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0引言 国外植保机械于上世纪90年代初已经实现专业化、法律化,机具现代化、指标国际化.而目前中国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仅处于发达国家20世纪50至60年代的水平,这与我国高速发展的农药水平极不相称.因此,更新国内植保机械,使植保机械整体技术水平上一个台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1 创新点  低压喷头的优化配置、降低能耗、提高均匀性 ;新型桁架跨距的合理设计 ;行走系统的优化配套。2 主要技术指标整机重量减少 1/4 ;入机压力降低到 0 .2 2MPa以下 ,节能 45 %以上 ;喷洒均匀系数提高 3 % ;3级风情况下减少漂移损失 5 %以上 ;总体技术水平达到 2 0世纪 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3 产业化推广应用年生产能力达 2 0 0台 ,已生产销售 3 3台 ;市场占有率 60 %。4 经济及社会效益在西北、东北、华北地区推广使用DYP和DPP系统平均比沟灌省水 3 0 %~ 5 0 % ,节省劳力 5 0 %~ 90 % ,节能 3 0 %~5 0 % ;大型喷…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是农民,关键是农业。超始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90年代的农业产业化,21世纪仍然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是实现农村小康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国外集雨技术研究发展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雨水初始利用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基础性研究和技术开发大发展阶段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系统研究阶段,而国内集雨技术研究则相对较晚,20世纪60年代为初步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为系统研究阶段。目前集雨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半干旱地区生活饮水、集流节灌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上,已从单项集雨技术走向农业系统集雨的高效利用,从理论探讨、技术攻关逐步走向推广应用并蓬勃发展阶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芦笋属于一种宿根型农作物,一次种植可实现10年创收。山西省是全国最大的芦笋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超过1.33万hm^2,占全国总面积的30%。20世纪90年代初期,山西省种植芦笋已步人产业化发展阶段,形成了以永济为核心的芮城、河津、万荣、临汾的南部白芦笋产区,  相似文献   

6.
我国小麦联合收割机市场趋向理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联合收割机械持续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小麦联合收割机逐步实现了以我为主、不断超越、创新发展的历程。我国小麦联合收割机已走向中高端发展,目前的社会保有量在40万台以上,小麦机收率接近  相似文献   

7.
电动汽车有着零排放、低噪音和高效率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家高度重视。美国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较快;日本采取多种优惠政策,鼓励与支持电动汽车发展;法国将电动汽车发展规划命名为"绿色"事业;我国在电动汽车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方面,正在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刘芳 《农业工程》2019,9(5):136-138
“农业产业化”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之后便受到学术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能够推动传统农业产业发展,逐步向现代化新型农业转变,更好地提升农业经济,增加我国广大农民的基本收入,有效适应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9.
简评国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方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随着世界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生活用水量逐年增加。根据有关资料 ,世界各国的城市生活和公共用水量已从 80年代的8%上升至 2 0 0 0年的 11% (占世界年用水总量 )。 1999年我国的总用水量为 5 5 91亿m3,其中城市生活用水量也已上升到10 .1%。在国家“十五”计划纲要中要求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2 0 0 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45 % ,2 0 10年的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60 %。这意味着全国未来几年将有 10 0 0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等待建设 ,预计日新增处理污水能力 5 0 0 0~60 0 0万t ,所需建设投资高达 30 0 0亿元左右。目前我国许多城市、…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农业对装备的要求 ,2 0 0 0年我国农机工业发展的目标、方针和措施 :( 1 )发展目标。 2 0 0 0年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 90 0亿~ 1 0 0 0亿元。主要农机产品产量 :大中型拖拉机 1 0万台 ,小型拖拉机 2 0 0万台 ,农用运输车 3 0 0万辆 ,内燃机1亿kW ,大中型联合收割机 2 5万台 ,大中型机引农具2 1万台 (套 )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70万台 (套 ) ,其他农用机械得到相应的发展。农机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品种满足率要达到 90 %左右 ,50 %以上的重要农机产品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 ,新开发的品种 60 %以上达到国际 90年代水平。( 2 )发展方针。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专家指出 ,目前农业面临的风险大致分为 5类。农业经营风险的种类与表现形式将日益复杂 ,必须对农业风险作一个系统的研究 ,并打造出系统的风险防范体系。1 制度风险 在经济转型期 ,制度不断改变 ,经营组织制度在调整 ,因此 ,制度具有不稳定性、经营组织具有过渡性。2 市场风险 有关调查显示 ,2 0世纪 80年代 ,全国农民只出现一次明显的增产不增收。90年代 ,农民收入增幅从 10 %左右下降到2 % ,且出现多次增产不增收。市场风险还表现在信息不完全且严重滞后。3 技术风险 过去小农式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靠“干中学”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机服务产业化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萌芽,到现在开始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在这10多年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地具体的发展条件不同,出现了各具特点的发展模式,对一些典型模式的产生背景、组织形式、经营方式、运行机制、作业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具体的分析,探索各种模式朝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是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宾 《农业机械》2012,(31):69-72
自走式小麦收割机市场1自走式小麦机市场发展历程回顾我国小麦收割机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了10余年的市场"预热期",90年代中期进入市场"发展"期。从90年代中期开始,小麦联合收割机市场在跨区麦收作业这种农机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模式的带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壮大。进入21世纪以来,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了"平稳上升"、  相似文献   

