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香椿种芽菜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巩振辉 《西北园艺》2003,(11):18-20
香椿种芽菜又叫籽芽香椿,是由香椿种子发芽,先后生成胚根、下胚轴和子叶,当下胚轴长7~8cm、子叶展开时即达到产品收获标准。由于是由香椿种子发芽长成的幼嫩芽苗,所以称其为种芽香椿。种芽香椿在形态及生产方法上均不同于树芽香椿。种芽香椿采用无土纸床或其他非土壤基质进行立体栽培,可工厂化生产。使用长60cm,宽25cm的育苗盘作容器,播30g种子,  相似文献   

2.
香椿的加工     
马越  赵晓燕  徐亚民 《蔬菜》2006,(4):32-34
农产品的保鲜和加工是农业生产的继续,是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二产经济”,发达国家均把产后贮藏和加工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而我国由于起步晚,在农产品的采后保鲜和加工产业上仍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本刊上期介绍了香椿的保鲜技术,仍远远不能满足香椿市场对高附加值产业的需求,香椿的深加工同样对缓解香椿集中上市的压力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香椿,又名椿甜树、椿阳树、椿芽、香椿芽、香椿头、红椿、椿花等。为楝科香椿属多年生落叶乔木。香椿罐头、保鲜速冻香椿芽是港澳和东南亚地区的畅销蔬菜,出口创汇潜力很大。 香椿以芽苞和幼叶的颜色可分为紫香椿和绿香椿两种类型。紫香椿树皮灰褐色,初出幼芽绛红色,有光泽,香味浓郁,纤维少,含脂肪多,品质  相似文献   

4.
香椿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香椿的营养价值及其在蔬菜中的地位,分析了香椿芽的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利用珍珠岩作基质,用香椿籽培养的香椿芽儿菜,由于生长期短,不须另外补充肥料,只依靠种子里贮存的养分及时添加干净的清水即可。因而它是一种生产效率高、产品无污染、品质更鲜嫩,很受消费者欢迎的健康芽儿菜。利用香椿籽直接生产香椿芽儿菜,不仅省去了培养香椿苗木的麻烦,而且可大大延长供应期,从11月初就可以上市;同时也为日光温室的空间利用和多样化、多茬次生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春回大地话香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焕胜 《蔬菜》2000,(10):34-34
香椿为楝科楝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学名ToonaSinensis(A.Juss.)Roem,主要分布在黄河至长江流域之间,山东、安徽、河南和陕西等地栽培广泛。著名的有山东西牟香椿、河南焦作红香椿、安徽太和香椿。香椿的品种很多,根据香椿初出芽苞和幼叶的颜色可分为紫香椿和绿香椿2类。紫香椿:树冠开阔,树皮灰褐色。芽苞紫褐色,初出幼芽绝红色,有光泽、香味浓郁,纤维少,含油脂多,品质佳。主要品种有黑油椿和红油椿。绿香椿:树冠直立,树皮青灰或绿褐色,叶香味稍淡,含油脂较少,品质稍差,有青油植等。我国对香椿的认识有悠久的历史,自晋…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香椿生产品种来源是红香椿和绿香椿。早育苗、培育壮苗是夺取香椿优质高产的关键。阳畦育苗,矮化处理,假植栽培,高密度土培,打破休眠,温湿度调控,是日光温室无公害香椿高产栽培的技术环节。通过苗木的出棚及再利用,可进行日光温室无公害香椿的周年生产,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8.
菜用香椿设施栽培技术刘向东,王轶,于海成(河北农技师范学院园艺系)香椿原产我国,属多年生木本蔬菜,不但可以食用、材用,还能入药,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目前,香椿栽培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研究香椿的设施栽培技术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一、香椿的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香椿栽培技术齐心,唐志文,生国辉(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吉林市九站乡蔬菜园艺站)香椿,又名猪椿、香椿叶,属楝科落叶乔木,是优质木本蔬菜。树皮可做香料,树干是高级木料。香椿性味苦、温、无毒,具有涩肠止血.、固精等作用。香椿嫩芽有良好的营养价。...  相似文献   

10.
香椿原产我国,全国各地都有栽培。常见品种有红油格、黑油椿、褐椿、红椿、红芽绿椿等。著名的有山东西牟香椿、河南焦作香椿、安徽太和香椿,其中紫油椿为香椿中的珍品,是安徽太和县的特产,其腌制品选料严格,制作精细,行销全国,并远销东南亚等国。太和一带的人如出差到其它地方去,身上总要带上一些干制品的香椿,如遇到水土不服,身上出现不正常现象时,用它来泡茶服用,可以缓解。现代药理研究分析,香椿的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可治疗皮肤生疮、疥癣等…  相似文献   

