莴苣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对2个参试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同时采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了盐胁迫对其幼苗根系活力、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个品种根系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而2个品种的根系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和根系活力则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并且每个盐浓度处理下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较对照的增强程度、SOD和POD活性和根系活力较对照的下降程度"攀研""绵兴".  相似文献   

17.
张丽琼 《长江蔬菜》2013,(22):68-71
为了研究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混合包衣油菜种子对油菜的生长效应,为油菜的栽培及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生防放线菌对油菜种子出苗、幼苗株高、根长及叶绿素、维生素 C 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防放线菌能够促进油菜出苗,且菌剂浓度越高,出苗率越高;低浓度(2%和4%)生防放线菌制剂会抑制油菜幼苗的生长,而10%浓度的菌剂能促进幼苗的生长;随菌剂浓度的提高,油菜幼苗的光合作用能力、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包衣油菜种子时,不同浓度的菌剂对油菜的生长产生不同的效应。因此在生产上应用生防放线菌防治油菜土传病害菌核病时,应正确使用适宜的菌剂浓度,以免抑制油菜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摘要:为了探究低盐锻炼对盐胁迫环境下番茄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KT636”番茄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低盐锻炼水平,NaCl浓度分别为0、25、50、75、100 mmol/L,7 d后模拟重度盐胁迫(NaCl浓度为100 mmol/L),分别标记为NS-100、T25-100、T50-100、T75-100、T100-100,以1/2霍格兰德营养液正常培养的幼苗为对照,分析番茄幼苗的生长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未经低盐锻炼处理相比较,低盐锻炼各处理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片干质量均无显著变化;25 mmol/L的低盐锻炼可以提高盐胁迫下植株的株高和茎粗,且显著提高了叶面积、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植株干质量以及叶片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番茄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