14.
设施农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知识与技术密集的集约型产业。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设施农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1978年仅0.5万hm~2,到1997年已达86万hm~2。成为我国农业生产领域最有活力的产业之一,也预示着一个国家现代化农业的启程。一、我国温室大棚设施发展现状1.简易塑料大棚我国的保护地设施主要以塑料大棚为主,目前,全国已普及到23万hm~2,其中90%为简易竹木结构大棚,因这种大棚投资少、收效快,仍有日益扩大的趋势。比如安徽如县、江苏淮阴已出现数百公顷成片的棚室  相似文献   

15.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目前全国水稻种植面积近2666.67万公顷,机械化种植水平约为6%。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使用人力插秧机,1967年开始定型生产机动插秧机,逐渐发展为多种型号。1979年按不同行距和适应苗高编制系列,统一设计成2Z系列机动插秧机,主要代表产品是延吉插秧机制造厂生产的2ZT系列机动水稻插秧机及2ZB633型水稻钵苗移栽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积极引进日本久保田、洋马及韩国东洋机动插秧机技术。2001年江苏东洋插秧机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是以生产高性能水稻插秧机为主要产品的中韩合资企业,2…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我们电动汽车技术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 ,有关单位将在未来 5年将电动汽车推向市场 ,尽快实现电动汽车的产业化。电动汽车的发展浪潮是我国赶超发达国家的绝好机会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即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 ,并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时候 ,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省、市、自治区。西部地区虽然只占全国所有行政区域的三分之一 ,但在中国 96 0万km2 面积中 ,西部却占有 5 40万km2 。总人口约 2 85 0 0万 ,占全国的 2 3%。建国后我国进行了三次西部开发热潮 ,第一次开发高潮是 2 0世纪 5 0年代 ,第二次是 2 0世纪 6 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 ,2 0世纪末我国开始进…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研究团队日前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方面获得重大进展。一个20 k W的无线充电系统充电效率达到90%,充电速度是通常使用的插电式电动汽车设备的3倍,这将有助于加快电动汽车的推广使用。据介绍,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电力电子团队主管马杜·臣萨瓦里说:"几年来,我们从实验室概念验证到现在已取得巨大进展。目前正在将这一技术与实体工程、设计、规模化相结合,整合到一些  相似文献   

19.
喷微灌技术在浙江省的应用概况及进一步推广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国内外喷微灌技术发展的背景出发,结合浙江省喷微灌技术发展的历史,将喷微灌技术在浙江省应用的历程概括为技术引进(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徘徊质疑(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和改进提高(20世纪90年代至今)3个阶段,总结了喷微灌技术在浙江省应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以余姚市经济型喷微灌推广的成功经验为启发,就喷微灌技术在浙江省的进一步推广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拥有传统农业的优势,沿着产业化的方向,北镇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创造了辽宁省农业产业化的"北镇模式"。时隔十几年,北镇市委、市政府毫不松懈地调整农业结构,始终把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保持了粮食和农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