11.
近一段时间陆续收到大量读者来信,或询问栽培形式及效益,或问香椿树苗如何引进,因工作量较大,现统一作答: 香椿品种较多,在可入菜食用的品种中,黑油香椿香味最浓,脆嫩多汁,油脂含量高,味甜无渣,生食无苦味,适平原地区零星栽植。红香椿的特点也是味甜、香气浓、多汁脆嫩,腌制后风味更佳。红香椿较耐低温,比较适合大棚栽培。从东北气候特点及冬春反季节栽培摸索到的经验来看,红香椿栽培更适合东北地区。萌萌红香椿在东北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从各方面表现来看都不错。不仅矮化易控制,分枝也较好,产量也高。今年秋天沈阳萌萌新…  相似文献   

12.
香椿贮藏保鲜与加工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椿在我国深受消费者喜爱,栽培面积逐渐扩大。由于香椿生长期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加之质地鲜嫩,采收后级易出现失水萎蔫、叶片脱落和糜烂变质等现象,供应期较短,难以满足人们周年消费的需要。因此,研究香椿采后生理变化,为合理进行香椿保鲜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素华 《蔬菜》1999,(2):12-12
香椿的嫩芽和幼叶以其营养丰富、质脆多汁、香气浓郁、美味可口而受人们的青睐。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香椿芽作为高档蔬菜需要量日渐增多。为满足社会的需要,香椿矮化密植栽培应运而生,正在各地悄然兴起。现将香椿矮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生物学特性香椿...  相似文献   

14.
香椿是楝科楝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乔木。香椿的食用部分为嫩芽,它味道淳香,清新可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和B2以及钙、磷等人体所必需的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和食用价值。香椿即可炒食、凉拌、油炸,又可干制和腌食,树皮、根皮和种子均可入药。烟台地区香椿露地栽培,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上市。冬暖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不同波长光照对香椿采后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本文以5种不同单色发光二极管(lighting-emitting diode,LED)光质(白光、红光、黄光、蓝光、绿光)在4℃的光照培养箱中照射香椿,测定香椿的感官品质、失重率、色差、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单色LED光照均能减缓香椿贮藏过程中营养品质下降的速度。其中,经红光LED照射的香椿,感官评分65、水分含量80.35%、还原糖含量1.31 mg/g、VC含量0.09 mg/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96%,在不同单色LED光照射处理组中效果最好。因此,红光LED照射对香椿贮藏品质的保持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香椿(Toona sinensis Raen)为科香椿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别名椿甜树、椿花树、椿阳树、香椿树、红椿、椿节、椿芽、香椿头。人菜食用品种有红香椿、红叶椿、红油椿、黑油椿、青油椿、水椿、黄罗伞、米儿红、褐香椿和红芽绿香椿等,其中以红香椿和黑油椿最受欢迎。香椿芽香气浓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古今中外人民喜爱。香椿的食用起于何时已无可考,但早在金代就留有“溪童相对采椿芽”元好问的诗句;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也有“叶自发芽,及嫩时,皆香甘”的记载;显见古人早已“采椿芽,食之以当蔬”了(《花…  相似文献   

17.
香椿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玉党  鲍琳 《蔬菜》2006,(3):30-32
我国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已遍布大江南北。作为苯类,香椿芽尤以春季色香味浓。采摘露地香椿芽多在清明至谷雨期间,此时,香椿芽从萌动到长出半月有余,质嫩无筋,香味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对香椿的食用需求越来越大,而目前香椿生产多为分散经营,没有形成规模,给香椿的加工带来广阔的前景。通过对香椿的保鲜处理及深加工,可缓解香椿在春季集中上市的压力,进行反季节销售,实现香椿产品的四季供应,扩大市场份额,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香椿种子采收与贮藏技术香椿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对香椿种子的需求量也在连年增加。而有些农户反映,“种了几十年香椿树,从未见过香椿开花结子”。下面就向广大农户介绍香椿种子的采收与贮藏技术。香椿树幼树不能开花结籽,当树龄达7~8年时开始开花结果。适龄香椿树...  相似文献   

19.
香椿〔TonaSinensis(A·Jus)Roen〕为楝科香椿属植物,原产我国,历史上栽培香椿就有单作和套种等不同形式。香椿大棚栽培近几年发展很快,是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作者对近几年胶东地区冬季大棚栽培香椿的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初步总结出...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香椿矮化发枝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丰宝  孙振军 《蔬菜》2005,(4):13-13
山东省日光温室香椿栽培,一般是春季进行露地育苗,初冬移入温室生产椿芽,春季待露地香椿采收上市时,再将其移到大田中继续培养苗木,初冬再移入温室栽培,一次育苗可种植3~5年。这种栽培方式由于受温室空间的限制,必须采取化学调控、平茬、环剥等措施,将植株控制在一定高度内进行生产。生产中常采用以下措施,抑制植株向高生长,使其矮化,多发侧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