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 在稻田僻静有水源流入的地方挖鱼凼,面积约占稻田的5~6%,水深1.5~2米,凼坎开有宽约0.67米的缺口与田相通,水凼可作培育鱼种和成鱼饲养两用。放养鱼类以草鱼为主,鲤、鲫、鲢混养。鱼种入凼后加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鱼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Khoo和Tan,1980),而且在东南亚地区最为普遍。各种类型的稻田养殖方法,如在稻田中培育鱼苗和鱼种,生产成鱼等方法已被采用(Chapman,1992;Li和Pan。1992;Yunus等1992)。Costa-Pierce(1992)指出,在印度尼西亚,在稻田中培育鱼种比养成鱼获利更高,因为稻田水浅,可能更适于培育鱼苗和鱼种。在越南,已发现鲤鱼可以在稻田里自然繁殖生长,但是以前还没有利用稻田来繁殖和培育罗非鱼的先例。本文简单介绍1995—1996年在越南太平省利用稻田来繁殖和培育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相似文献   

3.
利用稻田培育大规格鱼种,把鱼类养殖业和水稻种植业结合起来,既为成鱼养殖提供大量鱼种,又改善水稻生长的环境条件。鉴于每亩稻田放养鱼种的适宜密度说法不一,为研究贵州中部山区稻田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适宜的放养密度,给大面积稻田培育鱼种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3年在安顺地区和镇宁县科委的支持下,进行了稻田培育大规格鲤鱼种放养密度的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云南保山市水产养殖品种以大宗淡水鱼为主,鲤鱼是养殖规模最大、市场消费最多的水产品种,全市鲤鱼品种以福瑞鲤为主。保山市于2013年5月引进福瑞鲤鱼苗进行亲本培育,2015年2月繁殖成功,此后福瑞鲤成为全市主推和主养鲤鱼品种。为推动养殖品种更新换代,进一步提高优质鲤鱼苗种自繁供给能力,增加渔业经济效益和农(渔)民收入,保山市于2021年11月引进福瑞鲤2号开展亲本培育和繁殖推广试验,并在池塘、网箱、稻田等养殖模式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北方地区由于气候的原因鱼类自然繁殖的时间较晚(以辽宁锦州为例,鲤鱼的人工繁殖一般在每年的5月10日左右),导致苗种培育时间短,最终秋片鱼种的规格小,影响鱼种越冬的成活率以及商品鱼养殖,因此提早人工繁殖显得十分必要。结合笔者多年生产经验,介绍一种简单可行的鱼类提早人工繁殖的方法(以鲤、鲫鱼为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我市多年来水产养殖以培育鲤鱼、鲢鱼鱼种为主,但是由于最近两年鲤鱼市场价格低迷,供大于求,致使我市鱼种滞销。鉴于以上原因,我市去年开始调整养殖结构,改单一的鲤鱼鱼种培育为草、鲤、鲢、鳙鱼种培育并上,但以草鱼为主的模式,草鱼在山东省有一定的市场。笔者长期从事水  相似文献   

7.
优质鲤鱼苗种快速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池塘、网箱、网围等养殖水域内混养鲤鱼,一般要求放养当年繁殖培育的大规格鲤鱼鱼种。快速培育大规格鲤鱼鱼种,选用优良品种是基础,采用科学的培养技术是关键。我们通过生产实践,选用建鲤等优质鲤鱼品种,采用1个多月的强化培育措施,鲤鱼鱼种的平均规格达到体长6cm,可与"四大家鱼"等鱼类混养,若混养密度适宜、管理措施得当,则混养的鲤鱼当年就能生长达到体重1kg的上市规格,现将我们的生产经验作一简要介绍,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内陆水产》1990,(2):40-40
为了充分挖掘池塘生产力,培育出质量好、数量多的大规格鲤鱼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鲤鱼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措施,1988年,在济南市淡水养殖场进行了“利用配合颗粒饲料培育大规格鲤鱼种”的试验,经一年试验,验收亩产达847.1公斤,其中鲤鱼种662.3公斤,平均尾重50克,获得了亩产千斤鲤鱼种的成功。其成功的主要饲养管理措施是:  相似文献   

9.
刘跃  韦铁梅 《水产科学》1990,9(2):36-39
随着网箱养鲤生产的发展,鱼种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受池塘数量的限制,完全依靠池塘来培育鱼种远远不能满足网箱生产的需要。利用网箱来培育鲤鱼种不但能够解决上述矛盾,而且可以实现网箱养鲤的系列化生产,这对加快网箱养鲤生产的发展步伐具有重大意义。大伙房水库在总结1985、1986两年网箱培育鲤鱼种试验的基础上,于1987年取得了大规模生产性试验的成功,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集约化养鱼生产的发展,大规格鱼种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摸索出网箱培育鲤鱼种高产低耗的规律,为水库发展大规模网箱养鲤提供大量鱼种.1986年我们在蓬溪县寸塘口水库进行了网箱培育鲤鱼种的生产性试验。775平方米网箱,放养鲤鱼种36.415万尾,1196公斤,经50~113天饲养,产大规格鲤鱼种9325.25公斤,平均饵料系数为1.87,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我县于一九八二年在桓仁县鱼种场大川分场,利用一亩稻田养草鱼、鲤鱼种试验,获得亩产四寸规格的草鱼、鲤鱼种63.55斤,水稻增产4.5%。  相似文献   

12.
冬水稻田是栽插一季水稻,蓄水过冬保次年栽秧的稻田,一般一年养一茬鱼。近几年来,笔者开展了冬水稻田第一茬养鲤鱼种,第二茬养成鱼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济效益增长了50~100%。该技术是:1 第一茬培育鲤鱼种技术1.1 稻田的选择 凡是能蓄水、保水,能撇开洪水,易于排洪的冬水稻田都可开展二茬养鱼,面积333.4~2000平方米为佳。1.2 田块的整理 第一茬培育鲤鱼种与水稻栽培时间同步。水稻栽培按常规季节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大规格鲤鱼种的健康养殖模式,2010年在国家大宗淡水鱼体系资金的支持下,白银综合试验站在张掖市临泽县示范点开展了大规格鲤鱼种健康培育模式试验。本试验针对过去鲤鱼一龄苗种培育阶段养殖规格小、成活率低的问题,在试验中采取放养大规格夏花,同时在夏花至鱼种阶段投喂通威鲤鱼鱼种全价配合饲料,鲤鱼一龄鱼种成活率达到71.6%,  相似文献   

14.
正武平县从2011年开始引进推广福瑞鲤,2019年养殖面积达到4 800亩,亩产量108千克,2020年池塘养殖总产量12 714吨,其中鲤鱼养殖产量1 491吨,占养殖总产量的11.7%;近年鲤鱼养殖产量都占养殖产量的9.5%~11.7%,福瑞鲤在本县的养殖比例占鲤鱼养殖品种的80%以上,每年投放量120万尾以上。为满足本县及周边县区的福瑞鲤鱼种需求,笔者对福瑞鲤大规格鱼种的培育进行了多年的试验与探索,总结出一套通过合理的放养密度、科学的池塘日常管理方法,使培育的福瑞鲤鱼种成活率高、规格大、健壮、整齐,达到优质大规格福瑞鲤鱼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坑凼养鱼     
“坑凼养鱼”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家庭养鱼方式。它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坪隙地,田头地角等空地开挖一定面积的坑凼,用来培育鱼苗鱼种或养食用鱼。它占地面积少,坑凼建造简单,用水量小,管理方便,技术不太复杂,养鱼所需要的肥料、饵料能就地取材,因此,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是开展家庭副业的一条门路。如果把坑凼养鱼发展到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6.
网箱培育建鲤、丰鲤鱼种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全 《淡水渔业》1996,26(4):21-22
<正>鲤鱼在皖北地区深受人们喜爱,市场售价也较高,近些年网箱养鲤也形成一定规模,但池塘培育的鱼种进箱成活率偏低,易生水霉.且本地鲤网箱养殖效果也不令人满意,为解决鱼种配套问题,我们5月份从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和蠡园养殖场分别购进建鲤和丰鲤乌仔30万尾,利用本地池塘经强化培育成夏花鱼种,再转入网箱培育,10月底共收获建鲤鱼种4841公斤,规格119.3—131.7克,单产64.55kg/m~2,成活率36.67—47.36%.增重14.59—20.79倍.收获丰鲤鱼种1910公斤,规格109克,单产76.4kg/m~2,成活率61.48%,增重6.7倍.建鲤鱼种在网箱养殖中生长比丰鲤快9.4—20.8%.  相似文献   

17.
经三年的实践,综合千余亩鱼种培育塘的调查,本文着重介绍建鲤鱼种培育的生物学技术,供参考。一、池塘的选择与投放前的准备建鲤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鱼种塘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有效地挽救和保护已经陷入严重濒危的洱海特有鲤鱼物种种质资源, 云南省科委于1988年10日批准由云南大学生物系、大理州洱海管理局和大理州水产工作站,共同完成“洱海特有鲤鱼资源保护与增殖研究”,我站主要承担野生亲鲤塘养驯化、人工繁殖、苗种培育与放流洱海的任务。经过近5年的努力,已圆满完成野生春鲤、洱海鲤、黄壳型杞麓鲤和幼鱼的驯养、繁殖培育成功,并已建立千余尾的亲鱼群体。3年间放流洱海3-10厘米规格鱼种290万尾。为洱海特有鲤鱼资源的保护和增殖探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9.
池塘养鲤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池塘培育鲤鱼种,池塘、网箱养殖鲤成鱼和池塘鲤成鱼、鱼种双季放养四种养殖方式结合起来,小范围内自成体系配套养殖,能够发挥鲤鱼生长优势,夺得高产。本试验这种技术方法获得了鱼种池亩净产1659.6公斤,成鱼池亩净产1691.2公斤,双季塘成鱼亩净产2578.9公斤,网箱(188米~2)总产1.65万公斤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密度育种,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培育鱼种方式。1987年6~11月,我们利用池塘21口共84.8亩进行高密度培育鲤鱼种,总投入28万多元。结果共获鲤、鲢、鳙鱼种98205.5公斤,总产值60多万元,利润32万余元。亩均单产1158公斤,其中鲤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